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路径探析
2014-04-28李许卡
沈 滨,李许卡
(西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兰州 730070)
合理的产业结构会促进就业结构的健康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会阻碍充分就业的实现;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就业结构也对产业结构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的就业结构调整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匹配的就业结构调整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呈现出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这不仅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也阻碍了充分就业的实现,所以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现状
(一)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特征
在此按照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进行考查。1978—2012年期间,我国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演变与配第-克拉克定律所描述的关于产值结构的变化规律并非完全一致,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逐渐增加,但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这35年的时间里一直比较稳定,在最高占比年份(1980年)占比为48.2%,在最低占比年份(1990年)占比为41.3%,相差不多,波动范围一直处于40% ~50%之间,总体呈平稳波动。同时,就业结构的演变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所描述的有关就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第一产业吸引的就业人数所占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吸引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逐渐上升。第一产业所吸引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78年的70.5%下降为2012年的33.6%,降幅为3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吸引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78年的17.3%上升为2012年的30.3%,增加了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吸引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78年的12.2%上升为2012年的36.1%,增幅为23.9个百分点。
(二)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表现
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就业结构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此引入结构偏离度这一指标来反应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产值比重之差,它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当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时,说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有劳动输出的可能;反之,当结构偏离度小于零时,说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有吸引更多劳动力进入的可能。根据相关数据计算的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1978—2012)
从表1可以看出,这35年里,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演进过程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其中,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均为正,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负,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吸纳了过多的劳动力,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不足,就业结构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绝对值都在下降,说明劳动力的转移使结构偏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优化,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资本和技术的投入,这对劳动力造成了替代。但是截至2012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普遍较大,说明了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问题较为严重。
二、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
首先,通过建立相关系数矩阵,对我国三次产业及三次产业就业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就业贡献率,考查三次产业对新增就业的拉动作用。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在此引入相关系数,它可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反映两个变量的相关程度及相关方向。为了衡量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程度,在此采用变形的相关系数方程:
其中,n表示时间序列项数;i、j分别表示三次产业部门(i,j=1,2,3);xi、yi分别表示第i产业部门的产值占整个GDP的比重、第j产业部门的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rij表示第i产业的产值与第j产业的就业之间的相关程度。rij的绝对值越大,表示i部门的产值变动对j部门的就业变动影响越大,反之越小。
为了观察的方便,在此采用行主序形式的相关系数矩阵来表示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如下所示:
把1978—2012年的相关数据代入公式(1),得到我国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可以看出,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均与自身的就业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9613、0.3659、0.9418。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呈高度正相关;第一产业的产值变化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均呈负相关,说明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加会引起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变化也都和第一产业的就业呈负相关,说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会引起第一产业就业的减少。具体来看,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就业的相关系数高达0.9613,呈高度正相关,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就业的相关系数为-0.7936,呈中度负相关,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就业的相关系数高达-0.9656,呈高度负相关。而现实是我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在不断的下降,呈现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在大量的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在不断增加,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在不断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流动。进一步考察第一产业就业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关系,带入相关数值,计算得出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839、-0.9751,又可以得出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其次,第二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的相关系数为-0.5832,呈中度负相关,与自身就业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3659,呈中低度正相关,与第三产业就业的相关系数为0.4164,也呈中度正相关。观察这三个数据,可以发现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的相关性均不是很强,说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在吸引就业能力上相对较弱,但其增长及对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增加仍促进了自身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增加。最后,第三产业的产值与第一产业就业的相关系数为-0.8715,呈中高度负相关,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出有较大的作用,与第二产业就业的相关系数为0.6107,呈中度正相关,说明其增长对第二产业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是非常明显,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与自身就业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9418,呈高度正相关,说明他对自身就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可以得出,较之第一产业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三次产业就业的拉动能力最强,我们应该继续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二)三次产业的就业贡献率
在此引入就业增长率这一指标,衡量我国三次产业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zi表示第i次产业的就业贡献率;ΔLi表示第i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化;ΔTL表示就业总人数的变化。某次产业的就业贡献率越大,说明该次产业的就业贡献率越大;反之,越小;当就业贡献率大于0时,说明该次产业的发展对自身就业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反之,说明有挤出作用。把1978—2012年的相关数据代入公式(2),得到三次产业的就业贡献率,结果如表2。
表2 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贡献率(1978—2012)
从表2可以看出,在1978—1990年期间,三 次产业的就业贡献率相差不大且都大于0,都是对就业产生整体拉动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处于试探性阶段,产业结构调整不大,劳动力流动在一定程度受到限制。但是在1990—1997年期间,三次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动,第一产业的就业贡献率逐渐下降,在1995年最低时达到了-1.821,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贡献率逐渐上升,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在1995高达2.238,说明第一产业有大量的劳动力在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流动。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第二波浪潮,沿海开放城市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空前解放,为这一时期劳动力的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在1996—2003年这一期间,我国国有企业进行了深化改革,引起大量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直接导致了第二产业就业贡献率的下降,同时,第一产业的就业贡献率保持下降,第三产业的就业贡献率保持上升。在2003—2007年在这一期间,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完成,国有企业开始复苏和发展,第二产业的就业贡献率也开始上升。在2008—2012年在这一时期,三次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变动趋势基本保持稳定,但是第三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出现了波动,它并没有保持一直高于第二产业就业贡献率的趋势,这与第三产业的发展转变有关。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成熟,新型第三产业像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行业、各类技术服务业等开始涌现,他们缺乏传统的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加工贸易业等服务业对就业强大的吸纳能力,他们更需要大量的资本和技术的投入而非一般劳动力投入,这就对劳动力构成了挤出,与第三产业就业贡献率下降相对应。
三、技术进步、资本深化对就业的影响
以上在有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变化原因的分析中,反复提到了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一般认为,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的初期,其会对就业产生挤出,而随着技术的应用和资本深化程度的提高,它们又能促进就业的扩大。
为此,通过建立C-D生产函数建立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方程来考察技术进步及资本深化对我国就业的具体影响,如下所示:
其中,Lt、At、Kt、wt分别表示各个时期的劳动力人数、技术水平、资本存量和工资水平,α、β、γ分别表示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的产出弹性。在方程一的基础上,为了考查技术进步及资本深化对就业的影响,在此引入技术水平(用TFP表示)、资本深化程度(用DEEP表示)两个指标,得到方程二:
其中,vt、εt分别表示不可观测的时间效应和随机扰动项,DEEP表示资本的深化程度,在此用资本劳动比衡量(资本劳动比=历年资本存量/历年就业人员数),TFP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用来衡量技术进步。
首先,关于资本存量的计算,一般采用由Goldsmith在1951年开创的永续盘存法,其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其中,kt、kt-1、It、Pt、δt分别表示第t年的资本存量、第t-1年的资本存量、第t时期的新增投资、第t时期的价格水平、第t时期的折旧率。计算资本存量时涉及到四个变量,即基期资本存量、资本折旧率δt、历年投资及将历年价格水平确定。在此以1952年为基年;折旧率采用张军等(2004)采用的几何效率递减的余额折旧法估算出来的折旧率δ,其值为9.6%;以历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作为新增投资;并且沿用张军(2003)采用的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作为全国的投资价格指数。代入相关数据,运用excel软件计算得到我国1978—2012年期间的资本劳动比,结果如表3。
表3 资本劳动比(1978-2012)
其次,TFP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曼奎斯特(Malmqulst)生产率指数法,这个方法是由Cavesetal在1982年首次用来作为测算生产率指数使用的,指数测算的基础是距离生产函数。
关于距离函数(Distance Function),假设有m个投入要素、s个产出,t=1、2……,表示期数;投入向量xt∈Rm,产出向量yt∈Rs,Ft代表技术水平,其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进而得出距离函数的计算公式:
公式4表示在技术水平Ft一定条件下,固定投入xt的产出yt与最大产出的比值。根据距离函数,Caves,Christensen,Diewert(CCD)第一次定义了相对于单一技术、基于输出变量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其中,d0t(xt,yt),d0t(xt+!,yt+1)分别表示根据生产决策单元在相同时间段同前沿面技术相比而得到的输出距离函数,d0t(xt+!,yt+1),d0t+1(xt,yt)分别表示根据生产点在混合期间同前沿面技术相比而得到的输出距离函数。再据CCD所提的两个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几何平均值,得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测算方程:
当M0>1,表示生产决策单元的生产率从第t期到第t+1期有所改善;当M0<1时,表示生产决策单元的生产率从第t期到第t+1期有所衰退。在此,代入就业人数、资本存量等数据,运用DEAP2.1软件计算得到全国各年的TFP数值,如表4所示。
表4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1978-2012)
代入计算得到的所有数值,运用Eviews7.0进行回归得到最终方程:
可以看出,方程四中TFP的系数为-0.135、DEEP的系数为-0.149,均为负值,说明在这35年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对我国总体的就业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说明我国的技术进步及资本深化程度目前都还处在前期阶段。我国在今后生产中需要处理好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就业增长的关系。协调好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同就业增长相匹配的速度,促进就业和经济的协调增长。
四、结论和建议
以上分析得出,这35年里,我国就业结构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虽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吸纳对就业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作为主导产业的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作用与其地位并不匹配,第三产业也没有充分发挥其对就业的吸纳作用。主要原因是在近些年的经济发展中,我国一直十分重视资本和技术投入,但是我国仍处于技术应用和资本深化程度的前期阶段,这一现实使得现阶段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对劳动力产生了替代,导致了我国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这一结果。所以,为了经济更好地发展和实现充分就业,必须探索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路径。
解决就业结构调整的滞后性,就是要促进劳动力转移和扩大就业。
关于促进劳动力流动。首先,需要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大力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使劳动力拥有一技之长,减少劳动力素质偏低这一因素对劳动力流动的阻碍。其次,建立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网络和正规的劳动力中介机构,并通过媒体向劳动者发布需求信息,降低劳动者的信息搜集成本,增加劳动者获得合适工作的机会。
关于扩大就业。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把第二产业的产业升级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减少其发展对就业的挤出,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兼顾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合理调节他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其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其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同时,选择合理的技术进步路径、资本深化路径,在发挥技术进步、资本深化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同时,减少其对就业的挤出,走增长促就业的经济发展道路。
[1]郭克莎.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李仲生.人口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喻桂华,张春煜.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2004,(9):9 -13.
[4]程红莉.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及对失业的影响[J].统计观察,2006,(2):97-98.
[5]张秀娟.珠江三角洲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效益分析[J].统计与预测,2001,(3):40 -42.
[6]张建武.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9,(2):26 -33.
[7]张车伟,蔡 昉.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5):22 -30.
[8]周 兵,徐爱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机制构建[J].软科学,2008,(7):84 -87.
[9]崔 亮,艾 冰.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2008,(6):112 -116.
[10]朱智文,王 辉.甘肃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研究[J].开发研究,2009,(5):52 -57.
[11]吴敬琏.中国经济调整及前景展望[J].经济前沿,2005,(1):4 -6.
[12]蔡 防.中国城市限制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1,(4):31 -36.
[13]林秀梅.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就业的互动机理[J].社会科学战线,2009,(4):101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