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
2014-04-25王秀萍
王秀萍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提高学习效益的关键所在。而学生主动学习的情绪状态是需要老师进行情感投资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关爱自主学习措施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一个叫皮格马利翁的年轻国王,对自己雕刻的一位象牙姑娘倾注了全部的期望和情感,结果象牙姑娘就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并成为年轻国王的终身伴侣。后来,人们把这种由于高期望值而进行的特别关注,从而产生积极性反馈的因果关系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期望效应。
教学实践过程使我们认识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一定伴随着多种情感因素,情感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过程和理解程度。在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适时、准确地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会,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使学生能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生物课堂将更加精彩。
一、关爱学生——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关爱学生。教师的关爱可以帮助学生奋进,可以促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师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而不是偏爱。作为生物学教师,更应遵循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博爱的氛围,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老师的关注,“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刚接手的初二级四个班,有几个在全校出名的“困难生”,老师们的印象是他们从来不学习,他们也不知道怎样学习。在初一后半学期,学业成绩简直一塌糊涂。看到新学期刚开始,他们就对学习自暴自弃,我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些孩子为什么这样了呢?看他们做事的利索劲儿,智力应该没什么问题。其实,在学习过程中,“学困生”的形成往往是因为教师的不断冷落与否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的爱”不能都留给“优秀生”,恰恰相反,爱的砝码应当更多的加在“学困生”一边,课下多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课堂上有意识地鼓励他们通过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老师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手势,都是他们进步的巨大动力。在这种氛围下,他们身上那种潜在的动力就会发挥出来,他们会逐渐找到学习的自信心,他们的学习行为会向着老师的期望方向发展。教学过程的“皮格马利翁效应”逐渐形成。
二、注重过程——我的课堂我做主
关爱学生,仅仅是产生期望效应的前提,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课堂效率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巧妙抓住学生的兴奋点,采用具有新奇性、趣味性的方法,很受学生欢迎。
1.把每个教学班的学生进行分组,分组不是仅仅看学习成绩,不是简单的分为1组、2组、3组……,而是按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进行分组,并让孩子们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有特色的名字。如一组同学都特别勤奋,每天早上到校最早,他们就自己命名为“晨曦之队”;另一组同学多数爱唱歌,就自称为“百灵鸟队”;还有的学生擅长听故事、编故事,就称为“故事大王队”,等等。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特点把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分类,如抽签题、抢答题、必答题等。并且对不同的题型,每个队组都可以结合自己队组的特点,用具有自己队组特色的方式展示答案。这样,每一个学生(包括那些“学困生”)为了自己队组的荣誉和威望,都会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课堂气氛活跃热烈,从而收到期望效应的正反馈效果。
2.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角,把课堂舞台还给学生。生物学新教材摒弃了“繁”“偏”“难”知识点,注重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文字表达通俗易懂。不少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加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习目标。学会了还不够,讲出来才真会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己相互当“老师”。刚开始,学生大多羞于或不敢走上讲台,老师及时加以鼓励,给他们“打气”:“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讲台就是你的舞台,今天你勇敢地走上讲台,明天你潇洒地走上生活大舞台”……通过激励性的语言,把学生的信心和勇气调动起来,使他们自信地走上讲台。不少学生在讲台上那坦然的表情,条理的讲述令人吃惊,让老师都感觉激动。即使有的学生在讲台上表现不是十分出色,也应该加以鼓励,使他们增强信心,逐渐提高。这样才能实现期望效应的正反馈现象,真正达成学习目标。
三、激情超越——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新课程,生物教师要使期望效应持久地发挥它的迷人魅力,就需要实现转化,超越提升自己。
1.教师要热爱本学科,精通本学科,对专业要有坚忍不拔的探究精神。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使自己专业知识的“活水”。实践证明,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机智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刻苦钻研的创新精神,课堂上内容连贯,逻辑性强,过渡巧妙,语言富有诗意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感召力。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自己主动地去学。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替代者变成学习的引导者,用情感教学替代惟智教学,让学生超越了教师的搀扶和点化后,学会质疑、学会创新,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
万千方法中,唯有爱最真。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成为“优等生”的愿望,教师的使命就是强化这种愿望,呵护这种愿望。倾注真心的期望和情感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的闪光点能够展现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性地、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把探究的过程还给学生,把探究的时间还给学生,用探究的过程开掘思维的空间,我们的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成为生命成长和智慧形成的过程,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生命色彩。让我们像皮格马利翁一样,对每一个学生倾注关爱和热情,复活我们心目中的“象牙姑娘”,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