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大面
2014-04-25刘莳
刘莳
在胶东地区,有句俗话叫“东洋的女人,西洋的楼,福山的厨子遍全球”。这说的是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依山傍海,物产丰足,凭借着多样的海陆食材,福山人个个都精通烹饪。正所谓“要想吃好饭,围着福山转”。 而福山的面食也是非常著名的,其中以“福山大面”、“叉子火食”与“硬面锅饼”并称为福山“三大名食”,其中的“福山大面”最为出名。要在美食众多的福山选出最具代表性的食物,还真是件挺不容易的事,但福山大面肯定是最有力的竞争者。
福山大面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四大面之一,是烟台面食的一绝。一块面团,经过搓条和反复摔打、抻拉,茶碗粗的面棍顷刻间变成根根细如银丝、条条绵如垂柳的一大把面条。条形和卤汁配合有一定规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福山大面使用盐、碱和面,所以人称‘盐筋碱骨。但实际上,从第一步制作面粉的过程开始,福山大面就有很多的讲究。福山大面的面粉一定要选择大弓弦麦来磨制,这种麦子颗粒大,做出的面条筋道好,但是因为产量低,所以现在少有人种。小麦经过洗、晒、磨、筛之后,还需要放到家里“困”一到三个月,这样出来的面粉才适合混合盐碱和面。
接下来是非常重要的和面过程,冬季用热水,春秋用温水,夏季用盐水,分别甚严,和好面加碱水,再搋匀。福山大面和兰州拉面的根本不同从这一步就可以看出。兰州拉面是使用蓬灰和面,这样的面柔,易做,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出口感。而福山大面却是使用盐碱来和面,而且还要分加入盐碱的顺序,同时还要注意其中的比例和环境温度。盐多筋大发咸,碱多面黄发涩,这其中的盐碱配比全凭厨师多年的经验。和面之后,揉面也不能马虎,福山大面想要做得筋道,全靠“五搋六醒”的手法。
所谓“五搋六醒”,就是搋面一遍之后放在一旁“醒面”,之后再搋,搋完继续醒。如法炮制五六遍之后,这面方能抻出最筋道的口感。“五搋六醒”可谓福山大面的基础,这一步如果做不好,接下来的步骤也就没有意义可言了。福山人做面待客时,面团总是反复揉醒,两三个小时至多只能擀出两个面团来。
打条或摔条、溜条,置面于案板上,搓成一长粗条,表面抹上碱水,抓住两端,在案板上啪啪摔打,并反复对折,连续摔打七八次,使面“变性”、“顺筋”,然后加以整理,如果需要抻拉扁条,就把面坯压扁,若拉“灯草皮”则压得更扁,最后撒面醭。
面揉好之后,就是福山大面中最热闹的抻面过程了。摔打抻拉法即是人们印象中福山大面的正统抻面法,但实际上,如果前边的“五搋六醒”做得到位,面团此时已经具备了筋道,摔打抻拉法对于面条的筋道感来说是锦上添花。
溜条、抻条、成条之后,面条师傅就用高超的手艺将成条的面团首尾收扣,拉成面条,这个步骤叫做“拉扣”。把打好的面坯对折,抓住均匀用力,上下抖动,向外拉抻,拉约5尺长对折再拉。对折一次,称为一“扣”,“扣”愈多面条愈细。按条型区分,扁条的,“灯草皮”,三扣16根,宽近1寸;“带子条”,四扣,32根,宽近5分;“柳叶条”,五扣,64根;“韭菜扁”,六扣,128根;“细韭菜扁”,七扣,256根,“一窝丝扁”,八扣,512根;圆条的,“粗香条”,三扣;“绿豆夹条”,四扣;“粗匀条”,五扣;“细匀条”,六扣;“细圆条”,七扣;“一窝丝”,八扣;最细的“龙须丝”,九扣,1024根,真个细如银丝。另有一种“三棱条”,摔打后压成三棱形坯,抻六扣而成,一次抻成的面叫“一把”。 手艺高的福山大面师傅能将面条拉成二十多扣,根根细如银丝而不断。
从前开面馆的师傅,一把出10碗,不多亦不少。抻面的师傅有兴致时,不仅抻面的技艺令人击节,连向锅中撂面都是有讲究的。抻好的面分三绺夹在左手手指中间,站在离面锅稍远处,以右手食指一绺绺挑起面条,“唰,唰,唰”三声,面条自空中落锅内,名为“凤凰三点头”。抻成了面,执两端,将近锅时,突然转身,背对沸锅,由头顶上将面条高高扬起,使其准确、松散地落入锅中,此名“鹞子翻身”。这大半都是市上设摊的艺人招徕顾客的手段。抻面的卤汁,初时只干拌(用麻汁、黄瓜丝、香椿末等)与大卤(又分肉大卤与海物大卤两种)两样,后来发展为温卤、大卤、三鲜、炸酱、肉丝、麻汁、清汤等十几种,而且讲究条型与卤汁的配合。技艺精湛的厨师,讲水,讲面,讲卤,一般不精决不动手。
这一碗小小的面条中从开始的制面开始,一步步共有35道工序,将传统美食的精致内敛、藏巧于拙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想起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武林高手,发出的招式看似简单却内蕴千百种变化。而卤子也秉承江湖高手飞花摘叶、信手拈来的潇洒气质,用任何东西都可以“开卤”,最早的福山大面,只是一碗面,一碗猪骨汤,汤里有一块五花肉,但将这卤子简单地浇在面上,却组合出令人食欲大振的美妙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