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途径的有效研究
2014-04-29魏岚
魏岚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应渗透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校企合作既有物质层面的合作,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合作,而精神层面的合作最主要的就是校企文化的融合。本文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入手,寻求二者融合的理论依据,重点对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途径进行有效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融合途径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渗透并融合社会各领域的校园文化影响力对于学校的发展已经变得日趋重要。高职院校要想在教育市场竞争中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并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打造品牌特色,培育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那么如何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笔者进行了一些探讨,认为高职院校要构建真正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实行“校企文化”的融合,即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学习和借鉴企业文化,实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理论依据
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共同创设而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是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课程文化的总和,反映了师生的共同追求、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则是融入了更多的职业特征和职业素养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个性风格以及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1]
企业文化是一种人性化的隐性管理方式,强调在建立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后,通过组织氛围的建立,塑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每个员工都自觉地为企业努力工作,是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1]企业文化建立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为企业的发展作贡献。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内容、特点和形式,但都具有培养人、塑造人、引导人、感染人的功能,因此,校企文化的相似性为双方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1、 根本目标相似
学校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企业目标是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一流的产品都要靠一流的“创造者”。而如何培养敬业精神、规范道德准则、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形成团结一致、协作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则是摆在学校和企业管理者面前的共同任务。这些任务正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
2、 基本性质相似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本质上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对人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起着导向、激励和潜移默化作用的群体文化。同时,二者都是以人为着眼点,都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组织文化。
3、 结构相似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四个层面。二者的内部管理对象分别是师生和职工,他们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社会人,这就要求管理者樹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实现人性化管理。
总之,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在对人的关注、人的素质的发展与组织既定目标的联系上,都具有相通性。
二、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应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将企业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本点,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在校园生活中锻炼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1、 融入企业精神,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内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综合。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最核心的表现,高职院校必须以校企精神文化融合为突破口,通过融入企业精神,培育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一方面,组织学生学习和感知企业文化,使学生在感知和感悟中内化职业道德的意识,提高学生主动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让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魅力、深刻体会企业文化的实质内涵。另一方面,通过主题班会、去企业参观,向学生灌输企业的价值意识,加深学生对企业发展的理解和认识,纠正自己在认知上的偏差和错误,修改职业生涯规划,逐步树立未来行业企业价值理念的认同感和责任感。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符合企业的需求。
2、 企业文化融入校企合作班、订单班班级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热情
目前,在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班、订单班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校企文化融合可以以订单班为抓手,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同时使合作班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深远的影响。比如,聘用企业专员担任合作班“企业班主任”,负责学生的职业引导,在企业和学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传递企业最新的发展消息,进行企业文化的宣讲,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班级和企业产生认同感和培养他们的职业热情和责任感。[3]
3、 嫁接企业制度,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无疑是学生适应企业文化的重要举措。高职学生在接受普通高校管理教育的同时,还应注重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涵,强化诸如诚信、守纪、敬业、团结等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在制定学生行为规范时,注重引入企业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如对学生迟到早退、考场违纪等方面的考核,可以借鉴企业的管理方式;学生在实训车间统一穿工作服, 佩戴工卡上岗,不许擅离岗位和大声喧哗等等。在这种融入企业制度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4、 互建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环节中体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笔者认为,互建实训基地是实现校企文化融合互动的结合点,它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益共赢。目前,高职院校依托规模较大、技术较强和管理先进的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方式比较普遍。[4]按照企业的经营特点,在学校建立仿真实验室,模拟企业环境,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充分了解企业的环境和运作模式;紧密结合专业,积极开辟校外实训基地,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在企业,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身临其境地体会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操作流程,学习实用型技能,感受学校与社会的区别,为今后踏入社会做了很好的铺垫。以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平台,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不断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
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实现校企文化融合,构建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也是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汪小义.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策略的有效研究[J].华章.2012(3).
[2]曹俊.加强校企文化融合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J].中等职业教育.2008(12).
[3]邵海燕、韩洁.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1(11).
[4]潘春胜、孟铁鑫.高职校企文化融合路径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