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2014-04-21邹凤云谢田富
邹凤云 谢田富
【摘要】近年来,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程度越来越高,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对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特点;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文章对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意义进行了介绍,对城市园林出现病虫害的原因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二、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意义
以保护生态、优化环境、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强调利用自然界对病虫的自然控制因素,达到控制病虫害发生的目的。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的防治方针,遵循“突出重点,分段治理,属地负责,联防联治”和“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通过改进园林绿化植物的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园林绿化植物及其害虫天敌生存的环境,而不利于病虫害滋生和发展的环境,直接、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建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长效机制。坚决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为生态城的环境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三、防治原则
1、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要强调安全为主的原则,要注意对人畜,环境,天敌及植物的安全,尽可能地采取一些物理、生态防治方法和高效低毒的化学药物进行综合防治。
2、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以园林技术措施为基础的效益原则,因地制宜地协调好生态、 物理、 化学等综合防治方法, 经济、 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要用最少的人力、财力、物力去控制病虫害,做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一定要贯彻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尽可能地把病虫害控制在景观效果允许以下的范围之内,杜绝扩大蔓延。
四、城市园林出现病虫害的原因
1.外来物种的引进
由于城市绿化需要和美化环境,会从其他地方引进不同风格和种类的植物,让城市园林建设的配置和方式更加的多样丰富,但是伴随着异地植物的迁移,也带来病虫害,会对植物造成危害,降低植物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破坏园林生态平衡,严重的会导致植物死亡,从而增加了园林维护的难度;另一方面,园林绿化植物的变化频繁,会导致主要病虫害种类的更迭,比如主要的害虫有:蚜虫、蚧虫、螨虫、粉虱等;由于周围生长环境的变化引起的病害,比如溃疡病和枯病等。总的来说,一些固有的病虫害严重影响城市园林和草坪的建设。
2.对园林病虫害控制需要加强
有些地方片面的追求绿化进度,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很容易导致随着外来植物带来的新病虫害,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形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一方面由于生态原因,外来病虫害的蔓延;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对植物的生长造成频繁的干扰,使得园林植物种植结构失调,生长的空间狭窄以及环境不断恶化,无法满足植物正常生长的需要,天敌不断减少;还会导致园林区域调控能力降低,加深了园林病虫害的发生和长期危害。
防治的难度不断增大
随着园林规模的扩大和植物种类的丰富,对园林病虫害的防止难度和成本也不断的增加,从而造成教的危害和损失,有些害虫生命力较强,适应力较强,不同的药物难以真正消灭;而且有的的植物的病害还具有传染性,给园林病虫害的防止和处理带来很大的风险,增加维护的成本。
4.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首先,农药质量的不容乐观。对农药市场进场检查之后可以发现,“老药新名”“一药多名”等农药大量存在,其中除了假冒伪劣以外,还存在过期农药的问题。其次,农药选择不对口。有时没有搞清楚状况就胡乱施药,这种见虫就杀虫、见斑就杀菌的随意用药行为不仅不能“对症下药”,还会耽误最佳防治时期,间接把植被原本的免疫能力破坏掉,反而给病虫提供了入侵的机会。最后,落后的防治手段。
5.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意识不强
由于负责病虫害防治的相关部门不清楚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存在“应急防治为重,化学防治为主”的问题,而且没有合理利用农药、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治措施,使得防治时间不统一,在化学防治过程中,也存在用药量不准、用药不及时的问题,费时费药又造成污染,导致了不理想的防治效果。
五、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病虫害防治方针。充分利用园林植被的多样化来保护和增殖天敌,抑制病虫害。一般一种病虫害的发生都有较固定的侵染对象,即寄主谱。寄主谱之间的受害程度存在差异,如果栽植树木时根据寄主谱规划栽植不同的树种,可以避免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此外,针对本地区多发的病虫害种类,绿化时选用抗性强的树种。
2.引进和输出种苗,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植物检疫法和有关规章制度。从外地引入苗木、花卉、草坪及绿化材料必须先经植保专业人员检查,确无检疫性病、虫、草害,才能种植,若有其它严重病虫害必须经植保人员进行技术处理后方可种植;本地苗圃出售苗木、花卉、草被及绿化材料,严禁附带病虫原出圃;对有检疫性危险病、虫、草害原的进口园林植物,必须在隔离温室或隔离区观察或处理,经一年以上确无危险病、虫、草后才能繁殖或定植。
3.应做好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制定长期和短期的防治计划。
4.发现危害严重,且大面积发生的,应及时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性采取措施。
5.必须对本市园林植物危害既普遍又严重的各类蚧壳虫、蚜虫、叶螨、粉虱、天牛、木蠡等害虫,以及炭祖病、褐斑病、黑斑病等病害进行综合防治。
6.园艺防治
加强养护管理,夏、秋生长季节应适量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禁止施用未腐熟的堆肥、厩肥、饼肥和植物残体,做好排水工作;删除病、虫枝,挡风、遮光徒长枝;对病叶、病枝、病根、病株应及时集中焚毁;结合中耕(冬耕)除草,消灭地下害虫;有土传病原的土壤,应及时消毒。
7.人工防治
摘除休眠虫体,悬挂或依附在植物体和建筑物上的越冬虫茧、虫囊和卵块、卵囊并集中焚烧;直接捕杀个体大,危害状明显的害虫,有假死性或飞翔力不强的成虫(天蛾、尺蠖、蚱蝉、天牛、金龟子、叶甲);刮刷枝干虫体,要注意刮刷干净,不要损伤枝干皮层。刮除枝干病斑时尽可能不损伤树体,病斑的伤口处应进行消毒(可用千分之一升汞消毒),然后涂抹保护剂(波尔多液浆:硫酸铜0.5公升,加水7.5-10公升)。
8.加强技术培训,对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的大力推广
这需要增强植保技术服务手段,以讲座、热线电话、科技直通车等形式对负责各地区的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部门进行技术指导,使传统的施药理念在根本上得到改变,综合防治技术得到提高,帮助病虫害防治工作人员学会安全、合理用药,降低用药风险,对植物自身的安全进行保障。无公害的生产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是有广大市场的。要把农业、生物、物理三种防治技术和生态控制技术综合运用,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从而保证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六、结束语
现在城市园林病虫害越来越严重,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努力,加强预防工作,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加强园艺防护和人工防治,并把这些工作落到实处才行。
参考文献[1]于永浩,欧海英.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及生态控制策略[J].广西农业科学.2009(06)[2]童勇军.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策略的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2008(06)[3]郑进.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进展[J].湖北林业科技.2003(03)[4]魏敏.浅谈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现状及防治措施[J].吉林农业.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