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三大作风与儒家文化精神
2014-04-26王垒
摘 要:毛泽东同志自幼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他的人格理想、情操和价值追求以至经国济世的文韬武略都具有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品格,而且更多地体现出承载并发展了固有儒家文化的品格。在引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设中,毛泽东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而他所阐述党的三大作风,既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继承以儒家精神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
关键词:三大作风;儒家文化;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自我批评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153-02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长期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1945年,经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表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已经形成了新的工作作风,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新作风,三大作风既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结晶。具有悠久传统的儒家文化突出体现着经世致用、关怀民瘼和反躬自省的文化特质,在哲学思想层面体现着实践理性,而在道德情怀层面则表现出丰厚的人文意蕴。毛泽东同志自幼深受儒学的系统教育,儒家精神价值因素经深沉积淀而形成为其内在品格,因而,毛泽东同志能出类拔萃地引领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党的三大作风的凝练,既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升华,同时也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的结晶,是两者有机结合的生动体现。
一、理论联系实际与儒家实学传统
理论联系实际,是指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要同中国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反对脱离具体实践的教条主义和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的经验主义这两种错误思想倾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既是精髓也是活的灵魂。毛泽东同志对这一核心思想的提炼,既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论有准确深入的认识,也是他能比其他人更能好地把握以儒家优秀文化精神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华,并融会贯通加以有机整合。毛泽东青少年时期成长的湖湘文化环境,是儒家实学一脉船山学派的根基所在,故能陶冶出务实求真、敢于担当、勇于进取的可贵品格。
寻根溯源,“实事求是”作为一种经典表述,最早即由汉儒提出。在自然与人道之间侧重以人为本,不语怪力乱神,求真务实,关怀俗世人生,显然是东方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国儒家文化传统的一个特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发挥其灵动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基本特质的优长,对汉代古语“实事求是”进行了脱胎换骨的点化:“‘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同志在这里的创造性新解,既传承了儒家文化传统中“事即物”、“是即理”的基本观点,又能因应历史在革命新时期的最新发展,对“实事求是”这一古语做出了切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创造性新解,空前拓展了“实事求是”这一传统命题的科学内涵与应用外延,使之成为深刻体现中国共产党品格的全新学风与思想路线。
由此可知,毛泽东同志借用“实事求是”这一古语,经过妙手点化,出色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一步。如果离开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的准确理解,如果缺乏对儒家“经世致用”实学传统的深刻认同和把握,这一步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正是毛泽东同志在充分结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基础上实现了这一科学阐释。此后,经由毛泽东同志持续不断地积极倡导,自延安整风起,中国共产党终于牢固树立起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此后才能够摆脱教条主义的长期精神桎梏,开创了现代中国革命史上思想解放的一代新风。
二、密切联系群众与儒家民本思想
密切联系群众,是指要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建立最密切的联系,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保持向人民负责和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党的群众路线表述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群众路线与密切联系群众的新作风其实是本质一致的不同表述。群众路线作为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一切政党根本区别开来的一个显著标志。可以说,群众路线既是中国共产党多年民主革命实践的升华,同样也是毛泽东核心价值精神的结晶,是中国儒家传统深厚的民本思想对毛泽东培育滋润荟萃而成的文化硕果。
由儒家集其大成的先秦民本政治思想,所体现的远不止于对下层百姓遭遇的同情怜悯,而是将这种具有古朴的人道主义遗风的价值关怀提升到了政治观念的高度,将“民”确立为“邦”之根本,深刻地认识到了“民”所具有的决定邦国盛衰存亡命运的巨大力量。历经两千多年的浸染,儒家民本思想已经深入地渗透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深刻地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作为系统深入接受儒家文化教育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志士仁人,毛泽东同志毕生都自觉秉持古代士子所坚守的民本道统,并努力践行这一道统。毛泽东同志既是旧秩序的反抗者,又是新社会的领导者决策者和执政者,其个人地位历经种种变迁,但贯穿其一生各个不同阶段全部政治实践的核心政治信念却从来没有变化——这就是体现儒家思想精华的“民为邦本”。以高度的非凡自觉始终坚持站在底层立场为民众说话,始终坚持以解除民生疾苦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政治使命,这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始终如一从不变异的理想追求,也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心灵深处的价值情怀。毛泽东同志一生不断强调要“关心群众生活”,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等等,若论文化渊源,无疑与传统儒家“心忧天下”、“情系民生”的价值精神有前后相承的关系,而荀子关于“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思想,更可谓是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本土源头所在,脉络历历,清晰可见。
毛泽东同志在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把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理论,用于指导中国革命成功后的国家政权建设,虽然晚年实践中有失误走偏现象,但他终究是积极升华了民本思想传统,并使之适应新时代的历史发展要求,实现从传统民本思想到人民主权思想的创造性转型,这样的创造性转型,显然具有20世纪风云变革的特定时代特色与毛泽东同志熔新旧学丰厚修养于一炉的鲜明个性风格,无疑在旧时代的历史中,是从来没有做到的;即使是民本思想激荡的鼎盛之世,也是人们完全无法想象的。
三、自我批评与儒家克己修身精神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指经常反省和检讨工作,在检讨中发展民主精神和民主作风,既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又要做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要讲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注重讲求克己修身,努力倡导个人修养,这是深具特色的儒家文化传统。两千多年来,努力讲求克己以达致修齐治平的道德自觉,随着儒学政治化的深入影响,畅快渗透浸润而成为民族血液,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民族性格,在立身处世诸方面对中国人有着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自我批评思想,与理论联系实际和密切联系群众一起构成三大作风,都是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的理论升华,同时,若考其思想源流,则自我批评无疑更多是对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新发展,是一种创造性的继承与升华。
作为个人生命主体的一种自觉活动,克己修身是指个人为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而进行的自我反省、自我改造和自我超越的过程。儒家克己修身的道德修养理论,主要包括两点:一是以克己修身的个人道德修养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二是以“内自省”的方式作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通过自省以发现和改正错误。如果一日一“省”而犹不足,则应该而且可以做到“吾日三省”。“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圣贤之所以难能可贵,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犯错,而是在于错而能改。可以说,儒家文化体系中,已就其道德修养方式——“克己修身”的目的、要领与方法等等,提出了比较全面精当的认识,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有特色自我纠错理论体系。这也是儒家文化传统中最有价值的思想遗产,理应得到批判继承。
毛泽东同志倡导自我批评,是在继承儒家个人道德修养理论的基础上着眼于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并且体现出创新与超越。只要认真对比,两者的目的、内容、标准,与实践的关系和适用范围都有较大的不同。儒家的克己修身,毕竟还是以个人为局限,而毛泽东则着眼于革命实践的需要和时代前进要求,把自我批评的方法推广运用于更多更广泛的领域。直至今天,自我批评仍然是党的组织和人民进行自我教育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科学方法。
要而言之,考察和比较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三大作风与儒家传统文化精神两者的异同,可以得出如下判断:儒家优秀文化传统正是三大作风的思想渊源之一,后者批判地继承了前者,并且是对前者的扬弃和超越。今天,我们应该更自觉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以三大作风为代表的现代革命传统,使之为当代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垒.儒家伦理价值的现代观照[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2):60-66.
[2]王垒.儒学渊源与毛泽东的文化选择[J].党史博采:理论版,2010,(3):10.
[3]王垒.毛泽东群众路线与传统民本思想简论[J].党史博采:理论版,2010,(9):11-12.
[4]王垒.毛泽东自我批评思想与儒家克己修身[J].党史博采:理论版,2011(10):12-13.
[5]王垒.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与儒家经世致用[J].党史博采:理论版,2011,(12):10-16.
(责任编辑: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