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现实主义戏剧空间的一次解构
——原创话剧《民生巷11号》舞美设计后记

2014-04-28刘海峰郭荣庆

剧影月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舞美老宅解构

■刘海峰 郭荣庆

对现实主义戏剧空间的一次解构
——原创话剧《民生巷11号》舞美设计后记

■刘海峰 郭荣庆

舞台上一幢高大的“老宅”,将民国建筑独有的魅力展现在眼前,观众一走进剧场便不由自主感到震撼!由南京市艺术研究所与南京市话剧团联合创作演出的话剧《民生巷11号》近日在宁首演时,以各种绝妙的创意,令观众深深地感受到南京创造的“南京记忆、南京味道”。南京市文广新局重点推出的这部原创新剧目,具有浓郁的南京本土特色,在记忆碎片中折射出城市文化的风土人情与深厚底蕴,寄托着人们对故土家园的深情留恋。无论剧情还是舞美都以新颖独特取胜,生动地勾勒出老南京地道的人文历史与坊间趣闻,让观众感受到“老南京”的氛围。剧中舞美实景的运用和转台的巧妙设计,既独具创意,又令观众感到非常新奇。尤其是呈现在舞台中央并根据剧情需要进行360度正反双向转动角度的一座“民国建筑”典雅壮观气势非凡,如此逼真的立体实景造型在舞台上出现,在南京戏剧史上前所未有。演出过程中,当高大的“民国建筑”随着剧情进展突然转动起来,观众席中不由地发出惊叹声,紧接着就报以热烈的掌声。得到观众的肯定与赞许,笔者作为本剧舞美的设计者,此时数月的辛劳顿消,倍享收获劳动成果的幸福。

话剧《民生巷11号》是一出有着现实主义特质的戏。全剧没有尖锐的戏剧冲突,也没有强烈的戏剧动作。结构看似松散,它的戏剧情势是在不经意的细节之间形成。导演阐述是这样表述的:民生巷这个戏里,老宅拆迁是大背景,拆与不拆都改变着戏的进程。老肖和小川因为老屋拆迁回来,老马和老于因为不拆而产生不快。一个简简单单的“拆”字,却打破了剧中人物内心的平衡。这样的老宅对于他们来说何止是栖身之地,这里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摆设,甚至一个拐弯,一个窗台都已经缀满沉甸甸的记忆了,更别说那些深入骨髓的传统与习惯。

拿到剧本后我们一直在想,这种看似松散的结构倒是很需要一种形式感很强的构架来彰显它的独特性。于是在做前期的准备工作时,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些针对剧本的想法,反复研读剧本后,我们确立了《民生巷11号》这个戏的舞美将运用解构现实主义风格的想法。民国建筑不单是南京重要的建筑遗产,更奠定了南京的城市形态。这些承载着南京历史文化的老房子传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老宅拆迁后我们到底会丢失什么?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在钢筋混凝土之间有什么是我们再也找不到的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让已经确立的想法更为坚定。我们试图把立体派表现手法运用到舞台设计中,希望突破过去惯用的舞台形式,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让观众忘记了舞台上是在演戏,犹如面前的舞台口是一堵墙,不过是玻璃墙而已,观众是从玻璃墙透视着那里发生的一切,发生的一个个真实的生活场景和身边的事。让观众完全相信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南京……

其实对于舞台设计而言,解构现实形象的手法其实是屡见不鲜的,在经历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直至先锋戏剧等诸多流派后,如今的戏剧舞台呈现出向传统理念回归的现象,现实主义风格重新受到青睐。当然,完全地再现历史无疑是艺术里程的一种倒退,而运用“解构”的方法将实现对现实主义舞台创造的一次革新。舞台时空在打破了现实的同时又对原结构进行重组和提取,这样不仅强化了作品的形式感,往往也更能实现艺术家想要表达的主题。《民》剧的舞美设计过程正是沿着这个思路向前迈进的。民国建筑最为显著的是檐下简洁而粗壮有力的斗拱,这是纯粹起结构作用的受力构件,它从柱头上层层出挑支撑着深远的屋檐,看上去自然生动,天人合一,虚实相生,时空一体。并且充分体现在空间形态的具体设计中。不论青砖、木楼梯、石块、老虎灶、老虎窗等,价值与美感远比用大自然的本色更有意义,更具价值,更与表演协调。我们在保留日常生活环境的同时又提取了建筑的主要梁架结构,既能让观众完全相信这是一间南京城里常见的一座民国建筑,又区别于任何现实的空间。它不同于以往写实主义再造一个真实的生活环境,我们只是选择了能够起到象征作用和暗示人物精神状态的特定因素,比如房间的骨架、门、窗、地板等,便已足够揭示剧中的地点与环境。

在舞台空间的创造上我们采用了视觉的提炼与生活的真实相结合,把那些充满感情的房屋框架,扶梯,老虎灶,葡萄架,井台推到观众面前。这些大都带着老宅里几代人生活的痕迹。它是历史的也是人文的,是我们不忍割舍的一部分,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我想这也是我们出于对这个戏的态度吧。

在井台的处理上,有人觉得它应该放在前院或者放在后院。而我们却把它放在院落的一角,它永远安静地放在那里,不随房子和前院后院的转动而变化。这种处理也是我们对井台、对老宅生活的一种祭奠,因为这样的老宅,这样的老井已经慢慢地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

毋容置疑,现实主义的题材和素材是戏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来源。但是与早期照搬剧本,再现具体环境相比,今日更为主观和深入。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也更加关注素材的内在含义和象征意义,巧妙地用其暗示环境、传递情绪。在《民》剧舞台上,我们把老宅放置在转台上,转台的作用强化了院落的空间感,既突出也充满变化。在演出中使用旋转变化,是没有方向、多变环境特点的中心舞台,连色彩也是中性的,一片青灰。让灯光充分发挥展现“四季”色彩的区别。舞台不同角度高低变化,造成面积、体积的韵律感,装饰感,流动感,同时又是环境的暗示。舞台的旋转并没有给演出表演带来不协调,因为这各种各样的因素变化,再现了南京民国建筑文化,传达出老宅里的人和人在房子的转动之间彼此心心相印,彼此和谐相处,彼此更为深厚的人文内涵。舞美实景和转台的设计为全剧剧情和人物时空起承转合提供了支点和支撑,也成为剧中人物传递情感的重要媒介。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延续了一座城市的文脉。

虽然制作如此庞大的仿真建筑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与资金。但是从演出效果和观众的反响来看,花这么大的代价在舞台上再现“民国建筑”非常值得,因为厚重敦实的老宅,本身就是老南京历史的一个缩影。而且,正因为舞台上有了这座十分逼真的“民国建筑”,才使剧情显得真实感人,才会令观众如临其境,设身处地体会到剧中三位老友为何对“老宅”感情深厚难分难舍,才会被舞台上小人物的真情感所吸引和打动。

话剧《民生巷11号》已经成功上演了。它是南京舞台上解构现实主义戏剧风格的一次崭新诠释,也是我们探索舞台动作空间的创新尝试。

猜你喜欢

舞美老宅解构
儿子要卖老宅, 母亲拒绝搬离,怎么判
还原
解构“剧本杀”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老宅
俄国戏剧舞美特点初探
写于斯德哥尔摩
老宅
“首届舞美大师论坛——感受视听空间的表现力”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