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CT于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2014-04-29申香梅
申香梅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脑CT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64排螺旋CT对所有患者首先行CT平扫,再行动态CT灌注扫描,仔细分析患者患侧脑组织以及梗死周围组织与健侧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患侧脑组织与健侧脑组织的CBV、CBF以及MTT等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的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梗死周围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和健侧脑组织相比,MTT指标有较为明显差异(P<0.05),而CBV以及CBF指标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CT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率,同时也可以准确反映腦梗死发生后整个血脑屏障的破坏情况,可明显提高脑梗死的临床诊断率,为临床制定早期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脑CT;急性脑梗死;动态CT灌注成像;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12-01
急性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以及高致死率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对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1]。据相关数据统计[2],急性脑梗死患者占所有脑梗死患者的80%左右,往往起病较急,病情进展较快,且危重,及早诊断,及早明确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对于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脑CT检查是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首选检查手段,利用常规CT平扫往往发现病灶需要在发病后数小时,且无法明确显示急性脑梗死病灶的血流动力学具体情况[3]。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64层螺旋CT可在5min内确定急性脑梗死治疗决策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中。为进一步探讨脑CT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眩晕、肢体偏瘫等症状,均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标准[4],同时排除曾有脑血管意外史、颅脑外损伤史患者;脑出血性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进行临床诊断以及脑CT检查,50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58-80岁,平均(58.7±3.4);发病时间为1-24h。
1.2方法
1.2.1脑CT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Lightspeed 64排螺旋CT机(由美国GE公司生产)进行检查,首先对患者进行头颅CT横断面常规平扫,以病变层面或者基底节为中心层面进行CT 灌注成像扫描。在CT灌注扫描前应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流速为5ml/s经肘静脉团注50ml生理盐水以及50ml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经过5s后对之前选定的中心层面向上进行CT灌注扫描。扫描参数:电压100KV;电流200MA;扫描时间40s,间隔时间1s;层厚10mm;采集方式为4mm×5mm;矩阵512×512。所有患者在第一次扫描后24h,应进行CT平扫以及动态CT灌注成像扫描复查。
1.2.2图像处理
在脑CT扫描完后将扫描所得原始数据快速传至工作站,采用专门的灌注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相应图像,并获得脑血容量(CBV)、感兴趣区域及对侧相应区域的脑血流量(CBF)以及平均通过时间图(MTT)等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对感兴趣区图像进行定性分析获得CBV、CBF、MTT的定量值。
1.2.3图像分析
检查的图像由2名经验丰富的CT影像诊断医师进行评价,仔细分析患者患侧脑组织以及梗死周围组织与健侧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CBV、CBF、MTT等各项参数)差异。
1.3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数据均用(X±S)表示,使用t对梗死病区与健侧脑组织以及周围梗死区与健侧脑组织各项参数的差异, 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脑CT 表现。①经脑CT 平扫显示左侧前循环出现大片面积的低密度灶,脑沟裂结构消失;②CT 动态灌注表现:左侧前循环供血区并没有出现大片面积的灌注改变,仅仅是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局部灌注表现出降低,梗死边缘可以观察到CBV、CBF低灌注变化,局部CBF 有所下降,CBV轻度升高或者下降,MTT存在不同程度延长,存在缺血半暗带。左侧颈内动脉经脑血管CTA 成像显示并没有血流通过,呈现明显闭塞。
2.2患侧与梗死周围组织与健侧脑组织各血流流变学参数对比。本组所有患者患侧脑组织与健侧脑组织的CBV、CBF以及MTT等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的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梗死周围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和健侧脑组织相比,MTT指标有较为明显差异(P<0.05),而CBV以及CBF指标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表2所示。
3 讨论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受损,使脑供血出现障碍引起的血管闭塞,进而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神经功能障碍造成的局部脑软化或坏死症状[5]。脑CT检查可以显示出血性梗死或者缺血性梗死改变,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继发性出血梗死症状,若病情加重3-5d内,利用脑CT复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根据颈动脉闭塞或者狭窄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临床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脑CT检查时间以及梗死病灶的位置以及大小都会影响CT诊断脑梗死患者的准确率,冀瑞俊等研究报道[7],若首次进行脑CT扫描后,结果显示扫描为阴性或者已经可以确诊为脑梗死,若患者出现新的特征或病情存在其他发展应该进行脑CT复查,若复查结果仍然显示阴性,应进行磁共振检查或者CT增强扫描进行进一步确诊,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及早确定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方案,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脑CT常规平扫可以在发病数小时后检出微小病灶,具有一定的检测效果,但并不能反映急性脑梗死病灶的血流动力学具体情况,很多脑梗死患者的脑CT表现并无明显异常,极易导致漏诊。高培毅等[8]研究表明,脑CT常规平扫对于6h内的超急性期急性脑梗死患者敏感性较低,不易检出梗死病灶。64排螺旋CT集中有CT平扫、CT血管造影(CTA)以及CT动态灌注等多种应用模式,动态CT灌注技术对于轻微脑出血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以尽早发现微小脑缺血病灶部位,有利于提高脑出血的早期诊断率。本组研究显示常规CT表现下出现大片面积的低密度灶,对于微小病灶的敏感度较低,与高培毅等研究报道结果基本一致。多排螺旋CT相比传统的单排螺旋CT而言,具有扫描层面较薄、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成像质量佳等优势,可以对选定的感兴趣层进行同层连续动态扫描,经数学模型的转换以及计算获得急性脑梗死病灶区的CBV、CBF以及MTT等各项灌注参数。但是由于不同厂家,机型的计算模型、成像方法以及评价技术等各因素也会有很大差异,因此贾建平等提出若想要准确、客观的反映缺血性脑组织的血流状况,应对比分析健侧与患侧灌注的参数之间差异。一般情况下,若患者处于超急性期,仍然会存在自身调节能力,若患者的灌注压并没有明显降低,可通过小动脉的扩张维持正常的血流量,此时MTT以及CBV会有所升高,但CBF并不会表现异常,提示缺血区微血管受到压力导致一定程度变形,但程度较轻,此时应该尽快诊断,尽快进行溶栓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当患者的灌注压持续下降时,CBV以及CBF有明显下降现象,说明病情已经进入脑梗死阶段。本组研究与健侧血流变化相比,脑组织各项灌注参数均有明显差异,与国内外大多数文献报道相符。且本组进一步通过脑梗死周围脑组织与健侧脑组织的血流变化对比,MTT有明显差异(P<0.05),但CBV以及CBF值差异对比并不明显,提示脑CT的动态CT灌注成像技术可以明确脑梗死病灶区范围。
综上所述,脑CT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率,同时也可以准确反映脑梗死发生后整个血脑屏障的破坏情况,明确缺血范围、缺血部位,明显提高脑梗死的临床诊断率,为临床制定早期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前进,付跃高.椎基底动脉系统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12,9;102~109.
[2] 满晓,冷珍璞.CT灌注成像在脑缺血中的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12,10:113-115.
[3] 高培毅,林燕.脑梗死前期脑局部低灌注的CT灌注成像表现及其分期,[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37:882-886.
[4] 陈涓,刘银红,赵斌,等.超急性期脑梗死的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脑卒中评分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39:413-417.
[5] 陳唯唯,漆剑频,肖明,等.CT灌注成像对超急性脑梗死半暗带两种判定方法的一致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1:258-260.
[6] 刘名顺,闫宝云,董全胜,等.实用脑电地形图彩色图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7] 冀瑞俊,贾建平,卢洁.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时间与缺血半暗带相关关系模式的思考[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14(5):335-338.
[8] 高培毅,林燕.TIA 患者脑动态CT 峰值时间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2,8(1):15.
[9] 高培毅,林燕.脑梗死前期脑局部低灌注的CT 灌注成像表现及分期[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10(37):882-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