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2040战略专题系列研讨会(二)

2014-04-28本刊编辑部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4期
关键词:上海

编者按:由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主办,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共同承办的11场上海2040 专题研讨会于2014年6月至8月举行。本刊上期推出了3个专题研讨会的专家观点报道,本期继续整理刊登8个专题研讨会的专家观点,以飨读者。

专题四:城市交通与绿色出行

上海总体规划修编的交通思考

孔令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面临3个重要任务,一是提升全球竞争力,成为全球城市重要节点;二是引领区域,建立良好的区域协调;三是空间优化,缓解目前城市发展中的矛盾。首先,上海处在城市职能、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环境恶化、人力成本提高,导致产业结构整体的升级换代;其次,上海提出规划用地零增长,意味着上海由原来的增量规划变成了存量规划。尽管用地不增长,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仍要进行;最后,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政策强调,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

第三产业的增加促进了中心区的就业增加,人口逐渐向外疏散,内部就业越来越多、越来越集聚。很多城市做轨道交通规划甚至道路规划时,考虑解决移出去的人口和内部就业之间的联系。这样就把同质的城市服务蔓延到了中心城区以外,来支撑外围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这样的解决思路导致最近十几年里,特大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在这些城市里分离过快,职住越来越不平衡。因此,城市交通要做的,就是要介入政策和服务,通过空间优化、网络优化、服务优化,来实现总体规划所要达到的3个目标。

第一,空间优化是中心。特大城市要打破“单中心—外围”放射性的城市发展模式,通过用地布局、交通组织将基本的城市活动集中于分区内,才能有效地控制出行距离,使城市出行更加便捷、更加绿色。

第二,网络优化是基础。目前内城网络的建设已基本完成,而外围网络与区域网络的建设才刚刚开始。需要通过网络优化重构“外围—中心城”与“区域—上海”的关系,并将TOD模式充分应用于外围网络的建设中。

第三,服务优化是手段。网络完善背后更重要的任务是服务优化,改善中心城、外围地区和区域的关系。这样就能通过服务、政策的调整,达到控制整体出行距离、促进空间优化的目标。

“重塑交通”的路径选择

陈小鸿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

改善上海的交通系统,关键要做好“增”“减”二字。我谈一些基本观点:第一,规划的目的是“向前看”,但主要的手段是“朝后看”,即对既有交通发展历史与客观规律的提炼、总结。第二,城市交通本身是一类派生性活动,其特征演变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交通以外的要素。城市交通的问题承载了多重社会问题。第三,增长不等于发展。规划的表达不仅有要做什么,还必须有不能做什么。第四,交通对于城市发展的承载力,不只取决于规模、密度或者强度,更重要的是方式,承载增长的方式。

研究发现,在一些知名的国际大都市,交通发展突出低碳绿色理念,为小汽车服务的交通设施建设呈现“减量化”趋势。第一个表现是交通强度趋于稳定和降低。第二个表现是,这些大城市对小汽车交通的依赖程度也在逐渐降低。第三个表现是全球城市交通需求总量稳定并且趋于下降。

要改善城市交通系统,首先要明确发展的目标:不只是单纯提高便捷性、快速性,而应安全、减量、减排,进一步降低城市发展的交通代价。转型发展的策略包括:一是集聚开发,城市更新与空间拓展要向公共交通走廊带集中;二是整合减量,以综合枢纽带动地区综合开发,增加慢行的可达性,从而减少排放;三是服务分散,公共服务设施要向居住区分散。通过非通勤出行的本地化来减低交通活动的代价;四是区域差异,设立交通策略分区,提供差异化服务,包括:停车分区、拥挤收费区、低排放区、限制建设区;五是控制增长,增强小汽车拥有与使用的增长控制力度。

在新一轮总规里,应使交通服务的社会综合成本下降:一是确定倒逼机制。以生态、用地、环境、能源倒逼交通转型。二是再造轨道交通网。交通网要增加服务层次,快线成网、接入城市,来提供与需求相匹配的服务。第三,明确限建与不建。改善交通系统的目标是提升质量而不是增加容量。第四,加强管理增长。城市用地“五量”调控依赖于用地与交通的整合,取决于能否将增量最大限度地附着于轨道、公交等方式上。

低碳易达,区域城市交通

陆锡明原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

上海的交通需要重点关注两个关键词,一是“低碳易达”,这是交通的本质,也是衡量上海和全球城市差距的关键指标;二是“区域城市”,即绝不能就上海论上海。上海在面临经济全球化、出行机动化、用地负增长的背景下,规划要实现增强区域交通网络、完善客运交通系统、优化交通空间等目标。

第一,增强区域交通网络。后30年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尽可能把区域的交通廊道强化、提升、放大。要增加城际铁路通道,通过建设宽通道、复合通道或分散通道向长三角陆域范围拓展,建成一张城际铁路网。要强化江河航道,充分考虑长江水运、内河水运以及近海航线的关联性。机场布局要提高品质,优化区域内各级机场的关系,使上海成为国际的、高端的航空枢纽。

第二,完善客运交通系统。上海应当对公共交通的利用率“做加法”,有效组织、整合各种公共交通运输网络。首先,要改变轨道交通的功能单一问题。应当规划一个运营方式和功能多样化的轨道交通系统。其次,公交车在可达性上仍有提高的空间。上海中心城区尚未达到300米半径覆盖的理想范围,郊区的公交站点覆盖率、发车班次等都还十分不足。再次,小汽车通过有效组织,也能纳入绿色出行范畴。要把高乘坐率的小汽车与公共交通结合在一起,构建社会公交系统。

第三,优化交通空间。首先,要控制快速路网的容量,目前上海中心城的道路、快速路容量是世界全球城市中最高的,中心城交通用地比例已经超过20%。其次,要完善干路网络的功能,主、次干路目前还是小汽车优先,公交专用道较少,今后要完善相应功能。最后,要在不增加交通用地的情况下,为步行、自行车等零能耗出行方式提供更多空间,提高服务水平。

实施“土地利用-交通”一体化,促进绿色交通

赵鹏军北京大学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特大城市交通一般有8个方面的问题,包括:中心城区拥堵;通勤距离和时间长;居民交通出行负担高;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城市交通运营、维护成本高;交通安全问题;交通社会公平问题;交通污染及其环境公平问题等。对于上海,有两个问题需要重点考虑:通勤距离和时间问题,以及交通社会公平问题。上海的交通问题首先在于巨大的潮汐交通

对于上海新一轮总规编制,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必须加快优化中心城区功能,依据交通支撑来明晰和完善现有副中心职能。二是完善新城的就业功能和公共配套设施,引导人口合理布局。三是注重“需求密度”,加密中心区轨道交通和路面公交服务体系。四是优化公交网络和公共设施布局,中心城区规划若干“快速公交走廊”,落实差别化交通策略。五是结合产业规划,促进郊区职住平衡,完善公共设施布局,形成若干“外围交通截流区”。六是加快郊区多模式公交体系建设,合理规划P+R设施,建设“小汽车缓冲带”。七是改善交通换乘的空间、建筑和交通环境,缩减公共交通出行综合成本,提升公交的吸引力。

交通基础建设投资的杠杆作用——澳大利亚高速铁路建设的经验解读

Joe LangleyAECOM澳洲基础设施团队技术总监

根据澳洲东海岸高速铁路规划实践,与大家分享研究心得,期望为上海总体规划提供借鉴。澳大利亚东海岸高速铁路在规划时借鉴了很多国际经验,并在这些国际经验中吸取他们成功的一些因素:第一是站点的选择。站点需要选址在城市核心区域,这样可以将高铁和其他交通模式有效结合。当站点设在边远地区时往往不太成功,比如台湾高铁的模式。第二是人口的分布。在法国、意大利,高铁对处于市中心一小时车程内的外围城市产生了正面影响。而对于一些小型的城市,高铁的介入反而使地方流失了人口和就业机会。第三是配套设施。所有在高铁影响范围内的城市都应该充分地利用高铁配套设施,吸引客流的进入。第四是区域经济增长与下滑的对比。在澳洲引进高铁服务的城市往往位于经济下滑地区,以期通过高铁带动地区经济增长。

由于澳洲和中国的人口、经济、政治体制都相差甚远,所以两者高铁规划建设的考虑因素是不同的。了解所有居民的需求,包括人们希望在哪里居住、工作,娱乐和消费是很重要的,我们不可能将高铁设施平均分摊到所有地方,也没有那么多资源的投入,所以必须非常谨慎地规划建设这些基础设施。

在澳洲高铁规划中非常注重通过土地的增值实现效益最大化。高铁规划策略的重点是:充分利用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协调全市及区域规划研究市场与用户需求,量身定制区域发展战略,支持本地交通网络发展,并提供充分的配套设施。流,其次在于交通出行方式不合理。

交通与土地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地利用和交通一体化需要从内容、过程、尺度、制度保障等方面通过多种手段实现。

专题五: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统筹发展

国家城镇化重要趋势与上海新一轮总规的应对

李晓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趋势判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西部发展加快,经济与人口聚集的区域化格局逐步强化。金融危机以后,国家内需型发展,已经使得国家整体经济发展重点由沿海地区转向了中西部。中西部加速发展、吸引力提升,东部地区受到成本、环境因素的倒逼,人口增长趋缓。

二是人口向大城市和小城市两端聚集,县级单元成为城镇化的重要层级。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将继续向大城市集中,但小城市、小城镇成为人口聚集的一个重要层级,特别是县级单元,成为我国最近10年城镇化最重要的一个层级。

三是农村人口迁移选择多元化,城乡双栖、工农兼业将长时期存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在农村居住,在城市就业,或者选择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双栖的居住模式。

四是城镇化速度放缓。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已经过去了。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大概保持在60%左右,2030年将达到65%。

五是城市发展“贵族化”倾向显现。城市建设的标准越来越高,建筑和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城市管理对非正规经济活动的约束限制越来越多,这3个因素导致城市容纳流动人口的低成本空间越来越缺乏,并由此导致我国一方面在推进城镇化,一方面在继续扩大城乡差距。

六是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缺位。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十八大”最重要的创新。没有社会治理概念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不完整的;没有城市社会治理改善,城镇化的过程必将导致一个没有社会结构的城市。

上海新一轮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上海未来人口流动的判断,有4个主要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上海是全国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8 600万的跨省流动人口,有900万集中在上海,市民化的任务最重。二是中西部区域内的流动趋势越来越明显,整体区域的人口红利在减少。三是上海中心城的吸引力很大,但是新城对人口的吸引力有限。四是控制外来人口将加重老龄化问题。

关于区域功能格局的判断,应当关注4个方面。一是在零增长的背景下,上海应从区域层面寻找未来发展的潜力地区,调整功能布局。二是都市圈的格局已经出现新变化,从单极单中心结构走向多极多中心结构。三是上海未来的潜力地区是在郊区新城、新市镇。四是对中心区的聚集和疏散应该有一个整体谋划,要继续培育高端功能,合理地疏解一般性功能。

关于农村地区发展趋势的判断,有4个方面的基本判断。一是由于农村地区的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农村地区将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长久存在。二是上海最有条件实现城乡各具特色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三是上海的农村发展要将减量化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处理好分散发展地区、生态保育区、农业发展区之间的关系。

愿景逆推式城市战略规划——从方法到核心价值观

王缉宪香港大学地理系副教授

我们在做一些长远的设想、规划或者战略研究时,如果按照市场或现在的趋势向前预测,做出有限调整的话,是达不到理想目的的。为了构思未来,必须主动调整。从2050、2040愿景向现在推,看我们每一步可以或者必须做什么,这是过去十几年提出的预测方式的一种转变——愿景逆推式城市战略规划。

从简单的长远规划转到逆推式政策套餐,欧洲与中国有两点不同。第一,核心价值观的不同。首先是政府角色的不同,城市政府不是企业,不是推动发展的主力,而是确保民生生活品质的主体。其次是目标性质不同。为了达到理想目标而反推结果,是一种限制性的做法,不一定是加法,更多可能是减法。第二,方法不同。例如伦敦为了在交通运输中减少碳排放,根据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制定了16个政策套餐,包括:铁路、巴士、步行、单车、公路基础设施、交通需求管理、价格调整、停车管理、私车公交换乘、土地使用规划、出行行为变化、低排放车辆、新能源、鼓励慢行、改善货运、长距离出行。采用政策套餐的方式实现多种政策的可能组合,每个套餐下面都有很多具体指标,详细分析如何实现这个套餐,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每个具体的套餐对社会阶层和城市不同区位都有不同的影响,所以每个套餐的出台都要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

愿景逆推式城市战略规划,可以有所借鉴。一是从不同层面或不同地域规模设计相匹配的政策套餐,实现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二是对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目标提出理想的阶段性政策措施。

上海市域城乡统筹的若干辨析及思考

上海市域城镇化发展具有3大基本特征。一是上海城镇化发展的参照系从数量转向质量。据统计,上海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89%,位居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之首。上海的城镇化发展问题,显然不是一个数量问题。同时,城镇的城镇化率“高估”和郊区城镇化率“低估”的现象同时存在。二是郊区是上海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重点、难点地区。近20年上海郊区拓展迅猛,郊区人口增速超过中心城区,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在上海外围。三是外来人口是上海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的状况是“郊区人口向城镇居住小区集中,外来人口向既有农村村庄集中”。外来人口进入城镇务工,居住在郊区村庄,他们主要是将上海看作是打工谋生之地,本地农民逐步完成非农化转型,但未能真正实现城镇化转型。

赵 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上海这种城镇化特征的基本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

一是城镇化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和体制机制的直接影响。地方政府扮演着经济人角色,既要充分利用外来廉价劳动力而使得城市在区域发展中获得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同时又要尽力降低城镇化的高额成本。具体表现为政府充分利用外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竭力扩大经济成果,同时又对其落户和享受公共服务的权益进行种种限制,从而降低城镇化发展成本,使得地方收益最大化。

二是市级政府将郊区定位于体现上海经济实力的空间载体。过于强调郊区的产业功能,导致郊区城镇布局中偏重于产业空间,城市功能发育相对滞后。

三是体制机制的改革相对滞后。农民既非农又不能完全脱离农村,客观上受制于农村的土地制度和宅基地制度。统筹考虑农村资产与城镇福利之间的转换和对接,方能促进城镇化的完全转型。因此,可以通过政策创新引导已经在城镇居住、有能力实现城镇化的本地村民放弃农村资产,在获得合理补偿的同时释放出农村土地和住房。同时,针对外来劳动力的相应保障性住房供给需要适时跟进。

由此可知,郊区发展既要“精明发展”,又要“精明收缩”。“精明发展”指集约、集聚、高效、产城融合,既关注产业,更关注人。在郊区发展中要加强产城融合的研究,解决为低端劳动力提供廉价房租赁的问题,实现产城的政策协调与空间融合,因此政府应当考虑低端劳动力的实际居住需求。“精明收缩”是指郊区的人口减少引发人居空间减少。面对郊区大部分农村的持续衰退,空间发展要实施“精明收缩”。要关注提升郊区镇一级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注重镇区建设,将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向服务质量聚焦,缩小其与主城区差距,从而吸引本地村民和外来人口实现城镇化转型。

对中国城镇化的几点认识

张京祥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我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城镇化的体会。

第一,中国城镇化总体演进过程。1980年代初,谨慎回避城镇化,提倡“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1990年代末,大力推动城镇化,希望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2005年以后,提出“要健康城镇化,要和谐社会,要城乡统筹”。2014年,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但不仅仅是农民工怎么市民化的问题,更重要是人的素质发展、市民社会发育以及国家整个社会治理的转变。

第二,新型城镇化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如果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关键的是城镇化要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同步,以城镇化的红利推动经济、社会的相应发展。

第三,制约中国城镇化的最大关键是土地问题。经济学家华生在《城镇化的陷阱》一书中认为,中等收入陷阱最大的原因,是土地变革的滞后。欧洲国家二战以后的乡村复兴,很大程度上也是和郊区化的过程、城市资本和城市精英进入农村密切相关的。一方面,我们没有形成城乡双向流动的合理机制。农民难以真正融入城市,城市精英、发展资本也难以进入乡村,因此乡村复兴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等问题要纳入中国城镇化整体体系中认识,土地要产权明晰,价值显性化,可交易,才可以实现城乡的真正流动,才能使农民成为城镇化的得益者。现在总体的制度设计非常滞后。我们应该因势利导,进行积极主动的政策变革。要充分尊重民众的发展诉求,鼓励地方探索创新;相信群众的智慧,善用市场力量。

第四,不能简单地理解半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原因有3点。一是当前中国城乡总体比较利益格局(如收益、综合生活成本比较等)已经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多样性的城镇化选择需求。农民不愿意放弃身份转为市民,城镇化宏观动力不足。二是出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理性原则,家庭微观循环现象值得关注。三是中国的农民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分化,需要更加细致、精密的三农问题策略。一部分依靠土地二元制度的缺陷而暴富、食利阶层,不应被简单视为弱势阶层,政策设计要让真正需要帮助的阶层获益。

第五,对上海城镇化的思考。上海可以从4个方面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是主动融入、引领更大范围内的区域城镇化进程(以上海为核心的巨型都会区,经济、社会、空间的再组织),以获取城镇化的持续红利;二是在有限的土地空间里,满足无限发展的需求。通过寻求在更大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实现价值链上移,通过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功能,通过制度创新盘活存量空间,通过乡村功能与业态调整构建高效农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小城镇应该是承担上海大都市功能的有机环节。新市镇应该是差异化的水平的分工关系,乡村应从“美丽乡村”到“美好乡村”,实现真正的乡村复兴。

专题六:2040上海全球城市发展目标

面向未来2040:上海全球城市战略目标与战略框架

肖 林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

关于上海全球城市战略目标与战略框架,这里主要探讨几个问题:一是全球城市目标框架,二是全球城市功能框架,三是全球城市战略框架,四是全球城市空间策略。其战略思路要跳出城市范畴,跳出传统的“中心”观念,跳出单一的功能论范畴,要跳出体制机制和行政边界的约束。

从全球城市的变化趋势来看,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网络化特征凸显、竞争格局变革调整、功能内涵拓展深化等趋势。全球增长的格局更加关注平衡增长、包容性增长、稳定增长。

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上海城市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外部风险与内部约束。外部风险主要包括4方面:一是全球经济金融的风险;二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能否转变;三是传统安全的挑战;四是非传统安全的挑战,如很多国家的内部政治纷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纯粹的民族主义所引发的政治矛盾、经济风险。内部约束主要有5方面:一是资源环境问题;二是人口和老龄化问题;三是城市和社会治理问题;四是创新和产业升级问题;五是文化软实力。

关于全球城市的目标定位,上海未来要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成为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的综合性资源配置中心,成为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坚力量,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引领城市。

关于全球城市的功能框架,上海全球城市功能体系由5大功能构成:全球金融中心、全球贸易中心、全球创新中心、全球信息中心和文化大都市。

关于全球城市的战略框架,要推进4大战略的实施:一是全面创新战略,构建全球城市自我更新、自我变革的可持续内在创新机制;二是全面开放战略,增强与全球城市网络的联系,提升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三是协同发展战略,构建以上海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四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资源环境紧约束下的睿智、包容、可持续发展。

全球化新趋势、全球治理结构演变与上海发展战略

袁志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6年,全球经济的基本格局发生了5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依靠持续的科技创新和危机修复能力,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引擎的地位不可撼动;第二,欧洲经济在债务危机缓和的背景下开始踏上复苏之路,但欧洲要彻底解决经济低迷状况,需要进行艰巨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第三,日本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只能起到短期效果,长期结构调整需要其融入中日韩产业链的深化;第四,新兴经济体由于内部市场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贫富差距过大,政治动荡等原因,并受累于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到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走出困境尚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第五,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依靠改革释放红利是下阶段增长的动力源泉。从中国未来的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来看,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需要经济体制全面改革开放。

伴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全球的治理结构也将发生大的变化。在推进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的过程中,去规则化、去国家化、信息化正在不断发展。以美元作为单一国际货币的弊端已经显现,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多元是一个必然趋势。全球的治理结构正朝着国家主义和跨国主义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成为实现全球治理目标的最有效途径,如G7、G20和联合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跨国主义主导下,更加强调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跨国合作,主张协调使用政治手段和市场经济规律来推进全球治理。

未来全球化速度将不断加快,并显现出若干新趋势:一是服务贸易成为未来全球化的主要内容;二是以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科技革命将推动经济长周期波动;三是跨国公司的继续发展将重构全球治理结构。在未来的全球格局中,全球城市将处于全球经济资源集聚和配置的中心,处于全球治理的核心位置,既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体现。因此,中国的城市功能布局必须合理调整。上海市承担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对外开放功能将日益强化,自贸区建设是推动实现上述目标的第一步。未来随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地位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上海成为全球性城市的趋势将不可阻挡。

全球化理论、测度与上海全球城市建设

吴志强同济大学副校长

总体上说,全球化理论主要有三大流派。第一大流派是中心边缘论,认为一部分中心城市控制一批边缘城市,中心城市集权控制全球生产最重要的要素,决定生产、研发、销售的过程。第二大流派是全球化的双元理论。该流派把全球城市分为两大类,认为新兴的B型城市要替代传统的A型城市,并可能抽空其最重要的核心功能。第三大流派是全球城市区域论,认为城市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呈现为一个群落。

评判一个城市的全球化程度,可以用三种方法:一是中心边缘论,通过分析城市拥有“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去测度城市的中心性。二是新闻频度法,通过分析全球最有影响的杂志报纸的头版,看城市在媒体上的出现频度。三是专家移民法,通过专家、专业人才绝对数量变化的分析,看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要在充分学习借鉴纽约等世界级城市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致力于形成中华民族的全球创新区域城市。只有把握住全球创新区域城市这一核心概念,上海在未来发展中才能充满生机。第一,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一定是通过一个国家的主体城市来竞争,上海一定是和长三角联动,代表中华民族,参与全球竞争。第二,要坚持城市政府的大战略和民间的创新力相结合,将概念创新、治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与创意相结合。第三,要将作为底线的生态环境与上限的创造力相结合,这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重要保障。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背景与方略

曾 刚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

全球城市,又称世界级城市,一般认为有3个基本特征:第一,经济实力强,人均GDP程度高,集聚全球总部,创新能力强,对全球经济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第二,资源配置能力强,对全球先进市场要素、生活要素、生态要素组织具有较强的集合能力,并为人才、信息等要素的流动提供便利;第三,全球影响力强,主要体现在软实力方面,即在文化、舆论、组织、制度等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和贡献力。

上海要建设全球城市,可以从3个方面理解其背景。第一,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不管是按官方汇率还是购买力看,中国已是数一数二的经济体。如果要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必须要有一个全球城市作为龙头。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在亚信峰会后对上海考察指导并做出了重要指示,上海必须成为一个在全球有重要影响的城市。第三,上海自身发展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前30年上海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后30年要实现建设全球城市的目标。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是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其他领先城市相比,经济实力不强。二是创新能力不强。三是国际化程度不高。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一是要转变发展思路,聚焦于城市控制力、吸引力和服务力的提升,从区内服务为主向区外服务为主转变,成为全球物流、人流、信息流、资本流的交流合作中心。二是要抓住战略机遇,实现突破。上海是“两带一路”的核心,是延续丝绸之路、长江支撑带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一个重要城市。要尽快建立上海与“两路一带”相关区域的制度联系。三是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借助国家联盟关系,争取更多的国际组织入驻上海;尽快设立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发展基金,并将总部放在上海;发挥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比如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合组织建设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并争取将总部落户上海;推进跨国公司、知名媒体、企业服务总部落户上海;要恢复、重视上海多元文化氛围与条件建设,让更多的全球精英聚集上海。

产业发展是全球城市的重要影响因素

陈 宪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全球城市目标是一个多层级的目标体系,将其解构主要可以分为3个层次:一级目标是最上层的较为定性的综合目标,比如2040年上海要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全球城市。二级目标可以从多个视角去设置,例如可以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角度提出五位一体的目标,它们既是分项的,也是交叉的。三级目标更加具体与细化,从经济目标来看,可以进一步解构,从资源配置或要素配置视角、产业发展视角等方面再进行设置。

从城市的发展历程看,主要沿着前工业城市、后工业城市、后服务业城市的历史逻辑不断演进。

前工业城市:产业分散地分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缺乏规划,或规划不科学,也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前工业城市大多出现散乱、拥挤的现象,除了与规划有关,还和这些大或特大前工业城市没有一个成熟的城市体系即都市圈与其配合发展有关。

后工业城市:制造业迁往郊区或其他农村地区,抑或其他城市。城市中心区形成多个商务区或中央商务区(CBD),城市形态和功能发生显著变化。后工业化社会或前服务业社会有两个特征,其一,追加价值服务为主;其二,主要满足物质性服务需求。规划和再规划在后工业城市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工业城市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产业空心化,所以,产业转移和产业成长的均衡至关重要。

后服务业城市:与前服务业社会相比,后服务业社会提供的服务也有两个特征,其一,核心价值服务为主;其二,开始转向满足人们的精神性服务需求。由此产生的变化是,需求角度的体验经济,供给角度的创意产业,总体上看到的文化创意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体系的主导部分之一。此外,还要导入的两个重要变量是互联网和生态文明。互联网既是一个产业,也是其他产业的平台;后服务业的产业将更加绿色,也就是说,后服务业城市的产业具备绿色、节能、环保的特征。

产业发展的这一格局性变化,将对全球城市产生什么影响?城市形态角度有哪些影响,城市功能角度有哪些影响?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化,对城市分布和规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里?只有很好地研究未来的产业发展格局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预判相关变量,创新思维,构建高水平的全球城市目标体系,才能有效地引导未来上海的发展。在后服务业城市中,会出现许多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的新产业,所以对需求的试错、供给创新非常重要。因此,上海的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必须为城市的创新供给提供有利条件,为创业者和企业家创业、创新提供便利和支持。

专题七:社区发展与宜居生活

宜居生活视角下的上海大都市社区规划与发展

杨贵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

社区发展与宜居生活是一个社会性、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命题。发达国家走过城镇化道路之后的状态,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急速跟进过程中碰到的种种问题,都和这一命题密切相关。可以说,宜居生活是全球人类社会在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背景下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上海将通过什么样一个路径来实现这一目标,是上海面向2040年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在快速城镇化上增速的时间只有30年,远远少于发达国家,隐藏了快速集聚的城乡社会危机。新增的城镇人口在区域空间上的分布很不均匀,未来人口增长可能集中分布在特大城市和乡村两端。而随着特大城市人口异质性不断加大,特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对立和极化、特大城市的居住空间隔离和公共设施服务缺位或不均等化等弊端将逐渐显现。

随着上海大都市城市人口总量急剧攀升、居住人口异质性不断加大,社会治理难度将不可避免地增加。与之相适应,对于民生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政府投资和建设引导,需要更为精准的目标和方式,来保障公平和提高公共资源的效率,从而保障基本的民生需要,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规划中应大力推进城市基本公共设施和服务均等化,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给“托底”,保障老龄化社会“为老服务”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同时,传统的城市规划和社会治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急需变革。建议上海可在全国率先开展社区规划,把社区规划作为一个法定规划的层次,和控制规划编制单元相互整合改革,编制“社区控规单元”,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成为开展居民公众参与程序的法律保障,真正引领社会民主的发展。并研究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城市社区规划标准》,建立社区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在特大城市街道社区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保障开展特大城市社区规划的财力支撑。

从宜居生活和社区视角开展的社区规划,包括3大方面。第一,社区的产业经济规划。社区经济的主体是社区内各行业的利益群体,其经济服务的对象是全体社区居民,服务内容是满足全方位、多层次的居民需求。第二,社区的社会文化发展。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提倡睦邻精神,通过社区文化建设,推进社区人口多元化融合,防止严重的社会隔离和社会极化,缓解社区内的家庭贫富悬殊矛盾,加强社区人口管理,有效防止社会冲突。第三,社区的物质环境发展。完善社区公共设施的社会化配置,整合社区内街道的空间资源,完善社区内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规划建设。积极规划建设社区中心,提倡资源整合与资源多功能使用。

社区发展与宜居生活

朱介鸣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

宜居城市的品质和水准应当在城市的公共领域中得到体现,包括公共交通、公共空间、公共绿地、公共艺术和公共住房等等。高层次的国际化文化休闲需求应当由市场来发挥决定性作用。

社区和城市不同,社区是community,集体的内涵比较多,是一个经济共同体,也是一个熟人社会。但城市是个association,也就是社团,每个人住在哪里只是一个选择。由于个人对私密性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化推动社区向社团发展,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逐步下降。因此对城市社区的归属感远低于对村庄社区的归属感,这是城市化的一个表现。

社区服务的重点应当是两个群体,弱势群体和老人。他们的需求无法通过自身能力得到满足。邻里互助的“社会资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低收入人群经济资本的匮乏问题。上海未来将是一个老龄化社会,可以借鉴新加坡政府推动的“乐龄活动中心”,由慈善组织、公益组织和政府共同来做社区服务,这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社区服务方向。

许多发达国家政府一直努力在社会融合方面发挥作用,社区规划成为一种策略,旨在使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混合,让他们之间交流。但是,一般来说,现在自上而下的社区规划,效果不太理想,因为居民对这样的社区规划没有兴趣。新加坡社区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年际变化显示了自上而下的社区规划方式在人群融合、公共活动参与度等指标上并不十分理想。

互联网时代的社区发展与宜居生活

于 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互联网时代的宜居生活非常强调人与物的关系。以顺丰快递为例,作为一个物流公司,它打算把店开到社区,叫顺丰优选,希望成为社区的营运中心和组织者,深度挖掘居民本土消费需求,让店走向顾客,与顾客生活轨迹无缝对接。企业的市场行为体现了一个趋势,即消弭最后一公里的服务距离,并提供定制服务,让人、物关系达到最好的体验。互联网时代定制服务的基础是大数据,把每个人做成一个个案,精准投放。使服务贴心,使个人的体验非常之好。这是对未来宜居生活的一个展望。

互联网时代使得人在人际空间的遭遇、互动减少了。因为互联网时代的生活可以不需要与别人互动,可以通过电商来满足生活需求,可以通过网络来发展人际关系。以网购图书为例,输入书名,一排书的封面就弹出来,马上可以进行支付链接,第二天早上就能收到书。在这背后是更多的人隐匿在后台为你工作:下单以后,马上有人进行信息处理,然后有人在仓库找书,最后由一位勤勤恳恳的快递人员,风尘仆仆地送上门。在这样的购书经历中,我们的购书体验既丰富又贫乏,丰富来自网上,但是我们在实体空间中跟人的直接遭遇越来越贫乏了。还有,原先我们看电影,大家非得一起到电影院,人与人之间必须有一个碰面、对视的情景,但是现在我们都从网上下载,在家里就看完了,人与人之间缺少了联系。但是,人与人仍然需要遭遇。一个人的积极、丰富的生活感受,必须来自与人的相遇,在一个真实的空间里行走、与别人分享。

社区和环境的发展要适合人性、满足人的需求。第一是人居需求,第二是走出去、走起来的需求,第三是活动和参与的需求。上海从上世纪80年代尤其90年代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城市发展,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物质性空间里,空间障碍却在某些方面增加了。城市高架对城市空间产生鸿沟效应,房产私有化导致居住空间门禁化,城市中心绿化常常难以承载市民活动,需要对此进行检讨。

城市的空间形态和设计应当使人们生活在一个方便行走、方便遭遇、方便互动的一个空间里。互联网方便了人们在网上的分享,但人性需要滋养,需要人和人的互动发展和丰富。只有人与人互动,才能分享经验,才能是宜居生活和一个真实的社区。

健康与社区规划

Guy Perry哈佛MIT客座教授,AECOM公司资深亚洲行政总裁

通过对中国成年人闲置率的分析,发现中国也将出现普遍的以肥胖为代表的健康问题。中国83%的死亡率由慢性非传染疾病导致,即由我们的生活方式决定,而未来10年这个数字更有可能上升到90%。我们现在只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剩下50%人口依旧居住在农村。但是现在已经有30%的人口已经属于“不动”的状态。并且我们在健康上所需的花费,已经大大超过GDP的发展速度。1994年,不管居住在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下,如果没有车,根本就很难走出社区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功能分割布局的门禁社区既不适宜生活也不利于健康。通过在步行性、能源使用便利度、多世代、混合使用、独特性、事务、机动化、社会赞助、密度、经济的可识别性这10个指标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来衡量一个社区是否健康、适宜人类居住,是否鼓励人们走出社区,和别人有面对面的交流,更了解邻居和他们的生活。通过调研数据的分析和支撑,表明达拉斯的这个门禁社区非常不宜于人的生存。其他研究也表明,在这个社区中,儿童肥胖率达到32%。

案例二:波兰华沙的Marki社区。Marki社区在2002年还是一片农地,至2011年已经建立了非常多的门禁社区,社区中的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与住宅区域相割裂。Marki社区在我们的研究打分中,得分是负分,是非常不健康的社区。这样的生活模式和物理环境,使得人们自然而然更愿意选择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造成人们的闲置率和肥胖率上升。

案例三:波兰华沙的Wilanow社区。Wilanow社区在2002年同样是一片空地,但至2011年已经发展为一个高度融合的社区,所有生活中必需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商业、办公、医院,都很好地融合在这个社区的空间结构中。Wilanow社区在我们的研究打分中,得分是43分,是非常健康的社区。Wilanow社区中采取了一系列社区空间规划策略,希望通过不同社会阶层的融合和不同生活方式的融合,来打造一个共融的社区。策略包括将停车进行了地下停车处理;用真正的树创造了非常多的公共空间、形成了场所;在户型中把大型的住宅放在顶层,小型的单户住宅放在底层,当中混合了一些中等尺寸的住宅。现在,社区中有非常漂亮的庭院,每个门户都有非常明显的个性。不同的社会阶级可以非常融洽地生活在同一个社区中。数据研究显示,这个社区已经成为全波兰出生率最高、儿童肥胖率最低和犯罪率最低的社区。农村还是城市,我们每天消耗的热量和每天摄入的热量基本持平。2014年,因为我们借助更多的汽车等交通工具,动得更少,而每天摄入的热量达到3 200大卡,远远超出身体所需。

如何塑造城市将会影响到如何塑造自己,也将最后影响到如何塑造地球与环境。城市规划影响的是物理空间,物理空间又给生活方式带来影响,从而能够阻止社会的肥胖趋势。通过合理的空间和社区规划,促进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更多的出行和人与人面对的机会来燃烧更多的热量。

案例一:美国达拉斯州的Southfork Ranch社区。这是一个门禁社区。社区中有各类公共设施,比如学校、开放空间以及商业。但是问题是

专题八:城市更新与持续繁荣

城市更新和地区复兴

唐子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上海的城市发展进程中,新区拓展和城市更新一直并存,只是不同发展阶段新区拓展和城市更新占的比重不一样。然而今天,上海已经从新开发主导的发展模式,进入一种再开发为主的发展模式。当上海到了这个阶段,就要通过创新城市更新的模式,破解主要瓶颈,重新思考城市更新的价值取向等深层次问题。

城市更新有3种模式。第一种是市场驱动的自下而上自发进行的模式。建筑物更新与否取决于地块价值与其上的建筑物价值之间的关系,建筑物的寿命取决于其经济属性而非物质属性。第二种是政府主导,强调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双重角色。通过工业用地改造产生更为经济有效的功能,通过棚户区改造改善居住条件。第三种是市场—政府合作模式,主要是针对市场面临的非理性的价格预期、地块分散、环境恶化以及公共设施改造等问题,政府需要进行规划干预。

城市更新是一种公共政策,涉及社会各方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既得利益者的权利,因此,明确价值取向很重要。从政治学角度来说,公共政策有3种价值取向: 精英的价值取向,就是政治和经济精英的取向。城市更新需要相当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必须由受过良好专业教育的技术精英主导。精英不光掌握了知识、技术,也是面向公众利益的,基本能保持价值中立,不偏向任何利益群体。民主的价值取向,即城市更新要找最大公约数,城市规划的责任就是要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城市更新作为公共资源的空间配置,涉及到社会各方的利益分配格局。社会的多元化导致利益的多元化,一般认为多数人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公正的价值取向,是城市更新中的包容。城市更新要社会各方都能参与,从而达成社会共识。社会需要精英引导,也需要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同时兼顾少数的弱势群体,这才是一个包容性社会。

上海城市更新的主要需求和导向,一是工业用地更新的需求与导向。2012年上海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60%,基本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量工业用地面临再开发的机遇。但是,无论是划拨工业用地还是出让工业用地的更新,都面临着如何“退出”的制度困境。在存量工业用地难以收归政府的情况下,如果不把一部分权利让渡给既得利益者,就会导致这些用地长期处于低效利用状态。上海市已推出了关于存量工业用地和增量工业用地的制度框架,如对于创意园区等过渡性项目安排,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制度,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棚户区更新的需求与导向。棚户区的更新,面临的是个人和无数小业主,难度更大。从整体更新机制上看,棚户区改造要充分结合政府主导和社区参与,达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变“要你改”为“你要改”。另外,从棚户区改造具体实施层面看需要关注5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形成共识。二是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必须依法行政。三是在城市更新中,要注重提升动迁居民的居住福利,而不仅仅是住房福利,注重基本公共设施服务配套的均等化。四是未来要避免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在空间上的集聚,避免社会两极分化。五是提倡有机更新,采取渐进式的、有机的更新方式,延续上海文脉,塑造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空间场所。

基于用地“零增长”的上海城市更新的对策建议

邹 兵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

用地“零增长”给上海城市更新带来哪些形势上的变化?用地“零增长”意味着上海城市更新进入一个完全以存量调整优化为主的阶段。外围新城可提供的增量空间有限,那么因更新而产生的动迁、置换和转移需求就无处安置。因此,增量空间有限就成为目前进行城市更新的最大约束条件。具体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第一,如何利用有限的增量资源调配既得利益格局?第二,外围新城、中心城区将会同时面临着转型升级,有限的空间权益在它们之间怎么进行分配?第三,集体建设用地的更新需求如何突破土地二元制度和政策?

在用地“零增长”形势下城市更新的模式有哪些转变?城市更新其实有多种模式。因为政府对增量调配资源有主控权,可以用异地置换模式,通过产业的退二进三,包括旧居住区改造,居民的外迁,来完成更新。如果外围没有增量资源了,就得进入多重主体博弈的就地平衡模式,只能以存量资源的利用解决问题。相比于政府主导的更新模式,多重博弈的社区模式可以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政府、开发商、业主和原有的主体,形成利益共识,那就容易实施,而且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长远的公共利益难以保证,而且谈判过程中达成共识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深圳比上海更早进入了存量规划阶段,现在建设用地基本已经进入“零增长”阶段。所以深圳的城市更新基本是以存量改造、就地平衡为主。2009年,深圳就出台了一个城市更新办法,允许原业主自行改造,初步形成了政府、社区、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兼顾各方利益,上下互动的协商式规划模式;同时开始推行城市更新单元制度,将原来以地块为对象的改造范围拓宽。更新办法确定的原则就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利益与责任的对应,意味着允许原业主修改功能,但需要拿出15%的用地给政府做公益,另外,建筑开发量的15%交给政府用作保障性用房或者其他的公共设施建设。

对比深圳的城市更新条件,上海具有3个优势。第一,到2040年的建设用地目标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增量空间,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可用于调配更新的利益矛盾。第二,上海现在建成区开发强度相对较低,还有建设的余量空间。第三,违法用地和建筑比较少,产权较为清晰,所以上海有可能在明晰产权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

基于以上的优势,上海应在以下4个方面进行城市更新方面的突破。第一,政府应尽可能运用有限增量资源用于调节利益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做一次开发。第二,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借鉴深圳等地的做法,深入探索原业主自我更新改造的运作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第三,创新土地制度,探讨集体建设用地更新模式。上海有条件通过清退低效闲置村庄建设用地恢复生态功能,置换用地指标,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第四,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探索空间开发权转移制度。

“在城市上建造城市”——巴黎的城市更新

David Mangin法国马赫拉瓦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在法国,有一种称为“在城市上建造城市”的城市更新概念,具体强调4个方面:一是要优化土地、资源,以及建筑物的使用效率;二是要在项目之间创造一些联系,避免建造一些封闭式的巨构工程,而是通过小的项目创造一种联系;三是要创造更多的第三产业的投资,创造一种面向未来生活的新的发展方式;四是利用城市更新项目,不单解决一个问题,而是一批问题。我们称之为可循环、可持续的项目类型,即在一个项目中,回应交通、环境、灾害或者风险等各方面的问题。

巴黎市区有200万人口,整个大巴黎是1 200万人口。巴黎在空间上有4个方面的特征。巴黎所有的历史文化遗址和重要的公共建筑,都是沿着塞纳河两岸分布;巴黎的地形起伏不大,只有一些小丘陵;巴黎历史上由于税收、防卫的原因,造了一些城墙;巴黎有一条城市发展轴,是东西向的,从卢浮宫一直到最西边的拉德方斯。

巴黎近年来正在实施的项目主要是沿着交通线的一些开发,包括公路网络、地铁网络和高速铁路网络。并且沿着地铁主要站点规划一些新城、新区的开发。巴黎周边有很多新区和新城,都有一个自我循环的系统,有自己的居住、设施配套。人口约50万左右。

介绍巴黎3个项目案例。第一个项目在巴黎最核心的地区,所在地区原来是一个没有活力的地区,从一个菜场变成了一座空荡的广场。这个项目并非创造一个新的空间,而是使其与周边空间建立了非常好的联系,尤其在交通方面。方案非常重视地下交通的组织和地下出口的设置,结合轨道交通出口,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交通换乘中心。第二个项目位于巴黎的二环,周边有一些大的购物中心,配有很大的停车场。引入公共交通,利用空荡的停车场建更多住宅,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第三个项目也在巴黎的二环,这个地区面临去工业化的进程,也面临许多变动的条件,比如有地铁线、桥梁的新建,要处理塞纳河的防洪问题,以及应对更新的需求。因此,本项目主要通过设计一个生态循环的模式解决这些问题。规划设想是在这个地区建一个洪水淹没区,每10年淹没一次,可以作为湿地公园。利用退出的工业以及未来接入的地铁,在这个区域的轨道站点两边做一些新的办公和工业设施。

密度的秘密

陆 铭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从经济学研究看,人口密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有正向相关关系。消费中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和现代服务业里知识、技术、信息交流的重要性的提升,使得密度对于现代经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的意义越来越大。其结果就是大城市规模仍在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全球城市。这就是密度的重要性。

密度的差异带来了两种城市发展模式,一种是“生活”在城市,一种是“活”在城市。首先是路网的密度,如果比较宽的主干道边上有很多支路,主干道堵车,可以在非主干道上开,整个街区经过的人流数量提高,就会带来服务业和商业活力,这就是生活在城市。但如果只有非常宽的马路,而且马路数量比较少,主干道拥堵,就没有毛细血管分流车流,这样的街道也没有人流,服务业就发展不起来,这就只是活在城市。

在世界银行的一项中国城市化研究中,巴黎、东京等城市每平方公里交叉路口数量都是超过100,而上海浦东每平方公里交叉路口的数量只有10多个。低密度不利于城市活力的产生和服务业发展,反而会增加城市的通勤需求和拥堵。

围绕密度有3个概念需要明确:第一,宜居既不等同于低密度,也不等同于高密度。密度给大家带来方便、活力的同时,会带来更高的价格、拥挤。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如何达到?主要靠市场机制找到最佳平衡点,当然也需要政府规划的调整。第二,土地政策要发生变化。未来宜居的高密度街区和垂直城市,其土地功能必须要综合,而不是严格区分单一的居住用地还是商业用地。第三,要反思人口政策。很多大城市希望人口数量有所控制,只想要高端人才,不想要低端人才,结果一定是低端劳动力价格上涨。扭曲的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不利于城市发展。

专题九:城市文化与风貌塑造

上海:文化空间与空间遗产

周 俭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上海的文化空间与空间遗产,或者说城市风貌和城市文化,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范围,不仅仅在于它的传统的文化,也包括现代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交流。今天,从历史文化遗产这个角度出发,探讨上海的文化空间和空间遗产的问题。

全球城市建设的动力离不开人。面向2040年,上海的城市历史文化和城市历史风貌建设应当体现对人和人才的吸引力。一些研究显示,从人力资本、文化体验、文化交流、工作和生活环境、国际游客数量等与人的体验息息相关的指标比较来看,与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还差得很远,即城市的吸引力还很欠缺。城市要汇聚精英人才,独特的城市生活环境和城市空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资源。通过城市风貌和城市魅力营造,增加城市的细腻度和空间品质,提升人在城市中的体验感受,从而增加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这是上海作为全球城市进行文化建设应当具备的目标。

城市空间遗产是一个城市最具独特性、无法复制的城市生活环境和城市文化空间,是构建国际文化大都市支撑性资源。特别是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将成为承担国际文化大都市功能和提升城市文化空间品质的最佳载体。在建设上海全球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文化支撑体系当中,城市空间遗产可以起到3大作用。一是促进国际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二是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高端人才居住,三是吸引国际性文化机构和文化活动在其中展开。

与巴黎、纽约等城市相比,目前上海城市空间遗产的总量很低,列为法定的保护建筑和保护街区的空间占城区空间的比例也很低。需要开展一系列研究,以形成新的城市空间遗产保护思维。包括里弄、工业建筑、风貌街道等在内的需要保护的历史空间遗产的总量到底有多少,需要进一步理清。同时,也要开展包括对遗产空间总量、遗产空间结构、择居取向、里弄街区更新利用政策与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上海是否具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源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格式化”城市反思

席闻雷自由摄影师,现代历史建筑专业摄影师

从2007年开始对上海城市变化做记录,上海变化非常快。整个城市就像一台电脑,如果想要更新或者升级,最简单或者说最粗暴的方法就是把它全部“格式化”,安装新的系统,把整个城市格局提升。“格式化”当然是一个方法,但是肯定应该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但是就目前这个状况,上海整个城市真的是在被“格式化”掉。许多当初拍摄时还留存有的历史建筑、街坊,现在再去探访,已经都不存在了。在一些拆掉的废墟里面,可以看到一些砖块上面有一些文字,这些细节都是整个城市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部分。如果只是把它简单拆除,而不去研究它本身的历史的话,对整个城市是非常大的破坏。

里弄是上海城市记忆的载体。一方面,它体现了历史的场所精神。过去的里弄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居住社区,在里弄里居住,基本上都可以满足自己基本的生活需要。里弄除了居住功能以外,内部还有很多配套的设施,包括满足各种生活所需的商业设施,像菜场、烟纸店、老虎灶。相对其他北方城市,或者新兴城市来说,这点是非常值得骄傲的空间优势。当然这种骄傲现在开始越来越少,整个城市发展变化非常快。陆家嘴这样的新兴城市地区,要绕天桥好几圈才能找到便利店,相对来说跟传统的里弄或者石库门弄堂相比,宜居性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它反映了现实的空间压力。里弄的空间压力来源于居住人口密度高、基本设施空间缺乏以及人为的损害和破坏。由于历史原因和历史建筑结构原因,一些里弄确实居住的人口密度很高,基础卫生设施、厨房等都非常欠缺。居民的一些生活习惯、文化层次和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因素造成对里弄建筑的一些损害和破坏,对里弄建筑没有进行合理的利用。这些方面在历史建筑保护上探讨比较少。

上海城市文化与风貌塑造三思

刘滨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风景科学研究所所长

针对城市文化与风貌塑造问题,无论哪个专业背景,都应当认识到,要有一个全面的观念来看待城市文化,包括什么是城市文化及其灵魂,当前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未来有什么样的成功之路可循。

城市形象、城市人文、城市自然的三方面互动和综合构成了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包括时间、空间和尺度,城市人文包括人文、历史和文化,城市自然包括环境、生态和水体。综合而言,城市文化首先是生活方式,也是城市自然之树的硕果,是城市形象的心源。

任何一个城市,自然、人文和形象三者的地方性是城市文化的灵魂。地方性的消失,也就是说城市文化灵魂的消失是最为严重的问题。保护、传承、发扬地方性是上海城市文化与风貌塑造的当务之急。地方性消失是自1840年以来上海一直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过去30年间,这个消失在加速,情况在不断恶化。地方性的消失,首先是自然方面的消失。上海曾经是一座河网密布、柳暗花明的江南水乡。假如当年有另外一种抉择和规划,上海是否曾经有机会成为一座美丽的水乡之城、海港之城、旅游之城?其次是人文地方性的消失。上海市民习惯的户外活动方式,比如在里弄空间交流、沿着商业街区漫步,变成行走在高楼下、汽车旁的迫不得已,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表现最为突出明显的现象,是上海的高楼林立,具有地表性的历史建筑、街区、广场、花园、滨水空间在不断的高楼建设中灰飞烟灭。最后是综合的消失,体现在人居地方性的全面消失。上海里弄经过几百年发展,随着自然形成布局,能达到冬暖夏凉、抗台风的效果。可是今天大量新规划的住宅,住在里面是冬冷夏热,需要大量能耗。

面对地方性的消失,拥有对地方性的自信是上海城市文化与风貌塑造的成功关键。当今整个全球化时代,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城市发展,都处在一个世界发展十字路口。上海的城市文化与风貌塑造应当由上海和中国的设计师主导,在地方性中深耕,听取本地市民的建议和想法,与上海城市建设的各方面沟通。上海城市文化和风貌是应当建立在优美环境的基础上。有了优美的环境,再发展诗意的居住、生活和城市文化。上海近年在做郊野公园,但是光靠城市外围周边环境改善是不够的。城市中心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高地,城市中心也应该是自然生态的高地。

文化传承与风貌塑造

Ellen LouSOM旧金山公司城市设计与规划总监

塑造城市识别性的原则有9项,其中包括自然景观、回应气候的设计、开放空间、塑造场所、设计、地标、经济资源、城市肌理和文化遗产。现重点从自然景观、开放空间、历史保护和城市肌理等方面,针对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分享一些看法。

一是滨水区。城市河流是自然景观的重要架构。滨水地区应当倡导功能混合开发,与生态的结合设计,与防洪防涝的结合设计。比如,伦敦泰晤士河滨水地区非常多元。纽约的滨水岸线原来都是以工业为主,经过20年开发,营造了很多公共的识别性的景观,有公园演出、餐饮、有市民聚集的地方,对于生活、工作、居住环境都有改善。

二是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对塑造城市景观非常重要。通过在同一尺度比例下比较伦敦、纽约和上海的中心城的开放空间,伦敦和纽约都有城市级公园、区级城市公园,更多的是社区级公园,它们塑造了各个小区的特色。上海有市级和区级公园,但是社区级公园比较少。在上海的新建地区和工业用地转型发展中,应当丰富公园的层次,以及布局更多步行可及的公园绿地。可以把使用率作为城市绿地建设的一个衡量标准。

三是历史保护。历史保护应该有一些恰当的、融合的和变通的做法。不同的历史街区保护做法会为社区提供一个特殊的风貌与景象。对于和历史街区关系的处理方式,有一种是后退的尊重,有一种是强烈的对比,还有一种是混合。历史保护需要和经济开发结合,才能促成地区开发活力。新加坡过去20多年以来保留了很多风貌区,品质最好的风貌区靠近新加坡中央商业区,地价非常高,吸引人投资。

四是城市肌理。对于高层建筑和历史街区两种城市肌理的关系处理,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做法。过去,伦敦在中心区较少建造高楼,但是现在开始建设了,在泰晤士河南岸也开始建设高楼,这是综合的做法。巴黎旧区保留原来的高度,宜人的空间中有餐饮,有文化,还有一些景观道路和小广场。纽约中心区高楼林立,但是实际在城市里面的体验是行人尺度体验。高层建筑区域可以学习历史街区的经验,做到紧凑开发、方便宜居,关键是要依据人的尺度进行设计。

再读石库门:日常空间里的城市文化

卢永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石库门成为当今上海城市文化形象的一个标志。上海的城市历史发展中,代表性的城市文化形象经历多轮变化。一百多年里,体现上海城市文化风貌的标志性景观,其实每个时代都不一样。19世纪末可能会是豫园湖心亭的茶楼。后来上海特殊租界的发展,外滩代表了城市景象。随着改革开放,陆家嘴现代化建设成为上海的一个标志性形象。申办世博会,上海的形象重新找到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是石库门。今天,石库门作为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抽象的文化符号,越来越受到关注。

石库门原来是上海最普通的住宅,如今慢慢从一种日常生活空间变成上海的城市文化符号,成为旅游热点和舞台布景。但是,作为一种历史遗产,却正面临独特困境:它既是一个不断强化的文化符号,又是一种不断被拆除的物质遗存。因为回到日常生活,关于石库门的记忆可能都是负面的,拥挤、缺乏卫生设备、破败。2010年4月,石库门里弄作为建筑营造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筑的遗产变成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很少见的情况。

石库门里弄是高密度城市住宅,整体上是19世纪英国联排住宅的模式,而每一住户单元的空间格局实际上源自我们的传统民居空间格局。因此,石库门里弄是一种为连接乡土生活和大都市而创造的居住建筑类型,它不仅是形式上的中西结合,而且为当时来到这个城市的中国人,在陌生的现代大都市中找到了具有传统延续性的居住空间。石库门里弄街区是一种城市细胞,它以精明而有效的商业和公共活动的渗透,形成了社会网络,塑造了富于活力的街道和街区,形成很有包容性的城市社区生活。

石库门的保护与更新既面对现实中的很多复杂困难,也取决于我们对其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化。石库门是上海这个大都市特有的拥挤文化的写照,这种拥挤文化体现出高密度环境中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生存策略、空间智慧和居住品质,它对塑造当代居住空间仍有深刻启示。

专题十:城市安全与风险应对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安全与应对策略

邵益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研究员

城市安全方面有3个背景,也是近期3项重点研究。第一个背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所支持的“21世纪中国城市规划发展与管理”研究认为中国城市在公共安全上存在危机。无论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其核心都是人的安全,因此以人为本的公共安全是城市安全问题的核心。第二个背景,中国工程院近年的研究认为,我国区域发展沿海化,沿海城市临海化,临海产业集聚化,经济社会发展重心沿海集聚,而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该矛盾所造成的潜在风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第三个背景,中国工程院近年的研究表明,从气温变化上看,近百年来全球经历了不断增温的过程,未来50—100年增温幅度在1到5度之间。从降水变化上看,降水量波动性加大,极端气候条件增多,同时平均年降雨量呈减少趋势,但暴雨天数在上升。从海平面上升趋势上看,中国的海平面上升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长三角地区又是增幅最大的区域。这将加剧城市内涝发生的可能性,并对沿海核电站、港口等重大设施造成一系列影响。

基于背景分析,归纳出全球气候变暖给城市带来的3大风险:一是由极端气候造成的安全风险。本世纪以来,伴随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高温、强降水、干旱、台风、低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增加、强度增大。二是由海平面上升带来的综合风险。未来上海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长三角,长三角高于全国,全国又高于全球。而上海同时面临地面的相对沉降。这将直接导致风暴潮的基础水位和高潮位的抬升,风暴潮冲刷和漫溢海堤的几率将大大增加。海平面上升也将增大咸潮入侵距离和持续时间,并加剧内涝灾害的发生,引发湿地等生物栖息地面积减少,造成生态退化。三是由综合因素造成的水安全风险。水安全核心是饮用水安全。上海在1883年建立第一个现代化水厂后,随着苏州河、黄浦江污染、咸潮入侵等问题,取水口被迫沿黄浦江逆流而上。2006年太湖蓝藻爆发后,江苏、上海等相关城市纷纷将取水口设到长江。虽然水质改善,但上海的供水安全将受到长江大型水利工程以及沿江工业的影响,风险加大。

从战略层面上,要调整城市安全的战略方针。以水为例,1985—2000年倡导“开源节流并重”,2000年提出“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2014年住建部进一步提出将“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保障安全”作为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安全保障的总体战略。从规划层面上,要加强城市安全的系统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上,应考虑设立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涵盖水源系统、供水系统、用水系统、排水系统等各方面,提出一些原则性的、关键的约束,使其他下位规划有遵循的前提。从管理层面上,要提高城市安全的应急能力。气象、水文等相关部门,应提高对暴雨等极端天气的预报能力,及时发出响应预警;城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承担设施运行管理的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社会媒体则应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引导公众客观认识内涝问题,提高全民的避险减灾意识。在饮用水安全保障方面,必须在建立水源保护、水厂净化和管网输配“三道防线”和饮用水安全“多级屏障”的基础上,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水质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系统。而涉及城市安全的其他方面也应同样如此。

特大城市资源环境风险和解决对策—以北京为例

潘一玲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特大城市面临的资源环境风险问题是有共性的。我主要以北京为例进行阐述。

北京市的城市安全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人口增长方面,北京市人口增长呈持续和加速的趋势,给资源环境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压力;水资源压力方面,北京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而且随着未来城市规模飞速发展、人口大量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供应压力方面,北京90%以上的能源靠外地调入,一旦有供应线中断,就很可能引发严重问题;大气污染方面,近年来北京雾霾非常严重,同时重污染天数比例也在逐渐增加;城市内涝方面,北京市近年来极端暴雨增多,暴雨造成城市内涝积水,交通堵塞,灾损严重,对城市防洪防涝系统提出严竣挑战;水污染问题方面,北京市河道能达到水质要求的不足一半,地表水状况恶化将是城市又一大风险;固体废物处理方面,北京现有垃圾处理场基本为填埋式,未来两三年内,多座垃圾场将填满封场,全市或将出现近万吨固废处理能力的缺口。

在此次的北京总规修改中,规划转型和改革将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关注“人”这个根本问题。北京已经提出要严控人口规模。北京将长期面临多元人口、人口结构不断变化、人口空间分布差异化的局面,规划要主动解决。二是要严控城市规模,形成转型发展的思路。北京明确提出要规模减量,北京市平原区现状总建设用地占平原区面积的45%左右。其中,村镇建设用地主导了城乡的空间蔓延,控制难度很大,需要进一步集约减量。三是要重视规划管理。要发挥政府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公众参与的作用,共同提升城乡规划治理城市的能力。

北京的发展愿景是“可持续发展”、“和谐宜居”和“健康城市”。具体的战略和对策包括5个方面。一是城市增长的转变。北京未来将向“减量规划”转变,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用好存量建设用地资源,给新增的人口寻找承载空间。二是城市规划管理的转变。城市建设从追求增长向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留出缓冲空间转变。从管理方面明确划定城市禁止建设地区和限制建设地区,特别是要严格保护城市水源、河湖湿地、风景名胜区等生态资源。三是能源消费的转变。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费;降低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万元GDP能耗,改善一次能源结构,尽可能提高可再生能源占一次性能源供应中的比例。四是固废处理的转变。要改变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生活垃圾处理从以填埋为主,转变为以焚烧和生化为主,填埋为辅。坚持垃圾分类处理,实现垃圾资源化。积极研究垃圾全过程管理办法和政策。五是水资源管理的转变。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节约用水,建设更加先进的节水型城市。综合开源,增加可供水资源总量。加强水源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地下水的超采,蓄养地下水源。

城市生态风险与绿色弹性城市

诸大建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教授

以战略研究为出发点,我想探讨3个问题。第一,环境风险与生态红线。城市安全一般面临经济、社会和环境3大风险,今天重点讨论环境风险。上海经济实力已位列世界前20,但在宜居城市、生活质量、空气质量等方面的排名却非常靠后。上海对生态环境、社会治理、城市文化的关注将会逐渐占据主导。城市发展带来的所有环境问题都集中在“进出口”。而城市安全就要厘清整个系统的物质流程,不能只抓一个环节。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虽然经济总量大,但生态环境风险也很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生活质量高,同时生态环境脆弱性低。面向未来,上海应该以“弹性城市”作为发展目标之一。“弹性”指在遭遇灾害后,城市的快速恢复能力。而城市安全就是要建成一个能够应对各种风险、有弹性的、有恢复力的城市。城市的脆弱性可以从两方面衡量,一方面是易感性,即城市暴露于灾难的程度;另一方面是适应性,即在灾害发生后,城市处理灾难并迅速恢复的能力。而好的城市发展就是要做到通过风险预防和缓解来降低易感性,通过风险计划和准备来提高适应性。中国的特大城市一般具有高易感性,低适应性。一个小波动经常就变成大灾难,灾难发生的应急应对又不成熟,这样的城市是不具备弹性、不安全的。

第二,回溯分析与城市转型。为保证城市安全,规划思路需要从现状外推变为回溯倒逼。现状外推就是以现状作为自变量,以未来作为因变量,分析未来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得出需要多少土地满足需求,实现以需定供。而回溯就是先确定未来可用的土地、水资源、安全能源是多少,还有多少空间和资源,反过来确定效率可以提高多少。纽约的2030规划就采用了回溯倒逼思维。纽约规定到2030年碳排放目标要减少30%,并从建筑、空间等各个方面考虑如何减碳排放,从而分解到每年的指标。回溯规划应该成为决定上海未来30年的重要战略思路。

第三,技术改进与系统创新。城市规划的空间调控手段应该与其他部门的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集成的发展规划,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城市规划在很多问题决策上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在能源安全与低碳减排策略上,强调要引进新能源汽车,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而这些属于技术效率改进范畴,是从产业技术发展角度关心的问题。规划的强项是空间,需要战略上的整体掌控,这比从技术上的考虑要求更高。

城市安全的保障需要考虑空间调控和技术改进两个维度。比如技术上的突破使得小汽车单位能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但城市空间却发生蔓延,仍将导致城市整体能耗不断上升。因此,当技术不断创新时,规划上仍需构建紧凑城市,将空间调控和技术手段相结合,有效降低脆弱性,提高城市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上海城市风险治理的初步思考

翟国方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基于对日本城市公共安全及风险管理规划文件的解读,以及对上海基本信息的梳理,可以认为影响上海2040战略的主要风险有6大类:一是水灾。最新发表在美国《自然灾害》杂志上的一项全球研究显示,上海是全球最容易遭受严重洪灾的城市。其原因包括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地表下沉等。二是生态环境风险。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发展的光、热、气、水、土、营养等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尤其是水污染、空气污染、地面下降、海平面上升、土壤污染等。三是网络风险。城市金融系统、生命线系统、交通系统都广泛采用了信息技术,如果这些系统受到黑客的侵害,那么整个城市就将面临瘫痪的危险。四是公共卫生风险。特别是传染病会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风险。五是地震风险。上海必须认识到防震对战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六是周边地区灾害风险的影响,主要指核电站事故。上海周边在建或规划的核电站非常多,一旦出现事故,核泄漏会顺着洋流影响整个长江口,所以要引起高度重视。

针对这些发生概率小、但后果却非常严重的风险,有7个方面的治理管控方法。第一,尽快实施完成上海主要风险的评估工作,推动上海风险治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第二,重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并与城市总规衔接。第三,加强主要风险治理的硬件建设,特别是全过程监测与预警工作。第四,重视风险治理的全社会参与。风险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工作,更是社会团体和每个市民的工作。日本城市防灾减灾对策体系涵盖了政府、社会团体、家庭个人3个方面。第五,强化社会风险意识,培育安全文化。加强防灾教育、防灾训练。弹性城市的核心便是弹性文化的形成,对比中日韩三国居民对30多种风险认知的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灾害风险的意识非常低。第六,建立健全区域性城市联防体系,特别是跨行政区界的风险需要联防联控。这也是具体项目实践中,专家普遍关注的重点。第七,尽快建立健全灾害保险体系。灾难的损失不能由灾民单独承担,保险体系的建立通过保险制度将风险转移,不仅可以分担灾民的损失,而且有利于灾区灾后重建。

专题十一:面向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

面向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

余文凯上海市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智慧城市是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全面系统地考虑人类社会该怎么发展,重点是依托信息技术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转型。

智慧城市是一个不断对数据进行着采集、识别、联系、存储、整合、分析,能够协调运行的智能系统,它包含6个子系统:基础要素体系、公共服务体系、运行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法治的保障体系以及评估体系。通过对这6个层次的不断评估、跟踪、分析,可以不断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实际上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升级版,“大、云、平、移”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动了这一过程。首先,智慧城市的主体是人,强调人的主动参与和以人为本,并且以低门槛的创新来保持创新时代的活跃性。其次,整个城市的发展对产业的依托越来越归咎为技术支撑,依赖人的创新力量。第三,人们的生活、社交方面以及基础设施的配置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对上海而言,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主要任务之一,当前需要破解几个方面的难题:第一,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有待提升。第二,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尚处于起步阶段。数据开放面临着体制、机制问题,全市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还没有真正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数据汇聚平台还没有形成,真正支撑战略发展的数据库还需进一步拓展。第三,在数据创新应用方面存在不足。城市大数据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如何运用大数据进行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在社会治理方面如何创新,怎么营造一个低碳、和谐、公平城市的发展环境,这些领域都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第四,信息安全的问题存在隐患。信息不断共享、分享的同时,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焦虑也在进一步上升,推动数据共享的同时要推进信息安全的机制建设。

面向2040,要不断制定完善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创新。第一,规划编制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数据手段,让公众更好地参与规划制定。第二,要注重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到产业、社区、商业、公共配套的规划布局,再到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协调与服务,最后到决策规划,都需要顶层设计加以统筹。第三,要关注产业互联网,培育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城市整个产业布局、园区的布局都面临一种新的思考。第四,加速构建城市综合运行管理中心,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第五,完善城市综合服务体系,实现多元化。第六,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营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营造一种诚心、公平、和谐、创新的氛围。

运用大数据思维深化上海智慧城市建设

王世伟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所长、教授

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深刻认识大数据的特点与精髓,运用大数据新思维使上海成为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先锋城市。

第一,互联是大数据联系思维的体现。宏观方面,大数据突破了单一领域,促使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之间不断交叉汇聚,实现了智慧城市、智能制造、信息通信和产业等诸多数据载体的渗透互联,产生了基于交叉点创新的新模式和新形态,积聚了创新和变革的能量。中观方面,大数据形成地区、行业、部门系统数据的互联,以及跨界、跨域、跨语言的互联,其潜在的价值空间和发展空间不可估量。微观方面,大数据也是互通的数据,各类平台存储的数据应该秉持信息公开的原则,通过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海量数据还能形成平台互联、多屏融合,实现即时传输。

第二,发现是大数据价值的体现。大数据的精髓在于其显性与隐性的巨大价值。原始互联的大数据,仅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显性的价值,而通过深度挖掘的大数据,则能够为智慧城市发现大量的隐性价值。在大数据挖掘和分析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将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类数据在广泛融合环境下的自动感应感知,运用云计算技术开展数据流的挖掘;另一方面,将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和不同仓库的数据,纳入整合后的单一分析框架,为大数据的价值发现寻求科学正确的路径和方法。

第三,安全是大数据综合思维的体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驱动之双轮,两者具有紧密关联性、互动性,为智慧城市建设中如何搞好网络安全治理指明方向。从法制化角度,实现市域网络安全监管,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和关键基础设施保护,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城市应对安全威胁的快速反应能力。

在上海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中,上海应当确定大数据发展的定位和重点所在,创造更好的信息数据环境,不断提升上海城市管理效益和效能。以数据融合化、管理法制化的路线图,努力将上海建设成为网络社会时代的先锋城市。

智慧城市:城市的智慧

马文军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副主任,副教授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城市5大核心系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一,市民生活方面,学习、服务、消费理念正在发生转变,居住生活更加社区化,新媒体的大量出现丰富了社交行为。第二,产业经济方面,网络移动产业突飞猛进,移动消费迅猛发展,大数据成为国家核心资产,新技术推动传统大规模生产方式转向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第三,基础设施方面,城市开始提供更快更方便的公共交通,能源系统变得更有效率,并带来新的生产方式与能源输送方式。第四,资源环境方面,智能绿色低碳建筑兴盛,提供了大量经济和环境效益。必须积极提高城市恢复力,而不只是避免城市遭到伤害。第五,城市管理方面,公众的参与度相对较低,网络信息安全亟待规范,设施安排和城市管理需要最优化。

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与挑战,我们同样从构成城市系统的5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居民生活。互联网产业构建起全球化的网络课程、网络购物、网络服务,促进居民生活差距的逐步缩小,同时也构建起新兴社区环境和平台,人们开始搬到郊区,回到“简单生活”。第二,产业经济。大数据重塑商业模式,变革各行各业,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从里面挖掘出政治、社会、文化、商业、健康等领域的信息,甚至预测未来。第三,基础设施。能够充分利用物联网等技术,使城市的信息获取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地整合和共享信息资源。第四,资源环境。运用智能方式来进行能源的保存、输送和管理,通过物联网系统提升智能城市的适应力与恢复力。第五,城市管理。数据收集可以促进“自下而上”的信息传达,智慧城市鼓励更多人参与其中,并使城市与市民能及时应对时代变化。

智慧城市需要建立统一的平台,使城市5大系统能够有效地整合和协作。一方面,建立健全顶层设计协调机构建设,组建统一的智慧城市主管部门,统筹智慧城市建设中人、财、物、事的管理,完善内部决策机构、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联动和协调机制,同时设立审计监察机构和外部专家组成的决策咨询机构。另一方面,打破部门信息资源壁垒,城市的经济、土地、能源、管理等部门信息资源能够整合、流通、共享,各方机构的工作职能和衔接关系明确。这既保障顶层设计的全局性,又能形成对设计落地的支撑。

未来城(智慧城市)顶层规划

岳梅樱IBM大中华区智慧城市首席规划及架构师、博士

IBM在智慧城市实践工作中总结出一套成熟智慧的城市顶层规划方案,它着重关注城市里的人、企业、管理者三种角色。一是人,未来人口增长对上海市现在的基础设施提出挑战,需要对环保、节能重新设计。二是产业,到2040年所有的产业链难以维持高速的成长,政府要协助企业推进产业链转型,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优化产业链,引进符合节能环保的新型产业链,满足未来城市目标需求。三是管理者,构建新型的政府,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向老百姓和企业开放数据,借助老百姓和企业的力量来协助管理城市。

未来城市要做到让人感觉到安全舒适、人与人之间互动诚信,不仅仅是科技之城,更多的是要利用大数据将人的智慧发挥到极致。实现这一愿景的方法论如下。第一,功能图。分3个层次:策略层,指向各个部门,如公共安全、交通、环保、教育、医疗等;管理层,调研政府、企业、老百姓的需求,关注他们要实现的目标;执行层,实现人文、生态环境的指标,跨部门协作。第二,热点图。对于要达到的目标,把需要关注的内容标示出来,在未来城设计过程时,对关注热点做分析,弄清轻重缓急,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这是每一块规划的基础。第三,信息图。把问题过程分解开,用信息化的基础架构把各个要素关联起来,在信息图中显示出来。第四,指标图。制定目标的KPI(关键监测指标),在系统执行时将KPI作为对照。第五,路径图。分为3个阶段:做数据集成平台,智慧地应用和综合地运营,做预测和优化。

在进行智慧城市顶层规划过程中,要以信息化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老百姓都是信息收集者,通过手机可以参与城市管理;市长可以更好地掌控全局,只要联接网络就能指挥城市。对于城市管理,可以提高事件的快速响应能力,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判断、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前预警,减低灾难产生的后果。

建设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思维

张高峰1号店商务智能部高级总监、数据分析师

利用大数据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要进行思维转型。大数据思维可以概括为4方面:一切皆可测、一切皆可联、一切皆可试、一切皆可想。

上海建设智慧城市,要定位“四个中心”,立足长三角城市群,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政府部门而言,可从以下5个方面去思考。一是城市规划与社会资源配置:城市区划与功能布局、智能交通与智慧物流、预测并阻止住宅空置等;二是经济和生活领域:民生指数、打击售假等;三是舆情监测与公众沟通:民意舆情监测、电子政务公开等;四是公众安全与就业、教育:违法震慑,犯罪治理,社会就业机会供需匹配,再教育等;五是环境与公共卫生:环境与自然灾害预报,医疗、食品安全大数据等。

大数据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多元化异构数据源的存储与管理、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数据价值的挖掘与可视化,以及数据隐私与安全。尽管如此,大数据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机遇。一是推动了城市规划理论变革,过去是以政策、功能定位为先导,以物质环境为客体,基于场所理论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目标进行多维规划,而大数据时代的规划特征是使用人口、产业、资源,以及自然等全景数据,以服务、体验、感受为主导,向流动、移动空间理论转变。二是加强了智慧城市的数据支撑,过去是环境、资源、人口、产业等静态数据,以及GIS、遥感、三维仿真工具等,大数据时代更多地使用人财物流动数据、分时段与即时数据、民生民情舆论大数据。三是丰富了智慧规划成果表现形式,过去成果展现是要符合法律政策规定、具有操作性、符合技术标准规范,经济合理,大数据时代更为强调动态模拟与人文反馈。

猜你喜欢

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上海城投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上海的新使命
上海“进博”开创未来
第四届CWIEME上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