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疯狂”的红木:我们的机遇和挑战

2014-04-25常乐绿色和平

世界环境 2014年6期
关键词:疯狂黄檀红木

文/常乐 图/绿色和平

自古以来,国人对红木的喜爱让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红木加工和消费市场。随着红木价格的攀升、红木市场的火热, “疯狂的红木”背后暴露出了资源短缺、物种濒危等问题。今年,由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红木》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我们在这里对中国红木市场进行一次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从环境保护及资源保护的角度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多方位地对红木进行保护。

近年来,中国红木市场产量和价格总体上不断攀升,尽管经常伴随着波动,2012年全国红木家具产值高达1000亿元人民币。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红木家具近年的价格总体上不断攀升。以红酸枝圈椅为例,十几年前的价格为1000至2000元左右,而2011年则需要花至少20000元才能买到,价格上涨了十倍。 而原料稀缺的海南黄花梨价格更是翻了一百倍,2000年的时候,一对品相不错的海南黄花梨圈椅仅一万元左右,到2011年,其身价已经飙升到100多万元。

非理性消费背后是森林破坏与红木、物种的濒危

红木市场的疯狂扩张以及对材质的非理性追求带来的是一些树种被砍伐殆尽 、濒临灭绝。2000年发布实施的《红木》国家标准(GB/T 18107-2000)对可以称为红木的树种进行了规范及定义。制定国标的原意是规范市场行为并给行业经营以参考,但是对国标定义的红木树种的大量砍伐和消费(尤其是非法砍伐和贸易)已经造成了其中大部分树种的濒临灭绝以及全球多个地区热带森林的严重破坏。

根据现行的《红木》国标,红木是指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5属8类33种木材的心材。其中,中国境内仅分布有4个红木树种,即降香黄檀(俗称海南黄花梨)、铁刀木、刀状黑黄檀和黑黄檀,并且由于红木生长缓慢,再加上持续地消耗,很多野生树种(如降香黄檀)已近绝迹,因此中国红木来源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不幸的是,市场的繁荣以对红木的热切追逐而体现,中国的资源缺失使得需求转移到了国外产地,导致大部分红木原产国树种种群急剧减少,主要红木树种陆续被加入CITES濒危物种名录。中国红木进口初期至2000年以前,基于地理因素及对红木认识程度,主要从东南亚进口红木。然而红木木材绝大部分生长周期缓慢,有的长达上百年,生长速度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消耗,东南亚作为传统红木产区,主要的红木树种正在逐渐地被采伐殆尽,越南五个自然保护区中的交趾黄檀的种群密度已经降低至每公顷1至10棵。2000年的《红木》国标却给予红木贸易和消费更广阔的选择,将多个非洲、南美洲树种列入其中以弥补国内以及东南亚资源耗竭带来的原料不足,推动了中国从非洲与中南美洲进口红木。随着东南亚国家资源存量的减少和有关出口国的政策限制,来自非洲、南美洲的红木开始占据大量进口份额。2012年中国60%的红木(原木)来自非洲。红木爱好者、买家对红木产品“唯材质论”的现状,只会使越来越多的红木树种进入濒危状态。

世界红木主产区红木出口数量占比(2010年1月-2013年4月)

资源减少与高额利润驱使非法红木采伐和贸易日益猖獗

随着红木资源的枯竭,各个红木主产国渐渐意识到继续出口红木将对本国的物种和森林保护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于是纷纷出台出口限额或贸易禁令。但消费市场的过热需求与国际社会及各红木主产国家的保护要求相冲突,高额利润的诱惑以及贸易管制措施的限制使红木贸易商们铤而走险置法律法规于不顾,国际红木贸易逐渐被非法采伐、走私等一系列非法活动扭曲。对红木的砍伐(尤其是大量的非法砍伐)使原产地森林遭到巨大破坏,并给原产国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负面影响。

再加上中国红木行业和消费群体对于红木物种保护、森林保护相对淡漠的意识,以及对于相关国际国内法律法规的不了解与漠视,使得红木树种处境越来越艰难,非法红木贸易猖獗。而这已成为全球森林保护及打击木材非法贸易议题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机遇:《红木》国标修订

2014年10月24日,由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红木》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红木国标对红木的商业性规范及定义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是规范市场的重要参考标准。我们认为在新红木国标中加入各个红木的保护及管制信息对提升行业整体的资源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警示和指导红木企业对保护濒危树种、分辨非法红木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红木》国家标准编制工作组决定此次在征求意见稿中不添加新的树种,并在每个树种描述中加入其保护及管制信息的做法,但令人遗憾的是,征求意见稿中列出的上述信息仍然非常有限。我们认为在树种保护以及管制信息上,《红木》国家标准编制工作组能够对保护和管制信息缺失的问题予以慎重考虑,新红木国标需要更多补充和完善,以给红木行业以警示和指导,引导行业合法、理性运作,保护树种,拒绝非法红木。

近年来,国内外不断破获走私红木的重大案件,而这些红木的目的地很多是中国。比如肯尼亚海关2014年5月28日查获了多达640吨非法采伐的花梨木(红木的一种),装满了34个集装箱!据悉,这些花梨木价值约1280万美元,计划通过香港进入中国内地后制成高端家具,再高价卖出。

即使《红木》国标的完善和补充,也只是红木树种的建议性标准,虽然能对行业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却无法根本解决红木贸易链中受利益驱使而不断涌现的非法采伐及非法贸易的行为,而这才是红木乃至全球森林面临的最主要威胁。

虽然中国对以非法采伐的非法贸易(如走私等)为主的红木非法贸易颇为重视,并严加管控,但对包装以“合法”贸易的非法采伐却不能有效阻止,大量非法来源的红木通过各种手段洗白并包装以“合法”的贸易文件进入中国。这些红木的采伐往往围绕着违法、暴力、血腥的事件,2014年10月12日凌晨,一名叫做Taing Try的摄影记者在调查柬埔寨Kratie省Snol区的非法砍伐时被枪杀。Taing Try是无国界记者组织的成员,已年近五十,但他一直活跃在揭露非法伐木者罪行的前线。在2012年,他就因为曝光Kratie省的非法木材走私被当地政府逮捕。今年,他和其他五位记者一起发现有23辆牛车把非法红木运往越南,在回程的路上,Taing Try被一颗子弹射进了额头。为了保卫红木,抗击非法采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挑战:保护红木,中国迫切需要立法

要保护红木,规范市场,需要来自全球人们的共同努力。现在,许多红木原产国已经纷纷制定了关于红木砍伐与贸易的禁止与限制性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木材砍伐及贸易的法律法规。如柬埔寨宣布该国政府已全面禁止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和刀状黑黄檀(Dalbergia cultrata)的贸易和流通。然而,许多原产地国受政局动荡,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影响,缺乏对该国森林的管理且不具备森林执法能力,使得这些法律法规基本上形同虚设,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频繁发生。林木经营者也可能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所谓的采伐及贸易的合法证明,为这些非法行为批上“合法”的外衣。

这个时候,国际公约就会发挥相应的保护作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被列入公约附录的濒危树种需要通过许可证制度来进行贸易。例如在第一条中提到的交趾黄檀,就被列入了CITES附录Ⅱ,需要获得由原产地国CITES机构签发的允许出口许可证才能进行贸易。CITES公约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非法木材砍伐与贸易,但是这样的国际公约的弱点在于,大多数的濒危树种仍未被列入该名录,例如刀状黑黄檀就不受CITES公约的保护。而国际公约的修订程序一般相对复杂和缓慢,也完全跟不上真实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

最后,我们要谈到的是林产品进口国为规范木材进口而制定的法律法规。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其他主要市场已相继出台法律法规阻止非法木材进入国门,令人叹息的是,中国却还没有这样一部法律。这使得中国成了全球非法木材贸易的“漏洞”,甚至通过再加工对其他国家抗击非法采伐产生消极影响。这正是中国所欠缺的部分。

在我国,规范木材进口所采用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进口商品相同,只针对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的树种有一些特殊规定,本质上还是依赖CITES公约本身对于野生动植物贸易的约束作用,并没有任何政策针对“进口木材必须符合原产地的法律法规”这一点做出要求,这就给了采伐商们以漏洞,为非法采伐的木材披上“合法”的外衣出口至中国。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无法阻止非法木材以“合法”贸易的方式进入中国。而那些未被列入CITES公约中的物种,限制就更少,即便是一些违反原产地法律法规的非法木材,只要能获得中国海关所需要的相关单证,就能畅通无阻地进入中国,以“合法”贸易的形式包装了非法采伐。

相比之下,同属于林产品进口国的美国,欧盟以及澳大利亚,已经意识到了各自国家在木材贸易管制上的一些漏洞,针对非法木材的“合法”贸易制订了相关法律,以下是我们对相关国家和地区贸易法案的一些梳理。

● 美国雷斯法案规定在木材收获、加工和出口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违反了美国国家或者各个州的相关法律,就已经违反该法案。例如,在某国砍伐、运输木材违反了该国政府的相关法律(如:非法采伐或者没有缴纳相关税费),或者在国内对这批木材进行加工,然后把林产品出口到美国,也违反该法案。

● 欧盟木材法案EUTR则针对在欧盟加工、从国外进口到欧盟的木材和木制品,用于追踪木材和木制品的来源,并确定企业在进行木材采伐活动的时候是否遵守了当地的法律规定。对于国内林业企业来说,欧盟购买商要求他们必须提供木材来源地的合法性证明才能把林产品出口到欧盟内部市场。

● 澳大利亚也有法律规定,进口和加工非法来源的木材是违法行为,如果木材贸易商和制造商进口和加工非法采伐的木材,将会面临被诉讼的危险。

由于法律的缺失,作为木材国际贸易进口国的中国在红木保护方面,与上述几个国家相比完败。去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不能越雷池一步”;2014年,习大大又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再度强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等依法治国的理念。对于红木保护以及更深远的环境议题来说,除了在国标中警示红木贸易企业、加强打击非法木材的非法贸易(走私);现在我们更需要马上行动的就是出台针对非法木材的合法贸易的法律法规,填补漏洞,彻底杜绝非法木材进入中国,清洁中国木材供应链才是保护树种、抗击非法采伐及贸易的一大步。保护红木,我们准备好迎接这一挑战了吗?

猜你喜欢

疯狂黄檀红木
珍贵树种黄檀栽培技术
陈俊:用心传承红木文化
文化与艺术的收藏——红木
降香黄檀扦插技术研究
HPLC法测定印度黄檀中黄檀素等3种成分含量
降香黄檀人工促进心材研究进展
蓝木马和红木马
林业:《红木》国标修订红木种类或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