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4-04-27潘志峰
潘志峰
摘 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而课堂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参与意识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应牢牢占领这块阵地,想方设法使课堂教学激情四射、学生兴趣盎然。这样,学生因为课堂的精彩纷呈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教师也会因学生的倾情投入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良性循环。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关键词:创设情境;成功激趣;质疑激趣;导语激趣;美感激趣;歌曲激趣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相应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已经形成的兴趣得到强化和巩固,并使之趋于稳定。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多组织几次符合学生特点的、与学习有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把某些表面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置于适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富有趣味的环境中,使学生以愉快欢乐的心情进行学习。例如:在上写景作文课时,我们可以先带学生走进自然,留心观察,教师在旁边适当指导,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景物,这样学生就不用苦思冥想、写作也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他们就会觉得有东西可写。在写完初稿后,由学生扮演“教师”角色,修改同桌的作文。这样他们在写作中,就会积极投入,思维活跃,既提高了学习效果,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渴望获得成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方面的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增强学习兴趣。我们应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比如:我们在评讲卷子时,对那些取得进步的学生应及时的给予表扬。这样做,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会不断努力,渴望得到下一次的表扬。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对那些发言条理清楚、思路敏捷、有创新性的同学,我们应大力提倡 “好极了!”“就是这样!”“我为你自豪!”“棒极了!”“真是不可思议!”“真不错!真有你的!”“精彩极了!”这些美好的话语。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一步提高。
三、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轻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敢问、乐问、善问。鼓励学生养成“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让学生懂得古今中外不少杰出人物是靠“突发奇想”、“异想天开”叩开成功大门的,要求学生大胆提出疑问。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一大难题,学生学起来经常是枯燥无味,但是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教学方法,往往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们在教学《伤仲永》这篇课文时,教师不宜讲解过多,针对仲永前后巨大的变化让学生大胆提问,学生就会提出很多新颖的问题,学生的回答也是多姿多彩,这样原本枯燥的古文一下子变得富有趣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另外,我們在学生提问时,要做到耐心认真地聆听,不应表现出不耐烦,态度冷淡,不应打断学生的话,更不应嘲笑、讽刺学生。不管学生提的问题正确与否,质量如何,教师都应该用赏识、鼓励的目光注视他们,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四、充分利用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导语不仅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语。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妙趣横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去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例如我们在教学《孙权劝学》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从“刮目相看”这个成语故事导入,学生就会迫切地想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学习的欲望也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来。
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注意把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使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开场白中迅速定向,进入对教材重点的探求。当老师的话语,像淙淙的小溪一样流进学生心田的时候,就会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鼓起他们学习的风帆,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增强课堂美感提高兴趣
教学即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重要的是一门语言艺术。单位时间内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运用了艺术语言。在课堂上,老师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异样顿挫的语调,维妙维肖的表情,把学生凝聚到自己的周围,和同学们共同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产生“教”与“学”的共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如果生动幽默,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将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六、利用歌曲来提高兴趣
兴趣是一种情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他就会积极地寻找能满足他兴趣的事物。那么如果孩子们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是学习的最积极、最有效、最持久的方法了。例如我们在教学《最后一课》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那么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就能准确地把握这篇课文的主题,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趣。在教学《土地的誓言》一文时,教师可以演唱《松花江上》这首歌曲,创设情境,便于学生对这篇文章主题的理解。适时插入歌曲的教学方法,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让学生在歌声中受到感染,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要想让课堂活跃起来,学生主动参与是关键。课堂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扩展教学形式,使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使孩子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宽松课堂环境中,得到多一些思考的情境,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