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分层教学理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4-04-29刘梅红

成才之路 2014年6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初中学生

刘梅红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理论,对思维能力和知识基础各有不同的学生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学生;初中;分层教学理论;数学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对学生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进行因材施教。数学这一学科逻辑性强,不同逻辑思维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程度和深度各有不同,因此,在初中数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理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分层教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接受知识的快慢程度各有不同,同一种教学模式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学生。理科类学科的基础是中学数学,而初中数学又是中学数学的基础,因为数学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和辩证能力。学生在青少年成长阶段,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因此,学校与教师应依据各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分层教学理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对于有较强逻辑性、关联性,较大难度的数学教学,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指导、评价,改善了传统教育体制,在教育上施行民主化、素质教育,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分层教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目标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不同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学生,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设定总目标和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不同层次各自的教学目标为起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及要求,低层次的学生要掌握基本教学内容,高层次学生要在掌握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思维,挑战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然后逐步延伸,趋向共同的总目标。这样,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牢固掌握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并在各自层次上有所突破、有所挑战。

(2)授课分层教学。面向学生全体施行授课分层教学,是分层教学理论中的重点及难点,需要教师创造性的投入。在授课分层中,教师要遵循在授课内容上保持进度一致,授课程度有所不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点,针对不同教学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不是以问题答案为目的,而是要互相探讨问题各个层次的问题点,最终得到一致结论,使得各层次学生都能明确了解该问题所能学到的知识。该方法的进行,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互相讨论的重要性,有助于各层次间学生相互学习理论知识及思考问题的方式,使较低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逐步提高。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分层设置问题,统一问题的简单部分和复杂部分分别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及时给予积极的肯定,这样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成就感,而且能使较低层次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高层次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3)课后练习分层教学。课后练习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课后练习的难易程度可能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造成不同层次的影响。简单的课后练习不能提高高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复杂的课后练习又会使低层次学生产生学习的挫败感,进而产生厌学心理。课后练习分层化,是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层,施行分层作业,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的掌握能力设置简易题、中等题、难题,必答题、选择题,他们选择各自等级的题目后自主进行题目选择,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课后练习,从而使他们的课后作业自主、积极地完成,利于对课堂知识的消化、总结。

三、分层教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传统应试教育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教师在授课时更多地注重升学率,重点放在培养成绩优异的学生。初中数学教学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先要改变教师的传统思维中教学的目的是考试这一思想,实行教育民主化,真正实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正确、深入地认识、了解、掌握分层教学,是分层教学顺利实施的基础。

(2)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种课堂中,教师能够容易辨认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为有效分层教学、进而设定分层教学方案作充足的准备。

(3)注重学生能力的不同。在初中数学教学施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辅导。学生在被给予适当材料教学的同时,如果还能给予适度的辅导、充裕的思考时间,那么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能达到统一教学目标。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层次低的学生,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层次高的学生,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解决深层次问题、挖掘深层次知识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开设一帮一活动,使学生在互相帮助之间达到能力的提升。

(4)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的评价标准应有不同。另外,对不同层次上表现不同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评价。表现优秀者要给予赞赏,使他们今后的学习更加充满激情;表现稍差者也要积极鼓励,使他们快速建立起自信。对于各层次学生的评价都应做到及时、客观,使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激励的效果。评价的目的要让每个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让教师的分层教学有理性的依据。

总之,现代教育要注重素质教育的本质,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教育上施行个性化,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保证提高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苗兰.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新

课程,2012(7).

[2]黄忠平.谈初中数学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分层教学[J].中国

校外教育,2013(10).

(河南省舞钢市杨庄乡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初中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