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汤团还是吃元宵
2014-04-23食家饭
食家饭
汤团和元宵严格讲不是同一种东西,制作方法上有很大不同。元宵属于北派,将拌好的馅料切成一公分多的骰子丁,粘湿后放在盛了干糯米粉的扁箩里摇晃,摇啊晃的就成了元宵,北方人叫摇元宵。
汤团——我指的是南派汤团的杰出代表“宁波猪油汤团”——可要复杂得多。在我小时候汤团很少有买现成的,水磨粉、黑洋酥都要自家做。磨水磨粉的大石磨总是一条弄堂大家借了用的,你家上午,我家下午,晚上又传到他家,永远弄不清谁是石磨的主人。协助妈妈磨水磨粉是我最喜欢的工作之一,小人推磨推不太动,我就负责加糯米和水。糯米已经浸过一夜,微微有些涨起,一小勺糯米加进去,磨了几圈,妈妈就会命令道:好加水来!我再加一小勺水,雪白的米浆立刻带着糯米的清香从上下两盘磨中间源源涌出,成就感大得吓煞人。
糯米浆用越洗越白的龙头细布口袋装好,吊置一个晚上沉淀沥干,要吃时掰一块下来,就可以做汤团了。这袋水磨粉以后要一直在水中浸泡着,并且每天换水,否则就要酸掉,就不能用了。现在超市里有卖现成的糯米粉,现成的水磨粉到底不太见到,就是因为保存困难。
我想用糯米粉加水和成的汤团皮和水磨粉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因为糯米加水研磨及浸泡的过程,类似面筋的制作,糯米中本来就较少的淀粉被洗掉了,这样的糯米粉制成的汤团皮更加润滑,也更有弹性和韧性,煮熟后即使用筷子夹起来,它会呈水滴状地悬垂,但不会破损。地道的水磨粉汤团煮熟后,锅里的水还是很清的,说明工艺过关。而煮元宵的水一定已经混了,而且煮熟的元宵外面一圈总是毛糊糊的,我猜是因为摇上去的糯米粉不够紧致,并且含有一定的淀粉,在烧煮过程中化了的缘故。
猪油黑洋酥用当年新芝麻,考究的人家芝麻一定是舂出来的,磨的就粒头太粗了。上好的猪板油,拉干净网筋,将舂好的黑芝麻和绵白糖一点点均匀地揉进猪板油里,一边揉着,满房间就都是猪油芝麻的甜香……
从前的宁波汤团小,馅心也就龙眼核大,而皮也只有三四毫米厚,煮好的汤团,皮如羊脂,隐约能映出馅子的青黑色,盛在深色粗陶的碗里十分相宜。
现在超市里各种品牌的汤团元宵很多,但绝大部分是用元宵的工艺炮制的,而且是用机器摇的。商家绞尽脑汁开发出的机摇元宵有的味亦不恶,如绿茶汤团;有的就有点匪夷所思,如碳烧朱古力汤团和草莓汤团。正宗的宁波猪油汤团倒没有一家做得像样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