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发展”理念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2014-04-26杜辉古鹏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研究生理论

杜辉 古鹏

通过论述“学生发展”理论在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内涵,分析当前我国高校进行该项教育的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基于“学生发展”理念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路径,以达到帮助研究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学生发展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学生发展”理论在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内涵

“学生发展”理论是人的发展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运用和发展,它是综合性理论,主要包括心理发展理论、认知结构理论、类型理论、人与环境互动理论和SLI(学生的学习)理论等。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运动(vocational guidance movement)一般被认为是最早运用学生发展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例证。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发展理论正式应运而生,并不断得到发展,成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哲学根基。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下,学生发展理论的实质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学生发展理论从多角度、多方位研究了大学生发展的问题,对于分析和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意义。

基于学生发展理念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要求高校在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基础上,将社会和职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与学生成长规律相结合,帮助研究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掌握了解性格、兴趣、价值观、技能及外部工作世界的科学方法,合理制定职业发展目标,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并且持之以恒、长期奋斗,不断增强职业素养,以实现个人的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

二、当前我国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人需求与实际缺失存在矛盾

在研究生群体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不仅对于个人来说,具有明确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提高学习动力和自觉性、提升职场竞争力等实际意义,培养机构还能充分利用其自身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也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至于造成高端人力资源的浪费。本课题组对电子科技大学部分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95.5%的人赞成在研究生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仅有4.5%不赞成。

而现阶段很多培养机构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大学生本科阶段的事情,到了研究生阶段没有必要再进行。于是忽视该项教育工作,甚至完全缺失,有些高等学校即使进行了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教育内容和形式,基本上与本科生雷同。据调查,国内高校对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明显多于研究生。笔者在“中国知网”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为25997篇,而其中有关研究生的为77篇,仅占整体的0.3%。

(二)教育主题在认识上存在偏差

很多研究生,包括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该项教育,主要表现在: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同于就业指导,认为它就是讲授应聘的技巧,只是帮助毕业生找到理想工作而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象局限于毕业年级,认为到学生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再进行也不晚;认为教育仅仅是高等学校的责任,而忽视社会在研究生职业规划教育中的作用。

(三)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职业生涯辅导教师是该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据统计,目前美国共有职业咨询师16万人,其中80%在高校工作,为校内职业咨询师。他们通常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背景,尤其是负责学生职业心理测试、能力测评、职业咨询等工作的人员一般应具有心理学、咨询学、教育学等的硕士以上学位,并具有职业咨询师资格。而我国高校专门从事该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十分匮乏。当前高校的指导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他们大多是就业部门工作人员、院系副书记、辅导员,对学生就业比较熟悉,但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知之不多。高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过硬,影响了教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教育形式单一,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

当前国内高校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多以课堂讲授和学术报告等形式为主,研究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效果不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工作,教育内容需要及时更新,而当前存在教育内容陈旧,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脱节的现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教育内容要与学生具体情况相结合,要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专业认同感等因素做相应调整。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千篇一律,照搬国外或国内其它高校研究成果的做法。

(五)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发展带来的职业世界的快速变化,客观上对该项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经济全球化、社会分工细化、经济转型、结构性失业、网络信息泛滥等,容易使研究生在择业时不知所措或“随大流”,在从业观上容易产生功利思想、拜金主义、投机取巧、强化自我意识等思想。

2.研究生就业情况较好,客观上也造成高校对该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认为研究生社会需求量大,且专业方向基本定型,没有必要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部分研究生认为,相比本科生而言,自己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且思想更加成熟,已具备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综合素质足以让自己笑傲职场,不需要再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实际情况并非其想象的那样乐观,这对于没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尤其明显。

三、基于“学生发展”理念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路径

(一)高校要加大教育的支持力度

随着近些年全国高校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生源质量不同程度上出现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造成研究生就业和职场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将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应建立专门针对于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统筹和推进该项工作的实施。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引进专业人才,同时积极聘请校外专家或人力资源管理专门人员到校内兼职,推进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将定期召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讨会、建立毕业生职业发展档案、实施毕业生职业跟踪和回访制度、编写典型职业发展案例等作为常规工作内容来抓,以提高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endprint

(二)社会上用人单位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研究生是推动社会和科学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掌握新技术、产生新思想的活跃群体,自身和社会对其职业发展的期望值都很高。但研究生毕业后出现眼高手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现象。为弥补研究生实际能力与社会期望值之间的差距,用人单位应多与高校搭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平台,多为研究生提供实习实训、参观考察和岗位实践的机会,尝试采用短期项目牵引、设立校外导师等方式,让研究生了解外部工作世界,提高从业能力。

(三)实行与本科生区别化的教育模式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群体呈现出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自我期望值更高,思想更成熟,独立意识和自我思考能力更强,从业急迫性更大等特点。因此,在研究生群体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注意与本科生相区别。如果说本科生的教育形式是以灌输、讲授为主,那么研究生则要以引导、实践为主,切忌大道理的劝导和传统课堂知识的传授。可以引导研究生通过自学了解性格、兴趣、价值观、技能和外部工作世界的方法,从而激发其主动进行潜能开发。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性格测试、职业测评等形式,了解研究生因专业方向、本科背景、从业经历等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咨询与生涯辅导。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引导研究生开展职业生涯实践活动,是该项工作体现学生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是研究生在具体职场环境中检验和提高专业技能,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应以科研方向为基础,同时兼顾个人需求的原则。引导研究生以院系、专业、科研团队或研究室等为单位,举办校友职业发展报告会、职业生涯人物访谈经验分享会、与职业发展相结合的学术报告会。此外,研究生还可以走出校门,积极开展个人或团体的参观实训、假期实习、短期项目模拟等。这些与职场的亲密接触,不仅可以帮助研究生提高科研兴趣和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提升职业素养、组织协调、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为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马冬卉,陈敏.美国高校学生发展理论及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7,(3).

[2]克里斯汀·仁.学生发展理论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美国学生发展理论简介[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3]彭小孟.学生发展理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理论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

[4]霍礼强,方晓青,毛丽萍.论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和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

[5]葛阳阳,杨娜,范洪涛.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思考[J].世纪桥,2012,(1).

[6]房春红,郁飞,撒文清.谈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6).

[7]李玉芳.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实诉求、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

[8]代花,陈世庆.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探析[J]. 高等农业教育. 2007,(10).

[9]陈敏.中美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化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5).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研究生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策略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