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品英译本海外传播的阶段分析
2014-04-26陈心哲
陈心哲
摘 要:1988年莫言作品首次被译成英文,到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总共跨时25年,这是一个非凡的成就,分析这个时期莫言作品英译本在海外传播的特点,可以细分出起始、初兴与成熟三个不同阶段。
关键词:莫言;海外传播;诺贝尔文学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00-04
1988年莫言的短篇小说《民间音乐》首次被译成英文,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5年,莫言站上了世界文学的最高领奖台,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也取得了一次里程碑式的成功。分析这25年莫言作品英译本的海外传播,在形式、传播态势和收效上可以分为起始、初兴与成熟三个不同阶段。
一、起始阶段(1988年至1991年)
1988年到1991年是莫言作品英译本海外传播的起始阶段,该阶段以传播短篇小说为主,传播媒介主要是具有官方和学院背景的杂志,受众群体较小,主要局限于学术界。
1.短篇小说走向海外
1988年出版的《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刊载了莫言的短篇小说《民间音乐》,这是莫言作品首次被译成英文。次年,莫言的作品《白狗秋千架》和《大风》又被《中国文学》收录。1989年莫言的小说《养猫专业户》被香港中文大学的《译丛》(Renditions: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Magazine)收录。1991年小说集《爆炸》(Explosions and Other Stories)在香港出版,收录了《老枪》、《金发婴儿》、《爆炸》、《断手》、《苍蝇门牙》和《飞艇》这六个短篇小说。1989年小说《枯河》被纽约兰顿书屋出版的《春竹: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选集》(Spring Bamboo:A Colle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hort Stories)收录,这是莫言英译小说首次在海外出版社现身,也意味着莫言英译小说开始了真正的海外之旅。1991年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出现在美国夏普出版社出版、著名汉学家杜迈克所选编的《中国现代小说世界》(Worlds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中。
这一时期,莫言共有11篇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文。由于作品在海外传播时已转变为译作,译者就相当于第二作者,翻译就是对文本的再创作,其翻译的水准对原著的呈现面貌有较大影响。由于是初次走向海外,莫言的作品没有固定的译者,难以形成特定的译作文风,不同译者的翻译水准也参差不齐。莫言曾经这样评论《中国文学》的翻译:“这个外文杂志翻译的质量较差,聘请的专家水平有限”。但《译丛》的翻译似乎还有一定的认可度,《译丛》是由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创办的“汉译英文学期刊”,它依托于高校研究机构,英译的质量有一定的保证,“《译丛》发表的译作70%为约稿,译者都大多为经验丰富的翻译家,或擅长翻译某种体裁的作品并对某一作家素有研究的人,从而保证了翻译质量有较高的水准”。但总的来看,翻译还是成为莫言海外传播的一大屏障,因为目标语读者不乐于阅读语言“不地道”的文学作品。
2.单一的传播媒介
从上述的出版情况可以看出,期刊在莫言走向海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亦或单一的角色。《中国文学》迈出了莫言作品英译的第一步,《译丛》借助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建立了交流的桥梁。但是,这一时期的传播媒介和方式比较单一,而媒介和方式的单一也会造成接受群体和对象的局限。莫言认为《中国文学》“这本刊物在西方影响很小,进入不了西方的读者圈子,有可能进入西方的某些大学,进入了解汉语、想学汉语的人的圈子”。而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创办的《译丛》、兰顿书屋所出版的《春竹: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选集》、夏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世界》都带有一定的专业倾向,很难引起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
3.传播微露成效
虽然该阶段的传播带有尝试性,但还是有收效的。根据1986年的统计,“英文版《中国文学》在美国的订户为1731户”,《中国文学》“几乎成为国外研究中国汉学、对中国文学有兴趣的人了解中国文学的唯一窗口”。由此可见,《中国文学》拥有特定的阅读群体,并在文化对外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学的良好渠道。著名翻译家葛浩文就是通过《中国文学》杂志读到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学的译本。
香港的《译丛》将中国当代文学的传播推进了一步。《译丛》每期的发行量是1000至1200册,但由于学术机构的影响范围有限,《译丛》的接受群体实则没较大改观;不过,由于香港与海外有着比较密切的交流,再加之部分译作还被国外大学用作教材,其传播范围终究有所扩大。
虽说莫言的作品没有能够在普通读者中引起广泛响应,但在学界却开始受到关注,1989年ChouYing-hsiung发表了《红高粱家族的浪漫》、LiuYiran发表了《我所知道的作家莫言》、1990年Inge,M.Thomas发表了《莫言和威廉·福克纳:影响和交融点》,主要分析了《民间音乐》、《白狗秋千架》、《断手》等作品。
二、初兴阶段(1992年至1994年)
1992年至1994年是莫言作品英译本在海外传播的初兴阶段。该阶段以传播莫言的长篇小说为主,传播媒介也扩展到民间传媒、出版社,《红高粱》电影的后宣传效应也促使莫言作品从此走入了海外的寻常百姓家,受众群体得以大幅度扩大。
1.首部漂洋过海的长篇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在海外出版的首部英译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最初是由美国的维京出版社在1993年出版的,在这之后,英国的海涅曼出版社(1993)、英国的密涅瓦出版社(1994)、英国的阿罗出版社(2003)都相继出版了《红高粱家族》,而这些不同出版社所出版的《红高粱家族》都是由葛浩文先生翻译的。葛浩文在翻译领域具有很高的成就,“夏志清教授称葛浩文为‘公认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不仅‘首席,甚至几乎唯一”,能够与这样一位翻译家合作,对莫言来说是一件幸事,莫言认为“如果没有他杰出的工作,我的小说也可能由别人翻成英文在美国出版,但绝对没有今天这样完美的译本”,并且坦言,从翻译的内容来看“他的译本为我的原著增添了光彩”,相较于莫言此前对于《中国文学》杂志所刊载的译作的评论而言,这部小说的翻译似乎深得莫言的喜爱,高质量的译作在展现原著魅力的同时,更好地吸引了海外读者阅读。在美国网购书店亚马逊上就有普通读者对《红高粱家族》的书评,来自Arizona州的读者Shogun Len所写的书评受到较多读者的赞同,书评中肯定了葛浩文的翻译。
除了《红高粱家族》之外,短篇小说《神嫖》被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在1994年出版的《狂奔:中国新生代作家》(Running Wild:New Chinese Writers)收录。
2.《红高粱》电影的后传播效应
对于莫言作品而言,《红高粱家族》改编为电影在先,翻译成英文在后,这里究竟存在何种因果关系其实谁也难以说得清楚。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电影《红高粱》的获奖确实助推了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尤其是1993年《红高粱家族》英文版的出版。1988年,改编自莫言小说的影片《红高粱》获得第三十八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获得世界级大奖,小说也借此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连莫言自己都认为“因为电影的关系,这本书知名度最高”。可以说,电影在这一时期充当了海外传播的领军角色,即“利用电影介绍文学”。与纸质媒介相比较而言,电影的传播范围更广,甚至能超越语言的隔阂,依靠画面传递意义,比枯燥的文本更能刺激阅读原著的兴趣,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为古老的文学带来了新的传播力。
3.不可或缺的海外图书出版渠道
虽说电影作为文学文本新的传播动力大放异彩,传统的图书出版形式还是存在的。1994年,《神嫖》被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狂奔:中国新生代作家》(Running Wild:New Chinese Writers)收录。这本文集是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翻译中心历时三年翻译完成的,由于是作家作品选,莫言作品的入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美国学界对其的认可。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过许多中国文学的翻译作品,“大学出版社的缺点是,不管作品多么好,销路总是一般,因为没什么钱做广告,但它会持续地销售,也可以作为教材,虽然一年就卖个两三百本,三五百本,他们也很乐意的”。因此,大学出版社所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可能不会在市场上热销,但是有持续销售的可能,这就给想要持续关注中国文学的人士提供了较好的渠道,不会由于市场不景气的原因而无法看到中国文学作品,而作为教材的可能更使得中国文学作品能进入大学课堂,进入研究者的视域。因此,能有机会在海外一些偏学术型的出版机构出版,对于作家而言也是开阔了又一条渠道。
4.《红高粱家族》打破传播瓶颈
《红高粱家族》的出版打破了起始阶段面临的最大困境,即有局限的受众群体,而电影也为小说的传播打开了另一扇窗门。1993年,小说《红高粱家族》在美国企鹅集团所属的维京出版社出版,这部小说的首印是10000册。此后,《红高粱家族》多次在英美各大出版社出版,葛浩文说:“莫言的《红高粱》12年来一直未绝版,销路该算很不错”。
《红高粱家族》乐观的销量和其传播理念有关,“《红高粱家族》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商业的运作,由西方大的出版社出版,进入了西方俱乐部的畅销书榜,它是作为一本一般的图书,不是作为一种研究的图书,面对着最普通的大众读者推出来”,再加上依托于电影等大众媒介而产生的人气,《红高粱家族》自然更顺利地进入普通读者的视野,改变了起步阶段读者群体的局限性,可以称得上是比较成功地实现了海外传播。
当然,在打破瓶颈吸引普通读者的同时,小说也受到了评论者的青睐。《红高粱家族》在美国的具体出版时间是1993年3月1日,在此之后,就有反应迅速的学者对《红高粱家族》进行了研究,例如1993年,Phillips,AliceHG.在评论中对小说表达了赞美之意,1994年金介甫在《当代世界文学》上发表对于《红高粱家族》的评论。此外,1994年LingTunNgai的博士论文(Politics of Sexuality:The Fiction of Zhang Xiangliang,Mo Yanand Wang Anyi)、Ling Zhu的论文(ABraveNewWorld?OntheConstructionof“Masculinity”and“Fe
mininity”in The Red Sorghum Family)都涉及《红高粱家族》。
三、成熟阶段(1995年至2012年)
1995年至2012年是莫言作品英译本在海外传播的成熟阶段,其中以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界。该阶段的译者固定化,传播理念亦商亦学,传播媒介趋于综合化,涵盖官、学和商。
1.莫言作品的全面性得以显现
承接《红高粱家族》的热效应,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于1995年在美国的维京出版社出版,这是莫言第二部被译介到海外的长篇小说,倘若单凭一本《红高粱家族》,那么莫言将会成为孤本作家,其传播的偶然性则不言而喻,因此,这部小说的译介为莫言作品在海外受到持续关注带来了可能,其传播也进入了良性轨道。
2000年以来,莫言的长篇小说几乎都得到了译介:2000年《酒国》在美国的拱廊出版社和英国伦敦的汉密尔顿出版社出版;2004年《丰乳肥臀》在美国的拱廊出版社和英国的梅休因出版社出版;2008年《生死疲劳》在美国的拱廊出版社出版;2010年《变》在美国的海鸥出版社出版;2012年美国杂志Granta收录了由葛浩文翻译的《蛙》的片段;2013年美国诺曼出版社出版《檀香刑》,同年《四十一炮》在美国的海鸥出版社出版。在译介成果丰硕的长篇小说面前,短篇小说的译介也不甘示弱,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Shifu,You'llDoAnythingforaLaugh)在美国的拱廊出版社和英国的梅休因出版社出版,共收录了8个短篇小说。此外,还有一些短篇小说被收录到一些丛书中,如《良医》和《秋水》被分别收录在《毛主席会不高兴:今日中国小说选》(Chairman Mao Would Not Be Amused:Fiction from Today's China)和《哥伦比亚中国当代文学选》(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中,《马语》和《奇遇》被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喧闹的云雀: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选》(Loud Sparrows:Contemporary Chinese Short-Shorts)收录。如此全面的译介对于莫言展现其创作的完整性有很大帮助。
莫言的重要作品不仅都得到了译介,而且几乎都由同一人翻译,这为译作带来了极大的益处。一方面,译者会有关注莫言作品的习惯,便于将莫言的作品及时推荐给海外读者,例如《生死疲劳》在中国的出版时间是2006年,在美国的出版时间是2008年,除了中国举办奥运会这一有助于中国文学传播的大背景之外,与葛浩文对莫言的持续关注是分不开的,葛浩文曾说“比如说莫言,我们都认识好多年了,我认为他写的东西不会不好,绝对不会,所以他的新作我都会看”;另一方面,固定的译者对于莫言作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能与作者保持较好的沟通,在文字上形成稳定的翻译风格,有利于海外读者的阅读和接受。
2.传播媒介和渠道趋于综合化
随着莫言大量作品在海外被译介出版,其作品也以更为多样化的方式在海外传播。电影仍旧是必不可少的渠道,例如改编自《白狗秋千架》的《暖》、改编自《师傅越来越幽默》的《幸福时光》以及同名电影《白棉花》,其中《暖》获得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奖,这些电影用另一种方式讲述了文本。除了电影的推动外,莫言也参加了一些海外活动,例如在美国加州大学博克莱分校、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校区、悉尼大学等高校进行演讲、参加意大利举办的文学节、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等,通过文本以外的更为多元、直接的方式表述自己,也是给予了莫言一个与海外读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增进读者对于莫言的了解。除了莫言自身参加各种文学节、书展活动之外,中国政府也在世界各国举办中国文化节,这也为提高海外读者对于中国文学的兴趣搭建了新的桥梁。
除了电影和活动的推动外,海外一些主流报刊也会刊登与莫言作品相关的书评,例如,2004年JonathanYardley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了有关于《丰乳肥臀》的书评,并且在2012年10月11日再次被刊登;2008年,Steven Moore在华盛顿邮报刊登了有关于《生死疲劳》的书评,并被评为2008年最受欢迎的书评之一。2012年,有关于《四十一炮》的书评也在华盛顿邮报上刊登。这些书评的目的就是让海外普通读者能够了解作品的内容,在专业书评的指导下,选择感兴趣的作品来阅读,这也成为莫言作品的主要推广力之一。
作品除了受到各方面的推动之外,其呈现方式也更为多样化,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了《莫言精选集:中英文对照本》(Selectedstories by Mo Yan: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Edition),这对于海外读者学习中文,了解莫言都有很大的帮助。
3.莫言的作品被海外广泛认可
1995至2012年,莫言作品英译本在海外的传播卓有成效。莫言译作受到类似于美国拱廊出版社、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等美国主流出版社的青睐,能较为顺利地进入图书流通领域,得到来自普通读者和专业领域的关注,而在受关注的同时,莫言更是以其频繁获奖表现了海外文学界对于他的认可:莫言曾获得过“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而奖项在提升作者知名度的同时也展现了莫言作品在海外传播的成功。除了获得各种奖项之外,海外学界对于莫言的研究还是表现了一定的热度,例如《当代世界文学》在2000年推出了关于莫言评论的专区,发表了例如葛浩文的《莫言的“阴郁的”禁食》,王德威的《莫言的文学世界》,Inge,M.Thomas的《西方人眼中的莫言》等学者的文章。
四、结语及启示
回顾莫言作品英译本的海外传播历程,从1988年到2012年,历时25年,起始阶段4年,初兴阶段3年,成熟阶段18年,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绩骄人可圈可点。契合当下我国发展的大背景和中国文学作品走向海外的大趋势,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海外传播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战略意蕴。而成功的海外传播除去好的文本内容外,传播媒介的选择和综合运用,译者的选择,作品的全面性呈现也是相当关键,这些都是左右一个作者作品海外传播成功的关键因素,而这些也可以从莫言作品英译本海外传播的三个阶段中看出。莫言作品英译本在起始阶段是单一的,仅仅是短篇小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读者对莫言作品的全面了解,但这种不足很快就得到了弥补,初兴阶段的《红高粱家族》的出版,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海外读者对于莫言作品的全面性把握,而成熟阶段莫言作品几乎悉数被翻译为英文,也使得这种全面性认识达到了最佳程度。
另外,在传播媒介的运用上,莫言作品英译本的海外传播在起始阶段主要是依托具有官方和学院背景的专业杂志,其优点是进入层次较高的学术界,不足是受众面太窄。电影《红高粱》的获奖对于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意义重大,其传播效应非同寻常,这也助推了初兴阶段莫言第一部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在海外出版。当然,传播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细细分析,在第三阶段,即从1995年至2012年,莫言作品海外传播在理念上已经是亦学亦商,在传播媒介的选择上是亦官亦民,两者均趋于综合化。因此,要从莫言作品英译本海外成功传播的个案做法中获得一些有助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普遍经验的话,那就是传播理念综合化,商、学兼有;传播媒介综合化,官、学、民都要。中国不乏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唯有通过有效的传播才有助于向海外读者呈现,中国文学也才可能获得持续的海外传播。
参考文献:
[1]莫言,王尧.莫言王尧对话录[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232.
[2]刘树森.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与翻译系简介[J].中国翻译,1994,(5):53-56.
[3]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25.
[5]徐慎贵.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贡献[J].对外大传播,2007,(8):46-49.
[6]何琳.翻译家葛浩文与《中国文学》[J].时代文学,2011,(2):164-166.
[7]赋格,张健.葛浩文:首席且惟一的“接生婆”[N].南方周末,2008-03-26(D21).
[8]莫言.我在美国出版的三本书[J].小说界,2000,(5):170-173.
[9]艾·菲兹利埃.文学和电影的关系[J].卜禾,译.电影世界,1984,(2):4-19.
(责任编辑:许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