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保工程的公共服务与实现机制研究

2014-04-28管梅莹

经济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管梅莹

金保工程的公共服务与实现机制研究

●管梅莹

金保工程是政府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的总称。金保工程建设涵盖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金保工程的建设,利国利民,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可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效益。文章分析了以金保工程助推公共服务发展的六大优势,探讨了提升金保工程公共服务效率的措施和建议。

金保工程 六大优势 公共服务效率 实现机制

一、前言

“金保工程”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集中管理的数据中心为基础,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安全、高效地支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等核心应用,是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2002年8月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被国家列为电子政务建设的12项重点工程之一,2002年10月金保工程全面启动,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成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目前金保工程所支持的业务范围,由社会保险、劳动就业扩展为就业服务、社会保险、人才队伍建设、人事管理、工资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统计规划、宏观决策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业务领域。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功能也逐渐加强。

二、以金保工程助推公共服务发展的六大优势

我国金保工程实施以来,主要包括四项内容:一是完善宏观决策、基金监管、公共服务、业务经办四项功能;二是建设劳动力市场子系统和社会保障子系统;三是构建多层次数据分布和管理结构;四是在全国范围建设信息共享、网络共用、统一规划、统筹建设,覆盖各项社会保障业务和劳动保障业务的电子政务工程。以金保工程助推公共服务发展有着六大优势。

一是有利于强化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力度,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和完整,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支付和征缴,提高基金运转的知情度和透明度,还能较好地避免人为干扰,避免出现冒领养老金现象,从我国在追缴欠费等方面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成效显著。二是全国统一开发、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规划金保工程,既能够节约建设费用,又能够防止出现各地由于网络无法互联、标准不统一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三是通过统一平台和骨干网络,能够向全体公民跨部门、跨地区地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使服务空间变得更广阔,也让社会保障业务透明度进一步增加,还可以解决诸如异地医疗费用报销等热点棘手问题。四是通过全国统一、信息共享、网络互联、标准一致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来支持跨地区就医、跨地区养老、跨地区人员流动时的账户转移和业务处理,更容易满足统筹层次变化和人员流动需求的需要。五是有利于对社会保险业务的处理手段和处理方式进行改进,将失业管理、就业登记、社会保险登记、劳动力市场招聘、社会保险账户、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申报、社会保险稽核、求职、社会保险待遇发放、社会保险费征缴、社会保险审核等环节都纳入到系统管理中,实现管理程序的规范化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六是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搭建街道(社区)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将劳动保障管理和服务职能向基层社区延伸。上述“六大优势”证明“金保工程”项目的实施,必将取得优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提升金保工程公共服务效率的措施和建议

1.以金保工程为载体,完善电子政务的高效率服务。从目前来看,各地政府都在努力地构建金保工程,希望能够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实用、简便、高效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并将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招聘、求职、培训、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以及本地社会保障资金的查询、支付、核算、记录、缴纳等业务都全部纳入到“金保工程”系统中。“金保工程”包括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两大子系统,集劳动力市场管理、医药管理、社会保险核心业务管理、医疗保险药店端管理、社区社保业务服务、社保多媒体信息服务、医疗保险医院端管理、参保对象在线业务办理、社保管理信息支持平台、社保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基金财务收付管理、养老保险指纹生存鉴定、呼叫中心、基金收支监察等于一体,劳动者可以利用网络随时随地查询医疗保险基金个人账户信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劳动保障政策、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等。无论是接受就业服务,还是登记失业;无论是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还是招工录用;无论是待遇发放,还是参保登记,都能为劳动者提供便携的“一站式服务”。

从目前来看,江苏省大力以金保工程为载体来完善电子政务的高效率服务,建立了社会保险“五险合一”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地整合了信息资源,促进了业务流程规范,提高了业务数据管理集中度。全省各地养老保险上传数据量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以2005年至2011年某月数据对比为例,情况如表1所示,2005年江苏省养老保险数据上传率仅为 55.9%,2011年已猛增涨至108.2%,成绩斐然。

江苏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和入库人数趋势图

表1

2.工作机制体制创新,管理服务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可及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信息化工作中加强公共服务,需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将便民、利民、惠民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加大工作机制创新和管理服务创新,千方百计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信息化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例如,江苏省在2013年底建设了全省集中的人员基础信息库管理系统,实现了全省社会保障卡的“六统一”,即规范标准统一、用卡验证统一、人员信息入口统一、管理系统统一、用卡环境统一、服务流程统一,构建了社会保障卡统一服务体系。从目前来看,全省过半的市县和7个地市都已经实现了市级大集中,还对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着力打造江苏省信息化公共服务品牌——“一号、一网、一卡”,进一步提升了12333综合咨询服务效能,逐步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转变为“一窗式”服务。江苏省12333被评为“全国12333一体化建设示范基地”。在该省政府网站测评中,江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连续九年荣获第一。江苏省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起紧密联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履行着对人民群众“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职责。

3.加大社会保障综合服务网络化管理。要努力开辟信息服务终端,务必确保能够让“中央——省——市——县(区)”四级网络机构的通讯畅通无阻,确保保险精算金额、保费缴纳率准确无误,大幅度简化社会保障金发放程序。可建立电话申请抚恤金程序、养老金程序,及时回复广大劳动者所提出的服务申请及咨询服务,简化办公程序。可支持广大劳动者利用“金保工程”来及时获得职位空缺、社会保障信息等信息服务。各地还可运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等平台,提高服务群众水平,例如可用以发布通知公告、工作动态、重要资讯,可提供政策法规、办事流程、社保信息查询、成绩查询、服务网点、热点问答、客户端下载等服务,还可用于社会保障卡的自助服务,如查询服务指南,提供个人信息修改、卡临时挂失、制卡进度查询、卡余额查询等服务。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镇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2014年推出了“镇江人社微信平台”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种全新的沟通交流方式,用户只需在微信中查找公众号“镇江人社”或通过手机“扫一扫”功能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即可获取每日热点信息公开、信息查询、权益维护等更多服务,该项目的推出以快捷、个性化获得当地公众和网络舆论的认可。总之,各地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结合“金保工程”的建设,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更加多元化、便民化。

4.扩展业务联动范畴,加大服务延伸。基于“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指导思想以及“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服务理念,“金保工程”二期建设突出了公共服务功能。当前金保工程的建设重点应扩展业务联动范畴,加大服务的延伸,以便能够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从而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服务效能。各地应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统筹兼顾,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快金保工程建设。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多措并举,积极主动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例如江苏省社会保障卡可以应用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其他业务领域以及金融业务,卡上加载了银联功能,覆盖了七大银行(包括江苏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劳动者持社会保障卡可以缴纳社保费用、领取社保待遇和就业补贴等,还能够在当地七大银行之间免手续费跨行存取款。与此同时,社会保障卡还采用了严格的密钥安全技术,严格规范了密钥载体(密钥母卡、主控密钥卡、加密机等)的使用程序和保管程序,详细记录社会保障卡的具体信息和使用情况。此外,江苏省社会保障卡的读写规范和读卡机标准都实现了全省统一,江苏省社会保障卡在全省的统一发行,有利于推进实现公共服务的优化,让社会公众享有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大大提高了金保工程的公共服务效率。

四、结语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改革创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也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势必要求信息化系统要从以业务为核心向以人为本转变。金保工程将各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有机组合,拉近了服务部门与百姓的距离,切切实实地造福全中国亿万民众。“金保工程”的成功实施必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深入研究金保工程的公共服务与实现机制,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

[1]林毓铭.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与社会安全 [J].社会工作,2004,23(09):112-115.

[2]赵锡铭.金保工程建设情况和下一步构想[J].电子政务,2010,22(Z1):134-135.

[3]胡音.金保工程建设中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劳动保障,2009,32(06):123-125.

(作者单位:镇江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江苏镇江 212003)

(责编:玉山)

F290

A

1004-4914(2014)12-167-02

猜你喜欢

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社会保障
公共服务
社会保险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公共服务
社会保险
公共服务
社会保险
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