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有效性之我见
2014-04-29曲全民
曲全民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小学语文也不断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除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技能。在新课标理论指导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综合把握教材和学生,建构起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极大提升。
关键词: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主体性
一、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加强对语文教育的认识
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突破和变革,应试教育观念要求教师在学习阶段通过教学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教学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将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落到实处,加强教学的实效性。
1.教师要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通过语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掌握基本的中华文化知识,并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教师要树立新型师生关系理念
学生不是教师的附庸,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其中的引导者。
3.教师要有充分认识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平等性、和谐性与开放性特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环境,而且要加强课堂引导,活跃课堂气氛,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创设真实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眾所周知,兴趣是养成良好习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具备了某种兴趣,就会表现出极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他们就会不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新的知识,不断强化语文学习兴趣和感悟。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效课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尤其要注意的是,创设课堂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最主要的途径,学生只有沉浸在某种情境中,才能不断发挥想象,增强感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音频、多媒体视频以及多媒体幻灯片等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学生营造具体的情境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中的文字与内涵都富含诗意,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学会融情入境,将自己的情感贯注到文章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加强课堂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新课标理论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思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课堂引导,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权、能动权、自主权和选择权,在课堂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学生听、教师讲等形式来实现教学目标,片面重视知识的传播和灌输,不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忽视了教学指导,最终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所以,教师要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一言堂的模式,加强课堂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坚持讲练结合,在讲解的过程中加强教学引导,将学生的耳、手、口、脑等器官充分调动起来,解开学生身上的镣铐,让学生自由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心理和个性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外阅读习惯、复习习惯、听课习惯以及预习习惯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要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就必须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和整理教学经验,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做好课堂反思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语文教学,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岭县三县堡中心校)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