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土地流转的法经济分析

2014-04-23张宁

2014年5期

张宁

摘要:土地作为农民最大的财产性权利,对于广大农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农村经济的发展到了瓶颈期的现在,土地流转问题不得不进行应有的设计和思考。农村土地是一个沉睡的资本,是有着巨大价值的东西。本文将用结合法学与经济学的知识进行土地流转问题研究,为土地问题的研究添砖增瓦,抛砖引玉。

关键词:农村土地问题;政策变化;流转需求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一般性问题

接连十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在关注三农问题,这就说明了三农问题的重要程度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土地对于农民的重要性,是不必多言的。有了土地,农民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本,有了土地农民就能安家乐业。土地是农村农业农民进行生产最基本的载体。土地流转无论对农村、农业还是整个国民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呈现繁荣发展的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以各种形式流动的耕地约占承包田总量的10%~20%,发达地区流转的耕地面积约占承包地的20%~30%。

(一) 促成农村土地流转的内在动力

(1)从事农村土地生产经营的机会成本较高,比较利益低

一是农村劳动力的机会成本高。由于农业发展许多年徘徊不前,工业、农业的差距、城乡差距逐步拉大,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比从事农村二、三产业或在城市打工的机会成本大。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不愿意被束缚在土地上。二是资金的机会成本较高。农业生产周期比较长,资金周转特别慢,农业的社会效益高,但是农业的经济效益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投资于农业很难获得平均利润,而且很可能连投资都难以收回来。从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农产品价格与生产资料价格相比呈逆向变动。当前粮食顺价销售不到位(尽管国家对种粮进行了直接补贴,农民也得到了种粮补贴),但市场价格上升的空间却有限。当前棉花放开了经营,价格也下降了许多而生产资料价格却是越来越高,2008年和2007年相比,棉花价格下降了41.18%,但是同期生产资料价格却上涨了5%。由此可见,农业不但不能吸引外部资金的投入,而且还难以阻止原本就稀缺的农业资源逆向的流出,农业比较利益低的问题明显突出,从而导致土地难以吸引更多的资金。

(2)從事土地生产经营风险成本比较高,效益比较不稳定

从事土地经营的理论与“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理论相悖。通常来说,“高风险,必有高回报”,但是,从事土地经营却不是这个道理,农业与从事二、三产业相比,生产经营风险比较大,风险成本比较高。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导致农户生产经营的周期长,在固定周期下,农产品不能随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它的规模是以上一个周期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决定的,一旦播种,规模就已经确定下来,当市场需求增加,价格上涨时,农户没法利用市场机遇扩大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当需求缩小,价格下降时,生产者也没有能力缩小规模,进而导致农产品过剩。除此之外,农业生产还受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要求有适应的外界自然条件,这些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经营。

(二) 农村土地流转的依据

对于农村土地流转,许多政策中都有涉及和阐述。土地政策的完善与否,关系到千秋大业,关系到百姓的安定,也关系着我国和平崛起的步伐。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土地政策的完善绝对是十分必要的。在近些年来,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农民也都进城务工。这样一来,闲置的土地也就无人耕种了。但是,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重于一切,我们不能靠进口粮食来维系我们的生存。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牢牢把握住粮食生产,因此土地流转也就应运而生。土地经过流转就能物尽其用,解放更多的劳动力,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就可以进入城市,这样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城镇化有了一定的帮助。

十八届三中的《决定》进一步指出了一定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法经济学角度下的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是一个十分具有复杂性的问题,不但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还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因此,我作如下分析。

(一) 从成本角度进行分析

(1)从个体角度分析

广大的农村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 很容易产生农户分散经营的模式。这种环境下, 必然会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成本较小,可是收益很大。但是由于国家的法律还未明确规定,因此土地流转目前还是政策层面的进行。我们期待着立法的支撑和明确。对于个体来说,进城务工收益较大,但是土地也不能闲置。这样,就有了机会成本。如果将土地进行出租,可以即获得收益,也不丧失自己的退路。农村保障问题也制约着土地的流转。缺少完善的后勤保障,农民不敢把自己的出租,也就不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出租土地的农民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土地经营权,这样就免除了后顾之忧,何乐不为。

(2) 从社会角度的分析

对于国家,进行土地流转可以解放劳动力,减轻社会负担,盘活农村经济。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从而减少社会成本的浪费。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更多的劳动力就可以投入到二、三产业中来, 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因为对整个社会来说, 土地流转的收益远大于土地流转的成本。

(二) 农村土地流转的需求

在我国农村的经济不容乐观。我国在抓紧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对农村的投入还是不够充分。农村的资金,环境以及各项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但是,解决的前提就是缺乏配套的财政支持。其实,农村的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财富。只要进行合理的流转就能解决部分的资金问题。农民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还是缺乏资金,那么解决的办法就是土地。土地的流转还是有着广大的市场,这个市场是潜在的,也是巨大的。只要精心的设计制度,合理的进行流转,就极有可能解决一系列的相关问题。

土地的问题不得到解决,农村问题就不会有出路,就会影响我们的前进步伐,就不能尽快的使农民过上好日子。土地的流转是大势所趋,是众望所归。我们不能再犹豫不决,不能再耽误哪怕一点点时间,因为一切的问题都是十分迫切了。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当初对农民的承诺,但是时代的发展需要对原来的制度进行改革了。我们在这个瓶颈时期,就是要牢牢的谨记历史的教训,解决好农民的迫切问题,不然农村的经济和稳定就不会得到保障。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牢牢联系群众,解决好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现如今,农民的土地流转问题就是最大的实际,最迫在眉睫的事情。因此,我们一定要稳稳地进行。(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汤洪波. 土地流转的经济分析[J] . 经济论坛, 2005, (8) .

[2]肖彬. 浅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义[J] . 法制与社会, 2008, (7) .

[3]王亚.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完善探索[J] . 科教文汇, 2008, (10) .

[4]钱弘道. 法律的经济分析[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5]吴福章. 产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流转[J].法制与社会, 20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