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常节桦”谈见巴赫巴教赫学
2014-04-25★文/李瑾
★文/李 瑾
“—细—常节桦”谈见巴赫巴教赫学
★文/李 瑾
在当今活跃在中国专业钢琴教学中的中青年钢琴家中,常桦的教学令人印象深刻。这位在专业钢琴音乐教学中硕果累累的一线钢琴家,不仅培养出了众多在国内外重大钢琴比赛中获得大奖的后起之秀,她也是在钢琴普及教学一线最为活跃的钢琴教授之一。
2013年底,记者特地前往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学楼,旁听了常桦在2013年度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高级班系列讲座。在讲座现场,记者对常桦的巴赫专题的教学印象最为深刻。本次采访的话题,自然从巴赫的钢琴教学谈起。
为何选择巴赫的两套组曲?
音乐周报(以下简称报):这次,为什么特别安排了《英国组曲》《法国组曲》来作为讲座的重点?学习这套组曲,对于从事一线钢琴教学,特别是师范院校的教师而言,重要性何在?
常桦(以下简称常):在钢琴文献中,巴赫的复调作品也是所有钢琴家必须深入研究的对象。业内有这样的说法:“没有研究过巴赫,就不能理解欧洲音乐;没有深入研究过巴赫的复调作品,这个钢琴家就不可能精通他的专业。”
我从2001年起就开始从事钢琴的普及教学工作,在进行考级辅导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外地学生对于练习曲、奏鸣曲以及乐曲的弹奏都掌握得比较好,但巴赫作品的弹奏相对就很欠缺。因此,我那段时间无论是在初级、中级以及后来的高级班的辅导课程中,都加进了巴赫的教学。
这次高级班之所以选择巴赫的《英国组曲》和《法国组曲》,是因为通过这两套组曲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员们了解到巴赫这套作品中的主题、句法、声部、触键、装饰音、速度等技术性的演奏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员们通过这两套组曲,了解这两套组曲在风格上、意境的处理上的诸多特色。
对于钢琴教师而言,技术环节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拓宽钢琴文献的视野。巴赫的钢琴文献,从初级的“小巴赫”到中级的创意曲乃至高级的组曲和赋格,几乎涵盖了钢琴复调技术的全部。因此,巴赫的文献不仅对于专业钢琴家而言非常重要,对于普通钢琴教学和业余钢琴教学也是基础和必需的。
学习巴赫如何着手?
报:大部分从事钢琴学习的人,都知道巴赫的重要性,但巴赫的作品非常难掌握。可否从您多年的教学中,给予一些建议呢?
常:我从事考级辅导十几年,在走访和辅导地方考级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弹奏巴赫作品时,只是把音符凑在一起就完事了。很多教师甚至根本不给学生布置弹奏巴赫的作品。这跟他们在师范学院的学习中对于巴赫作品的学习不够有关。
巴赫作品的学习不仅仅是音符、触键和手指练习。最重要的是,需要了解巴赫作品中的主题、句子的发展以及主题在各声部之间的关系。巴赫作品的学习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琢磨。没有耐心,是肯定弹不好巴赫的。
对于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可以因地制宜。如果钢琴教师面对很多学生,这个时候将教学精力放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肯定不切实际。这时候,老师可以重点教授那些程度高、领悟能力强的学生来学习巴赫。再让这些程度高的学生,带动其他程度低一些的学生,这样可以收获不错的效果。
由浅入深认识巴赫
报:在面对巴赫的作品时,不少人望而却步甚至放弃。巴赫作品犹如一座大山,如何才能搬动这座大山?
常:巴赫作品的弹奏,也可以很有趣!我个人对于巴赫作品的热爱和兴趣,也是伴随我对巴赫作品的学习逐步深入日渐浓厚的。
我在四川音乐学院学习的时候,自认为只要把巴赫的作品弹奏得主题清晰,各声部有层次感,就算完成了。但我到了上海音乐学院之后才发现,巴赫作品的演奏不仅需要主题和声部层次的呈现,还需要细致地分析作品的句法、结构甚至主题间的关系。在细致分析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乐谱表面没有标注出来的细节。这就是为什么大师们会穷尽他们的一生,来挖掘前人没有发现的细节和巴赫作品的秘密。
对于巴赫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是我在德国留学期间,听了安德拉斯·席夫弹奏的全套巴赫赋格:席夫手下的巴赫赋格音乐,不但具有圆润的音乐线条,优美的歌唱性,从容的结构感,而且还颇为引人入胜。这一套音乐会,让我受益匪浅。
巴赫作品的弹奏,需要经过学习、消化、实践,再学习,再消化的过程。没有长时间深入、耐心和细致的研究,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巴赫的精髓。
文献掌握重于技术
报:目前在师范院校从事钢琴教学的老师,大都不具备专业钢琴演奏的水准,如何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提高呢?
常:在这么多年的钢琴辅导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很多35岁以上的教师,至今还陷在技术的盲区里,拼命地练习着八度等高难的技术性练习曲。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现实和不明智的做法。
对于钢琴教师而言,重要的是对广泛的钢琴文献的了解,而不是技术。我建议他们:从巴赫到肖邦,每个月学习一个作曲家的代表作品。这样一年下来,就掌握了12位作曲家的作品。同样,对于巴赫作品的练习,也需要综合学习。将演奏、聆听、分析等方式结合起来,纵向学习。这样,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