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形成性评价理论的高职《分析化学检测技术》模块教学探索

2014-04-26王玮郭清峰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模块目标

王玮 郭清峰

基于布鲁姆的形成性评价理论,对高职开展《分析化学检测技术》模块教学的步骤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形成性评价在该模块教学中应用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形成性评价教学改革模块教学2011年,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出台了《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转型的若干意见》,检测技术学院参照《意见》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实施教学改革,将《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及相关内容整合为《分析化学检测技术》模块,本文探讨了形成性评价在该模块教学中应用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形成性评价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从改革考试的要求和方法入手,将形成性评价突破性地运用于教育评价实践领域,提出了“掌握学习”的理论,并将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类。其中“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进行的评价。它具有重视教学过程中反馈和矫正的特点,能及时地“诊断”教与学的状况,从而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二、形成性评价在模块教学中的应用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实行教改已经两年,通过实践和调整,形成性评价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检测技术》模块中的实施步骤如下。

1.确定模块项目

鉴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就业岗位主要为企业的化验员、教学单位的实验员及产品质量检测部门的质检员,因此需要从知识的基础性、与工作实际的符合程度、学生自身特点、高职教育特点入手来选取模块的项目,同时还需要突出项目化教学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

2.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根据项目内容所确定的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因此教学目标既是教学安排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结束的考核点。《分析化学检测技术》模块对各项目的教学目标和考核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过程目标三部分。知识目标为完成检测任务需要的知识及达到的程度,技能目标为完成检测任务需要的技能及达到的程度,过程目标为考勤、作业、卫生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

3.组织教学内容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需要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即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进行综合加工。项目化教学需要根据学科和实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既要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又要使课程内容与学生校外经验有效地联系起来;既要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又要符合学生认识的特点;既要把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以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又要在不同阶段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以使逐渐扩大范围和加深程度。因此,对《分析化学检测技术》模块内容的教学组织遵循“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相结合、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相统一、直线式与螺旋式相交替”的原则,以检测项目为主线将所需知识、技能、素养贯穿起来。

4.分解学习步骤

学习步骤即授课顺序,就是按照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割,并合理分配到教学课时中。《分析化学检测技术》模块的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是根据工作实际来确定的,因此学习步骤是参照样品的检验标准以开展工作的顺序来安排的。另外,为了判断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和结果,在学习过程中,每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即进行一次形成性评价,每完成一个项目即进行一次终结性评价,这些评价同时也是向教师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教师可据此来作出决策,并对学习成果进行矫正。

5.设置评价内容

评价是对教学活动进行判断及分析后的结论,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如前所述,教学目标就是评价的点,需要通过设置评价内容、确立评价标准及设计评价手段来实现。《分析化学检测技术》模块的评价内容即为平时教学内容,而不论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知识考核占30%,以笔答形式进行;技能考核占40%,以操作形式进行;学习过程考核占30%,在平时课堂上、笔答和操作中都有体现。

6.矫正学习成果

通过评价,教师和学生均可以了解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若未达到预期效果,则需要对学习结果进行矫正,即根据评价提供的反馈信息,改正、补救和组织学生二次学习。对《分析化学检测技术》模块学习的评价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过程目标三部分,一般地,总分60分为通过,低于60分需要重新学习并参加补考。根据内容不同,重新学习可以采用学生自学、教师重教或小组学习等方式,其目的是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

三、结语

布鲁姆倡导的形成性评价,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和矫正,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关教学进程的信息,如果修正措施适当,可使教学成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性评价符合当今我国教改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既汲取了传统教学的合理因素,又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改革;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它在教材结构、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方面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它在学科范围方面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郭茜,杨志强.试论形成性评价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05):103-108.

[2]吴昌提,林菊芳,陈宁红.国内外形成性评价述评——兼评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十年[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03):66-69.

[3]姜爱莉,林剑,于贞.形成性评价在工业发酵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3):108-109.

[4]徐瑾,叶爱英.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工业分析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17):53-55.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模块目标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光化学蒸汽发生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学开发与应用
TRIZ创新理论在分析化学教学实训中的应用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