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背景下警察形象危机的表现及危害研究
2014-04-29刘晓倩
刘晓倩
【摘 要】近年来,警察形象危机频发,尤其是突发事件背景下的警察形象危机问题尤为突出,给公安机关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被动。本文试图对突发事件背景下警察形象危机的表现及危害进行概述和分析,以期给公安机关处置警察形象危机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突发事件;警察形象危机;表现;危害
一、突发事件背景下的警察形象危机的表现
(一)大量负面的媒体报道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媒体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安机关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维护社会治安,它在政府部门中是与公众接触最多、最频繁,也最直接的部门,经常处于各种社会矛盾的交集点,位于处置突发事件的最前线,往往会成为媒体报道的主要对象。但是在众多关于警察的新闻报道中,多数是对不良警察形象的报道,而一些值得被表扬和社会公众称赞的警察行为,却报道的少之又少,诸多的突发负面新闻报道,严重损害了警察应有的公正形象,让警察形象陷入危机。
从2003年“孙志刚事件”被报道出以来,关于警察形象的负面新闻充斥在各大新闻网站,并且经常成为头条。类似突发事件的报道很多,无不是针对警察的负面形象进行宣传,以吸引公众的眼球,而关于警察正面的形象除了警察网站,其他各大新闻网站的报道少之又少,这不禁使警察形象陷入一个泥潭,越来越多的负面报道,已经让警察形象大打折扣,却又没有足够的正面报道去改善,因此,警察的形象面临严重危机,并且这一危机在短期内无法渡过,已经形成的负面形象在短期内难以扭转。
(二)频发的袭警案件
近几年来,警察因为执行公务而受到群众攻击的事件越来越多,执行公务时常受到暴力反抗和袭击。暴力袭警的背后是群众对警察群体的不再信任,是对警察权威形象的挑战。频发的袭警案件暴露出警察的权威形象已经在逐渐丧失,人民群众不再支持警察的工作,犯罪分子不再惧怕警察的权威,警察形象已经受到严重挑战。很多袭警案件都是事先毫无预料,突然发生,让警察组织措手不及,警察形象顺瞬间面临挑战,处理不好,就引发严重的形象危机。很多暴力袭警案件都是发生在警察处置突发事件期间,因为群众原本的不满和愤怒得不到宣泄,而公安民警又处在突发事件的矛盾中心,群众将矛头指向警察,对警察发生围攻,袭击。
一起起的暴力袭警案件频发,一方面是公众对警方工作的不满意,而另一方面也说明警察的权威形象受到挑战,群众不再支持警察的工作,民警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得不到群众的尊重,对犯罪分子的威慑力也在降低,才形成了群众可以肆意辱骂警察,犯罪分子可以公然伤害警察的恶劣事件。更有直接针对警察的突发事件,一时,竟让警察这个人民的安全卫士成为了弱势群体,高大光辉的形象受到质疑。
(三)群众对警察工作不满意
1.群众对警察不信任
越来越多的群众对警察不再信任,不认为警察可以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很多人在遇到困难需要警察處理时,甚至不会选择报警,认为报警也没有用,就算有些人选择报警,也不会对警察抱很大希望,认为警察不会破案。对警察的工作也是抱怨多,感谢少。在基层警务活动中,因开展工作的需要而进行的走访、座谈也被群众认为是作秀,加深了群众对基层公安机关的不信任。
2.群众对警察工作不支持
在民警执行公务期间,缺少了以往让犯罪分子陷入“人民战争”的来自群众的支持。执行公务的时候如果遇到当事人不服从,不配合,僵持起来,众多的围观群众很少会有人站在警察这一方,甚至有些群众将矛头指向警察,认为是警察没有依法执法。
3.群众对警察工作质疑多
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越来越广泛,很多案件发生后都备受社会公众关注,在案件还没有明朗时,群众都将焦点聚焦在警察身上,希望警察机构能够尽快破案,但是一旦警方破案之后,如果案件的结果与大众所预料的不符,群众就会对警察的工作产生质疑,怀疑警察机构是在掩饰什么或者包庇什么人,不分原因、对错的对警察进行指责。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群众的质疑,反应出来的无疑是对警察权威形象的挑战,警察不再是群众心目中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卫士,也不再是为受害群众伸冤破案的侦探,警察形象陷入危机。
二、突发事件背景下的警察形象危机的危害
(一)警察组织公信力下降
维护社会治安是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之一,公安机关的社会形象与较好的履行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责密切相关。形象就是公众的信任度和支持度,没有信任和支持,就没有公安机关的生存和发展。形象一旦遭到破坏,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就会降低,整个警察组织的公信力就会下降。公安机关以及公安民警处在处置突发事件的最前沿,在处置突发事件工作中的一举一动都将面临着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就会受到广泛的指责。因此,在突发事件中,警察的一举一动都要谨慎为之。
突发事件和警察组织本身就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由于关注的人群多,很容易造成信息传播不实。尤其是通过网络传播时,有限的图片和语言,容易让公众断章取义,产生误解,引发各种流言和谣言。而一旦有公众对警察组织表现出不满,这种不满经过传播,会迅速在其他公众心中得到认可,并达成共识,造成社会公众对整个警察队伍的不信任感,警察队伍的声誉和形象遭到破坏,社会公信力下降。突发事件背景下的警察形象危机虽然不是经常发生,但是一旦发生,不良警察形象的影响力会持续存在,而且这种影响力很难在公众心中消除,警察形象的恢复过程将是长期的。警察组织公信力一旦下降,在短期内将很难再赢得公众的支持,警察组织的各项行政和执法活动的开展将受到阻碍。
(二)警察形象危机转化为党和政府的形象问题
人民警察的形象一直是党的形象、政府形象、城市形象、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警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警察形象日渐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警察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准军事力量,它以国家授予的强制性权利,依据法律维护着社会的公正。如果人民警察的行为出现偏差,必然影响整个社会公正标准的失衡,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的导向作用。警察形象建设本就是政府形象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警察形象危机会转化为党和政府的形象问题。
近年来,警察形象危机事件往往是在各种突发事件的背景下产生的,会牵涉到各种社会利益群体,突发事件容易成为社公众关注的焦点。而且突发事件的处置往往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所依据的法律也比较缺乏,处置工作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会很多,事件本身的突发性要求决策和必须当机立断,果断作出反应,与此同时,处置的情况、过程和结果都会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和信息传播途径迅速向社会传播。当今社会的通讯设备如此发达,就算没有采播设备,事件现场的情形也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拍照,摄录,并且通过微博的方式迅速传至外界。在这种情况下,警察组织如果不能高效果断地做出决策,就会在第一时间就会失去舆论制高点,此时,原本的局部性问题就会扩大为全局性问题,一般性问题就会演变为社会政治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陈娴.曲谏.警察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
[2]曹礼海.警察形象危机处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3]叶氢.李庆华.曹礼海.警察公共关系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