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央视春晚相声小品语言的语用分析

2014-04-29王素英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语用分析语言规范产生原因

王素英

【摘 要】相声小品这种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2014年央视春晚,因众口难调而备受吐槽,虽语言类节目只有五个,成为春晚语言类节目史上最少的一次,但其折射社会和文化的语言依旧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文章从社会及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央视马年春晚的相声小品语言进行分析,发掘其语用信息,并进一步探讨语言规范问题。

【关键词】相声小品语言;产生原因;语用分析;语言规范

一、引言

相声小品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因短小精悍、幽默风趣的特点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里面的经典台词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社会万象或者揭示受众心理,语言诙谐幽默,琅琅上口,很快便会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语。这些流行语反映了社会现实,祖国的发展变化、社会的巨大变迁、家庭的喜怒哀乐、人们的思想观念,都能在这些语言中找到缩影,人们也用这些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现实社会的种种情感。

2014年央视春晚的语言类节目虽然只有五个,创下了“春晚语言类节目最少”的历史,但其反应社会现象及对折射人们心理的作用,仍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产生原因、用语技巧与效果分析、语法规范三个方面对这几个节目的语言进行探究。

二、春晚相声小品语言产生的背景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跟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 [1]语言的发展与其本质是密不可分的,此外,任何语言现象的出现,都和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心理状态有关。

(一)社会背景

1、对社会焦点的反映

相声、小品中的语言,在给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反映了这 一阶段的社会热点。例如:

(1)大妈:你是个好孩子,还知道把大妈扶起来。

郝建:我这是做好事上瘾。

大妈:这要换了别人啊,撞完我早跑啦!

……

路人甲:等等,我看见有个老太太摔倒在路上也没个人来 扶一把,你说现在的社会风气怎么成这样了,别人不管,我管!大妈,您别动啊,我等下要发个微博好好谴责一下这种行为,让爸妈都转都评论,媳妇,记得给我点赞哦!(小品《扶不扶》)

这里讲的是一位老太太摔倒在地,有的人伸出爱心之手,而有的人选择漠视,只顾发微博来传播消息。小品让人们想起2013年四川老太太摔倒被扶讹人事件,讽刺的同时,也让人深刻反思,呼吁人们的爱心与正义。路人甲所说的“点赞”起源于热门综艺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导师杨坤的“32场演唱会”。此外,小品《扰民了您》中塑造三位追求梦想的年轻人,也是对近年来如火如荼的选秀节目的一个折射。

2、媒体的推动

广告以及网络的影响,也是春晚相声、小品语言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

(2)曹云金:老北京炸酱面,连续百年全国销量领先,一年卖出七亿多碗,连起来可绕地球三圈儿。一位大妈一口气买了十碗炸酱面,等到临走的时候,卖炸酱面的老大爷拦住他,“哎,你的炸酱面!”,买炸酱面的大妈回眸一笑,“不,那是你的炸酱面”。(相声《说你什么好》)

这一段话,令人捧腹。其幽默的语言来源于电视上“香飘飘”奶茶和“益达”口香糖的巧妙结合。此外,“名人效应已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了重要的影响,不仅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而且对语言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2]小品《扰民了您》中提到的“大众女神”范冰冰和《扶不扶》里“刘德华同款的军大衣”也反映了媒体及网络的影响。

(二)心理背景

小品和相声等语言类节目要能引起大众的共鸣,符合大众的心理很重要。例如:

(3)曹云金:人和母亲的感情是最深的。什么感情都比不了。……有什么事儿都得先找妈。“妈,我渴了。妈,我饿了。妈,我衣服呢?”,都得先找妈。跟爸就没这么多话,跟爸最多一句,“爸,我妈呢?”。(相声《说你什么好》)

这一段台词也博得了一阵阵掌声,成功的原因在于符合了大众“跟妈的感情深,连爸都比不了”的心理。让人回忆温暖的亲情,引起强烈的共鸣。此外,相声中“最佳的买房时间是前年”也调侃了持续攀升的房价,反映了人们无奈的心理。还有小品《扶不扶》里郝建一句台词,“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号召了社会贡献力量,人心团结,也引发人们的思考。

三、春晚相声小品语言的用语技巧和语用效果

相声小品喜欢运用社会流行语,为其增添新鲜元素,使其富有时代感。“流行语本身即是对某些社会现象的分析提炼或幽默表达。这与语言类节目的初衷是一致的。合理运用社会流行语,能产生移情效果;但如果运用得不好,则会有生硬造作之感。” [3]2014年的央视春晚相声小品中的一些句子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不仅因为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热门事件,也与其中蕴含的言语技巧有关,这些方法和技巧也起到了很好的表达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运用框填式流行语,新鲜而幽默

“框填是在语义泛化的基础上,析取出框架结构,以语言填充的方式产生新的流行语。”[4]2014年春晚的这几个相声小品剧的语言,有一些运用框填的方法,把过去一年被大众广泛流传的经典语句很好地融入情景剧里。例如:

(4)郝建:你这么顽皮,你妈妈知道吗? (小品《扶不扶》)

(5)冯巩:待你长发及腰,咱们做朋友可好?(小品《我就这么个人》)

第一句话中的“你这么xx,你妈妈知道吗?”来源于网络,“是源自于we战队风波中一个人微博质问前战术分析师阿布的最后一句话,‘你在演艺界这么吊,你姐姐知道吗?,后很快被转载流传,成为讽刺别人或者赞扬别人的一种表达方式,例如你看见你朋友一口气能做100个后空翻就可以这么说,‘你这么吊,你家里人知道吗?。”(百度贴吧)在小品里,“好人”郝建對年老糊涂的老太太用了这么一句流行语,轻松幽默,渲染了气氛。第二句话中的“待我长发及腰,xxxx可好?”也来源于网络,原句是“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是微博上一对晒幸福的年轻人的话,后被大众特别是年轻人迅速传播开来。小品《我就这么个人》结尾运用了这句话,融入了新鲜的元素,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语言变异现象,打破常规,生动活泼

语言在运用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生一些偏离常规用法的现象。“语言变异指的是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对语言系统规则的偏离或变异。” [5]在小品中,也发现了这类现象。例如:

(6)大鹏:你知道什么叫海豚音吗?

蔡明:你海选的时候用臀部发出的声音。(小品《扰民了您》)

(7)冯巩:这是送礼吗?这叫行贿——这个型号的优惠!(小品《我就这么个人》)

“幽默的秘密就在于合乎常规的形式负荷了超常规的内容,引起心理能量骤然释放而发笑”。[6]对“海豚音”、“行贿”两个词的解释属于语音上的非常规用法,是词汇语音的变异现象,对“行贿”的解释也故意避开了其原意,以调侃的方式,暗指社会的送礼现象。

(三)运用歧义,调侃中不乏诙谐

歧义是语言运用过程中常见的现象。相声小品中常出现这类现象。例如:

(8)郝建:以后我再多管闲事,我就不叫郝建,我叫非常贱。……郝建那名是我妈起早贪黑给我起的,到你这儿怎么成脏话了呢?(小品《扶不扶》)

(9)华少:我咽不下这口气。

蔡明: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咽气呀?……你是孙子,人家也是孙子,同样都是孙子,你这孙子怎么就这么孙子?(小品《扰民了您》)

这两个例子中“郝建(人名),非常建”、“咽不下一口气”“孙子”这几个词语的常用义被用作消极意义,其中充满了调侃的意味,起到了一定的交际效果。

(四)修辞的运用,画龙点睛

春晚相声小品小品剧中,修辞的运用也是一大特色,为语言的表达增添了不少色彩。例如:

(10)大鹏:这是粉丝送的(大蒜),象征着他们喜欢我像大蒜一样洁白的外形,火辣的台风。

蔡明:你想多了,他们的意思是让你“算了吧”。……没事没事,你不怕开水烫。……你能慢点说话吗?你那嘴是租来的,着急还吗?(小品 《扰民了您》,谐音,讽刺)

(11)郝建:来把大衣披上,暖和吧,刘德华同款的,还能不能感觉到冷冷的冰雨在胡乱地拍了?(小品《扶不扶),引用)

(12)曹云金:结了婚我才发现,根本没有月下,就剩下‘花前(花钱)了。……你穿上丝袜,就是为了证明丝袜的弹性真好。(相声《说你什么好》,谐音,讽刺)

这几个语言类节目的语言中,“蒜”与“算”、“花前”与“花钱”,用了谐音的修辞格,符合语境,分别调侃草根的不易与生活的压力。而“你不怕开水烫”、“你那嘴是租来的,着急还吗?”,“为了证明丝袜的弹性真好”则巧妙地运用了讽刺的手法。此外,小品《我就这么个人》中提到的“黃剩一”,也是女星“黄圣依”的谐音,利用明星效应,达到语言效果。

四、春晚语言类节目语言使用的缺陷及规范

2014年的央视春晚因众口难调而饱受争议,即便如此,几个相声小品剧的语言依旧反映了社会的焦点,并在语言方面带来了一些新鲜的元素,这些新鲜的元素给语言带来一股活力。

然而,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第一,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是否充分考虑到观众对于信息的接受能力,这方面值得思考。小品剧中出现的台词“你这么顽皮,你妈妈知道吗?”和“待你长发及腰,我们做朋友可好?”,这两句话来源于网络,由年轻人流传开来,中老年人及不太熟悉网络的观众可能无法充分理解其含义。第二,个别低级语言的出现。“你妈的”、“你娘的”“你这孙子怎么这么孙子”虽是语境所需,却极其不雅,让人皱眉;“十年磨一剑(贱)……人”,更是使本来励志的名言染上了一股粗俗的味道,这对语言的健康发展、对中小学生汉语学习及文化继承是极其不利的。“春晚,北方的笑话听不懂啊。”,“看什么春晚,俗气!”,“春晚看什么?吐槽啊”(春晚先导片)。春晚是流行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的使用也未能免俗,在享用春晚这道文化大餐时,我们也需要保持警醒,树立正确的语言观,规范使用语言,促进语言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英瑛.春晚流行语的语用观察[J].文教资料,2011(6).

[3]赵丽薇,袁晓雪.流行语的运用方式及使用规范探究[J].调查与研究,2010(8).

[4]俞燕,仇立颖.框填式流行语何以如此流行?[J].修辞学习,2009(6).

[5]邵茜.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春晚流行语[J].语文学刊,2009(11).

[6]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语用分析语言规范产生原因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角度对《初秋》会话含义的语用分析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堂规范探析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悖论烛照中的顺应与规范
媒体微信平台新闻标题语言的特点及规范化探究
冲突性话语回应策略与权势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