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药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其动态心电图观察

2014-04-26郭晓红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针药稳定型心绞痛

郭晓红

(太原市和平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4)



针药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其动态心电图观察

郭晓红

(太原市和平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4)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针药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动态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选取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共有31例治愈,总有效率为91.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5%(P<0.05);另外在心电图疗效和动态心电图平均心肌缺血时间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针药结合治疗和动态心电图观察,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强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不稳定型心绞痛;针药结合;动态心电图

在临床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一种具有进行性病变的心绞痛症状群,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临床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往往有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1]。为此,本研究现拟对我院收治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68例患者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43.4±2.1)岁;病程3个月至15年,平均病程(56.3±12.7)个月;全组患者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疾病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型辨证[2],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意识障碍以及其他影响研究的疾病和不配合研究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遵医嘱指导患者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10mg/片),1次2片,1天1次,于清晨服用;再指导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北京曙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40mg/片),1次2片,1天1次,于晚间服用,连续治疗14天。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选择一次性无菌皮内针(广州康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进行针刺治疗,取双侧内关、心腧穴,采用碘酒对患者局部皮肤及医者手指进行消毒,完成后给予75%酒精脱碘,再对穴位处皮肤进行轻微的上下按压,稍微用力撑开固定住该处皮肤,使用小镊子钳夹皮内针顶端进针,并用指尖对皮内针顶端进行轻轻按压,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宜,待1min后,选取方块状小胶布对穴位和皮内针进行粘贴固定,需要注意的是,内关穴应朝上刺,而心腧穴宜横刺,并且埋针时间宜在3天左右(夏天≤2天),以14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疼痛程度以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评定指标

参照刘建梁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关疗效评定标准[2],心绞痛疗效指标:治疗后若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除,心绞痛发作次数≤2次/周,视为显效;若症状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明显改善或减少,视为有效;若症状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者,视为无效。心电图疗效指标:若休息期间无心电图异常,视为显效;若休息和治疗期间心电图ST段出现下降后回升超过0.05mV,视为有效;若不符合上述两种情况,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动态心电图平均心肌缺血时间比较

在心电图疗效方面,治疗后两组的心电图改善情况较为接近,但观察组要略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57,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比较 [n(%)]

另外治疗后观察组的动态心电图平均心肌缺血时间为(25.03±4.11)min,对照组为(38.41±5.2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6,P>0.05)。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中医“真心痛”“胸痹”范畴,是威胁全人类特别是老年群体生命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类疾病,中医认为,该疾病的本虚标实主要与脾肾虚损、血瘀气滞等有关[3]。以往在诊治该类疾病的过程中,多是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但临床诊治效果并不理想,相对来说,给予患者针药结合动态心电图诊治,则可取得较为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根据中医辨证取穴法进针内关、心腧,可消除心脉之阴虚阳虚,缓解心绞痛。结合本研究来看,经治疗后观察组共有31例患者治愈,总有效率为91.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心电图疗效和动态心电图平均心肌缺血时间方面,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仍要略优于对照组。总之,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针药结合治疗和动态心电图观察,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强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1] 刘芳,李清,廖伟,等.动态心电图诊断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价值[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4):562-563.

[2] 刘建梁.针药并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D].福州:福建中医院,2007.

[3] 神安煌,潘正星,欧阳远鹏.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4):507-508.

(责任编辑:王尚勇)

2014-01-26

郭晓红(1978-),女,太原市和平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心电图临床应用。

R541.4

A

1673-2197(2014)08-0089-01

猜你喜欢

针药稳定型心绞痛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紧张型头痛4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