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

2014-04-23雷琳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3期

雷琳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上几个来回。”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上几个来回”,才能把词语融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有血有肉,具有生命的活力。

一、把词语教学与课文教学结合起来

1.在整体把握文本中理解词语。

词语教学不能孤立于文本而存在。教师在呈现词语时,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理解词义。因为,文本中的很多关键词对全文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果能够抓住这些词语,把对词语的深入理解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就可以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学生对这些词语印象深刻,理解透彻,课堂教学也就会增色不少。

例如,A教师教学《三顾茅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课)时,抓住课题中的词语“三顾茅庐”展开教学:

师:(板书:三顾茅庐)谁来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生开始沉默还不够有勇气)

师:说对的要表扬,说错的也要表扬,要表扬他的勇气……

生:我的理解是三次去拜访。

师:噢,三,就是三次;顾,就是拜访。茅庐,指的就是茅草房。谁能说得更完整呢?

生:三次去茅草房拜访。

生:刘备三次去拜访住在茅草房里的诸葛亮。

师:这次说得很准确。由这个题目你还想问什么问题呢?

生:刘备为什么要三次拜访诸葛亮呢?每一次拜访的情况怎样?

师:问得很好,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去读一读课文……

“三顾茅庐”既是课题,也是课文的“魂”,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以“三顾茅庐”词语的理解为基础,再提出质疑,就能把对“三顾茅庐”的理解贯穿全文,统领全文,使词语教学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相伴而行,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些词语的字面意思,也伴随着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把词语的内涵、意蕴积淀于心,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2.在结合上下文中理解词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不同学段的词语教学是这样要求的:“(1、2年级)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3、4年级)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5、6年级)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由此可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方法。

例如,于永正老师执教《爱如茉莉》(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7课)一课时,词语教学有情有趣,匠心独运,抓住上下文中有关人物的动作、神态让学生来理解关键词语“嗔怪”一词,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深入到位。

师:咱们一起读一读课题,读书声音要小一点,小一点有味道。(生小声齐读)

师:考大家一个字。(板书)“嗔”读什么?

生:嗔(chēn)。

师:再加一个字。(板书“嗔怪”,“嗔”字上加点)解释一下什么意思?(无人举手)

师:请读第一、二自然段,读完就懂“嗔怪”的意思了。(生自由读)谁读懂了?(无人举手)

师:你们猜猜它是什么意思?

生:生气的意思。

师:是的,于老师告诉大家,“嗔”只有一个解释——生气。“嗔怪”就是生气不满意。大家找一下这个词在哪里?谁来读这句话,应该很快就能找到了。从第一句话开始读。

生:那是一个漂浮着橘黄色荒影的美丽黄昏,我忽然蹲在一旁嗅到了一股茉莉花枝的味道,妈妈,你爱爸爸吗?妈妈先是一愣,继而微红了脸,嗔怪道:“死丫头,问些什么莫名其妙的问题啊?”

师:妈妈为什么生气?

生:因为女儿问了一个问题,问得妈妈不好意思了。

师:老年人也害羞,不好意思,所以生气了。如果说敌人生气了,我们和敌人谈判,比方说朝鲜,朝鲜战争,我们和他们谈判了好长时间,我们提的要求他们不同意,我们能不能说美国人嗔怪朝鲜了?(生哄堂大笑)这个“嗔怪”,只能用在我们之间,同学之间,爸爸妈妈之间,你想想是不是啊?所以要多读书,我们的汉语非常有意思,许多词的使用是有范围的,记住啊!但是你想一想,女儿问妈妈:“妈妈,你爱爸爸吗?”妈妈是不是真生气?必须要多体会,细心地体会每一个词的意思。每个词都有它的使用范围,有意思吧?

于永正老师启发式的“请读第一、二自然段。读完就懂‘嗔怪的意思了。”“大家找一下这个词在哪里?”的引导,使词语的教学避免了简单的说教,而是让学生进入了对课文的自读自悟当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品味词语,披文入境,让词语教学与文本阅读达到了完美结合,有了情感的温度。

二、把词语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在词语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唤起记忆,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用心领会词语,运用词语,积累词语,让词语教学有声有色,更有实效。

例如,于永正老师执教《爱如茉莉》(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7课)一课时,对“瞳仁”一词是这样教学的:

师:再检查一个词。(板书“瞳仁”)怎么读?(生读得很正确。)

师:“瞳仁”是什么意思?它在哪句话里?谁来读?

生(读文后回答):“瞳仁”是眼睛。

师:不正确。眼睛里面是什么?

生:黑眼珠。

师:眼珠的哪一部分?黑眼珠最中间最大的是什么?

生:瞳孔。

师:瞳孔也叫什么?

生:瞳仁。

师:哪个“仁”?

生:“大人”的“人”。

师:(幽默地)不是“小人”的“人”。

生:是“仁慈”的“仁”。

师:(板书“仁”和“人”两个字)这个“仁”的确可以写作“人”,为什么可以写作“人”呢?(师在学生中寻找一番,找到两个眼睛大的学生)你们两个过来,互相看着对方,你看到谁了?

生:我在她眼睛里看到我自己了。

师:所以“仁”可以写成“人”。好好学语文,语文很有意思!多读书,看谁的课外阅读量大。

对于“瞳仁”一词的教学,于老师引导学生悉心观察,配合表演,使一个简单的词语在生活中渐渐丰满起来,这不仅仅是在教词语,而是让词语丰富的内涵在学生的头脑中深刻地内化和积累,提高了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

三、把词语教学与语言环境结合起来

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含义,才是有血有肉的。教师要创设与课文相应的情境,引领学生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去理解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

例如,薛法根老师在《半截蜡烛》(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课)一课的字词教学环节:

1.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词语:秘密、绝密、绝妙;危机、厄运;从容、镇定。

2.组织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解释“绝妙、危机、厄运”的意思。(这里对词语的解释并没有用字典上的解释,而是紧紧跟课文的情境结合在一起。理解词语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绝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敌人。妙在情报藏得隐蔽,令敌人意想不到。

点拨:你从“终于”一词中体会到什么?(学生体会到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伯诺德夫人的智慧。)

危机:德国军官点燃了蜡烛,万一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会暴露,情报就会受到威胁。

点拨: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这里“似乎”说明了什么?(学生体会到实际上危机没有真正过去。)

厄运:那就是蜡烛很快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暴露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也许就要结束了。

点拨:在危机和厄运面前,一般人会有什么反应?而伯诺德夫人一家怎样对待的?他们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这一教学环节中,薛法根老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理解词语丰富的含义,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到词句蕴含的丰富的情感。薛法根老师的点拨很有特色,抓住“终于”、“似乎”这两个学生易忽略的词,把看似简单的词语后面包含的“言外之意”通过点拨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复述故事做了铺垫。

四、把词语教学与发挥想象结合起来

《天鹅的故事》(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6课)是一篇感人的课文,文中的老天鹅腾空而起,用自己的身子砸冰以拯救天鹅群。教学中如果对老天鹅独个儿砸冰的情景描写不仔细品味,就无法体会老天鹅舍己为人的伟大。B教师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时,抓住了“像石头”“重重”“砸”“第二次”“第三次”这些词语让孩子们想象当老天鹅砸向冰面时会发生什么;当它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五次、第十次砸向冰面后,如果近距离看老天鹅,它会变成什么样子。通过这些的引导,让学生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了延伸:“当老天鹅像石头一样重重砸向冰面时,它一定太疼了!甚至有可能把自己的翅膀砸断!”“当它第二次、第三次砸向冰面时,它可能会流血,甚至可能会死掉。可是为了天鹅群,它一点儿都不害怕!”“冰面上都一定有它的血迹和羽毛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弥补了课文当中没有叙述的场景,体会到了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词语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词语教学能让学生在理解词语中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只有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去探究、感悟词语,运用词语,才能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由肤浅走向深刻,由片面走向全面,真正实现有效的词语教学。

◇责任编辑:王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