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密度计校准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2014-04-26梁秀丽王建国王旭华王学琴张坤梁旭
梁秀丽,王建国,王旭华,王学琴,张坤,梁旭
(1.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 (余姚分所),余姚,315400;2.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31)
0 引言
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最常用的仪器,它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医疗卫生及国防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石油化工、食品工业、医药卫生等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控制生产工艺、保证产品质量、商贸等方面对密度量值的准确度均有明确的要求,密度计的量值是否准确可靠,直接影响到液体密度测量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校准。
密度计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不仅与主标准器、密度检定液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关,还与操作方法有关。作者凭借多年从事密度计量工作积累的经验,针对密度计校准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通过分析影响密度计校准的各种因素,指出了密度计校准的正确的操作方法。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1-2]
一等标准密度计组:共39支,测量范围650~2000 kg/m3,分度值为0.2 kg/m3和0.5 kg/m3;
电子天平:型号JD1000-2,测量范围10 mg~1000 g;
千分尺:分度值0.01 mm,测量范围0~25 mm;
温度计:内标式0.1℃,测量范围0~50℃;
检定筒:内径110 mm,高500 mm;
密度液:石油产品混合液650~810 kg/m3,酒精溶液810~920 kg/m3,硫酸氢乙酯930~1830 kg/m3,碘化钾-碘化汞水溶液1840~2000 kg/m3。
1.2 工作原理
采用直接比较法,按照检定规程的要求开展密度计校准。将被检密度计与标准密度计同时浸入同一检定液中,直接比较其分度表上的示值,校准时如果校准液与被校密度计实际使用的液体不同,则进行毛细常数修正,最后经过一系列计算得出被校密度计的修正值[1-2]。
式中:Δρ为被校密度计的修正值,kg/m3;ρ标为标准密度计修正后的密度值,kg/m3;ρ被为被校密度计修正后的密度值,kg/m3。
2 影响因素及正确操作方法
校准工作中,密度计校准结果准确性主要受主标准器、配套设备、校准环境、校准方法及人员的熟练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
2.1 主标准器的量值
主标准器是指标准密度计,其量值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密度计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在密度计校准工作中,由于主标准器频繁使用,或因其玻璃材质的体积收缩,密度计干管内的标尺会发生位移,使密度计量值发生变化;另外,密度计压载室内通常用铅粒封住,使用时间长了,可能因铅粒松动,使得密度计重心偏移,影响测量结果。因此对于标准密度计,要正确使用和维护,并进行周期检定,同时还要在两个检定周期内至少进行一次期间核查。核查方法有多种,可以用标准密度计测量有准确密度量值的液体,也可用标准密度计对密度量值稳定的密度计进行检定,比较其量值的变化。
2.2 密度液
液体毛细常数决定于液体本身的特性,它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液体自身的清洁程度会影响表面张力,且张力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对表面张力大 (即毛细常数大)的液体更为显著,实验表明这项误差对浮计示值的影响估计为0.1个分度值[3]。在条件允许时,尽量用一定纯度的试剂配制,以减少表面张力,并且避免因杂质存在,影响人的视觉分辨力,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2.1 配制公式[3-5]
配制密度液首先要计算欲配制液体的各组分分量。如果将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配制成密度为ρ、体积为V的密度液,可按公式 (2)和 (3)[3-4]计算所需两种溶液的体积V1和V2,这样可以提高欲配制密度液量值的准确性,减少微调时的工作量。
式中:ρ1,ρ2,ρ为溶液的密度,kg/m3;V1,V2,V 为溶液的体积,m3。
2.2.2 配制注意事项
配制密度液,首先选用试剂级的材料,以减小毛细常数及杂质的影响;其次要掌握正确的配制方法。对于石油产品混合液、酒精水溶液、硫酸水溶液、碘化钾-碘化汞水溶液由于配制方法较为简单,按规程要求进行即可[4],不再赘述。
由于硫酸氢乙酯配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温度过高时,会加速乙醇碳化,使溶液颜色变深,影响密度计读数,并且缩短保质期,因此配制这种密度液,一定要控制液温不超过40℃。实践证明,在配制硫酸氢乙酯时,酒精液的浓度是影响硫酸氢乙酯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关键,因此必须用85%的酒精液进行配制,否则会因为密度液中各组分分量分配不当,给毛细常数修正带来误差,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3 环境影响
2.3.1 实验室温度
按照检定规程的要求,检定标准密度计时,控制室温与液温之差不超过2℃,检定工作密度计时,室温与液温之差不超过5℃。由于密度计的玻璃膨胀系数β= ( 2 5±2 ) ×10-6℃-1,则会由于密度计的玻璃膨胀,使密度计干管标尺密度值发生变化,变化量为Δρ=ΔtΔβρ,因此校准时,要控制室温与液温相对稳定,一般控制室温在 (20±5)℃为宜。
2.3.2 光线
光线直射在密度计上,会使形成的弯月面与干管切线变细,影响视觉判断,产生较大的读数误差。因此校准开始时,室内要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2.3.2 气流
室内如有气流,则会使密度计漂浮不定,影响视觉判断,同时由于密度计稳定时间较长,液温容易不均匀,造成测量误差,因此校准时要避免有气流。
2.4 校准过程
2.4.1 器具的清洁
校准前先将标准密度计、被校准密度计、检定筒、搅拌器等洗净干燥后,置于检定室内,清洗好的玻璃仪器内壁应不挂水珠,清洗干净的密度计不要用手触摸标尺的干管部位。
如果器具不清洁,不仅会污染密度液,还会使密度计干管沾附过多液体,给测量结果引入误差。
2.4.2 密度液的调配
将密度液小心地倒入检定筒内中,并搅拌均匀,调整密度液到标准密度计校准点上下2个分度值之内,否则对测量结果产生较大误差。
2.4.3 外观检查
目前,市面上密度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生产密度计的厂家受利益的驱使,忽略产品质量,有的企业甚至没取得“生产计量器具许可证”而私自生产密度计。因此校准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密度计内不得有雾气、柳纹、裂纹,压载室不得有松动,如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则判为不合格,不再进行示值校准。
2.4.4 示值校准
用手轻提标准和被检密度计干管顶端,即左右两手要捏住密度计干管上端,不要捏到干管标尺处,将其缓缓浸入密度液中,待接近平衡位置时再慢慢放手,否则,密度计因上下波动,干管上沾有液体,增加了密度计的质量,使测量结果偏低。因此校准时,一定要熟练操作,使其在校准点上下三个分度值内波动,并稳定1~3 min,这一点对于硫酸水溶液、硫酸氢乙酯这类粘性液体或碘化钾-碘化汞尤为重要,尤其是碘化钾和碘化汞液。另外,密度计不要相互碰撞或吸附在一起,更不能附着在检定筒的内壁上,否则,由于存在支撑力,相应增加了浮力,给校准结果带来误差。
对于液体要充分搅拌,以使筒内液温均匀稳定,同时要注意不得产生气泡,因为气泡的存在,液体内部不均匀,同时气泡还可附着在密度计上,使密度计体积增加,产生示值误差。
2.4.5 读数
用密度计读数的方法按规程的规定进行,除标明按弯月面上缘读数外,其它均按下缘读数。无论按上缘还是下缘读数均应先用眼睛对准弯月面上缘或下缘,与干管相切于两条相邻标记即分度值间的位置,并判断出占分度值的十分之几,估读到分度值的十分之一。如果密度计刻线较细时,可以配以读数放大镜。
使用硫酸检定液时,为消除或尽量减少液体表面张力变化的影响,必须采用溢出法,使密度液表面一层液体溢出,形成好的弯月面,可减少读数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2.4.6 空气浮力
密度计在液体中平衡时,液面以上那部分体积受到空气浮力的影响,由于这部分体积小,在通常状态下,空气变化很小,因此空气浮力引入的误差可忽略不计。
2.5 数据处理
2.5.1 温度修正
将两支具有同一标准温度和同样材料的密度计,浸入同一非标准温度的密度液中校准时,由于两支密度计体积改变所导致的误差相同,在比较其示值时被抵消,故只要液体温度均匀一致,无需做温度修正,若标准和被检密度计的标准温度不同,而又在同一标准温度密度液中校准,则须作温度修正。
2.5.2 毛细常数修正
由于各种液体的毛细常数不同,如密度计实际工作中测量液体密度和检定时的液体不一样,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此误差,必须进行毛细常数修正,因此在检定用液与实际使用液体不一致时,毛细常数修正很重要,如果不进行修正,将对校准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3 校准结果验证
2011年,我们参加了由中国合格评审委员会(CNAS)组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实施的“工作密度计校准”能力验证项目,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校准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工作密度计校准结果比较 kg/m3
由表1可知,我们的校准结果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校准结果一致性很好,说明本标准器组的计量性能符合要求,同时也说明,只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才能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4 结语
影响密度计校准的因素很多,在工作中要首先了解各种影响因素,并针对每一影响因素,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尽可能消除其影响,减小测量误差。必须保证主标准器的量值准确和稳定,注意密液的配制方法,正确控制校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才能提高密度计校准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密度量值准确和可靠。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JJG86-2011标准玻璃浮计检定规程[S].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1.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JJG42-2011工作玻璃浮计检定规程[S].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1.
[3]李兴华.密度·浓度测量 [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0.
[4]李兴华.密度计量 [M].1版.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
[5]徐秀华.密度计量[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