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勤耕耘十二载 一枝一叶总关情

2014-04-23李建勇

农民科技培训 2014年4期
关键词:阳光工程农广校全省

李建勇

2001年底,何建斌调任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十二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河北省农广校一直坚持以农为根,以教为本,特色兴校,育才强农的办学宗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科技培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走上了一条较为全面、协调、有质量、有内涵的发展道路。

何建斌是一个比较低调内敛的人,少说多做是他的人生信条,但工作扎实、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又是他特有的秉性。在推进农民教育事业发展和农广校全面建设中,他始终保持创新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扎实有为的工作作风,不断思考新的办学理念,大胆实践新的办学模式,先后提出了一些农广校建设发展的新思路,被相关部门肯定和采纳。他提出的解决农民培训最后一公里难题,以及实施农村科技大喇叭工程的建议被中央农广校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提出的培养“一村两员(农业技术员、动物防疫员)”中专生培养工程被河北省政府写入《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加以实施;提出的农广校建设“三大课堂”(固定课堂、田间课堂、空中课堂)被中央农广校采纳并丰富发展为“四大课堂”;推出的农广校“送教下乡”办学模式并由此探索总结出的一套制度性管理办法和经验被全国借鉴。此外,他还在办学内涵建设与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拓展办学领域(网络教育、高自考助学),以及制作播出农业科技广播电视节目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开发,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他本人被中央农广校评选为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杰出省级校校长,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固根系 建固定课堂 着力培养农村中等专业人才

何建斌上任伊始,正是河北省农广校中专招生从高峰跌入低谷的时期,中专学生从连续5年的1万多人到1999年的7800多人,再到2001年的3100多人,全省农广校体系陷入了迷惘之中,农广校向何处去,中职教育还能办下去吗?各种疑问充斥了整个体系。何建斌经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个农广校坚守的工作原则:作为中专学校,中职教育就是我们的根,如果这个根不在了,农广校也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了。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全省农广校系统迅速行动起来,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宣传动员活动,省市农广校人员全部深入到基层进行调研指导,为建设农广课堂寻找出路。

何建斌曾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农村农业技术员和动物防疫员(简称两员)队伍建设,一直情系在心。他认为当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最重要而又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在农村这一环节。虽然河北省各级政府采取了给“两员”发放工作或生活补贴等措施,稳定了农村农技推广服务队伍,但这批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此,何建斌向有关部门建言,明确农村“两员”的文化水平需具备对口专业的中专学历,并向省政府提出了实施农村“两员”中专教育培养工程的建议。2007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要求启动“每村一名中专农业技术员、动物防疫员培养计划”。随后廊坊、唐山、武安等市县政府就此出台专门政策,对农村“两员”参加农广校中专学习给予学费补助,促进了“两员”的学习热情。6年来全省农广校共招收培养农村“两员”中专生5622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一线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技人员素质的提高。

2009年国家开始对中职涉农全日制学生实行免学费教育。何建斌敏锐地认识到,这对农广校的中职教育既是一次机会又是一次挑战。所谓挑战,就是如何把农广校长期以来开展的送教下乡形式,通过完善和规范,成为涉农专业全日制产教结合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为此,他与分管校长和教务科的同志一起,积极给省教育厅当参谋提建议,按照省教育厅制定的涉农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就如何在农村建班、如何进行学生管理、如何组织实施教学、如何做到学用结合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并制定出了一整套具有农广校特色的送教下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得到了省教育厅和中央农广校的肯定,在全国和省内相关会议上多次进行经验介绍。山西、新疆、河南、甘肃、海南等省区农广校还前来参观考察。2009年以来,全省有14000名农村学员走进了农广校设在家门口的中专班固定课堂,学习农业及其相关知识,如今许多学员成为了当地农业的科技骨干和致富带头人。

强树干 建田间课堂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何建斌经常说,如果把农广校比喻成一棵树,中职教育就是树根,农民培训就是树干。作为农广校的主体工作之一,如何让农广校扛起农民培训的大旗,在田间地头建课堂,让广大农民现场学习实用技术,一直是何建斌思考的重要问题。农业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使何建斌认识到这又是农广校事业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在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认真的思考之后,他提出了要利用这一项目开设田间课堂的工作思路。对此,他多次组织全省农广校会议,研究如何把阳光工程培训做实做好,把课堂办到田间地头和棚室圈舍。在他的带领指导下,全省农广校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承担培训任务,扎实做好培训工作,全省有133所农广校被认定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2013年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79200多人,占河北省阳光工程培训总量的40%,列各培训部门之首,河北省农广校真正成为了农民教育培训的主力军。在实施阳光工程培训过程中,何建斌带领省校有关人员对市县校及时进行督导检查,确保严格按照项目要求规范操作,扎实开展,并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很多农广校成为了当地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标杆和榜样。省农广校也被农业科教主管部门评为了阳光工程培训优秀基地。

多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何建斌对政策的把握和解读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敏锐。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这一重大命题,何建斌立刻认识到这将是解决我国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重大问题,作为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农广校责无旁贷。对此,他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与班子成员一起分析形势,展望未来,明确提出要将农广校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来,并研究了农广校在这项工作中如何与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好关系,如何确立农广校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找准自己的工作重点领域。2012年以来,在他的带领下,省农广校主动出击,与农业厅科教处的同志一起深入农村,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和情况摸底,并指导27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开展工作。2013年春何建斌又与张会敏副校长一起到承德市进行调研督导,为召开全省现场会进行筹备和选点。经过精心筹划,2013年6月河北省农业厅在承德围场县成功召开了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场经验交流会,对全省这项工作开展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27个县试点县对确定的10074名职业农民培育对象,进行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农业产业化、合作社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培训,使他们的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促进了地方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批人成为了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或合作组织带头人。围场、承德等县还初步构建起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与政策扶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在全省起到了示范引路作用。

茂枝叶 建空中课堂 全面普及大众化农民教育

何建斌校长爱好摄影摄像,对利用大众媒体开展农业推广情有独钟。早年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时就曾自编自拍过专题农业技术片并在电视台播放,深受农民欢迎。在农业厅科教处工作时,他提出实施“农业科技电波入户工程”,通过广播电视推广农业技术,该提议得到了河北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的支持,很快在全省进行了实施,收到明显成效。这种推广方式和推广效果,让他深受感触和启发,他看到了现代媒体在农业科技推广普及中的强大作用。任农广校校长以后,何建斌依然热情不减,把这一设想和理念搬到了农广校。一是在他的积极争取下,从2003年开始,省财政每年给予30万元的资金支持,由省农广校在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农广连线》栏目,向全省广大农民宣传解读惠农政策、传授实用技术、传播致富信息,并通过建立由农业科研人员、推广人员及农业院校教授组成的节目“专家库”,使节目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大为提高。该栏目在河北电台节目收听率评比中多年来名列前茅,成为了广大农民的良师益友。二是在他的大力支持下,省农广校从2002年以来先后投资100多万元,装修了演播室、更新配备了摄像机和后期编辑设备,组建了一支较强的制片队伍,强化了农业电视节目的制作能力。2006年省农广校在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开办了《农科大讲堂》节目。近年来,河北省校更是加大了为中央电视台7频道《农广天地》节目和河北省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课件的制作力度,2010年至今已为上述两个播出平台报送播出节目达100多部。其中为《农广天地》栏目制作的《茄子花果期管理》等6部片子获得电视节目优秀奖,《核桃茎干芽接技术》获第十六届北京科技声像作品“银河奖”第二名,2013年河北农广校还获得了中央农广校电视制片综合质量奖第一名。三是在他的大力推动下,2002年提出并实施了农村科技大喇叭广播工程,利用现有的农村大喇叭,为农民传播技术,提供信息。十年来河北省农广校在全省2000多个村建立了标准化的科技广播站,配备了广播信息员,农广校每年为这些村免费提供农业音频节目资源、播放器材和图书资料。自此,广阔的山野乡村响起了农广校的声音,过去的通知喇叭、找人喇叭成为了农民学科技、快致富的金话筒。农村大喇叭建设工程也成为了河北省农广校的一项特色工作。

何建斌校长曾经说过,如果农广校是一颗大树,我们农广人就应当做辛勤的园丁,为它施肥、浇水、培土,只有这样,大树才能枝繁叶茂,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辞劳苦,一如既往。

猜你喜欢

阳光工程农广校全省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阳光体育工程”运作模式在高校体育的应用研究
加强油田“阳光工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新民市阳光工程项目实践经验
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5.6%
全国“三夏”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座谈会在聊城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