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4-04-27高海燕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质疑问题意识小学数学教学

高海燕

摘 要: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逐步形成问题性思维方式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一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问题意识;质疑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课堂教学倡导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创新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就此,我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創设生活情境,搭建学习平台,激发学生问的兴趣,使学生想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知识的情境化,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动力。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质疑,从而不断启迪学生创新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吨的认识”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喜欢喝桃汁饮料吗?老师有一吨桃汁饮料,谁在一天之内把它喝完,我就奖他一台电脑。”学生马上就问到:“一吨有多少呢?”学生的这一质疑激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明白了1吨=1000千克,初步感知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以“置疑”开路,在平常处设问,于无疑处生疑,让学生养成多思善想的好习惯,从而培养他们求异思维,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乐于质疑,使学生敢问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不能大胆地提出问题,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多么幼稚,稀奇古怪,不着边际,都不能加以批评指责,而对于确有创见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支持。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这样就能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如,在一节复习课上,一位不爱看书的同学突然问道:“老师,4X+9>90是不是方程?”这一问,有的同学一阵哄笑,有的同学说:“连这也不知道……”因为这是本单元开头已经学过的基本概念。当时,我没有指责他,也没有表现出不高兴的表情,而是赶快让其他同学安静下来,并对这位同学说:“你能大胆提出自己不清楚的问题,很好,这说明你已经开始认真思考问题了,不过这个问题就在书上第54页,你很聪明,相信你看完书后就会明白的,请你明白后告诉老师好吗?”几句话使这位同学马上打开书寻找丢失的基础知识。以上事例说明只有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道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暴露他的思想局限,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三、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问

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从多角度提问。如在教学“正方形的周长”时,让学生计算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生A列式:3+3+3+3 ,并说明把四个边长加起来。生B提问:“可以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吗?”于是列式为:(3+3)×2 。生C则 说:“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用边长乘4。”则列式为3 ×4 。这样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在不断的提问的思维中得到提高。

四、恰到好处地创设问题情境,倡导质疑,使学生会问

仅仅敢问、想问还远远不够,关键是有问题可问,尤其是能问出有价值的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质疑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问。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方法能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听完我的问题后,许多学生不满足课本上的推导方法,而是主动质疑。有一位同学举手问道:“老师,能不能把圆等分后,拼割成其它平面图形来计算圆的面积?”经他这么一问,同学们跃跃欲试,重新操作学具,有的将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有的将圆转化成三角形,还有的将圆转化成梯形,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创造,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剪、拼、摆的探索过程,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有个同学脱口而出:“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圆的半径。”话音刚落,就有一位同学站起来反驳:“老师,我认为不一定,得看条件。有的情况下,不一定非知道半径,也能求出圆的面积。”接着,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在这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求圆的面积是多少?因为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所以求圆的面积时,只要把半径的平方看作一个整体,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了,所以,不需要知道半径是多少。”是啊,只有恰到好处地创设了问题情境,学生才会产生疑问,才会提出问题。通过训练,他们就能提出思维含量比较高的问题来,甚至敢于向书本挑战。

五、让学生享受解决问题的喜悦,激发问的热情

例如,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后,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一天,唐僧师徒四人非常口渴,孙悟空只找来一颗西瓜,唐僧开始分了:猪八戒分四分之一,孙悟空分八分之二,沙增分十二分之三,唐僧分十六分之四 。唐僧刚分完,猪八戒就嚷嚷道:不公平,我的最少。”讲到这儿,我问道:“你们觉得猪八戒说得对吗?”这时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同时暗示同学们可以拿圆形当作西瓜。通过小组成员切磋讨论,及老师的提示终于自我解决了问题。学生在这样的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依靠小组的集体力量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共同分享了集体的智慧,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条件,主动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通过问题的提出、解决,转变观念、增强体验、提高认识、发展个性,为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质疑问题意识小学数学教学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