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商城方言和普通话的词汇差异

2014-04-29姜箫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姜箫

【摘 要】商城县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其方言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词汇和普通话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在很多方面都有具体的体现。本文主要从构词特点和造词理据上重点分析二者的不同。

【关键词】商城方言;构词特点;造词理据

一、构词特点

本文将从词缀方面分析商城方言词汇的构词与普通话的构词差异性。

(一)前缀

1.“老” 无论在普通话还是商城方言词汇中,都是一个比较常用的前缀,情况较多,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用于排行数字前面,如:“老大、老二”等;第二,用于长一辈、平辈、晚辈的亲属名词前面,是一种爱称,表示最小的意思,相当于“小”如:“老姨、老姑、老妹、老弟、老妮子(小女儿,比较特殊的方言词汇)”等;第三,用于姓氏的前面,多用于口语中,表示关系的亲密性,如:“老刘、老张”等;第四,还有一些用法只在方言区中使用,如:“老婆子(婆婆)、老干娘(岳母)”等。在这几种用法中,“老”都没有实在意义,只是构词的附加成分,与“老师”等词中的“老”作用不同。

2.“死” 是商城方言词汇中常用的前缀,常常用在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的加深,相当于“……得很”如:“死慢、死笨、死呆、死重”等。与“死”差不多的词缀还有“怪、稀”等,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构词成分。

(二)后缀

后缀在构词中比前缀丰富,如方言与普通话中均有的“子、头、儿”等以及商城方言构词中独有的“包、法、个、货”等,都是常使用的构词成分。

1.“子” 如:“筷子、椅子、桌子、胖子、垫子”等词语,在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中都是通用的。有一些用法是普通话中所没有的,如:“面条子、鞋帮子、眼珠子、毛驴子、锅铲子、药膏子、窗笼子、草要子、油果子”等;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构词用法,如:“围嘴”一词是一个动词,表示一种行为,加上后缀“子”后就是一个名词,是一种婴儿用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子”可以使构词所指名物化;“子”用在某些名词后面指某一类人,暗含贬义色彩,如:“败家子、半吊子、话篓子”等;长辈在称呼晚辈的名字时,喜欢在后面加一个“子”字,含有亲昵的意味,如:“华子、梅子、刚子、军子”等。

2.“头”与普通话相同的用法有一些共同之处,如:斧头、石头、零头、骨头、舌头。还有一些独特的用法,如:“吃头,靠头、看头、想头、说头、盼头”等动词加后缀的用法;“上头、下头、高头、里头、外头、东头”等方位词加后缀的用法,这种用法在商城方言词汇中最为普遍,尤其是口语中,因此极具地方色彩。

3.“货”“包”用它们作为词尾的词通常用来表达贬义的色彩,如:浪货、吃货、懒货、傻货;好吃包、好哭包。

4.“个”是商城方言词汇中独有的构词后缀,常用来表示时间,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如:今个(今天)、明个(明天)、后个(后天)、前个(前天)。

词缀在普通话构词中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情况下后缀比前缀丰富。由于不同地区人们说话习惯和风俗等方面的不同,与普通话相比会出现一些词缀上的差异。

二、造词理据的差异

造词理据是指人们给事物命名的理由和依据,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有形状、色彩、属性、功用等多种特征,而人们的构词心理也是不同的,因此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同一个词可能会选择不同的命名理据,相对应的就会造出不同的词语,造成词汇的差异性。商城方言中有许多词语由于命名理据的不同,而与普通话词语的形体不同,从而造成了义同而形不同的局面。

1.根据事物的形状来命名

(1)腿老包(膝盖):因膝盖的外貌特征是圆形且商城方言中一般叫圆形的硬疙瘩为“包”,因此而命名。

(2)锤头子(拳头):从拳头的外貌特征来看像一个锤子,因此命名。

(3)土豆(马铃薯):因和黄豆的颜色形状相似而得名。

(4)喇叭花(牵牛花):因它开的花像喇叭而得名。

2.根据事物的颜色而命名

(1)白鱼(鲢鱼):因鲢鱼的腹部大面积都是白的而得名。

(2)洋灰(水泥):因灰色而得名。

(3)玻璃翠(冬青):因冬青的叶子都是翠绿的,就像翠绿色的玻璃。

(4)蓝花豆(蚕豆):因开的花是蓝色的而命名。

3.根据事物的性质功用而命名

(1)稀饭(粥):因水较多米较少饭比较稀而得名。

(2)干饭(米饭):因水较少米较多饭比较稠、干而命名。

(3)松紧带(皮筋):因可松可紧且成带状而得名。

(4)胶鞋(雨鞋):因是胶质材料做的而命名。

4.根据人们对事物或现象的不同思维方式而命名

(1)揣测附会

人们对自己无法解释或不了解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命名时,往往会胡乱猜测或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知識来牵强附会,给事物和现象命名,从而会导致不同地区义同形不同词语的增加。如:“闪电”在方言中是“扯闪”,人们由于不了解这一自然现象而认为是有神灵在主宰着这一现象,是天上的雷公电母发出的,从而有了“扯闪”这一说法。

(2)忌讳委婉

由于心理上的某些原因或场合上的特殊性,人们往往会避免直接称谓某事物或现象,而去选择一些委婉的词语给该事物或现象命名,因此产生了一些忌讳委婉的词语。如:“死了”是人们相当忌讳的一个词,在商城方言中人们常常会有许多委婉的说法,“老了、去了、没了、不在了、过世了、寿完了、夭折了”等。

由于人们在造词的时候心理不同或当时的社会环境,造词者采用的造词方式不同以及造词者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对于同一事物或现象会有不同的认识,因此会出现同物异性的现象。商城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造词理据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质功用和人们的主观认知态度上。

结 语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我们把商城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了对比分析,一方面我们找到二者之间的鲜明差异性,知道了商城方言词汇的一些特点;另一方面方言词汇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后语言的学习、文化的传承,以及普通话的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伴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词汇是语言中发展变化最快的一部分,对社会的进步、新事物的出现反应最为敏锐,普通话只有不断地吸收方言词汇中人们普遍接受的词语来充实自己,才能够满足我们人类的需要,因此具有很深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罗静.河南商城话的语法现象[J].安徽文学,2011(9):261-262.

[2]邢建丽.信阳方言词汇研究[D].西南大学,2011:57-68.

[3]郑钢.现代汉语词典[Z].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689.

[4]肖堃.商城方言中“VP+白”式反复问句初探[J].文学与艺术,2004(5):236.

[5]葛成本.信阳方言词散论[J].河南大学学报,2000(4):77-79.

[6]安华林.信阳方言特殊语法现象论略[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2):96-100.

[7]商城县志编纂委员会.商城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8]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