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期翻译批评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
2014-04-29沈文英穆青牛焜堂
沈文英 穆青 牛焜堂
【摘 要】1981年-2011年可划为中国翻译批评的新时期。深入研究可对其趋势做出预测:1)文学翻译批评理论体系,尤其具体可行的评定标准多元模式的建构将会成为业内人士努力的方向。2)翻译批评的参照系(即批评标准、批评模式)的多元化以及如何建立科学完善的多元化模式日后必然成为界内人士有所建树的重头戏。
【关键词】翻译批评;文学翻译批评;元翻译批评;多元化
引 言
综观翻译批评在中国的崛起与成长之路,1981年至2011年可划为一个新时期。1981年以来,随着西方译论在中国的学习,我国翻译批评的方法和样态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将深入研究该时期翻译批评的成果与发展趋势,力求为下一阶段的翻译批评工作进展指明方向。
1.中国新时期翻译批评研究成果概览
为保证研究论文的可靠性与权威性,笔者选取了译学界公认度较高的13种外语期刊,为翻译批评论文数据源,并按照篇名中含翻译批评的方式检索出共计79篇论文。
1.1数量时间段
笔者将新时期五年为一个时间段划分为六个阶段,各阶段论文数量表1所示。
上表显示,1985年之前,我国并无翻译批评学术论文问世,此后25年翻译批评的论文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且在数量上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尤其近5年来数量达到37篇的全盛。这表明翻译批评自进入新时期以来逐渐成为译学界关注的焦点,翻译批评在中国逐渐占领一席之地。
新时期以来,中国出现的首篇关于翻译批评的学术论文是陆肇明1989年发表的关于文学翻译批评的论文——《文学翻译批评的困境与突破》。作者重点谈了文学翻译批评过程中应该秉持的实践、创新与战斗精神。在2000年以后的论文中,大部分论文内容集中在文学翻译批评与翻译批评理论方面。
1.2质量类别表
笔者对79篇论文逐一阅读提炼,据其核心论点及内容现归纳如下:1)翻译批评的发展历史 2)多视角下的翻译批评 3)翻译批评著作的述评 4)文学翻译批评 5)元翻译批评③理论体系。各类别论文数量在论文总量中所占比重如表2所示:
上表反映了79篇论文核心内容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这五大类别中,译界学者重点探讨了文学翻译批评与元翻译批评理论体系,比重分别占到34.18%和39.24%,显然,新时期翻译批评的成果集中体现在这两个领域;此外,翻译批评著作的述评比重达11.39%,多视角下的翻译批评比重为8.86%,翻译批评的发展历史比重为6.33% ,表明人们开始用多重视角审视翻译批评。
1.2.1 翻译批评的发展历史
在翻译批评的发展历史这一类别中,吕俊(2007)、王秉钦(2006)、郑延国(2005)等人重点探讨了翻译批评历史回顾、批评模式的动因、批评范式的改变、多元化的批评观念等内容。其中吕俊的《翻译批评的危机与翻译批评学的孕育》(2007)重点回顾了批评范式的改变,即由语文学范式到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再到解构主义范式的历程,作者指出解构主义范式为价值学角度下的翻译批评提供了指引,具有启示性。
1.2.2 翻译著作的述评
在翻译著作的述评这一类别中,王克非(1994)、刘全福(2002)等人对《文学翻译批评研究》(许均)、《翻译批评散论》(马红军)、《翻译批评导论》(杨晓红)、《科学翻译批评导论》(文军)等8部著作进行了评述,从作者精神风貌、著作内容主张、著作意义价值、著作局限启示等方面进行了客观介绍与合理评价。
1.2.3 多視角下的翻译批评
多视角下的翻译批评这一类别,涉及现象学、价值哲学、信息科学、意识形态等角度。
吕俊在2008年《让翻译研究回归生活世界—一个翻译研究的现象学批评》的论文中,从现象学角度出发,指出自然、哲学、科学这三种对待译学研究的不同态度,以及这些态度分别对应着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和哲学世界,在此基础上,他又强调了“引导译学研究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应是实践哲学”,这就为“生成性的、变化性的、创造性的和超越性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思维方式与理论支持,更为翻译批评的变化性与创造性提供了启发。
徐敏在2008年《信息科学视角下的翻译批评“忠实”标准再思考》的论文中,尝试从信息学角度思考翻译批评所应遵循的原则,在综合考虑译文这一信息的目的性、自觉性以及其信息价值对翻译策略的影响后,提出翻译批评标准应从传统的“忠实”维度纳入到“更宽容和更多元的维度”中去,这也为下文中我们提到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翻译批评模式多元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当我们换个角度去审视翻译批评,就会发现翻译批评的多面性,进而发现翻译批评系统的庞杂性。
1.2.4 文学翻译批评
文学翻译批评这一类别中,译介学者更多关注翻译、语言学等理论对文学翻译批评的指导与启发作用,其中,涉及到的翻译理论包括功能翻译理论、接受美学、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等值观等,涉及到的语言学理论涵盖模糊语言学、语境学、文学文体学等内容。
刘云虹在2002年的论文《论文学翻译挑评的多元功能》中,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指出文学翻译批评的功能除去对翻译结果的比较与分析外,还应立足于翻译主体及接受主体,而这就使得文学翻译批评必将“从文本走向主体,从评判走向引导,从单一模式走向多元互补”。
显然,国内学者对与文学翻译批评的理论建构关注密切。
1.2.5 元翻译批评
元翻译批评理论体系这一类别,涵盖翻译批评定义与范畴,翻译批评的本质与根本任务,翻译批评标准与观念,翻译批评模式等内容,各部分占该类别论文总量的数量及比重如表3:
译学界关于元翻译批评理论的探讨集中体现在翻译批评标准与观念、翻译批评模式两大模块,其比重分别为45.16%和41.94%。翻译批评的标准和模式分别对应着根据什么进行翻译批评和怎样批评的问题,按照杨晓荣(2005)的观点就是批评的参照系问题。翻译批评的模式就是翻译批评的方法,由翻译批评的方法论原则与翻译批评的具体方法两个层面构成(肖维青 2010)。归根结底,译学界更关注翻译批评的理论指导与实践价值,这也成为翻译批标准与评模式走向多元的动力。
翻译标准与观念模块下的论文,涉及翻译标准的多元性与客观性、宏观性与微观性、开放性与动态性等诸多特点,翻译批评模式模块下的论文,涉及纽马克、豪斯、左哈尔、维尔斯等诸多模式。
2.翻译批评的发展趋势
2.1文学翻译批评发展趋势
文学翻译批评理论体系尤其具体可行的评定标准多元模式的建构将会成为业内人士努力的方向。据笔者收集的27篇文学翻译批评的论文,译介学者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文学翻译批评方法以及理论体系构建上。他们从语言学或者翻译等广为业内认可的理论角度出发,尝试科学合理地论证文学翻译批评理论体系多元化的本质,进而为多元模式的建立提供可行方案。
在《多义词、文学翻译与翻译批评》(张志强 2003)中,作者在模糊语言学、语境学和文学文体学这一较广的视域下提到(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为多个译本提供了可将听者与读者的认知语境纳入在内的语境,使得对原作与译作的理解变得更宽广,文学文体学强调了文学作品形势与内容的统一,但这些不过是为某些文学翻译或批评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终究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体系问世。
在《文学翻译批评中对译与作的“质”和“构”的认知》(王贵明 2010)中,作者提出“译与作的同构与异构和同质与异质”这一命题,“所谓同构或异构,指译作与原作的主题、标题、结构形式和语言体式諸因素上的相似性或相异性。所谓同质或异质,就是考察上述三种不可视形态中相关因素的相似性和相异性。”这种命题无疑侧重了译作与原作间的对比分析,并以“质”和“构”的相似性与相异性作为衡量标准,可谓形式与内容并重、文本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兼顾,但“相关因素”这一概念太过模糊,仍避免不了不可操作的遗憾。
综上所述,多元模式的多元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由哪些量化或非量化、可具化或不可具化的参照可循、文学翻译批评与非文学翻译批评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等诸多问题都没有取得明确进展,还只是停留在认知层面或是理论研究的初级阶段。但这些论文必然会为日后文学翻译批评理论体系尤其评定标准多元模式的建构提供丰富素材和宽广视域。
2.2元翻译批评发展趋势
翻译批评的参照系(即批评标准、批评模式)的多元化以及如何建立科学完善的多元化模式日后必然成为界内人士有所建树的重头戏。根据中国知网(CNKI)权威学术期刊数据库,笔者发现业内人士都对翻译批评的多元性根本属性持认同态度,不谋而合地在其论文中从各角度进行阐释及论述。
在《翻译标准的多元性与评价的客观性——价值学视域下翻译批评标准问题探讨》、《谈翻译批评标准的体系》(吕俊 2007)中,作者从价值哲学的角度深刻论述了翻译批评作为评价的标准体系只有在目的性的支配与参照体系的限制下才会生成,而这一过程“往往呈现为多元的特征,而且也是流变的”,故翻译批评的标准是根本不能实现完美的大一统。
在《翻译批评标准的传统思路和现代视野》(杨晓荣 2001)中,作者在翻译批评标准的今昔对比中指出“翻译批评标准基本特点是:多维度、综合性、描写与规范相结合”,并提出“中和”、“中庸”之道才是王道,“体现整体性的、渐变式、格式塔式随具体情况而定的思维方式”才是翻译批评的出路。
在《信息科学视角下的翻译批评“忠实”标准再思考》(徐敏 2008)中,作者从信息科学的角度将翻译活动纳人社会信息的范畴,进而将翻译批评“忠实”标准纳入到一个更宽容、更多元的维度。如此可见,翻译批评的参照系即翻译批评的标准与批评模式的多元化已是不可抹杀的事实。
然而,业内关于翻译批评的多元化模式只是停留在认知阶段,对于如何科学具体地构建多元互补模式还没有一人能发表权威看法,而这必然成为此领域的专家学者百家争鸣之地。尽管许多西方学者在翻译批评模式方面已有很深的建树并早在上世纪提出了在翻译界轰动一时的真知灼见、理论模式,但是业内人士从来都是“见瑕见瑜”,进而引发新的头脑风暴。其中不乏有建设性的剖析,例如,在《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批评》(司显柱 2005)中,作者指出豪斯模式中设立的8个语境参数的可操作性不强,参数数量多、内容杂糅;在《佐哈尔多元系统翻译理论的批评性阐释》(吴耀武 张建青 2010)中,作者提到,我国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局限于客观文化因素对翻译策略的影响,忽视了作为翻译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此,作者秉持“多元系统理论应成为一个开放的、动态地、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理论体系”的观点;由此看来,翻译批评脱胎于历史并不断发展,使得任何脱离时代背景制定出一套普适于任何时期、任何年代的批评模式的尝试都成为空谈,更有违于批评活动的本质属性——多元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批评模式是绝对无法建构,人类社会的共性与稳定性又使得相对稳定与完善的批评模式是可以为人类的努力所建构的。而这也是翻译批评模式建构不能一蹴而就的问题所在。
西方学界对翻译批评的研究源远流长、累累硕果,我们很高兴能看到我国广大学者能够博采众长,见贤思齐,但基于我国翻译批评——尤其翻译批评多元互补模式——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以后较长时期内必然成为国内学者争锋之地。再者,翻译批评多元互补模式的可操作性将成为其能否科学与客观的衡量标准,而怎样的批评模式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可操作性的具体制约因素是什么等系列问题都有待广大学者进一步的探究。最后,如何让翻译批评模式的建构跳出语言学乃至文本外部因素等僵化条框的限制,建成一个集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统一的庞大体系,即能科学具体地引领当下翻译批评又能为今后较长时期内的翻译批评提纲挈领的多元性模式,理应成为今后译学界关注的焦点。
3.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批评自新时期以来进入发展的全盛时代,逐渐成为译界的新宠。无论是对元翻译批评还是文学翻译批评的研究都取得可喜的成果,在认知层面上,各学者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视角,而是从现象学、价值哲学、信息科学、意识形态等其他学科角度的视域下对翻译批评的定义与范畴、本质与任务、标准与观念、模式等重新思考,使得翻译批评体系的多元属性成为译学界的普遍共识,进而为翻译批评参照系的多元化及科学具体的多元化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人和”因素以及理论支持,更为翻译批评建模提供了参量;同样地,功能翻译理论、接受美学、模糊语言学、语境学、文学文体学等诸多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方面的参考价值,也为文学翻译批评理论体系尤其文学翻译批评评定标准的多元模式的建构提供了量化或者具化的可能。对译学界尤其翻译批评领域的工作者来说,当务之急,便是朝着这两个方向做出实质性的努力。
注释:
①这13种期刊分别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翻译》、《中国外语》、《外语学刊》、《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上海翻译》、《中国科技翻译》。
②文学翻译批评属于翻译批评的子部分,因为其论文数量在论文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为对其进行专门研究而将其独自纳为一大类别。
③元翻译批评,即对翻译批评的本体性研究。1991年,Neches 等人给“本体”一词做了如下定义,构成相关领域词汇的基本术语和关系,以及利用这些术语和关系构成的规定这些词汇外延的规则;简言之,本体泛指从事物的主体或自身、事物的来源或根源提炼出的抽象性、理论性、概括性体系。故,元翻译批评,即对翻译批评的主体、客体、参照系衍生出来的翻译批评概念、方法技巧、标准、模式等核心理论内容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薄振杰,孫迎春,赵巍.关于当前中国翻译批评研究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8(3):72-76.
[2]陆肇明.文学翻译批评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翻译,1989(1):7-9.
[3]吕俊.翻译批评的危机与翻译批评学的孕育[J].外语学刊,2007(1):125-130.
[4]吕俊.价值哲学与翻译批评学[J].外国语,2006(1):52-59.
[5]吕俊.谈翻译批评标准的体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52-55.
[6]刘云虹.论文学翻译挑评的多元功能[J].中国翻译,2002(3):28-30.
[7]刘云虹,许均.从批评个案看翻译批评的建构力量[J].外国语,2011(6):64-71.
[8]穆雷,蓝红军.从方法论角度看我国翻译批评的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6):70-75.
[9]司显柱.翻译批评:概念甄别与研究评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1):46-48.
[10]王宏印.试论文学翻译批评的背景变量[J].中国翻译,2004(2):36-39.
[11]文军.科学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12]肖维青.翻译批评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13]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