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控制管理
2014-04-27林云
●林云
试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控制管理
●林云
银行业是风险行业,银行信贷工作必须坚持风险管理为本,围绕资产质量安全,提升风险防范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建立和完善全员参与的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在内的风险管理体系,对各种风险、各业务品种、流程各环节实施有效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由过去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向信用、市场、操作风险全面管理转变,达到既支持经济发展,又防范银行风险的目的。
商业银行 全面风险 防范管理 工作原则
一、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其原因
1.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全面风险管理,就是在金融企业面临开放、经营风险增加、产品创新加剧的环境下,建立和完善全员参与的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在内的风险管理体系,对各种风险、各业务品种、流程各环节实施有效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内容由过去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向信用、市场、操作风险全面管理转变。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的种类包括:(1)市场风险。市价波动对于商业银行运营可能产生亏损风险,如利率、汇率、股价等变动对相关部位损益的影响。(2)信用风险。由于信贷客户无力偿付贷款,导致求偿无门的风险。(3)资金流动性风险。影响商业银行资金调度能力之风险,如负债管理、资产变现、紧急应变能力。(4)业务操作风险。作业制度不严密与操作疏失对企业造成之风险,如流程设计不严密或矛盾、作业执行发生疏漏、内部控制未落实。(5)法律约束风险。契约是否完备与有效,对企业可能产生之风险,如操作业务合规性与合法性。(6)会计账务风险。会计处理与税务对商业银行盈亏可能产生之风险,如账务处理合法性、税务咨询及处理是否完备。(7)信息资讯风险。信息不对称以及资讯系统之安控、运作、备援失当导致商业银行的风险,如系统障碍、死机、资料消失,安全防护或电脑病毒预防与处理等。(8)经营策略风险。商业银行在竞争环境中,选择市场目标或核心产品失当造成的风险。
2.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一是内部控制体系存在较多弊端。大部分银行未设立独立的专业部门承担风险管理职责,更多的是依靠非独立专业部门牵头负责或由各个专业条线内部控制。在全行范围内,往往没有形成针对风险的统一的政策标准,各职能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协调,风险管理处于分散割裂状态。总分支行制下的直线职能制削弱了内控力度,各级负责人横向权力过大,为操作风险的发生提供了空间。
二是商业银行现行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目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尚处于初级管理阶段,主要依赖专家管理,主要手段是质量控制,还没有建立起风险管理系统,对如何定量计算分析操作风险知之甚少,在开发和运用风险的资本分配模型上基本属于空白。商业银行日前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基本上难以反映本行风险的总体水平和分布结构,与国际上要求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差距不小。
三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数据积累匮乏。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用于计算监管资本的内部操作风险计量法,必须是建立在内部损失数据至少5年的观察基础上。可是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很少有建立损失事件数据库,大多缺乏损失和风险方面的历史数据。风险管理需要信息系统强有力的支持,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另外,由于社会诚信机制不健全,行业数据和公共外部数据的真实性难以准确判断,也影响到风险计算和管理决策。
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的工作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构建集中、垂直的风险管理体制,加强前、中、后的整体联动和相互制约,形成覆盖商业银行各种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有效平衡风险和运行机制,促进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全面风险管理必须对风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以减少风险负面影响。就目前商业银行的现状而言,改变风险管理的工作原则是:
1.风险管理部门垂直化管理原则。为保持风险管理的相对独立性,按照战略导向,建立适应现实金融生态、适合业务发展、有利于价值创造、垂直化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下级风险管理机构对上级风险管理机构负责,上级风险管理机构负责对下级风险管理机构的业务运行组织、工作布置与绩效评价等,加强对风险管理工作的集中领导,强化风险管理政策、制度标准、风险监控和信贷审批的统一管理,建立独立的报告线路,增强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2.整体联运与相互制衡原则。按照客户导向优化业务流程,建立风险管理融入业务流程的平行工作机制,加强前中后的整体联动和有效制衡,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有效经营。
3.专业化管理原则。建立对信用、市场、操作风险的专业化管理模式,细化风险管理岗位设置,建立专业化的风险管理队伍,运用精细化的风险计量技术和分析工具,提高风险管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
4.完备的权责利匹配原则。在确保风险管理权威性和独立性并实施垂直化管理的风险组织的前提下,完善风险管理与各项风险决策行为的责任制度,明晰各级风险管理机构人员的权力和责任,清晰界定风险条线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工作关系,建立与风险回报管理相配套的风险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5.统一方案统一标准的原则。根据总行风险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统一制定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各基层单位实施方案规定的职责范围和程序内规范运作,确保工作的总体一致性。
三、提高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策略建议
1.构建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体系。实施集中管理的风险治理组织结构,设立独立的自成体系的操作风险与信贷风险管理部门。在基层单位机关部门必须设立兼职风险管理人员,做到独立分析判断、管理决策。实行垂直化的风险控制作业流程,明晰各部门兼职风险管理人员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定位职责,确立其管理边界。
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金融风险越来越大,风险种类越来越多,表现形式也越来越隐蔽。因此,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加强对信贷风险管理的同时也应将市场风险、投资风险、结算风险、财产风险、财务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的风险纳入风险管理范畴,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体系。
2.必须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商业银行要制定和执行统一明确、能够体现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做到既符合国际规则,又符合本行特点的风险事件分类标准;结合本行自身经营特点、业务规模、各业务品种的操作流程,确定风险计量和资本分配的方法,确定各项业务品种应对操作风险的应急措施。在风险管理内容上,要由单一信用风险管理向法律、信用、市场、操作多种类型风险管理转变;在风险管理方式上,要由审批授信等直接管理向直接管理和以运用模型进行风险的定量分析等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要由事后被动督导型管理为主向源头控制型管理与末端治理型管理相结合转变;在风险管理机制上,要由惩罚功能向惩罚功能与激励功能并重转变;在风险管理对象上,要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
3.切实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技术。研究和选择新巴塞尔协议所建议的计量方法,积极做好数据收集和系统设计,逐步开发适合本行特点的内部风险计量模型。借助先进的IT技术,建立操作风险与信贷风险、市场风险的历史数据库,为测量风险、分配资本和设计模型打下数据基础。
4.建设风险管理文化。商业银行必须因地制宜地建设符合本行特点的风险管理文化。银行高层应首先提高对风险的认识高度,把风险管理工作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在全行内推行风险管理的理念,把风险管理作为关系银行业务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提高基层单位的操作风险意识,使之掌握识别、分析、度量和控制操作风险的基本方法。
[1]杨秀娟,陆禹.浅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0(17)
[2]圣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董谭玖.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付群.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外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作者单位:温州银行 浙江温州 325000)
(责编:李雪)
F830.4
A
1004-4914(2014)07-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