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尼莫地平结合综合护理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

2014-04-27王义兰

中国药业 2014年11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蛛网膜下腔

王义兰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庆 400070)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因为脑表面或脑底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 网膜下腔所致,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和再出血是本病的主要并发症[1-2]。其病情重、发展快且易复发,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3]。在控制血压、扩容、扩张血管、稀释血液等基础治疗之外,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可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神经损伤,从而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4]。我院对8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取尼莫地平配合综合护理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2例,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均进行基础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2~73岁,中位年龄56.3岁;发病24 h内入院28例,发病24~72 h内入院9例,发病72 h后入院3例;Hunt-Hess分级Ⅰ级8例,Ⅱ级14例,Ⅲ级16例,Ⅳ级2例。治疗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4~72岁,中位年龄58.6岁;发病24 h内入院29例,发病24~72 h内入院11例,发病72 h后入院2例;Hunt-Hess分级Ⅰ级9例,Ⅱ级14例,Ⅲ级17例,Ⅳ级2例。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并配合综合护理。所有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绝对卧床,根据病情给予控制血压、扩容、扩张血管、稀释血液、脱水治疗防止颅内压增高,止血、镇痛、镇静等常规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035,规格为20mL∶4mg)微量注射泵20mg/d静脉泵注,持续10~14 d,后改为口服每次40mg,每日3次,持续3~4周。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口腔护理每日2次,并保持鼻饲管通畅,给予流质食物,少食多餐,加强营养,进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盐食物;监测血压,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观察体液滞留或不足;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发生;痰多患者应定时叩击背部,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日用1∶2000 mg/L含氯消毒液抹桌面和拖地板,空气消毒每日2次,并谢绝探视和陪客,减少感染机会。治疗组给予以下综合护理措施[5-8]。

心理护理: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头痛是因为脑出血、脑组织水肿引起的颅内高压,以及脑血管痉挛和血液刺激脑膜所致,在治疗进程中,血液会吸收,头痛也会逐步缓解。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患者头偏向一侧,随时吸痰,操作时要准确快速,轻柔无损伤,并严密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及对吸痰缺氧的耐受性,注意痰液的颜色、性质、量,必要时做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

高热的护理:高热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症状,可加重脑组织缺氧和神经细胞的损害。首先给予物理降温,以冰敷四肢大动脉处降温,冰敷头部以减少脑氧耗量。对于出汗量大者,应及时更换床单和衣服,避免受凉。

功能锻炼:早期康复护理可减少致残率,锻炼以摆放肢体的功能位和关节活动范围训练为主。健侧肢体在于肌力维持,重点强化训练偏瘫肢体随意运动的诱导和选择性分离运动的训练。

观察并发症,防止再出血: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和再出血等并发症,其中再出血是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应重点观察。任何引起血压和颅内压升高的诱因,如咳嗽、用力排便、打喷嚏等均可诱发再出血。发作前患者常有先兆表现,如头痛等,如患者在病情好转过程中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加重等病情变化,应高度怀疑再出血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1.4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9]:基本治愈为功能损伤评分减少90% ~100%;显著进步为功能损伤评分减少46%~89%;进步为功能损伤评分减少18% ~45%;无变化为功能损伤评分减少或增多小于18%以内。治疗30 d后进行评分,以前3项合计为总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两组均无恶化和死亡病例。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百分比比较( ± s,% )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百分比比较( ± s,%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下表同。

组别对照组(n=40)治疗组(n=42)1 d 39.24±9.17040.28±10.133 d 56.33±11.9158.36±11.877 d 63.58±14.3265.75±15.2714 d 78.39±18.4280.67±20.1830 d 83.67±21.4289.04±22.16*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系脑血管瘤或血管畸形破裂引起,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病,病死率约为25%,即使存活,也有50%遗留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本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是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其中后者的发生率高达70%。脑血管痉挛常发生在出血后3~5 d,2~4周后逐渐消退,多数患者表现为延迟性脑缺血障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尼莫地平是高选择性作用于脑组织的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可抑制钙通道开放,抑制脑细胞自由基的产生;减少血管平滑肌的钙离子内流,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防止因血管平滑肌持续收缩造成的血管痉挛。同时,尼莫地平还可增加侧支循环供血,抑制血小板和内皮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此外,尼莫地平因脂溶性较强,可通过血-脑屏障,从而逆转脑血管痉挛,降低脑循环阻力,减轻脑水肿。尼莫地平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压,故治疗时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调整药速和药量。研究表明,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良好[10-12],采用口服及静脉给药疗效相当。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可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增加治疗信心,从而缓解症状,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早期康复护理配合临床药物治疗,可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并配合综合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安海霞.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梗死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8):226 -227.

[2]姚春明,于传宝,李宝发,等.4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7):46.

[3]贾建平 .神经病学[M].第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2-197.

[4]刘秀丽,徐殿芳,石雪松.尼莫通在治疗蛛网膜下腔(SAH)出血的临床护理[J]. 黑龙江医学,2000(9):57.

[5]童秋英 . 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J]. 江西医药,2007,42(12):1202-1203.

[6]曹艳宏.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4):3958 - 3959.

[7]张玉侠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J]. 吉林医学,2013,34(29):6162-6163.

[8]潘瑞明.尼莫通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9):124 - 125.

[9] 王新德 .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10]刘学文,田步先,蔡爱民,等.尼莫地平2种给药途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0,21(16):1490-1492.

[11]李 洁.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J].中国药业,2012,21(23):40 - 41.

[12]杨国芳,曹冠柏.尼莫地平预防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所致的脑血管痉挛[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1998,3(1):22 -23.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蛛网膜下腔
UPLC-PDA测定尼莫地平片中尼莫地平的含量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