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训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14-04-29梁玉玲
梁玉玲
摘要: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各类企业的存在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作为市场的主导者,其发展和运营对于整个经济社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企业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管理,已经成为国内所有的企业领导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我国企业在培训管理的进程中所遇到普遍性问题出发,深入探讨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的重要性,由此分析一系列可行的培训模式与培训方法,这对于企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企业培训实践思考
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一列火车,那么企业内部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就是这辆火车的“润滑剂”,它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前行,能否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中占领一席之地。然而,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对于员工培训的重要价值还没形成认知;一些企业在实际的培训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成熟的范例。
一、企业培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的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管理已经逐步重视,并将其列入为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但在我国,多数的企业对于工作人員的培训还没达到高度的重视,因此在企业员工的管理培训上,出现了如下几点问题:
(一) 企业的管理者对员工的培训管理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是部分高层管理者对培训管理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尚未达到一定的重视程度,认为企业尚处在改革的爬坡阶段,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比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的管理、建立企业文化等,根本无暇顾及对企业员工的培训。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部分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专业素质不够,无形中为实际的生产和实践设置了难以克服的障碍。世界上一些知名的企业通常情况下会对所有员工提供每年至少五十个小时的培训;甚至有些企业还计划在2020年左右将培训时间增加到现在的五倍,这种培训的魄力和决心需要国内的企业来学习。
其次,一些领导者将培训与教育错误地等同起来,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是经过企业层层的笔试、面试筛选出来的员工,就一定会有很强的工作能力,符合企业的未来发展要求;有些领导者还认为,工作水平是个人素质的一部分,员工应该自己自觉学习,在工作的空闲之余,自己想办法接受相关的培训。
第三,相比较于经济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中国国内的一些企业在员工培训上的投资太少,培训管理受到了资金上的严重制约。有相关研究证明,近年来美国的企业用于员工培训的平均投资已占到整个美国教育投资的50%,而且每年以至少5%的速度递增。相比之下,我国的企业在员工培训上的投资在总成本中并没有达到这么高的比重。还有些领导者把培训员工当作企业的成本投放,他们认为,虽然员工通过培训增长了知识和技能,却也增加了离职跳槽的可能。顾忌到可能会有的成本浪费,很多企业便疏忽了对员工的培训。
(二)培训之前缺乏系统、完善的计划
不同于国外大多数企业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连续性,我国企业的培训多为临时性的,缺少客观性,因此而无法建立起完善的培训系统。有研究显示,超过90%以上的企业培训的计划是临时制订的,少部分企业的年度计划中,很少有单独的员工培训管理计划。这就导致培训缺乏客观性和连续性。例如。当企业在设备运行中出现了故障,往往以临时举办“企业安全培训大会”的方式培训,而这种方法只能在短期内起到治标的作用,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三)培训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失误
首先,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的领导人当中,仅有30%以上有过培训的经验,因此,由这些领导者所主持的培训工作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另外,有的企业虽然定期举行了培训,可是却带有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培训的五个“W”一个“H”并没有真正落实,即谁来培训(who),培训的内容是什么(what),培训的对象是谁(whom),为什么要进行培训(why),何时培训效果最佳(when),以及怎么进行培训(how)……企业的领导者对这些并没有一个系统的考量,因此,培训虽然展开,却也是浪费时间和成本的盲目行为,起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作用。
其次,培训过程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对员工逻辑思维、心理素质、企业情感的培训,过程枯燥,形式单一,内容简单。对于企业而言,知识培训能丰富员工的理论素养,技能培训有利于扩充和更新员工的实际经验;然而思维培训却有利于员工不断在工作中尝试突破、寻求创新,心理培训能鼓励员工更好地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趋势和工作压力,不断给自己正确的心理建设,开发内在的潜能。而大多数的企业只重视前两者,培训方法也以灌输为主。在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实行心理素质和思维逻辑的培训,有利于企业的员工全方位地提高个人的素质,不断地超越自我、战胜自我,以期在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的培训除了要充分运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以外,更应该在企业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理论成果,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真正使企业的培训发挥最大的作用。
以上这些错误的危害极大,如果企业不及时对员工进行培训,在客观上会直接导致员工缺乏前进的可能,企业也由此丧失了前进的动力。
二、企业培训管理的重要性
由上述可见,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对员工的培训的认识、重视以及投资力度都是不够的。这不仅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整个企业也处在裹足不前的窘境,难以有向前发展的空间。
众所周知,“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社会,企业要在经济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大潮中立足,必须有丰富的企业文化做依靠,有雄厚的知识做支撑,而知识体系的构建则依托于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培训。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发人力资源,完善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国加入WTO世贸组织,不仅为国内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为国内的企业与国际接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管理工作,可以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之外,还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世界上的“学习型”企业都以培训管理作为主要的特征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认为企业所获得的收益将与人力资本的投资成正比。除此之外,有许多研究和著作表明:一个企业要成长为世界的知名品牌,始终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主动地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而学习是以不变应万变的钥匙。通过培训,不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质,完善其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增强其工作能力和工作的自信心,也能不断激发企业员工的学习和创新的精神,将自己全部的力量贡献出来。
(二) 企业的培训管理能不断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
企业的人力资源往往是从众多的应聘者中择优录取,然后进行内部的培训。成都、上海、西安等地的一些企业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培训成本大大低于其招聘成本,在适当的时间对员工展开科学的培训,将大大激发企业人员的活力。此外,内部培训也给员工带来了一种重视自身价值的心理暗示,有助于他们始终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不断地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企业形成不断学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培训管理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措施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一份好工作的标准是高薪、安逸、晋升空间大,且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而从人才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考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主要途径正是提供不断的培训。心理学上讲,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变得更优秀,而培训恰恰是员工实现其自身梦想与价值的机會。
三、 我国企业的培训应采取的可行性方法
企业培训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最适合的培训模式。
(一)常规型培训
对于那些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任的岗位,应该制定相应的培训制度,使培训工作规范化、正式化、公平化。常规型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
1、岗前培训。参加岗前培训的主要是新员工或者调职的员工,对于这些人而言,培训的内容应该有:基础性知识的讲解、企业的发展历史、当前的市场环境分析、企业的发展规划、企业的文化理念、工作岗位的具体职责、企业的规章制度、常规工作的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绩效评估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培训师可以是企业内部的领导,对培训应该严格把关,而培训方式主要是集中的课堂群体学习或者实际的操作训练,培训的目的则在于使参加培训的人员尽快地熟悉工作环境、调整工作角色,以不断适应岗位的要求。
2、合格化培训。这里所指的合格化培训的参训对象应该是需要取得一定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或者晋升的员工。因此,对应的培训内容应该是取得职业资格认证需具备的相关专业知识和通识知识,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训师应该是在相关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培训方式可以是定期举行一定规模的培训班。
(二)应急临时型培训
当某个环节影响到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时候,这种临时的应急型培训比较适用。这种培训包括以下几种。
1、技能培训。技能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比如管理技能、财务技能等。培训对象是企业内所有需要加强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员工;而培训师既可以是企业内部能力较强的员工直接向同事们进行经验的传授,也可以专门聘请的外部人员;培训方法以下车间、下厂房等现场实际操作训练为主。
2、知识培训。培训目的是扩充、更新参训人员的既有知识,不断以理论知识丰富他们的头脑,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变化需要。培训对象是需要补充知识、加强理论修养的员工,培训师应为外聘的专业人士,培训方法应采用课堂的群体教学。
应急型培训模式作为临时的一种培训模式,在短期内能起到查缺补漏、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瞬时效果,这种培训模式在我国企业大量地存在。从其长期发展的角度而言,企业更应采取定期的、有效的、固定规模的培训,这样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的稳定性,从中获取收益。
(三)提高型培训
尽管培训管理是当今企业运转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但企业决不能盲目地进行培训,它应该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经营方向、文化理念等综合考虑,制定相应的培训制度。提高型培训就是从社会发展和企业进步所带来的新要求出发,让企业员工不断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推动企业的进步。提高型培训的对象是积极要求进步的骨干型员工,这种培训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理论培训。理论培训应针对于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水平的骨干员工,,通过理论培训能使其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培训师应该是在某方面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培训的内容是研究领域内的最新的观点、前沿的理论和学说。培训的方法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外,还要引入适当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
2、能力开发培训。这种培训方式的对象是企业中较为出色的员工,通过能力开发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等,使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能力开发的培训师应该是有丰富的经验的业内成功人士,培训方法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等。
(四)素质型培训
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环境瞬息万变,作为企业的员工,不仅需要过硬的身体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较高的知识水平,还要具备系统的思维方式、开拓进取的意识和极强的凝聚力。企业内的素质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观念培训。所谓“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人的意识、观念、视阈和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行为、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条件下,如果员工不能及时更新自身的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仅自身得不到成长,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的进步。适时地给企业员工进行观念培训,有利于这些人接受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使自己的思想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甚至创造时势。因此,观念培训因该以企业的全体员工为对象,培训师由业内的专业人士来担任,而培训方法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发散思维法、辩论法等等。
2、团队精神培训。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对员工开展培训,部分员工也并未真正理解培训的意义和重要性,更有些员工并未将自己真正意义地融入到企业当当中,将职业生涯与企业的未来发展相结合。一个企业若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除了依靠核心的高端的技术之外,必须要有强大的企业凝聚力作为支撑,员工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关爱,彼此相辅相成,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才能共同地面对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团队精神培训的对象仍是全体的员工,培训师应是心理学家、演讲家或者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在实际的培训由过程中,可以采用情境导入法、情境创设法、角色扮演法等。
每一种培训方法都不是单一的存在,若想最大程度达到培训的目的,企业领导者应善于对以上的培训方法进行整合和总结,从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求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从而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 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形势,企业要在同行业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应该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发展道路,提高对员工培训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大培训的资金投入,加强对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并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定期的、连续的、有规模的对员工继续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不断加强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由此保证企业获得稳定的、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中,金才兵.培训经理手册[M].上海:南海出版社, 2004.
[2]林枚.立足业务战略构建企业员工培训体系[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03).
[3]李水山,刘正垣.关于绿色证书分级培训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2(04).
[4]孙双,张晓英,杨开城.基于课程知识建模的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技术框架[J].现代教育技术,2010(03).
[5]李楠,徐远强.以“动态实践案例教学法”助力企业培训[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02).
[6]钟芸,李国平.企业培训师资的遴选方法[J].商场现代化,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