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五毒兜肚主角
2014-04-29高迎春
高迎春
韩开春祖籍江苏泗阳,现居江苏盱眙,文学学士。没有看到韩开春简介之前,只知道他的散文写得漂亮,不知道他竟然有这么高的学位。作家创作文学作品,与学历关系不成比例,但却与学力有关。写作者的学力如何,可以直接影响其写作成果。学力欠缺者凭借丰富生活阅历,可以写出与自我生活相关的优秀作品,但往往后劲不足。学力深厚的作者,却可以保持旺盛的艺术生命。韩开春在出版了《水边记忆》、《虫虫》、《陌上开花》之后,又推出了散文新品《时光记忆》。其中原委,我已知晓,想必读者也已知晓了吧?韩开春在《时光印记》第二辑,写了兜肚上的主角:蜈蚣、蛇、蝎子、壁虎、蟾蜍,这就是民间俗称的五毒。翻开书卷,让我们且看韩开春借助蛇蝎壁虎,如何诗肠鼓吹。
散文的语言,应该简洁,畅达,舒缓,生动,平易,像清澈的溪流,清亮清澈,水脉流畅。作家构思散文的时候,有了创作冲动,还需适当控制情绪、速率,气息,结构,技巧,这就犹如渡船有了压舱石,不至于语言漂流不定,失去控制。韩开春的散文语言,读来自有一种韵律:“第一次见到蛇,是在百花,那么多,纠结成团,在草地上游,在田埂上游,在水田游,在水沟、汪塘里游,甚至连我家那个土坯茅厕,它们都不放过。”这是《蛇》篇开头第一句话,可见他十分注重字句的锤炼,简笔繁笔互相补充,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接下来,韩开春写自己的亲见、亲历。在一个太阳酷热的中午,有七八条红花白衣的蛇,在他家茅厕粪池前空地上打滚,不知道它们究竟要干什么?等到韩开春看累了,看乏了,看花了眼,张开嘴打了个大哈欠,那些蛇们依然在你缠过来,我缠过去,他只好回屋睡觉去了。等到醒来,再去看,那些蛇们早已无影无踪了。韩开春疑惑,莫非自己属蛇,它们就用这盛装舞会来当做欢迎仪式么?其实,在写这篇散文的时候,他是知道蛇这样互相缠绕,是在为生产下一代而交配。他之所以不说出谜底,就是一种技巧控制。如果说破了,说白了,犹如绘画不留空白,反而少了艺术意蕴。在乡间,蛇是一种令人恐惧的动物。韩开春在散文中写了一个蛇报仇的故事:有一个人打死了一条蛇,蛇的丈夫修炼了十几年,回来报仇。这个人躲进庙里,向老和尚求救,和尚把他藏进一口大钟里。那条大蛇盘绕着大钟,一整天才离去。和尚打开大钟,那人不见了,只剩下人皮包裹着白骨。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小时候母亲也给我讲过,吓得我天黑就不敢出门,因为我也曾和小伙伴们用砖头砸死过蛇。母亲还给我讲过,有人不怕蛇,还生吃蛇。我们家祖上瘸二爷,练武功,吃五毒,用大饼裹着活蛇吃,一口就咬下去,露在大饼外的蛇尾巴,就啪啪的打他的脸,但他依然吃得蜜口香甜。这画面,想想也怪吓人的。蒲松龄老先生,也写过一个人吃蛇的故事:“余乡王蒲令之仆呂奉宁,性嗜蛇。每得小蛇,则全吞之,如啖葱状。大者,以刀寸寸断之,始掬以食。嚼之铮铮,血水沾颐。且善嗅,尝隔墙闻蛇香,急奔墙外,果得蛇盈尺。时无佩刀,先噬其头,尾尚蜿蜒于口际”。这个人吃蛇,胜过我家祖上瘸二爷。韩开春的《蛇》,语言节奏疏密得当,张弛有度,又有故事在其中,所以读来顺畅而有趣。
散文以平实细腻见长,但也可以揉进奇特的故事,起到调节疏密,平中见奇的效果。散文里讲故事,与小说里讲故事,有着很大的区别。小说讲故事,可以埋伏多条线索,可以打破故事顺序;散文讲故事,只能讲横断面,呈现最精彩的部分。因为散文篇幅有限,一般不允许洋洋万言。韩开春在《蝎子》这一篇里的故事,就讲得短小而精彩。文章开头,韩开春就听见泥蛋杀猪一样的嚎哭,这是非同寻常的。泥蛋皮得很,有一次他爸爸像扔泥蛋一样,将他从堂屋扔到院中,砰地一声震响。泥蛋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竟然一声没吭。这一次,有点奇怪。跑去瞧瞧,泥蛋院子里围满了人。细看之下,泥蛋脚脖子肿的像发面馒头。原来,泥蛋是被蝎子蛰了。这样以讲故事开头,先声夺人,诱导读者急于知道泥蛋为何嚎哭,在知道谜底的同时,就让蝎子隆重登台了。小时候在老家,我是见过蝎子的,但看上半身,扁圆的身子,一边四条腿,头边举着两只大钳子,如果不是有一条钩子般的尾巴弯在背上,真有点像螃蟹。村里人捕捉蝎子,也很简单。带一双筷子,带一只粗口瓶子,翻开旧房背阴处的砖瓦,见了蝎子,夹进瓶子里就得了。去供销社论个儿卖,是社员的一项收入呢。泥蛋之所以被蝎子蛰了,因为它躲到了泥蛋鞋子里。从此,韩开春穿鞋,格外小心,有一次果然有情况,从鞋子里没有倒出蝎子来,却倒出一只紫红油亮的蜈蚣来,也让韩开春惊出了一身冷汗。韩开春见到活蝎子,是在时庄二捣腿家。二捣腿就是因为腿脚不利落,才得了这么一个绰号。二捣腿是个走街串乡的手艺人,家里有一辆自行车,而且是全村唯一的一辆自行车,为了不让别人来借他的自行车,他有个绝招。平时把车轮卸下来,挂在墙上;这还不算,又把自行车把锯掉一边,这样单手扶把,才可以骑走。村里人只好望车兴叹了。令韩开春惊讶的是,二捣腿竟然吃活蝎子,用筷子夾出蝎子,剪掉尾巴,放进嘴里嘎巴嘎巴,大吃大嚼。韩开春见了,目瞪口呆。在《蝎子》这篇散文中,由于韩开春揉入几段故事,所以使得文字平中见奇,字里行间,涟漪微漾,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写散文,最忌讳平面思维,平面结构;最适宜立体思维,立体结构。在主题拓展上,既要向纵的方向延伸,也要向横的方向延伸,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交叉思维,使得文章呈现立体画面,带给读者以阅读愉悦和新奇感受。
散文语言是有质地的,它借助文言,诗词,歌赋,创造出艺术化语言。散文创作,离不开想象力,这须从语言入手,然后是细节,然后是故事,然后展示思维缜密,以及把控谋篇布局的能力。韩开春的散文,之所以写的好看,就是因为他了解散文结构,了解散文语言,构思的时候具备了超强的内视力。韩开春的《壁虎》,就是他的成功之作。散文开篇,韩开春疑惑为什么古人将壁虎列入五毒之一。因为,他从未听说有人被它咬伤之后毒发而死。韩开春的老家,将壁虎称作蝎虎子,据说因为壁虎可以吃掉蝎子而得了这个名号。我们老家,将壁虎称作蝎虎溜子,这名字好生动,将壁虎摇头摆尾游走的动态,传神地描绘了出来。在德州六中读高中的时候,正在专心读书的我,感觉领口处发凉,接着有个东西顺着内衣爬了下去。原来有个同学见我旁若无人的学习,竟然将刚刚被他捉到的小壁虎放进我的内衣里。等我回过神来,壁虎早已逃之夭夭了。我竟然一点也没感到害怕,可见壁虎是不咬人的。在中国,练武术的人可以飞檐走壁,令人羡慕叫绝。其实,若与壁虎比起来,那可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论起来,如壁虎那样在陡直的平面上行走如飞的人,恐怕一个也没有。韩开春羡慕壁虎这壁上功夫,甚至按照《少林七十二艺》里的指点,练起了壁虎游墙功。结果是磨破了几件衣服,人却始终贴不到墙上去,只好知难而退。可别小瞧了壁虎,它可是与恐龙同时代的生物。假如把壁虎放大百倍,说不定它吃起人来,犹如吃蚊子一样凶猛。壁虎吃蚊蝇如虎添翼,可是遇到强敌,它也有自己独到的绝技,它会舍弃自己的尾巴,在原地摇摆诱敌,自己早已隐身于墙壁缝隙之中去了。不必担心丢了尾巴的壁虎为丧命,过不了许久,它会让自己长出一条新的尾巴来的。韩开春找来找去,也没找出壁虎毒在哪儿。可是他却找到一个中医偏方,可以补脾益肾,可以止咳定喘,可以镇痉祛风,可以消肿去痛。这偏方中的“天龙”,就是大名鼎鼎的壁虎。生而为虎,死而为龙。亦虎亦龙,壁虎的一生,的确够红红火火,风风光光了。韩开春在散文最后,由壁虎联想到远在异域,那个叫科莫多龙的巨蜥,那个牙缝中滴着毒液的巨蜥,那个可以吃腐肉安然无恙的巨蜥,想来令人不寒而栗。其实,这就是一种对比。巨蜥与壁虎相对比照,壁虎立马就显得灵巧可爱起来。韩开春不愧是文学学士,他的古文功底,与散文语言密切相融,使得《壁虎》之中的语言质地,高过粗布,高过纯棉,高过丝绸,犹如精细纯毛织就的织物,绵软而厚实。
春暖花开之后,紧接着端午节就快到了。民间依然保留着吃粽子,喝雄黄酒,门上插艾叶,小儿穿绣有“五毒”兜肚的习俗。为的是驱赶蜈蚣,蛇,蝎子,壁虎,蟾蜍,驱邪避灾。韩开春在兜肚上的主角这一辑里,还写了蜈蚣和蟾蜍,限于篇幅就不一一点评了。有人说:语言最小的意义,可见一个人的气质;最大的意义,可见一个民族的气质。让我们学习韩开春的散文语言,重视从古代诗词歌赋中汲取营养,以便写出地道的、带有中国气息的散文佳作来。
责任编辑:李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