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块芭蕾

2014-04-25编辑许凌峰设计宋海强

越玩越野 2014年8期
关键词:抱石岩壁巨石

编辑 许凌峰 设计 宋海强

岩块芭蕾

编辑 许凌峰 设计 宋海强

我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不远处的岩点看似很近却无法抓到。身上没有任何防护装备的人被正午骄阳炙烤着,汗水一滴滴的往下淌。我已经浑身无力,只能趴在岩石上一动不动,心里默默咒骂:这该死的运动。

天刚微微亮,我已经在整理装备,而同伴托马斯依旧赖在床上,昏睡不醒。我早已习惯于此,因为他口头禅便是:“唯睡眠为最佳之兴奋剂。”不过,虽然他在起床时间这个事情上如此不靠谱,但是作为一个保护者,托马斯可是十分称职。说到保护者,这可能是抱石(Bouldering)这项运动区别于传统攀岩运动的地方之一。除此以外,抱石不用设置绳索保护,而只是在所攀岩块下方,放置一张海绵垫(也叫抱石垫),脚着攀岩鞋徒手攀爬不超过6米的石壁。除了抱石垫外,抱石也不需要攀岩时笨重的装备,只要有攀岩鞋以及能够起到防滑作用的镁粉便足矣。

抱石,是由攀岩衍生而来的一种极限运动,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抱石之王约翰·吉尔(John Gill)将镁粉和动态蹿跳引入到了攀岩之中,从而开创了抱石运动,每一条抱石路线只有几个动作,在一场比赛中平均的手点应在4到8个之间。由于抱石动作只有几步,所以不能称为“路线”而称之为“问题”(Problems),抱石者需要做的就是一步步地解决这些问题。自1998年起,欧洲有了正式的抱石国际赛“Top Rock”。而这项运动进入中国也是近10年的事情,在1999年亚洲极限运动资格赛(X-Games)中首次将抱石纳入部分赛程,此后,2001年第一届亚洲抱石锦标赛在台湾举行,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并了解这项运动,最终,由于没有绳子的束缚以及拥有动态飞跃等技术动作,国人赋予这项运动一个十分诗意的名字——岩壁芭蕾。

巨石不简单

开着那台老式奥迪车,我们又行驶在了前往著名抱石胜地威克水槽州立历史公园(Hueco Tanks State Historical Park)的35号公路上面。作为全美最好的抱石地段,如果你攀岩,那么威克公园是必去之地。季节也很重要,冬天一般是人最多的时候,一般都得提前两月做准备,而夏天气温高但同时人少。这次春天之行,便是希望能够躲开人潮,享受一次纯粹的抱石之旅。

下了柏油马路之后是一段泥土路,所带的帐篷与冷藏箱在后座摩擦发出“唧唧”声响。路过Vista超市,托马斯示意我停车,因为这家超市出售的墨西哥食物早已远近闻名,而要在威克公园露营的人们一般都会在这里采购食物和水果,以保证两天的露营攀岩生活有足够的后勤保障。

前往预定攀点的路上,我们遇到了老朋友杰克。他此时正站在高度不超过5米的岩壁前,在岩石上明显地看到有10个岩点。一双攀岩鞋,一个镁粉袋,加上灵巧的身体和机敏的头脑,这就是他的全部装备。“有绳索的保护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不然也就体现不出抱石的乐趣,没有束缚一身轻,动态飞跃的畅快感受与攀岩中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体力不支或抓点失败会造成坠落,不过从四五米高的地方下落到厚厚的保护垫上也不是很恐怖的事,只要保持正确的摔姿。

抱石的好处就在于克服心理障碍后特别容易上手,每次训练进步都很明显,没有攀岩的经历也不用怕,一看这抱石的岩壁高不过3.5米,长度也仅有2.8米,与高大伟岸的岩壁相去甚远,害怕心理会减少很多。但别看石头块小,可是一块好的石头可是五脏俱全:直壁、V形板、大屋檐、小屋檐……一块石头都有了,真要让自己的身体完全依靠手脚的支撑“悬浮”在岩壁上也并非易事。但只要“悬浮”成功一次,就渴望继续下去。抱石的特色就是用小石头练大身手。如果单从攀爬过程上看,抱石继承了攀岩的很多特性,因而抱石成了攀岩初学者的基础课和高手们提高技术的捷径。

与内心作战

趁着正午的毒辣阳光到来之前,我再一次对眼前的岩点发起猛攻,对于这样的死磕,在以往的经历中并不多见。“这一次我一定能成功!”我又一次集中全身力量于指尖去按住这个可恶的Open点,纵身飞向下一个大跨度的点……可惜这次依旧未能抓住它,而且由于用力过猛而脱落了,而就在落下的一瞬间,站在石头下方的托马斯并没有伸手保护,于是,我摔了下来,并从倾斜的抱石垫上滚落到地上,膝盖重重地磕在了一块石头上,检查之后并无大碍,甚至可以马上继续再来爬一次。其实,脱落可谓是攀爬过程中的家常便饭。而由此可见攀岩除了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对自身心理素质和胆量也是一个很好的测试。有时候因为身在离地面几米的岩石上加上对保护垫性能的怀疑,对坠落的惧怕,一个看似轻松的移动,却是变得异常困难,这时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战胜恐惧从而完成它。

再一次的尝试中,我开始使用了坐式起始,这始于左侧凹处,延伸至右端的边沿。从这里开始,托马斯在我右腿一侧安置了一块垫子,而我此时的左臂则需要紧握这处状况不佳且需要腰部半转动右手才能够触的区域。确实很难到达这处握点,并向接下来的岩点做动作。一旦做到了,托马斯马上可以撤出垫子,于是我握稳左手侧倾斜的凹处,调整脚步的位置,左脚踩踏一处指甲大小的边沿,右脚则处在碎屑部分,再次跳跃至左端,抓握两根手指粗细的倾斜握点,随后通过一处距离很大的岩点,到达左端略平的边沿。难度部分则是上端尖利的凹凸区域,然后必须用手握紧……在经过凹凸区域之后,一切都变得简单了。虽然我在每一个岩点上都跌落过,其中包括抱石路线岩口部分的最后一个岩点。但是我却从未感觉到舒适。每一次尝试都是赌博,我必须竭尽全力。对于此前大部分攀登,我都可以清楚地告诉自己,我将会完成攀爬。而这一次却并非如此。我只能说服自己,今日,将会是幸运日,我将不用再次返回。而每当我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对于此前大部分攀登,我都可以清楚地告诉自己,我将会完成攀爬。而这一次却并非如此。我只能说服自己,今日,将会是幸运日,我将不用再次返回。而每当我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巨石的背后是什么?为了这个答案,我们执着于翻越巨石。登顶后发现,巨石那边,还是延绵的石头阵。其实很无趣。不过,只有站在顶上的人才有资格说。

巨石的背后是什么?为了这个答案,我们执着于翻越巨石。登顶后发现,巨石那边,还是延绵的石头阵。其实很无趣。不过,只有站在顶上的人才有资格说。

我已经原路返回到巨石的右侧,一阵微风吹过,太阳变得恶毒。短短10分钟的攀爬已经让我精疲力竭,但是当我的双脚还没有触碰到地面上时,托马斯已经把冰啤酒送到了跟前,我当时真想对他说:“你真的知道你是世上最棒的保护者吗?”

猜你喜欢

抱石岩壁巨石
巨石人像也成堆
视界
世界上最大的巨石建筑
Easter Island
一只鼠兔
抱石
岩壁野餐会
途遇大蟒蛇
非凡抱石
美国 Hueco T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