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评教数据分析研究
2014-04-29姚晓君
姚晓君
摘 要:
针对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收集学生评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教师的性别、教师所授课程性质对学生评教结果没有显著性影响;教师的职称、学生的年级对学生评教结果有影响,相关不密切,属于低度相关。结果表明,学生评教结果总体可信,可以作为教师考核的依据之一,但还要进一步完善评教制度,充分发挥评教的作用。
关键词:
学生评教;数据分析;影响;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6007202
教学质量的高低是高职院校能否得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坏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有必要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而学生是和教师直接接触的对象,最能体验和感受教师的教学情况,所以学生评教是教学评价的常用手段之一。但是,面对学生评教的结果,部分教师持怀疑态度,他们经常疑惑的问题是:学生的评分结果可信或有效吗?对于这一问题,国内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大都是针对本科院校学生进行的,基于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他们的研究结果未必适合高职院校。因此,本文以某高职院校的学生评教的实际数据入手进行实证研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定量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评教的结果是否稳定,各影响因素是否对评分结果有显著影响,若有影响,其相关性如何。
1 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某高职院校近6000名的学生在期末时对学院的169名教师进行的评教结果。将采集到的这些数据输入EXCEL软件中,运用统计分析相关功能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定量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评教的结果是否稳定,各影响因素是否对评分结果有显著影响,若有影响,其相关性如何。主要研究的影响因素有教师的性别、教师所授课程性质、教师的教学资历(反映教龄)、学生的年级。研究通过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进行,分析时设显著性水平为5%。
2 结果分析
2.1 教师性别对学生评教结果没有显著性影响
教师的性别分为男性、女性两大类,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男性教师与女性教师的得分的平均分相差甚少,女性平均分略高于男性平均分,仅高出近0.25分;方差显示男性比女性略高,仅高出近0.2分;但是,F值为0.217,小于F临界值3.898,说明教师性别这一因素对学生评教结果没有显著性影响。
2.2 教师所授课程性质对学生评教结果没有显著性影响
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将课程性质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四大类,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虽然教师所授课程的类型有所不同,但教师的得分的平均分相差甚少,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师的平均得分相差无几,实践课的任课教师的得分略低;方差从低到高分别是专业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实践课;但是,F值为0.191,小于F临界值2.659,说明教师所授课程性质这一因素对学生评教结果没有显著性影响。
2.3 教师职称对学生评教结果有影响,但相关不密切
教师的教龄长短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经验的多少,而考虑到该高职的实际情况,教师的职称高低能很大程度上反映教龄的长短,因此本文从职称角度进行分析。教师的职称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类,统计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教师得分的平均分从高到低分别是教授、副教授、讲师、
那么,教师职称与评教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如何呢,再进一步通过相关分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教师的职称与评教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54,呈正相关,说明教师的职称越高,学生评教的分数也越高。但相关不密切,属于低度相关。
2.4 参与评教的学生的年级对学生评教结果有影响,但相关不密切
该高职院校采取的是2+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2年,最后1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因此,收集的数据只是来源于大一、大二两个年级。统计结果见表5。结果表明,大二学生给教师的评教分数的平均分比大一偏高,要高出1.08分,而方差比大一要小;F值为4.002,大于F临界值3.898,说明学生所在的年级对学生评教结果有影响。
那么,年级与评教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如何呢,再进一步通过相关分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6。结果表明,年级与评教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53,呈正相关,说明,大一的学生的评教分数偏低,而大二的学生的评教分数偏高。但相关不密切,属于低度相关。
3 结论
(1)学生评教结果总体上可信,可以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依据之一。
通过对评教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高职院校中,教师的性别、教师所授课程的类型对评教结果没有显著性影响,而教师的职称、学生的年级对评教结果虽有显著性影响,但相关度较低,均属于低度相关,因此,学生的评教结果在总体上还是可信的,高职院校应以此为依据,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打消部分教师的关于学生评教是否可靠的疑虑。
(2)进一步完善评教制度,全面进行教师考核。
虽然学生评教结果总体可信,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分析结果大二学生给教师打分就偏高,因此,再对教师进行考核时,也不能完全取决于学生的评教结果,可以在日常的教学管理活动中,各系的教学主任、教务处工作人员要本着公平、公正原则深入课堂去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也可以组织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听课等,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学生评教、教师之间互评、教学主任评教、教务处评教各占一定的权重,并且要求相互独立,不要相互受影响,以最大程度保证公正性和可靠性。
(3)充分发挥评教的作用,要进行信息反馈,让教师通过评教来发现问题改进不足。
对教师的评教工作不能是为了评教而评教,也不是单纯地要对教师分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而应该是让教师通过评教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因此,要将评教中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以便于提高教学水平。如果学生评教之后,教师的教学水平仍然没有得到提高,教学质量没有得到改善,那么学生也就对评教失去信心,就会以应付的心态去进行下一次的评教,导致评教分数出现虚高,从而使评教结果的可信度降低。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大二学生的评教分数比大一学生的评教分数偏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这一问题。
(4)组织资历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年轻教师给予指导,开展教师相互交流、学习等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高职称的教师的得分比低职称教师的得分要高,这反映出职称高、资历深的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职称低、年轻的教师因为教龄较短,教学经验不足,所以,可以组织教师相互听课、交流等活动,让老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教学方面的指导,从而帮助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海骊,刘晶.基于数据分析的高校学生评教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5161.
[2]关红辉.宁德师范学院学生评教有效性问题的实证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03109.
[3]李楠,王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2,(3):2732.
[4]赵惠君,耿辉.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现象及其归因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1):6066.
[5]李春蕾.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6):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