APP下载

校企合作培养卓越物业管理人才的思考

2014-04-29王海燕何景梅马云俊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物业管理卓越校企

王海燕 何景梅 马云俊

摘要:随着以校企深层次合作为基础的“卓越计划“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专业参与其中,而物业管理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也急需参照“卓越计划”,在校企合作的方式下实施卓越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高校培养物业管理人才的现状,然后指出校企合作是培养卓越物业管理人才的关键,最后从建立校企联合体、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等三个方面做了思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物业管理卓越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计划”,提出高校培养工程实践人才的改革方向: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2011年12月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员会也联合提出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从探索“高校—实务部门联合”以及“国内—海外合作培养”两个角度提出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校培养卓越人才的主要途径,而物业管理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行业,也急需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即卓越物业管理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物业管理专业人才时也可以参照“卓越计划”,在校企合作的方式下实施卓越物业管理专业人才计划。

一、高等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物业管理产生于改革开放之初,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起来,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也遇到了巨大的人才缺口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一些高校抓住时机最早于1997年开设了物业管理专科专业,后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为物业管理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据统计截止至2013年共有329所高校招收物业管理专科学生,每年全国普通高校物业管理专科毕业生规模接近12000人①。在专科培养所积累的经验基础之上,一些学校逐渐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申报物业管理专业本科,2003年广西大学首先获得国家教育部的物业管理专业本科招生许可,然而由于是目录外专业,所以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增长的状况,目前全国仅有21所高校具备培养物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资格。在这329所专科院校和21所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人才培养层次较低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物业管理项目成几何级数快速发展,由此急需大量高级复合性管理人才,然而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在我国高校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以专科技能性层次为主,大部分地区未开设物业管理本科,而且已开展物业管理的本科教育时间较短,这与物业管理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极不配比,因此急需加强物业管理专业的卓越人才培养的研究。

2.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开设物业管理本科院校非常少且时间较短,导致科班出身的物业管理专业教师也非常短缺。现阶段物业管理专业教师大多为跨专业而来,主要以工程类和经济管理类的为主。虽然这些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甚至其中不乏博士学历的教师,但由于改行而来且仅仅讲自己熟悉的课,因此大多数教师并不能系统地把握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规律,与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导致对人才培养定位不能很好把握,进而使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3.校企合作力度不够

物业管理是实践性较强的行业,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理论结合实践,因此专业实习非常重要。目前大多数高校虽然也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安排学生实习,但大部分合作仅处于浅层次的合作阶段,即只是建立了实习基地,学生实习时安排到实习基地,平时没有太多的合作关系。但由于学校的实习计划和企业的正常工作安排往往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且双方在实习前并没有进行更好的沟通,导致学生实习时很难接触到企业核心的实际工作,仅仅是打打杂、发发传单或打电话等,因此学校实习要求的内容难以落实,实习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

二、校企合作是培养卓越物业管理人才的关键

(一)有利于优化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国家“卓越计划”的要求,卓越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企业深度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之中,还需要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标准,优化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物业培养层次普遍不高,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的背景下,借助企业的力量培养出卓越的物业管理人才,解决社会对物业管理高素质人才的供需矛盾。

(二)有利于建立物业管理人才的联合培养体

以往的校企合作只是为了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而建立的实习基地,企业往往是被动接受,并没有参与到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因此效果并不理想。而随着物业管理人才缺口的逐渐加大,企业也意识到加强在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地与学校进行深层次合作探讨,在这个契机下探讨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次上建立物业管理人才培养联合体,实现校企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有利于推行以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为前提的校企深入合作模式,使培养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真正符合行业需求。

(三)有利于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

目前高等院校的人才评价显得比较单一。现有考核与评价方式,更多的采用书面理论考试方式,这种方式只能证明学生某一时点上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且由于师资实践能力的缺乏,使得培养出的人才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能力有所脱节。而物业管理行业实践性较强,其人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评价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因此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有利于从学校培养人才的需要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建立一个以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素质体系为基础的全面人才评价系统,可以达到认定卓越物业管理人才及其培养效果的目的。

三、校企合作培养卓越物业管理人才的思路与措施

为了培养卓越物业管理人才,首先需要学校和企业在彼此互相了解的前提下,找到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并基于共同利益签订校企深度合作协议,然后通过三个模块来实现卓越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包括建立物业管理人才的联合培养体;建立科学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卓越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一)建立物业管理人才的联合培养体

在校企双方对于人才培养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校企双方要挖掘彼此所拥有的人力、信息、设备等各种资源,并在统一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优化,建立校企资源共享联合培养体。对于高校来讲,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具有系统的教学资源、具备专家学者等优势,可以用理论知识解决企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而发挥企业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则是建立联合培养体的关键:首先,企业具有信息资源优势,企业更加了解物业管理市场对于岗位的具体需求,可以以此与学校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的设置,大纲的编写等工作,培养出真正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其次,企业具有技术优势,企业聚集了一大批各个岗位的行业精英,这些行业精英精通各个岗位必备的技术与能力,由他们参与到学生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中,可以解决目前高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也可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最后,企业具有实践场所的优势,企业可以为物业管理人才培養提供亲身接触工作岗位的机会与场所。学生可以通过在实际岗位实训有效消化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减少了学生适应岗位的时间。

(二)建立科学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对于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考核和评价,可以由原来学校单方考试转变为由高校、企业和社会三方对学生分阶段进行过程考核。首先,高校重点对学生的公共基础(教育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专业基础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企业重点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按照企业要求的标准进行考核;社会重点是通过专业资格证(如物业人才从业人员资格证)来考核学生是否具备行业的基本技能。最后通过三方的考核,学生毕业后同时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同时也成为了行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三)卓越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在建立科学的考评及评价系统基础上,由联合培养体的学校教师和企业精英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分析卓越物业管理人才所应培养的素质、能力、知识结构表,并充分利用整合后的校企优势资源构建卓越物业管理人才合理的理论与技能平台,制定出卓越物业管理师的培养模式。

注释:

①数据来自教育部唯一指定的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平台-阳光高考。

参考文献:

[1]程宇.校企合作视角下的卓越经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12,1.

[2]刘宏珍,侯义斌,黄樟钦,严海蓉.国际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5.

[3]李东升,李文军,毛成.校企工程教育深度合作模式的初步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

猜你喜欢

物业管理卓越校企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物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浅谈物业管理业务沟通的重要性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卓越之梦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