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剥扎断桥缝合术结合中药坐浴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观察
2014-04-26陈国锋赖添武莫志和林世雨冼秀玲
赵 权,陈国锋,赖添武,莫志和,林世雨,冼秀玲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广西 防城港 538021)
分区剥扎断桥缝合术结合中药坐浴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观察
赵 权,陈国锋,赖添武,莫志和,林世雨,冼秀玲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广西 防城港 538021)
目的:观察分区剥扎断桥缝合术结合中药坐浴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区剥扎断桥缝合术结合中药坐浴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治疗组),与分区剥扎断桥缝合术结合高锰酸钾粉坐浴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区剥扎断桥缝合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环状混合痔;分区剥扎断桥缝合术;中药坐浴;疗效观察
环状混合痔是痔的较严重阶段,其治疗的难点在于消除痔的症状与保持肛管解剖生理功能之间难以兼顾,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欠佳。于2010年4月—2011年4月期间,我们设计了分区剥扎断桥缝合术,即采取分区剥扎痔核,外痔剥离并整形重塑,术后结合中药坐浴的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符合在防城港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住院环状混合痔诊断的60例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35~72岁,平均(52.6±12.16)岁;病程6~30年,平均(10.73±3.65)年;Ⅲ度痔 22 例,Ⅳ度痔 8 例。对照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30~70岁,平均(48.74±11.52)岁;病程5~32年,平均(9.28±3.34)年;Ⅲ度痔 20 例,Ⅳ度痔 10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患者术前完善常规检查,预防性使用抗菌素。手术方法: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常规消毒、扩肛,根据环状混合痔的具体情况设计手术分区,可作3~6个区域的外剥内扎术。暴露内痔,用一把皮钳夹住痔体,另取一把组织钳从齿状线上夹住痔基底,对钳下的内痔基底部用圆针7号丝线贯穿“8”字缝扎,内痔处理至此。然后皮钳将外痔夹起,从放射状皱袭消失处开始,从两侧向肛管内切开皮肤,到齿状线处为止,锐性或钝性剥离外痔组织。然后三钳合并提起,在齿状线上将外痔与内痔一并结扎,切除外痔及结扎的部分内痔,留取0.5cm的残端。以同样的方法剥离结扎其它痔核,修剪创缘皮肤,外痔开放引流。对于皮桥下痔组织较大或皮桥赘皮过长者,给行断桥缝合,彻底剥离静脉丛血栓,横行剪除断端多余皮肤,以两断端无张力对接为度,然后用3-0可吸收线予以间断缝合,若肛管较紧,可行内括约肌侧方松解术,再行消痔灵四步注射术,每点注射药量2~3mL。肛门内纳入凡士林油纱,外加纱布固定。
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连续3天。术后第1天开始,大便后用自拟中药洗剂(药物组成:黄柏30g,苦参50g,乳香15g,两面针30g,五倍子30g,七叶莲50g,芒硝20g,冰片2g)坐浴10~15min,早晚各1次,术后常规换药。1周为1个疗程。
1.2.2 对照组 术前及麻醉、手术治疗方式、术后输液及换药均同治疗组,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温水1∶5 000高锰酸钾粉坐浴,每次20min,早晚各1次。
1.2.3 观察指标 术后6个月随访,术后观察疗效、疗程、术后主要并发症(如水肿、疼痛、出血、肛门狭窄)等量化评分指标,最后进行统计分析。
1.2.4 疗效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结合临床拟订评定为治愈、好转、无效三类。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及疗程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及疗程比较 (n)
注:两组病例术后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疗程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疼痛症状比较
组别例数(n)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治疗组304.81±1.733.36±1.241.84±0.91对照组306.30±2.124.71±1.582.03±1.08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出血程度比较
组别例数(n)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治疗组304.01±1.122.01±0.560.60±0.16对照组304.80±1.382.40±0.690.72±0.21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术后并发症
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外观赘皮残留2例,复发0例,肛门狭窄0例。对照组外观赘皮残留3例,复发1例,肛门狭窄1例。两组并发症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环状混合痔手术历经改进,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出血、疼痛等主要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传统外剥内扎术,其操作简单、疗效好, 缺点是一次最多只能切除3个痔块 , 如果切除的组织过多,术后伴有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或肛管狭窄,切除太少容易造成皮赘残留过多影响肛门美观。由于上述的局限性,对于环状混合痔,应用单纯的外剥内扎术疗效欠理想。而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术)也是当前临床研究热点之一,但存在花费大,远期疗效不明确等缺陷,故我国2006年制定痔的临床诊疗指南中指出,PPH术适用于环状脱垂的Ⅲ、Ⅳ度内痔和反复出血的Ⅱ度内痔[2]。
由结果分析,我们采用分区剥扎断桥缝合注射术的优点在于:①环状混合痔实际为多个混合痔的结合体,外痔环状脱出,内痔多发且脱垂严重,切口选择是棘手问题,本术式采用分区域小切口剥离外痔,留足够的黏膜及肛管皮肤,保证肛门功能正常。②对于脱垂较严重的内痔,单纯结扎效果欠佳,故我们在结扎的基础上加用四步消痔灵硬化注射法,保证了治疗的彻底性。③环状混合痔的环状外痔部分,切除后容易皮赘残留,既影响美观,又容易造成患者心理不适感,从而影响总体手术效果。故我们对外痔残余部分进行了皮桥横断,无张力缝合对接,既避免了皮赘残留又确保肛门平整美观。④考虑切口多,易使疤痕愈合后造成肛门狭窄,故我们采用肛门侧切之法,解除了内括约肌的痉挛,恢复了局部正常的血液、淋巴循环,减轻、避免了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避免了肛门直肠狭窄的发生。⑤现代研究证明齿线区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对维持正常排便活动有重要意义。该区神经分布丰富,是肛门反射中重要的感受装置。鲁兵等[3]采用保留齿状线外痔分段切除、内痔消痔灵注射术的方法治疗结缔组织型混合痔174例,术后效果满意,认为采用该方法在对外痔切除过程中充分减少创面、保留肛垫和齿状线区不损伤排便反射,肛门的完整性得到保留,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⑥同时,南方多湿热气候,混合痔以湿热下注型为多,我科自制的痔瘘坐浴洗液,主要由黄柏、苦参、乳香、两面针等清热祛湿、凉血止血止痛中药组成,术后坐浴,先熏后洗,针对术后疼痛及出血等主要并发症效果极佳。
综上所述,分区剥扎断桥缝合术结合中药坐浴治疗不失为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一种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133.
[2]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痔临床诊治指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462.
[3] 鲁兵,刘玉祥,周 坤,等.保留齿状线分段外切内注术治疗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疗效观察[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5,11(1):38-40.
(责任编辑:王尚勇)
2014-03-29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自筹经费科研课题(gzzc1037)
赵权(1982-),男,硕士,广西防城港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肛肠疾病临床治疗。
R266
A
1673-2197(2014)12-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