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风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4-04-26黄青青吴从晓

学理论·中 2013年12期
关键词:调查与分析高校

黄青青 吴从晓

摘 要: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既是高校学风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高校发展,确保其稳定的重要保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切实了解高校学风情况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做深入分析并提出加强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相应对策如下:积极促进教学改革;建立完善纪律制度;全员参与、通力合作。

关键词:高校;学风状况;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50-02

高校学风,是指高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等学习作风和教师治学作风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表现[1]。近年来,在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上课迟到率高、不及格率高等现象,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已成为众多高校关注的共同问题。

为更全面、深入了解当前高校的学风状况,进一步探索其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2],特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为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切实了解其学风情况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做具体分析,提出加强改进学风建设的建议,希望对进一步加强和优化高校学风建设有所助益。

一、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学院8个系一至三年级本科生及一至二年级专科生,以班级为单位选取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49份,回收有效问卷249份,回收率为100.00%,在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占100.00%,其中2010级53份占21.29%,2011级92份占36.95%,2012级104份占41.76%,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女生、学生干部、普通同学、党员以及学习成绩优秀者、较好者、较差者均占一定比例,具有一定代表性,基本能反映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的学风情况。

(二)调查方法和内容

方法采取问卷法为主收集资料,辅之以学生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学风情况,问卷内容分为大学生学习目标、大学生学习态度与兴趣、大学生对考试的看法、大学生自主学习安排、大学生对学院学风的总体评价等五个方面。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学习目标

大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调查发现,57.43%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明确,认为大学阶段的发展目标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目标做积极的准备;40.96%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目标较为明确,学习只是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将来好在社会上求职生存;1.61%的学生大学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只是混日子,根本没想过未来。

(二)大学生学习态度与兴趣

学习态度是影响学习的重要的非认知因素之一,是学生对学习所持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它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定向选择。对学习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热情高,学习效果好。具体而言,问卷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学习的努力程度方面

38.15%的同学认为自己很努力,学习中一直保持努力上进的状态;61.0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努力程度一般,自身对专业学习兴趣不大,了解不多,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0.80%的同学认为自己学习不努力,学习时间大多用来玩游戏、睡觉等。

2.学生在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方面

53.81%的同学选择对所学专业保持较高的兴趣,具体表现为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欲强;43.78%的同学选择对所学专业兴趣较高,学习专业只是为将来能在求职时有所帮助;2.41%的同学选择对所学专业兴趣不高,专业并非符合自己意愿,只是因各种原因不得已的选择。

(三)大学生对考试的看法

考试是针对学生所学科目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的一个手段,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回答“你是否赞成考试作弊行为”问题时,3.62%的学生称自己赞成考试作弊行为,还希望校方和老师们考试时不要太严厉;13.25%的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抱着同情和理解的心理,认为考试作弊如果只是偶尔为之,又没有被老师发现,也就无关紧要;83.13%的学生不赞成考试作弊,认为靠作弊行为获取虚假的高分,不公平不公正且属于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四)大学生自主学习安排情况

学生在校求学期间,课余时间的合理安排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巩固所学。在回答“你是否经常去图书馆或教室自习”问题时,39.76%的同学认为自己在课余时间经常去图书馆或教室自习;56.62%的同学认为自己较少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或教室自习;3.62%的同学认为自己从不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或教室自习。

(五)大学生对学院学风情况的总体评价

学生在回答关于学院学风情况的总体评价时,52.61%的同学认为学院的学风情况好,好的学风也成为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44.98%的同学认为学院的学风情况一般,关于学风建设的很多方面还有待加强;2.41%的同学认为学院的学风情况较差,学院学习氛围不浓,很多人沉迷网络游戏,学习进取心不强。

三、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原因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缺乏推动力

当前,高校受到扩大招生政策的影响,使得更多的人可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相对过去而言,其中一些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对进入大学后所接受的与中学阶段截然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不适应,再加上入学之初的专业选择上,很多学生处于盲目跟风或无奈接受的尴尬境地,存在对专业学习兴趣不大,个人理想的发展目标与现实的学习动力间的尖锐矛盾,大学宽松的学习氛围和自由的学习方式使很多同学缺乏对个人学习目标的清晰认知,很多人抱着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学习过程缺乏持久的推动力。

(二)学习自律意识淡薄,学习缺乏持续性

大学生在校期间,脱离过去父母的严格管束,在大学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里独立生活,一度被压抑的自我主体意识得到加强,表现在学习方面,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以自我的喜恶为中心,遇到喜欢的课程能做到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安排,一旦课程设置与自己心愿相左,则表现出消极应付的心态,很多学生在强调学习自主性的同时,轻视课堂教育与教师指导,课余时间,真正落实到自主学习时,却出现自控力较弱,个人坚持学习的意志力不强,难以切实有效、按质按量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

(三)纪律监督力度不足,学习缺乏约束力

调查显示,学院在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思想情况的基础上做好必要的纪律监督工作意义重大,很多学生在校期间无视学习纪律,上课时间,迟到早退,甚至逃课、旷课等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些学生上课时不专心听讲,交头接耳说话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课后作业大量抄袭,考试时作弊以求蒙混过关者也大有人在。学习缺乏约束力,完全处于一种松懈自由的状态。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纪律监督,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学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学风构成的各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既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高校发展,确保高校稳定的重要保证。因此,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积极探索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一)积极促进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因材施教的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学生的兴趣,只有在充满学习兴趣的氛围中,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学风。高校通过完善完全学分制、主辅修专业等制度改革,如:开设特色专业,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分类教学,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内在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建立完善纪律制度,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中学时期就已养成,尤其一些不好的习惯很难纠正。所以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严明的管理制度是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重要保证。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并执行严明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包括学籍管理制度、课堂纪律管理制度、请假制度和考试纪律等。

(三)全员参与、通力合作,构建学风建设科学体系

学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构建学风建设科学体系包括目标、内容、监督保障体系、反馈机制、考评机制、学风建设的途径和措施,以及高校各部门、各教职员工的地位、作用和责任等方面,建立包括学校党委在内的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机制;建立学风建设定期计划、实施、总结的工作习惯,加大整合力度,加大建设力度;学工部、团委、教务处、后勤处等部门要联合对各系学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及时总结好的经验方法;学工部和团委要做好学风建设的指导与实施工作;教务处要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严抓学生出勤情况及课堂纪律管理;后勤处积极做好学生的后勤保障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环境。学院各职能部门就学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勤联系、多沟通,合力做好学风建设工作。

优良学风是高校生存的基础,加强学风建设需要整合外界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实施各高校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发挥全员参与的力量,狠抓执行力并着力构建高校学风建设科学体系,在高校形成以教风带动学风、以管理促进学风、以服务影响学风、以环境培育学风,各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将学风建设真正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常抓不懈,用实际行动积极创建高校的优良学风。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5-108.

[2]朱慧洁,高校学生学风调查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2,(6):70.

[3]俞超,王军.工科院校大学生学风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

猜你喜欢

调查与分析高校
中职护生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高中英语词汇词块教学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高职学生朋辈关系调查与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体育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