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城一面
——造城时代下的物竞天择

2014-04-20王世福

城市观察 2014年5期
关键词:空间建筑文化

◎ 齐 洁 王世福

千城一面
——造城时代下的物竞天择

◎ 齐 洁 王世福

随着对城镇化质量的日益关注,媒体与学界对千城一面的批判愈演愈烈。然而,如果将城市看做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遵循生物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那么千城一面现象便是时代背景下环境选择的结果——特定的科技、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客观属性,把在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建筑形制与空间范式逐一淘汰,筛选出最符合时代需求与发展方向的特征传承下去。在理解千城一面的时代必然性的基础上,理性认识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空间舒适性与独特性、空间使用者的主与客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走出“为批判而批判”的误区。

千城一面 城市特色 物竞天择

一、概述

近年来,针对高堂广厦、八街九陌的中国现代城市风貌出现了不绝于耳的批判声音,并衍生出一个新的名词——“千城一面”,反映出学者、社会的某种共同焦虑。同时,专业的城市研究者、评论者、建筑师、规划师也更激烈地对当代城市形象予以反思和讨论。①②③

无论是现代汉语字典还是学术论文,都难以找到关于“千城一面”的准确定义。如果大胆假设,将“千城一面”看做是“千人一面”涵义的引申,则可将其出处追溯到曹雪芹所著的清代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第一回:“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开口‘文君’,满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终不能不涉淫滥。”④两词虽不尽相同,但释义却大同小异,讽刺了文学艺术领域中公式化创作现象。

由此可见,千城一面可粗浅地理解为城市面貌的大规模雷同,既包括建筑形式与立面设计,也包括公共空间与绿化景观。但与文艺创作不同的是,城市作为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复杂巨系统,其千城一面的表象并非仅仅是由简单的设计问题所导致。

中国知网学术平台可检索到的最早提及“千城一面”城市现象的中文学术文献为1990年6月刊登在《城市规划》上的《〈城市规划法〉笔谈》⑤;2003年前后,围绕“千城一面”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加,随后小幅回落后再次攀升,2013年其研究数量更是较前年增长了60.6%。据不完全统计,其中约39%的研究属于建筑科学与工程的领域,其次为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29%)、文化(8%)和旅游(3%)。

由此可见,正因为城市面貌是显而易见的空间表象,对大众而言并不具备认知上的门槛,多个学科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讨论,而在与其直接相关的建筑学科和管理学科,则集中了更高的讨论热度。

二、千城一面的环境必然性

浩如烟海般的新闻报道、学术研究中充斥着对千城一面现象的深刻批判,并将矛头直指政府、规划师等顶层决策者,唯独在探寻合理的解决方法时或轻描淡写,或绝口不提。 “只破不立非君子,讽而不教亦小人。”批判派的忧患意识值得赞许,但如果只停留在价值观层面的建构,没有辅以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则对今日中国的城市发展问题并无实际指导作用。

换一个角度思考,媒体与学界是否存在着将这一单纯城市现象过度妖魔化的倾向?

城市及其所在区域是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态并非仅仅是被简单的人为决策或设计喜好所左右。换言之,人为因素在城市形态产生过程中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以现代生态学的观点,城市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某些特征。⑥城市特色的讨论即涉及人工环境下的类物种多样性问题。借鉴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城市生态系统内部也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由于城市发展空间有限,为了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分配,达到系统内整体利益最大化,必须通过环境的筛选作用来淘汰一部分建筑形制与空间范式的发展权,将有限的资源优先供给优势个体。

由此可见,环境的选择作用决定城市形态的进化方向。适者数增,不适者减。抛弃不利变化的同时积累有利变化,最终形成相对稳态的城市面貌。本文主要从科技、经济、文化三个主要方面分析千城一面的必然性。

表1 知网平台检索到全文包含“千城一面”的文献数量

(一)科技角度

山川、河流等壮丽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如山城、水乡等独具魅力的城市性格与特色。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叹为观止的地貌景观,都是以障碍及阻隔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社会中。

克里斯塔勒创建中心地理论时曾提出“理想地表”的假设条件,即均质的平原、各处交通条件相同。事实上,人类在利用及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理想地表的追求一直存在。毕竟与特殊的自然条件相比,理想地表在大多数情况下更有利于物资、人员在城市空间内外高效流动。

在科技欠发达时代,人类社会缺乏必要的改造自然的手段。吊脚楼、窑洞、土楼等建筑形式以及风水塘、梳式布局等空间秩序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向自然被动妥协或者主动适应的产物。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克服山水、交通、建造等客观条件制约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人类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挑战地形、建造城市,现代主义思想与工业化、标准化的技术相结合,快速地向人类城市化提供建筑空间,并且极大提升城市生活的舒适度。此时,原始的建造方法因费时费力,其逐渐消失具有一定必然性。

干栏式建筑是我国南方传统的住宅建筑形式之一,广泛分布于少数民族聚居地。⑦干栏式建筑上层住人,底层架空用于放养动物与堆放杂物,具有防虫鼠、避洪水、去湿气的优点,因此很快普及于南方地区。然而,随着城市雨洪管理的日渐成熟与建筑内环境制冷除湿技术的广泛普及,干栏式建筑已经不再是回应南方湿热气候的唯一答案,并且也绝非最优解。当具有多选可能性时,城市建设便不再局限于传统形制。

曾经,特色建筑因为满足特定时代的功能需求因而得以普及与盛行。不同地域的气候、地形等先天禀赋不同,其适用的建筑形式千差万别,城市特色因此彰显。

现代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建筑形式逐渐从功能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原本承担功能属性的传统建筑也已退居为符号消失于日常生活的视野范围。换言之,建筑群内部的同质性是导致千城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不同地域间的建筑形态逐渐趋同,同一地域内不同功能属性的建筑形态差异也在日益缩小。

放眼于城市尺度,科学技术一直以来不断推进物质环境的更迭,进而潜移默化地改变城市面貌。如果摒弃文化与情感的因素,许多引以为傲的建筑与聚落,只不过是改善人居条件的技术手段。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落后的技术迟早被先进的技术所取代,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二)经济角度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以聚集和规模特征运行的产物,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⑧

千城一面,被批判的往往是城市各类建筑过度的重复。然而,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千城一面是这个“多快好省”时代的缩影,重复也是这个时代“精明”的经济选择。

根据规模经济的原理,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专业化生产产量的大规模提高,伴随着长期平均成本的显著下降。面对越来越多的物质需求,只有大批量生产、精确化控制才能适应时代发展。此时,建筑已经远离了艺术的范畴,可理解为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其经济决策遵循边际效益法则,体现在设计与建造双方面。

当每一栋建筑都需要单独设计、单独建造的时候,单位成本最大。随着建筑形式与建造技术不断重复使用,促使全生命周期内建筑行业的分工与熟练程度提高。设计环节,建筑范式得以普及,极大缩短了设计的时间成本;建造环节,标准化与精确化实现,生产的边际成本随着大规模重复营造而减少。

然而,长期费用曲线的下降不是无限的。当物质财富积累带来的边际效益越来越小,消费需求多样化与个性化成为主流之时,人们将会更为关注建成环境的精神内涵与场所精神等附加值上。在此之前,千城一面的现象还会一直持续。

千城一面,被批判的往往还有城市公共空间的无趣或者雷同。公共空间是一种外部效益非常显著的公共物品,其双向外部性既表现为开发建设行为对公共空间产生了负外部性,也同时表现为公共空间对开发建设行为产生了正外部性。“公地悲剧”⑨以及“搭便车”行为在这里普遍存在。举例而言,开发商都希望临近绿地,却尽可能在自己地块内部最少化地提供公共绿地。这实质上是社会责任与权益不对称的一种体现。

然而,不违反规范的前提下尽量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本就是市场原则下的开发者行为,是无可厚非的行为。个体在营建过程中,最大化开发行为的收益,最小化代价,是个体趋利避害的理性选择,盲目地批评其道德性并无法解决其外部负效应。除非地块出让条件中,通过城市规划明确规定其公共义务,包括提供公共空间或者公共设施,否则,个体并没有营造城市公共空间的义务。因此,千城一面中公共空间受质疑的现象正是私人收益最大而外部成本由公共买单的典型表现。

由此可见,依靠市场竞争无法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且市场个体之间一般无法自动形成集体行动,因此不能将城市特色建立在个体自觉的基础上。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此时如果不能明确界定权利与义务,编制合理的城市设计导则与可行的实施细则,并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强制条例与激励机制实现外部效应的积极化,会进一步导致公共空间的供给不足,继而在城市层面难以形成良好的空间感受。

(三)文化角度

城市特色作为文化在物质空间形态上的投射与外化,两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时代性与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不同风格,进而孕育出多种多样的城市形态。⑩

千城一面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与文化去空间化的加剧。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弱势文化逐渐被强势文化同化。随着全球范围内商品的生产与消费、人才流动、信息交互往来日益频繁,发达国家一方面凭借先进的生产力与强大的资本优势输出商品与生活方式,进而倾销附加价值观及意识形态;一方面通过把握主流媒体与话语权垄断世界文化市场,实现文化渗透与文化入侵。不对等的文化传播途径,使弱国的本土文化收到了极大冲击,甚至逐渐消失。自房地产市场化地提供住宅产品的改革以来,欧陆化的住宅形态就是一种崇洋价值观冲击本土文化的显著表现。

与此同时,全球化背景下资讯日益发达,交流成本显著下降,导致文化去空间化的程度加剧,文化的地域边界越来越模糊甚至逐渐消失。过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化一旦产生,便具有独立发展的可能性,并在惯性中不断发展并自我完善。一旦成熟,其强大的生命力决定了它不会轻易被同化与变异。进入资讯时代,接收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加,文化的雏形在产生的过程中便不断受到世界文化的影响甚至干扰,中国城镇化过于迅速的进程导致巨量进城的乡村人口尚难培育出公共秩序化程度高的城市文化。一方面,短暂的潮流混杂无法升华为新文化。另一方面,城市社会人口的不稳定性和非定居性也无法强化根植本土的地域性。

此外,经济全球化不但对固有文化产生影响,还会产生相应的普世价值与文化取向,使文化潜移默化地带有世界性标签。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暖、资源枯竭等关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问题时,全球意识以及整体的世界观使彼此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反映在城市建设方面,虽然不会形成千城一面的极端情况,但人们有了如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循环再生等共同的发展方向与愿景,城市形态“求大同存小异”是大体趋势。

(四)小结

城市形态是特定的科技、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某种程度上,千城一面的现象反映了城市具有共同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正如自然界中激烈的物种竞争与环境选择机制,城市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生存法则,并在无形中筛选更适合特定生存环境的优质基因。人为地增加或减少城市形态的多样性都是不科学的,并且可能会对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产生反作用力。

三、千城一面的辩证思考

(一)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

二十世纪,以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为首的现代主义建筑师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以不对称的平面布局、简洁的平屋顶、自由立面、极少的檐部处理与装饰线脚等特点,实现了超脱自然、去地域化的目的。这种被戏称为国际式建筑的学派,逐渐在世界建筑潮流中占据主导地位。

现代主义为了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活品质,强调功能主义与可复制性。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现代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普及,正是因为标准化的零部件降低了建造成本,契合了工业社会大规模机械生产的时代潮流。

然而,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古典主义建筑划分为城市特色,现代主义建筑划分为千城一面。

当面对一座传统建筑时,人们流连其中往往很容易被纷繁的飞檐、斗拱、山花或是柱头、玫瑰窗、飞扶壁等细部打动。与此不同,现代主义提倡的去地域性则是主张将地域文化提炼成空间元素融入设计,而非肤浅地以装饰元素的形式附着于设计表层。

就体现在地性而言,现代主义建筑不乏杰作。以赖特的成名作流水别墅为例,简洁的体量高低穿插、错落有致地契合地形;建筑作为峭壁的延伸,室内外空间自然渗透、浑然一体。无法想象传统的巴洛克式、哥特式建筑以何种姿态才能更好地体现基地的自然魅力。

由此可见作为两种迥然不同建筑风格,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在回应城市特色这一问题上各有千秋,并不直接指向千城一面的结果。古典主义建筑的精髓体现在施工与细节——雕梁画柱,巧夺天工。虽然它在建造上费事费力,但设计上具有一定范式可依。其对地域文化的表达更为直观与显性;现代主义建筑的精髓主要体现在设计层面,看似简洁甚至简陋,但对空间品质追求到极致,需要一定鉴赏与感悟才能还原出其中的空间母题。如果执意评判其中高下,现代主义的“提炼-再现”比古典主义的“复制-粘贴”显然更为高明。

反观快速城市化潮流下的造城运动,施工与细节取了现代主义的极简,而设计则随波逐流地摇曳在商品化的古典主义和产品化的现代主义之间。如此取其糟粕,去其精华,才是千城一面真正被批判的根本原因。

(二)优与异

千城一面,看似探讨的是空间独特性的问题,即“异”,却往往忽视了衡量城市空间品质的另一个重要属性——舒适性,即“优”。抛开“优”谈论千城一面,无异于舍本逐末。

如果将舒适性与独特性与否进行排列组合,可以粗略地得到四种配对。对于“优”“异”的城市空间与不“优”且不“异”的城市空间,大家的观点较为一致与明朗。“优”“异”的城市空间是营建的最佳范本,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大多数被教科书奉为经典的案例都成功满足了兼顾舒适性与独特性的需求。与此相对,不“优”且不“异”的城市空间仅仅满足最低需求层次的市场,而千城一面批判的正是此种空间原型。

关于“优”与“异”的取舍,大众则陷入了怪圈。过度批判千城一面的后果是把 “同”视为所有空间症结的罪魁祸首。其实,“优”而不“异”的城市空间就算不断被复制,依然可以带来良好的空间感受。归根到底,物质性与功能性是城市无法规避的基本属性。真正被时代淘汰的是“异”而不“优”的部分,其消失是必然结果。

一直以来,骑楼是广州旧城印象的一张名片。然而,居住其中的人往往并不都觉得方便。一来,旧式骑楼内部并没有考虑卫浴功能,骑楼人家只能靠马桶解决排泄问题;二来,砖木结构十分脆弱,孩子在二层嬉笑打闹,灰尘便从一层的天花板上簌簌跌落到碗里;此外,骑楼总是墙挨墙,防火、隔音效果堪忧。因此,随着经济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住户选择离开骑楼。曾经盛极一时的骑楼街,由于其原有的“优”点已经褪尽,现实中改的改、拆的拆,始终不能从根本上容载现代生活。作为一定地域特色的“异”,骑楼成为广州旧城零碎的回忆。可见,物质空间衰败导致的生活方式不合宜舒适,是从建筑的根本属性层面抛弃城市文化,其物质空间也进入不可避免的恶性循环。

对于中国大多数城市,提升物质空间品质的“优”化工作相对于风貌外观的求“异”更为迫切。出于国情与现状的考虑,中国可能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精品级的城市建设,那么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不妨把“优”而不“异”当做通向理想乌托邦的必由之路。城市从来都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尤其在保护历史文化方面,使具有特色的传统空间以更优的品质满足当下的使用需求,才是扎扎实实的“优异”城市,才会更从容地回答千城一面的解决之道。

(三)主与客

我们十分清楚回应千城一面的对象是什么,但极少思考做出批判的主体是谁。实际上,发出呐喊的并不是空间的使用者与所有者,而恰恰是对空间贡献度与使用度最低的游客与学者。

由此可见,对于“千城一面”现象,不同身份人群的看法与立场存在较大差异。本地居民更为关注城市空间的舒适性。只要空间基本品质得到满足,空间的独特性与否对其日常生活并不产生实质影响。即便是独特的空间,居民日复一日地身处其中也早已习以为常。因此,城市空间对居民而言仅仅具有承载活动的物质属性;与此相反,猎奇心理驱逐下的游客更关注空间特异性。他们寻求独特的文化体验,对空间的文化属性更为敏感。

举例而言,香港殖民地时代的九龙城寨曾是最富传奇色彩的存在。无法否定它具有难以复制的空间特色——暗无天日并且逼仄的巷道、盘根错节的管线、地狱般诡异的末世气氛。长久以来,九龙城寨是日本与西方国家津津乐道的文艺素材。无数城市研究者、建筑师、艺术家曾到访此地并发出叹为观止的赞许。但与此相反,居住于此的居民对城寨的物质环境深恶痛绝。对本地居民而言,特异性并没有直接价值。只有当“异”能直接转换为利益与奖励(如旅游收入),本地居民才会刻意营造并且努力维护这种空间独特性,并且自发产生文化认同感与心理归属感。

一个好的城市空间不但是居住者的家园,也是游客的乐园。但是,没有必要单纯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而刻意营造“千城千面”的城市形象。

四、总结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经济腾飞、快速造城的黄金时代。然而,中国的城市建设仅仅取了物质增长的乐趣,并没有针对本土化问题形成行之有效的设计理论与流派。

千城一面现象正是造城时代下物竞天择的结果——特定的科技、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存在,把在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建筑形制与空间范式逐一淘汰,筛选出最符合时代需求与发展方向的特征传承下去。

不远的将来,当建筑科学、经济与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物质财富积累带来的边际效益越来越小的时候,我们也期望千城一面问题自然会不攻自破,不是千城千面,而是品质、内涵优先下的千城多面。

注释:

①魏凤春.“千城一面”的市场化解决之道.广州日报,2006,(11).

②尹卫国.从“千城一面”反思城市规划设计[J].环境教育,2013,(9).

③高建平.论城市美之源[J].外国美学,2013,(10).

④曹雪芹.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⑤佚名.《城市规划法》笔谈[J].城市规划,1990,(3).

⑥李伟峰,欧阳志云.城市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过程[J].生态环境,2007,(2):672-679.

⑦李长虹,舒平,张敏.浅谈干栏式建筑在民居中的传承与发展[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7,(2).

⑧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9).

⑨Garrett Hardin.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1968,(12).

⑩唐子来.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1997,(6):1-11.

Different Cities Become Similar:Natural Selection under the Era of City-making

Qi Jie,Wang Shifu

As the quality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receives more attention,the issue of different cities becoming similar ones has been increasingly criticized by the media and scholars.If cities can be perceived as part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which means it follows the law of natural selection,then the phenomenon mentioned above may be seen as the result under such an era.External attributes like technology,economy and culture will eliminate those inferior architectural forms and spaces and keep the most appropriate ones to carry on.Based on the law of development behind this phenomenon,we must also understan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icism and modernism,spatial comfortableness and idiosyncrasies,and the host and guest users of space in order to avoid criticizing for criticism’s sake.

different cities become similar ones; urban idiosyncrasies; natural selection

TU984

10.3969/j.issn.1674-7178.2014.05.001

齐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王世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设计理论。

(责任编辑:卢小文)

2014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批准号:14Z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208202)成果。

猜你喜欢

空间建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空间是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谁远谁近?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