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发展观看高校教师服务社会职能
2014-04-26田俊雷
摘 要:我党在深刻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同时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最精辟的总结,该理念指导并启迪着我们在各方面的发展思路。高校教师在发挥服务社会职能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提升思想境界,集中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力量,切实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服务社会职能;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337-02
一、科学解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套科学、完整的关于发展的系统化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辩证的发展观,将其作为研究和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和重大问题的正确指南(王伟光,2013)。发展观是对发展理论的高度概括,它集中体现出人们对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作为我们行动的出发点和活动方式的基础,指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实践活动。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是辩证统一的发展观,其基本内涵涵盖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做到: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这四个基本要求来统领我们的工作实践,并以之作为构建发展机制的基本方略。科学发展观吸收、继承了历史上以人为本思想的精华并在多方面进行了发展和超越,这一理论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严密的内在逻辑对我们的各项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
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中,高校须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扩大社会影响,促进学校科学发展。践行活动须以深入学习中央精神为前提,紧密有效地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工作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对当前经济形势,解决突出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同时,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指导准则,结合工作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高校教师服务社会职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学校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以便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围绕实施“科教兴鄂”战略、“两型”社会建设和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以服务企业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目标,组织高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岗位实践活动,发挥高校科技智力资源优势,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锻炼和培养青年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和服务社会,推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高校教师作为传播知识的社会主体,掌握着大量的知识智能资源,要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传播知识改名命运的正能量,那么,教师就要走向社会,面向社会传播知识,真正服务于社会发展,急人民所急,送人民所需。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物质食粮如此,精神食粮亦然。正如众多高校的公开课一样,我们应该让教师汇聚的知识能源得到有效开发和最优利用,是为优化资源,这也是对当前党中央倡导的节约型社会的有效践行。通过服务合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在实践锻炼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提升素质。加强高校与企业的互动合作,促进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更好地结合现实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服务社会职能
高校教师肩负的社会服务功能,是教师作为科技人才直接回报社会且保证自身不脱离社会实际的系带。当今社会,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服务是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式。绝对真空的教学科研环境是不存在的,无论课堂教学和科研多么优秀丰硕,我们却总活在社会现实里,我们要通过社会活动去更好地认识、了解、适应社会,以便转化我们善良浪漫之理想于社会现实,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是,服务社会是检验知识、辨别真伪、“发现—认识—提高”的有效途径。高校教师要检验知识和服务社会,就必须注重“理论学习须联系实际”。首先通过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做好自身的世界观改造工作,联系实际学、在提升工作水平上下功夫,真正搞清楚、弄明白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真正搞清楚、弄明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什么,真正搞清楚、弄明白为什么要实现科学发展,真正搞清楚、弄明白科学发展能够为我们带来什么,自觉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掌握,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来坚持,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来贯彻,作为化危为机、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来运用,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全过程,以便真正发挥自身的服务社会职能。
高校教师服务社会职能的发挥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更不可因服务社会而荒废本职工作,在深入企业行动的过程中要认真处理好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以教学为依托,科研为载体,服务社会为升华的全方位多维视角的职能发挥,真正实现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充分发挥高校教师服务社会职能,要善于开展挂职锻炼工作,这是更好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好途径,也是对教师进行体验式培训的有效渠道。同时,必须以推进校地合作和校企合作为平台,引导教师在挂职锻炼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真正践行科学发展观,高校必须凝聚教师资源开展“组团式服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创新办学模式,发挥人才培养功能,建设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培训中心;同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功能,与当地企业合作建设学研合作中心;注重发挥人文社科研究功能,为地方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服务;发挥文化引领功能,努力建成地方文化艺术生活中心;与地方共建实习基地、毕业生对口就业基地、教学基地和研究基地,高效积极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挂职工作不仅为广大教师干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锻炼机遇和施展才华舞台,也加强了学院与地方的联系与合作、更好地发挥了学院为社会的服务职能。挂职教师积极融入挂职单位,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开展知识技术服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创教师服务社会职能的多元化模式,引导教师在挂职锻炼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结论
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有赖于作为高校教育主体的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的真正发挥,高效服务社会需要教师具备对科学发展观地执着践行精神和对社会实践的敏锐捕捉能力,善于顺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解读和真正实践。作为新时代有良知有作为的教师,须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区域社会和行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增添活力,实现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在发挥服务社会职能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提升思想境界,集中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力量,切实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高文祥.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社会职能初探[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3).
[3]眭依凡,汤谦凡.我国高校社会服务30年发展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2).
[5]刘成柏,迟晶.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及其历史演进[J].现代教育科学,2007,(9).
[6]刘金存.地方高校的基本职能与“政校合作”动力要素[J].江苏高教,2011,(6).
[7]马德秀.在服务社会中实现我国高校的超常规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5).
[8]田俊雷.基于多维视角的高校教师服务社会职能[J].学理论,2012,(10).
[9]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10]王伟光.始终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髓[N].光明日报,2013-10-29(4).
[11]王英,帅全锋.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9,(2).
[12]曾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文化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1).
[13]肖汉银.浅析高校服务社会职能之历史演进[J].理论月刊,2009,(12).
(责任编辑:田 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