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病诊断中腺苷脱氨酶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4-04-21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0期
关键词:性肝炎腺苷肝病

(厦门市翔安同民医院检验科,福建 厦门 361101)

肝病诊断中腺苷脱氨酶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刘丽雅洪清楚张军能

(厦门市翔安同民医院检验科,福建 厦门 361101)

目的 观察和讨论血清腺苷脱氨酶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3 年 2 月至 2014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160 例肝病患者,依托于过氧化物酶法对肝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清腺苷脱氨酶(ADA)、速率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进行科学测定,并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肝病患者的 ADA 和 ALT 同正常对照组相比都呈现明显升高现象,其中肝硬化组的 ADA 比 ALT更高;而急性肝炎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 ADA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癌和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的血清 ADA 和正常对照组比略高,但是无差异性(P>0.05)。结论 腺苷脱氨酶检测对于肝病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值得在临床实验中推广及使用[1]。

肝病诊断;腺苷脱氨酶检测;临床价值;分析

肝病是一种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与多发的疾病,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低下,甚至诱发肝腹水疾病等,这就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在医学研究领域中,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的检测能够在肝病的诊断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可以在肝细胞损伤时,通过血清腺苷脱氨酶逸入血中,促使ADA活性值 增高,能够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1,2]。为了能够证明血清腺苷脱氨酶能够对肝病诊断提供真实准确的指标和治疗效果,笔者经过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进行了肝病的临床效果观察,现将临床观察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60例肝病患者,男115例,女45例,年龄的中位数是49.5岁。其中肝硬化患者20例,肝癌患者8例,急性肝炎患者8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40例,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12例;正常对照组160例,其中男96例,女64例,年龄的中位数为45.5岁,且都是排除心脏、肝胆、肾脏、骨骼肌组织等疾病的健康体检者。患者的入选标准为:①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肝病;②患者的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差、厌油腻等症状;③患者的病情已经得到临床的确诊;④患者的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的研究,同时可以很好地配合治疗;⑤患者并未患有心脑血管性疾病,并且在近1~2年内无癌症与心肌梗死等能够影响本次临床实验的其他疾病;⑥实验进行在年龄、性别、血压、病程等方面进行科学与合理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仪器和试剂

本次实验研究中选用的仪器是奥林巴斯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ADA和ALT的试剂盒是由北京利德曼提供的。

1.3 方法

要求患者在接受检测前保证空腹静脉采血,整个检测过程中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仪器使用说明书要求、配合室内质控检测,进行科学合理的操作。

1.4 观察指标

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对本次实验的患者进行常规项目的检测,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要同医护人员进行配合工作,要求患者保证空腹,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病情的问询,让患者在无压力的情况下接受病症的治疗。主要观察指标:①在患者接受治疗与观察期间对患者进行全天候式地动态检测项目的测量,比如:患者在24 h之中生命征等在数值上的变化情况;②在观测指标中,对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常规检查予以重视,比如:肝功能是否正常、尿常规等检查项目的分析;③对患者的ALT和ADA值域的变化进行科学与实时地观察;④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对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与突发状况进行实时地观察和记录[3]。

1.5 判定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在接受检测后,能够准确地提供ADA、ALT值,促使对患者肝病的治疗呈现出显著的疗效。有效:患者在接受检测后,能够比较准确地提供ADA、ALT值,促使对患者肝病的治疗呈现出一定的治疗效率;无效:患者在接受检测后,不能提供准确地病症特征,致使患者的肝病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缓解;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的病例之和占总病例的百分比。

1.6 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各种肝病患者的血清腺苷脱氨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测定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呈现出显著升高的特点。而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肝硬化、急性肝炎患者的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检测值明显比正常对照组要高,P<0.05;肝癌、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的血清腺苷脱氨酶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所升高,P>0.05,见表1。

表1 肝病患者的血清腺苷脱氨酶()

表1 肝病患者的血清腺苷脱氨酶()

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①P>0.05;②P<0.01

组别 n ADA(U/L) ALT(U/L)急性肝炎 80 29.0±10.5② 250.5±160.5②慢活肝 40 25.0±12.8② 80.2±40.5②慢迁肝 12 15.6±7.0① 79.5±36.5②肝硬化 20 31.2±7.5② 50.8±24.2②肝癌 8 16.6±10.2① 45.5±12.0②正常对照 160 13.3±6.2 15.3±8.9

肝病组的血清ADA与ALT水平超过正常对照组的正常上限(x¯± 2s)为阳性,见表2。

表2 肝病患者的ADA、ALT阳性率(n,%)

3 讨 论

通常情况下,ADA是嘌呤核苷代谢中比较重要的一种酶类,可以起到对腺嘌呤核苷生成次黄嘌呤,并氧化成尿酸予以排出,需要注意的是血清腺苷脱氨酶同机体的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医学领域,血清腺苷脱氨酶具有分布广的特性,比如:人体的小肠黏膜、肝肾部位等。由于其活性率的降低可能会影响到核苷的合成问题,促使淋巴细胞转为淋巴母细胞,造成能力的降低,减少免疫活性细胞[4]。许多书籍与药理中都有明确记载,血清中的腺苷脱氨酶主要源于肝脏,大部分的ADA会存于肝细胞质水溶性部分中,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肝细胞中的ADA能够在血液中释放出可以引发活性的血清ADA,并使其在值域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根据表1和表2中的数据综合起来,可以发现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肝硬化这两组的血清ADA呈阳性的几乎是100%,明显高于ALT,表明测定的ADA在这两组的肝病诊断中,敏感性比较高,特别是在肝硬化的检测指标中,ADA的活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据相关医学资料显示,血清ADA的测定,还可以应用到干细胞黄疸等疾病的鉴别中[5]。

总之,血清ADA的测定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征,尤其是在对肝病的诊断上,在对肝脏的纤维化程度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 结束语

本次临床实验可以发现腺苷脱氨酶检测对于肝病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更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验意义,可以得以新的推广与应用。

[1] 彭剑桥,曹友德.腺苷脱氨酶检测在肝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1,24(6):1-3.

[2] 赵树波.血清腺苷脱氨酶、α-L-岩藻糖苷酶和前白蛋白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评价[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4):2-6.

[3] 吴瑶,沈云峰,张玲,等.腺苷脱氨酶的检测及在肝病中的意义[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7(12):5-7.

[4] 曹龙翎,吴永岳,吴华美,等.胆碱酯酶总胆汁酸及腺苷脱氨酶检测在肝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1):1-3.

[5] 顾燕洁,林炜炜,王慧.血清 ADA、AFU、RBP和前清蛋白在不同肝病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1(9):3-4.

R575

:B

:1671-8194(2014)30-0236-02

猜你喜欢

性肝炎腺苷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腺苷受体对视网膜疾病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蛋白质腺苷化修饰研究进展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
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水平及意义
化滞柔肝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