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计算机原理》教学实践探索与难点攻略
2014-04-29张彩霞
张彩霞
摘要:《计算机原理》是中职校计算机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原理》课程中多数是纯理论,也有少量的运算。理论知识部分是既抽象又深奥枯燥,而运算部分也是多变换难掌握。如何让中职校的学生们喜欢学,专心学,善于学?这是我们每位计算机专业课任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理论;喜欢;专心;善于;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47-1
《计算机原理》是中职校计算机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计算机专业课程。怎样教学才能让中职校的学生们喜欢学原理,专心学原理,善于学原理,是我们每位计算机专业课任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过程中,总结出三个方面的教学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衷心地希望能改变计算机理论教学的现状。
一、巧设陷阱,加深印象,让学生们喜欢学
开始学习《计算机原理》时,会讲到数制及数制转换,原码、反码、补码的表示与运算,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反复答题后也都能掌握。记得在我讲完补码加法和补码减法运算方法后,我故意先不讲溢出的概念,而是出了两道加法题,分别让两位学生上黑板来做。
习题1:已知X、Y为两个带符号的定点整数,它们的补码为:[X]补=00010011B,[Y]补=11111001B,则[X+Y]补=?
习题2:已知X、Y为两个带符号的定点整数,它们的补码为:[X]补=10011100B,[Y]补=10011000B,则[X+Y]补=?
题目除数据不同以外,一模一样,我让学生自愿举手上来做,果然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之前上课听懂的同学都积极举手,我选了一个好生上来做,那位学生上来自信满满,列了短式,写了答案,并且也将其二进制补码转换成十进制进行了验算,完全正确。接着我又选了一位成绩中等的学生上来做第二道习题,结果情况发生了,做是做了,可是验算不下去,他摸摸脑袋,挂了一分钟黑板,朝我看看,很是想不通。这个时候,我才开口说话:“你们是不是和他一样也发现了问题而解决不了呢?这里新讲一个专业名词叫溢出。”学生们个个都竖起了耳朵,饶有兴趣。这次的课我稍稍设下一个陷阱,就让学生印象深刻,在以后补码运算的习题中少有出错,教学效果甚好。
二、巧寻不同,易记忆,让学生们专心学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组成,在讲授硬件系统中,必然要讲授存储器,在讲授存储器分类时,必然要讲授内存与外存,在讲授内存时,必然要讲到ROM和RAM,这个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的英文简写都是三个字母,而中间一个不同,在学生习题练习或考试中,经常会填错。学生容易混淆,是因为不能真正的入脑入心。课上,我跟学生们说:“ROM叫只读存储器,ROM中的‘O就是指only这个单词,记住了only就再也不会出错了。我们不是在上英语课,但从这点上来看,学习好英语对学好计算机是很有帮助的。”
努力寻找不同,在比较中让学生容易记忆。指令系统是计算机原理中很重要的章节,其中要求重点掌握指令的格式和指令的寻址方式。指令的寻址方式有多种,要进行比较区分,完全掌握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般来讲,每种指令的寻址方式都要一一讲授清楚,而后在课上小结的时候,任课教师可以带上一句:“直接给数是立即,写出地址是直接,涉及SIDI是变址,剩余情况属相对。”
三、巧作图示,全面理解,让学生们善于学
存储系统章节可以说是全书的重点也是难点,既有理论,又有运算。有关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存储容量的理论和相关计算,变换起来,有的题目还挺难。
习题1:对于SRAM,容量为256KB的芯片需要多少根地址线?
分析:知道存储容量,一般会写成“?×?”的形式,如1K×4,根据存储容量的概念很容易算得210=1K,是10根地址线。而此题中告诉的容量是256KB这种形式,学生不理解,把256KB拆成256K×8,学生恍然大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在黑板上画上图示:
习题2:已知一存储器的容量为64KB,用十六进制数给存储器按字节编址,其末地址为121C3H,其首地址为多少?
分析:打比方将存储单元比作是一个个房间,那门牌号码就是地址,如果知道最后一个房间号(末地址),共有房间数,推算第一个房间号(首地址)?
房间总数是5,如果末地址是4,首地址是0(4+1-5=0),如果末地址是7,首地址是(7+1-5=3),推导出公式:首地址=末地址+1-单元数,以图示帮助理解,换作十六进制计算。
不管是图示还是短式或是打比方,都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要点,积极开动脑筋。课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点滴的渗透,目的一是让学生从简单的推导方法开始养成爱学习爱钻研的好习惯,二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搞活课堂气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