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向随钻扩眼技术在塔河油田侧钻水平井中的应用

2014-04-27张晓明崔海林董志辉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4年3期
关键词:双心塔河井段

张晓明,崔海林,胥 豪,董志辉

(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7)

随钻扩眼技术(Ream While Drilling,简称RWD)是采用随钻扩眼工具和常规钻头程序,在全面钻进的同时扩大井眼的一种钻井技术[1]。随钻扩眼工具[2]从结构上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钻头型的随钻扩眼工具,主要包括双心钻头(单体式偏心钻头)、双体式偏心钻头和近钻头随钻扩眼工具;另一类是具有独立结构的随钻扩眼工具,主要包括偏心结构和同心结构的随钻扩眼器。随钻扩眼技术在优化井身结构、改善固井质量、提高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成本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3-4]。

塔河7区部署的定向随钻扩眼侧钻水平井-TK7-640CH井目的是测试开窗侧钻后,采用定向随钻扩眼钻井技术在塔河油田应用的可行性,为后续施工提供经验,同时提高该油田的开发效果和效益。

1 地质工程概况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中段阿克库勒凸起西南斜坡,石炭系砂岩、奥陶系碳酸盐岩为其主要储集层,储层发育,储量分布以缝洞系统为基本单元。TK7-640CH井钻遇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巴楚组和奥陶系鹰山组,地层岩性包括砂泥岩、泥岩、双峰灰岩和泥晶灰岩[5-6]。石炭系到奥陶系厚度变化差异明显、压力系统较为复杂,石炭系坍塌应力高,奥陶系地层压力系数低,为高-低压力体系,加之奥陶系顶部可能含有水层,给开发和侧钻带来一定难度。

TK7-640CH井采用φ177.8 mm套管斜向器开窗侧钻工艺,侧钻点位于井深5 217.52 m的石炭系卡拉沙依组。为了保证侧钻成功,本井设计采用二开井身结构(图1):一开φ149.2 mm牙轮钻头侧钻至5 228 m,然后进行定向随钻扩眼作业,直至一开设计井深5572 m,下入φ139.7 mm膨胀管至井深5 569 m并膨胀固井,封隔巴楚组不稳定泥岩地层;二开φ130 mm钻头钻至设计完钻井深5 985.02 m,裸眼完井。

图1 TK7-640CH井井身结构设计

结合塔河7区地层特点和本井钻探要求,TK7-640CH井设计为“直-增-稳-增-平”五段制剖面。该井井眼轨道设计参数见表1。

2 钻井施工难点及技术措施

2.1 施工难点

(1)定向随钻扩眼技术是国内第二次在深井中应用,可供借鉴的施工经验少。

表1 TK7-640CH井井眼轨道设计参数

(2)本井设计侧钻点深,φ88.9 mm 钻杆长达5 200 m,给扭矩传递带来一定困难,给井下情况判断造成较大困难,斜向器坐封、陀螺测方位和顺利开窗的难度增加。

(3)由于需要进行膨胀管下入作业,原则上要求定向随钻扩眼段的狗腿度不超过10°/30 m,轨迹控制以“井眼圆滑”为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井眼轨迹控制难度。

(4)为了满足随钻扩眼钻头的转速要求,使之达到良好的扩眼效果,要求动力钻具转速超过180 r/min,对高功率动力钻具的选择带来困难。

(5)井眼尺寸小、泵压较高、环空间隙窄,导致环空压耗增加,对钻具、MWD的抗压能力和地面高压循环系统带来严峻的考验。

(6)小井眼侧钻水平井井眼净化困难,摩阻增大。

2.2 技术措施

(1)本井设计井深5 985.02 m,选用70型钻机,地面高压循环系统承压能力达到25 MPa,以满足工具和处理井下复杂情况的需要。

(2)轨迹控制过程中精细施工,在满足狗腿度的前提下,采取滑动钻进与复合钻进相结合的方式,合理统筹二者的比例,做到“勤调少调”,尤其是增斜井段的造斜率原则上不超过10°/30 m,以保证眼轨迹圆滑。同时每次测斜间隔不超过10 m,根据测斜数据及时进行预测和设计,明确下一步施工操作,达到实钻轨迹与设计轨道基本一致。

(3)为保证良好的扩眼效果,动力钻具转速至少达到180 r/min,高效螺杆的排量不低于11.5 L/s。

(4)定向过程中经常活动钻具,合理调整钻井液性能,避免摩阻过大或出现脱压的现象。处理复杂情况时,将井底安全放在首位,防止出现卡钻、井壁坍塌等事故。

3 随钻扩眼关键技术

3.1 钻头优选

TK7-640CH井选用定向随钻扩眼技术方案,其关键技术之一是优选高效扩眼钻头。通过大量调研,优选国民油井公司生产的φ146 mm×φ165 mm×φ120.65 mm CSDR5211S-B2型随钻扩眼钻头。该钻头由领眼钻头和扩眼体两部分组成,领眼钻头的结构与常规钻头几乎相同,可以钻出1个直径较小的领眼,扩眼体是带有切削刃的棱柱结构,沿圆周方向布置于双心钻头的侧面,能将领眼扩大为工艺要求的井眼尺寸[7]。其主要特点:整体结构无活动部件,可靠性高,寿命长,井下风险小;适合在长井段和定向井段扩眼;高转速下对地层的适应性强。

3.2 动力钻具选配

本井井眼深,井下温度高,选用的双心钻头只有在高转速下才能获得良好的扩眼效果,选配的动力钻具应具有抗高温能力强、功率高的特点。PAISANO公司生产的螺杆钻具在高温和不同钻井液体系下具有强大的动力、超长的使用寿命和良好的井下性能,故选用该公司大功率高转速φ120 mm螺杆钻具,其性能参数见表2。

表2 φ120mm螺杆性能参数

3.3 钻具组合及钻进参数优选

优选底部钻具组合和钻进参数是优质、高效、安全完钻的关键部分。增斜段优选单弯读数适中的动力钻具,在满足井眼轨迹控制的同时,避免出现较大的狗腿度。同时,简化钻具组合,优选钻进参数,以保证井下安全,提高机械钻速,达到良好的扩眼效果。定向随钻扩眼钻具组合:φ146 mm×φ165 mm CSDR5211S-B2随钻扩眼PDC钻头+φ120 mm×1.5°~1.75°螺杆+311×310回压阀+MWD坐键短节+φ88.9 mm 无磁钻杆+φ88.9 mm 加重钻杆+φ88.9 mm钻杆。钻进参数:钻压10~40 kN;排量11.50~11.75 L/s;泵压23~25 MPa;转速:螺杆+45 r/min。

3.4 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优化

套管开窗作业选用套管内斜向器开窗,造斜点优选在稳定性较好、可钻性好的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同时该井段固井质量较好、井斜角小,以保证获得良好的窗口,避免出现连续的狗腿。定向随钻扩眼的关键是轨迹控制,施工过程中,利用Landmark软件计算分析待钻井眼轨道的摩阻和扭矩[8],实时监控并及时调整,始终选择全角变化率小、摩阻扭矩低、施工效率高的井眼轨道施工。根据轨迹控制所需要的造斜率,优化每根钻杆的钻进方式,利用MWD随钻测量技术加密测斜,及时了解井下数据变化,不断优化和修正待钻井眼轨道。增斜段前期采用滑动钻进方式,后期造斜率满足设计要求后采取滑动钻进与复合钻进相结合的方式,保证造斜率较为平均,不会出现较大的狗腿度,降低井下摩阻和扭矩,实现整个实钻井眼轨迹的优化。

4 现场施工

TK7-640CH井一开采用坐封斜向器开窗,侧钻成功后使用φ149.2 mm HJS517G牙轮钻头复合钻进出16 m的测斜零长,避开套管磁干扰,然后下入定向随钻扩眼钻具,从井深5 233 m开始钻进。下入的“双心钻头+φ120 mm×1.5°螺杆”在窗口处无遇阻现象,但由于初始井斜角小,工具面稳定性较差,钻时慢(约50~80 min/m),定向增斜钻进困难,造斜率基本在(2°~3°)/30 m,低于7°/30 m 的设计造斜率,导致实钻位移落后于设计位移。钻进至井深5 265.11 m,井斜角6.36°,方位角169.46°,钻具组合造斜率较低,起钻更换1.75°螺杆。下入“双心钻头+φ120 mm×1.75°螺杆”进行定向增斜钻进,井斜角增至15°后,工具面较稳定,定向钻时在30~40 min/m,造斜率基本控制在(7°~9°)/30 m,满足轨迹控制需要。定向钻进至井深5 441.5 m,井斜角50.18°,方位角206.74°,完成增斜段的钻进。稳斜段下入“双心钻头+φ120 mm×1.5°螺杆”,钻压控制在30 kN,排量11.5 L/s,转速保持在螺杆+45 r/min。由于稳斜段复合钻进井斜微降,采取增井斜措施,定向钻时40~50 min/m,复合钻时10~15 min/m。地质录井卡准层位后,钻进至井深5 579 m,井斜角53.42°,方位角204.67°一开中完。

TK7-640CH井定向随钻扩眼钻进进尺共计346 m,扩眼井段机械钻速见表3。受钻井泵、高压管线等条件的限制,本井段泵压在25 MPa以下,排量只能控制在11.50~11.75 L/s,刚刚达到高转速下的理论排量,导致机械钻速及扩眼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

表3 TK7-640CH井随钻扩眼段机械钻速

定向随钻扩眼井段共使用2只双心钻头,第1只双心钻头保径部位的两个齿柱没有磨损,表明其起到了很好地主动保径效果,但靠近冠部的1个保径齿出现研磨性磨损(磨损了1/4),其余2个保径齿因崩坏导致复合片碎裂;第2只双心钻头出井新度较高,长刀翼心部的2个复合片有所损坏(1个崩坏,1个碎裂),肩部和保径部位的复合片基本完好,钻头整体磨损轻微。

图2 TK7-640CH井定向随钻扩眼段井径值

TK7-640CH井,一开定向随钻扩眼段井深5 233~5 579 m,其中,5 233~5 441.5 m 为定向钻进增斜段,5 441.5~5 579 m 为复合钻进稳斜段,其中完后的电测井径数据见图2。从中可看出:定向随钻扩眼段平均井径小于165 mm的不多,主要在井深5 278~5 296 m和5 340~5 362 m,总段长40 m;复合稳斜段平均井径小于165 mm的井段主要在井深5 466~5 481 m、5 494~5 509 m和5 525~5 579 m,总段长84 m。说明在相同钻压和排量条件下,复合钻进稳斜段的随钻扩眼效果略低于定向增斜段。

5 认识与建议

(1)塔河油田地质情况复杂,深井超深井数量多,为定向随钻扩眼技术在深井、超深井和小井眼定向扩眼段的试验创造了基本条件。

(2)钻井泵条件限制了工具性能的发挥,影响了随钻扩眼效果和机械钻速。

(3)使用CSDR5211S-B2随钻扩眼钻头进行定向和复合钻进,部分井段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φ165 mm。今后需要根据各地层的岩性特点,适当调整和优选钻井参数、水力参数,以达到定向随钻扩眼的理想效果。

(4)国外双心钻头和螺杆价格昂贵,建议加快随钻扩眼钻头及配套工具的改进和国产化,降低钻井成本。

[1] 宋颐,夏宏南,徐超,等.随钻扩眼工具的研究与优化[J].装备技术与制造,2012,(8):282-284.

[2] 夏焱.随钻扩眼工具结构及与之相匹配的钻具组合设计方法研究[D].山东东营:中国石油大学,2006.

[3] 夏焱,管志川.随钻扩眼钻井钻进趋势影响因素[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6):79-82.

[4] 申守庆.美国十大钻头公司的十大钻头新技术[J].国外油田工程,2002,18(7):14-20.

[5] 宋杉林,张春冬,王琪.新疆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特征及油气分布[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2,22(2):53-57.

[6] 李永宏,闫相宾,张涛,等.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石油实验地质,2004,26(1):17-22.

[7] 陈红,杨兰田,刘晓艳,等.塔河油田盐膏层井段随钻扩孔技术[J].石油钻探技术,2004,32(3):15-17.

[8] 周伟,耿云鹏,石媛媛.塔河油田超深井侧钻工艺技术探讨[J].钻采工艺,2010,33(4):108-111.

猜你喜欢

双心塔河井段
中国近海钻井液用量估算方法研究
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在松辽盆地油气井中的应用
基于“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理论的双心医学与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关系探讨
WLH81-C井提速提效技术
“双心门诊”的双重呵护
“双心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以石为绢塔河写意
以石为绢 塔河写意
“双心医学”模式下社区老年心脏病患者的抑郁症状
井壁修整器在塔河油田TK1286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