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生班级凝聚力的提高途径
2014-04-29毛江一
毛江一
摘要:研究生教育以导师为主导、以专业学习为主要任务、以个体研究为主要方式的特点,容易产生制约班级凝聚力提高的诸多因素。在实践中,可以从创新班级组织形式、拓展成员交流渠道、做好研究生骨干培养、抓住建设关键期等方面开展工作,增强研究生对班级的认同感以及成员间的情感联系,从而确保班级建设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
关键词:研究生班级 凝聚力 提高途径
班级建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而班级建设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凝聚力的状况。班级凝聚力指班集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凝聚力高的班级中的成员,班级认同感较强,与其他班级成员之间有密切的情感联系。增强班级认同,建立信任、和谐的班级成员关系,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提高,有利于优良班风、学风的建设,有利于研究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一、研究生班级凝聚力提高的制约因素
研究生思想更为成熟、独立意识更加突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深化,更加强调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研究生群体本身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诸多方面的客观事实,都可能成为制约研究生班级凝聚力提高的不利因素。
1.班级观念淡薄,集体向心力难以形成
研究生教育以导师为主导,以专业学习为主要任务,以个体研究为主要方式[1]。这就决定了研究生主要的活动和交际范围局限在实验室或同门之间。同一班级内部不同专业甚至同一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之间,相互的交往、交流并不是很多。因此,他们的专业认同感很强,相比之下,班级观念比较淡薄。与此同时,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借助于实验室同窗或同门的力量就可以基本解决,这又降低了他们对班级的需要和依赖程度,集体向心力难以形成。
2.群体构成多元,成员间的关系难以深入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研究生报考年龄限制的取消,研究生群体的构成更加多元。班级成员中,既有应届生也有往届生。并且,无论应届生还是往届生,在读期间结婚、生育已不是稀罕事。年龄差距拉大、社会角色变化,势必造成班级成员间的交流障碍,制约班级成员间由同学关系向朋友关系转化。加之为了适应竞争加剧的压力,研究生需要在学业和科研上投入更多精力。因此,班级成员的交往常常流于形式,无法形成密切的关系纽带。
3.学制短且专业学习分散, 成员间的感情基础难以夯实
目前國内研究生学制以3年为主,短于本科的四年学制。与此同时,硕士生经过短期的基础课学习后,就分别投入到各自的专业学习科研中去;博士生则除了政治、英语课之外,基本上没有集中学习的机会。研究生不“同学”的特点,直接导致班级成员接触时间较少,彼此交流不多。时间短且不充分的接触交流,很难使班级成员间形成夯实的感情基础。没有密切的情感联系,则无从谈起凝聚力的提高。
4.研究生骨干工作主动性欠缺,协调机制难以有效发挥
班级内研究生骨干在班级建设和凝聚力增强方面具有核心作用,他们就像粘合剂,将班级成员聚集在一起。研究生骨干是促进研究生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抓手。然而现实中,很多研究生骨干仅限于辅助辅导员、班主任做好班级日常管理的上传下达工作。对于班级的内部建设、活动开展,他们较少进行主动的工作投入,主观能动性明显不足。另外,作为一种经历和锻炼,很多本科期间做过学生干部的研究生,读研期间继续担任研究生骨干的意向明显降低。他们的经验和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对班级凝聚力提高也是一种损失。
二、研究生班级凝聚力提升的实践方法
研究生班级凝聚力提高的关键在于促进班级成员的集体向心力,增进班级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从创新班级组织形式、拓展成员交流渠道、强化活动对班集体的凝聚功能、做好研究生骨干培养、抓住关键期等方面开展工作。
1.创新研究生班级组织形式,打造党团班共建模式
研究生阶段,班级成员中党员比例基本过半,可以把研究生党支部建在班上,构建“党建、团建、班建”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党团班共建就是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推进党、团、班共建,切实提高班级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党团班共建过程中,党支部以思想建设为核心,对班级建设起引领和带动作用;团支部以活动建设为中心,对班级建设起辅助和推动作用。党团班共建的班级组织形式,打造了党、团、班三位一体的学生干部队伍和活动平台,有利于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班级建设所需资源。班级建设有声有色,班级成员的班级认同感自然提升,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进一步提高。
2.抓住关键期,做好研究生班级初建工作
新生入学初期有着特殊的心理需求,这些心理需求是开展班集体建设,特别是构建良好集体基础工作中难得的积极因素[2]。做好研究生班级初建工作,将会为研究生班级凝聚力提高奠定坚实基础。首先,构建班级良性运行机制。选拔有热情、有能力的班级成员担任研究生骨干,制定符合班级实际情况、富有班级建设特色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班级整体风气。其次,培养相互信任、依赖、和谐的人际关系。开展班级活动,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加强班级成员间的互动,增进了解形成互信。发挥班级成员的各自所长相互帮助,形成和谐的班级氛围。第三,强化班级集体意识,增强班级认同感。引导班级制定团队目标、设计班徽、商定班训,以符号性的班级标识强化成员的班级意识、归属感和认同感。
3.借助虚拟网络,拓展班级成员交流渠道
初建工作完成后,为巩固成果克服研究生不“同学”的制约因素,努力拓展成员交流渠道成为班级凝聚力进一步提高的关键。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网络的触角伸向人们生活的每个细节,并且触手可及。借助网络优势,一方面可以丰富班级载体,创设班级主页。将集体的风采、班级的面貌实效性的予以展示,通过班级主页的浏览和互动,班级成员的认同感会不断增强。另一方面,触手可及的网络也为班级成员实现随时随地在线集合提供了可能和便利。建立QQ、飞信、微信等班级聊天群,畅通成员间实时沟通和寻求帮助的渠道。网络渠道开拓后,要注意加强使用,可以建立网络班会制度,定期召开,要求全员参与。高效的运用,才能使网络渠道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真正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提高。
4.发挥校园文化活动作用,强化凝聚班集体功能
班级凝聚力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良好的班级凝聚力形成之后更需要保持和进一步强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成员提供彼此接触、相互交流、加深友情的机会。为促进班级凝聚力,可以多开展班级间对抗竞争性校园文化活动。这类活动可以唤醒班级成员的集体意识,激发集体荣誉感。为了获得胜利,班级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级凝聚力得到强化。与此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对活动班级进行积极评价,这种肯定有助于提高班级成员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心理上的认同会带来行动上积极参与班级建设,成为强化班级凝聚力的践行者。
5.加强研究生骨干队伍建设,发挥凝聚力抓手作用
首先,做好队伍的选拔和挖掘工作。研究生阶段,很多同学不愿做学生干部,这就需要班主任、辅导员努力发掘具有领导才能的成员,鼓励他们勇于承担班级建设的责任,担任研究生骨干。其次,做好队伍的培养和锻炼工作。研究生班级建设和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班主任、辅导员需要指导本科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针对研究生特点,调整工作思路,注意工作方法;与此同时,对没有学生工作经历的研究生骨干进行必要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多给研究生骨干鍛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工作中逐渐树立自身威信,确实成长为促进班级凝聚力提高的核心人物。第三,注意研究生骨干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和激励。研究生和本科生成长目标的差异,导致研究生骨干的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这就需要班主任、辅导员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运用合理有效的手段,经常性的调动和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果。富有能力和工作热情的研究生骨干可以利用自身对班级的热爱之情对班级成员进行感染,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对班级成员进行吸引,利用有效的班级建设和活动开展对班级成员进行凝聚,从而发挥促进班级凝聚力提高的重要作用。
做好班级凝聚力的建设和提高,才能避免研究生行政班级的设立流于形式,才能使研究生在各自由不同导师负责培养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才能确保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传达,从而保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楚永全, 陈文婷, 黄昊. 研究生校园朋辈关系探微——基于班级、宿舍关系及交友圈的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 (2): 37-41.
[2]徐海鸥. 加强初建工作是构建良好研究生班集体的基础[J]. 北京教育(德育), 2011, (09): 7-8.
[3]张晓兵. 论网络优势在加强研究生班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J]. 教育与职业, 2012, (9):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