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

2014-04-29陶新宏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8期
关键词:对话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陶新宏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23)

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

陶新宏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210023)

摘要: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和效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相关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纸质问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状况是良好的、整体评价是较为满意的,但是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亟待破解。基于调查结果的深度反思,并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改进和提升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对策与建议。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教学;教学效果

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和效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当前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当前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对于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水平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调研通过对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纸质问卷调查,了解当前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代表的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总结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南京邮电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对促进其他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提升也有助益。

1 调研对象及内容

本次调研采用纸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的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2013年12月26至12月28日,对南京邮电大学学生采取年级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主体上,主要以大一和大二为主,辅之以少部分大三学生。问卷取样时,兼顾学科、专业和性别等因素。总计发放问卷382份,回收376份,无效问卷4份,有效率97%。

调查问卷的设计比较全面,总计24个问题(23个选择题以及1个手写建议题)。问题涉及被调查者对于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状况、参与思政课的现实情况、对于思政课教学的评价以及建议等方面。本次纸质调查问卷的样本分布状态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代表性,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

2 调研结果分析

2.1教学状况良好

从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看,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状况是良好的。他们都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84%对高校开设思政课的必要性表示认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和价值,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可行的”;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表现来看,88%的大学生能够听讲;从大学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的统计结果看,真正想来上课的达到了55%,大多数学生还是愿意并真正想学到东西。

2.2整体评价较为满意

在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评价方面,高达91%的学生“对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总体印象”比较满意,只有2%的学生选择了“不满意”。显然,我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总体是良好的,被绝大多数学生所认可。调查还表明,63%的学生对思政论课“感兴趣”。关于教学方式,76%的学生认为“还好,不过需要适当的改变”。令人关注的是,思政课教师采用对话教学的方式倍受学生欢迎。实际上,适度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是大学生是受大学生支持的。73%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为人师表,方法恰当,很受学生欢迎”。由于问卷调查是无记名的,因而学生填写的应该是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些都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巩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也是畅通的。

2.3存在的问题

从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情况来看,虽然造成逃课的主要原因并非老师讲得不好,但是学生对于课程的态度以及课程内容的不感兴趣。这一情况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在现实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相关措施加以扭转。其中,10%的学生“看其他的书或打磕睡”,还有2%的学生“心不在焉,根本不听”。尽管这部分学生为数不多,如果教师处理不及时的话,这种现象往往能够起到很大的负面效应。调查显示,45%的学生是因为纪律的约束才来上课的。因此,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和吸引力是广大教师的努力方向。关于教学方法的评价,49%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学方法问题”,选择“教学内容问题”达35%。可见,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是思政课缺乏吸引力重要原因。关于教学内容的反馈比较多,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不贴近实际生活、枯燥无味。

3 对策与建议

3.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与各项投入

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课堂和主渠道,但是高校的重视和宣传力度往往不够,专项经费投入也很难到位,还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放到应有的位置上。其实,从国家层面上“各高等学校党委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1]实际上,要想使大学生真正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取得良好的教学和育人效果,除了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外,高校相关部门的真正重视程度和具体配合是取得教学成效的重要环节。诸如在课程设置上的科学性问题、教学课时的保障问题以及教学实践资源的开发等问题。这些都是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顺利发展并逐步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其次,加大对教学的投入。调研数据的统计表明,大学生喜欢的社会实践方式是参加志愿服务、听学术讲座、参观考察以及社会调查,他们还希望教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等等。为此,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与条件、丰富课程教学资源以及实践教学考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保障。另外,调研显示,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很高的,这就要求以科研促进教学,不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并逐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因此,充足的科研、培训和学术交流经费投入是必要的前提,此外,加大对教学科研成果的奖励也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增强教学与科研热情的重要措施。

3.2改革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材内容是影响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74%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并且理论知识过多,不贴近实际生活,枯燥无味,与中学教材有重复。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主动充实鲜活的内容和案例进行教学,对于与中学重复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学后进行提纲挈领的归纳与总结,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使之能够灵活运用。

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大学生最为关注问题。高校思想政治课应该“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思维方式,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做到真正理解大学生、关怀大学生,而决不能成为异于大学生需要之外的单向灌输。”[2]实际上,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采用生动新颖的教学方式”,通过生动活泼的互动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改变传统的“独白式”的“灌输法”进行教学,逐步建立尊重、平等、互动对话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教学手段的科技含量,激发学生的兴趣、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师生、生生对话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吸收他人有益的智慧资源,使大学生在充满尊重、平等和开放式的课堂氛围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法律等综合素养。“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3]实际上,只有“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4]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吸引过来,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3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5]事实上,一直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都很难受到真正的重视和对待。不管是学生还是部分其他专业教师,甚至是部分领导往往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公共课没什么专业深度,谁都可以教。这种普遍的误读和误解,实际上给思政课教师带来极大的压力和不公。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非常高,其中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要求比专业课教师要高很多。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学术造诣”(21%),还要“有责任感”(25%),“有人格魅力”(32%)。这些要求表明思政课教师具备优秀的综合素养是完成教学目标,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为此,除了教师自己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状态外,必要的业务培训、适时地教研活动以及定期外出参观交流与考察,可以使思政课教师能够真正深入社会、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极为重要。实际上,思政课教师应该引导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来分析解决千变万化的各种现实问题。”[6]如果教师自己对于国情、民情都不甚了解,如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3.4改革考核方式方法

课程考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教学正常进行的保障之一。调查显示,有22%的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学分,或者“受学校课堂纪律约束”来上课的。实际上,“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做主、主动参与,发挥自己主动地位、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学校、教师通过‘考试’逼着学习的过程。”[7]要改变学生上课的态度,除了采取上述的诸多步骤外,必要的考核措施不可或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往往采取开卷或闭卷等方式进行,这就导致绝大部分学生采取平时不听不学、考前突击的办法被动应付考核,而多数情况下这些学生的考试成绩都很不错。这种情况往往使其他学生或者下一级的学生纷纷仿效,负面影响很大。因此,要改变目前单一的闭卷考试为过程考核方式,通过多种方式考核学生以达到客观、公平地评定学生成绩。

对于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应该通过闭卷方式考核,关键要削减这部分所占的份额。注重平时的过程考核,通过课堂考勤、互动对话情况,课后的实践调查、听讲座、志愿服务等情况综合评定成绩,而且要加大这部分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可以达到50%或者以上。这就促使学生注重日常课程学习和实践结合,锻炼他们发现并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培养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是希望通过课堂互动对话等交流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这不仅培养他们主动思考、交流沟通的意识,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8]当然,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等现象也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以破坏课堂教学氛围,败坏班风学风。总之,不断探索和实施有效的考核方式方法,将会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4][5]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8567288.htm?fr=aladdi.

[2]闫军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0):70.

[3]李俊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探究[J].理论导刊,2014(9):88.

[6]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变”与“不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4):76.

[7]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89.

[8]李卫红.认真总结经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2):5.

猜你喜欢

对话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