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过
——写在盐城市剧目工作室成立五十周年之际
2014-04-20徐新华
■徐新华
我来过
——写在盐城市剧目工作室成立五十周年之际
■徐新华
向来认为任何事的发生都有机缘,在某一个生命阶段,在某一个人生拐点,一个瞬间,一个念头,一个人,一句话,也许就能改变你的一生。到盐城市剧目工作室我便始料未及。
2006年秋季,我到盐城新世纪文化城观摩省淮的现代大戏《一江春水向东流》,于剧场门口遇见了市文化局陈晓莲局长,她热情邀我与她同坐。看戏过程中,陈局长突然问我:到市剧目室工作你愿不愿意?我下意识点头:当然愿意。过后我便将此事遗忘了,因为再也无人提起。谁料2007年11月,我正在苏州观摩中国戏剧节,突然接到市文化局人事处长朱超的电话,叫我把个人有关资料发给他,返回大丰我便接到调令,随即报到上班,一切发生得那么突然,突然得不可思议,乃至于直至上班我都恍若在梦里。
回想最初与戏剧创作结缘也属偶然,而这与当时的市剧目室主任王沂不无关系。1988年,戏剧小品方兴未艾,空前火爆,为参加江苏省首届戏剧小品大赛,盐城市在全市范围内征集小品剧本。万没想到,我信手涂鸦的小品《窗帘》竟然在全市四十多个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作为盐城市唯一参赛作品并获得省首届戏剧小品大赛二等奖,当年又参加华东地区首届小品大赛再获二等奖。王沂主任闻讯,几次遇见,适时鼓励,要我不要浪费自己的创作天分。1990年,省文化厅和南京大学联合举办中文编剧班,他特地来信,推荐我和曹瀛、卢冬红、徐恒斌前去报考。我当时并未意识到,这将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1992年毕业,我被调至大丰市文化局剧目室,正式踏上创作征程。
那时,盐城市剧目工作室于我,神秘而又神圣,我对这里,对这里的人,对这里的人所从事的事业心存敬畏。前辈们个个卓有成就;享誉剧坛的“四季歌”自成体系;一年一度的新剧本评奖之前的通稿会,更是如同戏剧创作界的狂欢,让每位作者充满期待充满希望充满欣喜,更不要说还有作者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
后来因种种原因,市新剧本通稿会终止,但每年的市新剧本评奖之前,市剧目室的领导仍然组织专家到各县(市、区)上门辅导,而一当发现有基础的剧本则举全市之力进行打造的传统,也仍以种种不同的方式在继续。
如今,这根带有魔力的接力棒传到了我的手中,我该如何继续让其发挥魔力?在对盐城戏剧的现状认真观察、思考、梳理之后,我做出了自己的决断。
接任剧目室主任,我首先做的是剧目室网站的建立。历史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建立剧目室网站已是势在必行。建立之前,我召集剧目室全体人员会议,征求大家意见,集中大家智慧,最后确定网站设置“最新资讯、剧作赏析、艺术成就、艺术档案、新剧本通稿、《盐城戏剧》、理论研究、创作杂谈、散文随笔、剧作家风采”等栏目,内容囊括盐城戏剧创作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力争把网站建成我市集戏剧创作档案、戏剧成果展示、戏剧作品赏析、戏剧理论研究、戏剧作者介绍、戏剧动态风标为一体的网络平台。记得当时为了网站的宣传语,所有人颇费心机,几乎每人都拿出了一两条精彩的宣传语,最终由我提议、大家一致认定,只有艾青的一句话可代表我们的心声,至今,在我们网站首页不停滚动着的充满感情的宣传语便由那句名言化来——为什么我的眼中充满泪水,因为我对戏剧爱得太深。
《盐城戏剧》是市剧目室1985年开始创办的内部交流专刊,二十多年来,《盐城戏剧》既是我市剧作者发表作品的园地,又是剧目室与我国各地戏剧创研部门联系的桥梁。为此,我的前辈、同仁倾注了大量心力。然而,近年因为经费的原因,《盐城戏剧》由最初的每年三期逐渐缩水至每年一期。为了扩大《盐城戏剧》的作用和影响,提高刊物的品格和质量,我在广为征集意见之后,拿出了两个举措:一是对《盐城戏剧》进行改版。在刊登戏剧文本为主的前提下,内容增设“专家论坛”、“剧团动态”、“台前幕后”、“艺术成就”等栏目:每期特约一位戏剧大家撰写理论文章;介绍全市所有戏剧团体的演出情况、剧本需求;刊登导演、演员、灯光、舞美等各戏剧艺术门类从业人员的文章;报道全市作者作品发表和上演、获奖情况。二是争取经费,恢复全年出刊两期《盐城戏剧》,并扩大刊印量,除了保持和各地戏剧艺术研究和戏剧创作部门交流之外,再赠送给我省各戏剧院团、我市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和机关。使杂志有更宽广的受众面,让更多的人了解盐城戏剧,关注盐城戏剧的发展;让作者有更多剧本发表、上演的机会。
然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剧目工作室的主要任务还是抓人才,抓作品,这是最最重要的根本!然静观当下,戏剧的黄金时代已过,尤其是地方戏曲,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盛况已经不再,随着文化的日益多元,戏剧的生存发展正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观众如何在众多选择面前走进剧场?年轻人如何对节奏缓慢的传统剧种产生兴趣?这些都已成了所有戏剧人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让戏剧作者在长期付出却可能得不到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如何保证我市戏剧创作队伍的充实更新?我们剧目室做什么?怎么做?为此,我和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曹瀛、杨蓉达成共识:纵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也要为盐城戏剧尽绵薄之力。创造一切机会,让作者做出成就,让作者看到希望;付出真挚的情感,营造创作大家庭的氛围,尽一切可能真正地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于是,我们仍旧以一年一度的新剧本评奖活动为契机,扎扎实实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剧本辅导工作、剧本评奖活动。同时,针对我市除了几个老作者如陈明、孙茂廷、徐新华、袁连成、孙智宏、邱夕俊等正常有上演剧本,而其他作者的剧本大部分闲置的情况,我们将新剧本评奖活动中产生的优秀剧本,通过网站、《盐城戏剧》以及所有可能的渠道向我市以及省内外剧团推介,帮助作者寻找市场。并积极组织作品参加省文化厅剧目室举办的省戏剧文学奖评奖、戏剧作品推介会。同时,我们还尽力创造条件,每年带领作者出外采风,观摩国家和省内顶级赛事,观摩优秀剧目,参加江苏戏剧讲坛,和省内外同行加强交流,开阔作者视野,提高作者理论水平和创作技巧。
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加强对青年作者的培养。一旦发现他(她)们有基础的剧本,则不遗余力,着重辅导。现在,每年的新剧本评奖活动中,仍有三十余部大、小戏剧本参评,不仅老作者朱正亚、孙智宏、邱锡俊和青年领军人物杨蓉每年有上乘之作,年轻作者如市剧目室的张娟、程旭江、周寒夜,各县(市、区)剧目室的仲春梅、姜华、袁晓亚、丁晓东、朱晓娟等人的创作亦呈上升之势。更为可喜的是,更加年轻的一代如曾汉才、赵春节等人的创作近一两年又有了明显进步。至此,在盐城戏剧创作老一辈渐渐淡出一线的情况下,一个新的“老中青”结合的专业创作梯队已然形成。
此外,我们又恢复了和市文化馆联合举办的一年一度的“金菊杯”小戏小品征稿比赛,并针对各个县市区的情况,分别到各地举办小戏小品创作培训班。近几年,应征作品数量剧增,第22届的来稿已达到129件。有的获奖作品被专业剧团搬上舞台,获得全国、全省各大赛事的顶级奖项,有的被文化馆站作为业余演出,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艺生活。而有些作者也通过这个活动渐渐成长,逐步融入专业创作队伍。
一次,我对著名剧作家郑怀兴说起,从全国来看,四川、福建、湖南三地的戏剧创作高峰,我们也许永远无法企及。郑怀兴却说,而今全国各地普遍创作力量青黄不接,一个地级市,却能够几十年不变地保持着一支几十人的创作队伍,几十年不间断地每年创作出几十部作品,且有许多作品在全省、全国获奖,这在全国都不多见,堪称为“盐城现象”!当时,一个念头在我的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后来,我跟省剧目室主任陈晶提起,陈晶大为认同,并提出她的想法,可以在适当时机召开研讨会,将“盐城现象”向全国推广,这不仅能促进江苏的戏剧创作,对全国戏剧创作界也将产生积极影响。剧目室成立五十周年之际,我向盐城市文广新局局长许新建请示拟举办“盐城市戏剧创作研讨会”,他当即提出将“盐城现象”作为主要议题。在他们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回眸与展望”——盐城市戏剧创作研讨会得以成功举办。会上,省文化厅艺术处和省剧目室的领导在百忙中应邀赶来,对“盐城现象”给予了理论阐释和充分肯定。那天,老少四代盐城戏剧创作人欢聚一堂,气氛热烈,大家抚今追昔,兴奋莫名。
我是个睡眠极好的人,在我人生遇到重大挫折时,我也只有过短暂的失眠时光,但是做剧目室主任以后,我有过很多失眠的夜晚,有时候是为某一个作者的剧本修改意见而纠结,有时候是为了捉襟见肘的业务经费而忧心,有时候是为获得成功而欣喜,有时候是为面临困境而焦虑。2009年,由于之前几年的作品积累和机遇,我于一年中一下子获得了很多荣誉:大型现代扬剧《县长与老板》、大型现代淮剧《诺言》两部剧目获得当年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的第一、二名,同时获得江苏省新剧目调演优秀剧目一等奖、二等奖、优秀编剧奖;《真假二十四小时》、《县长与老板》、《诺言》三部大戏同时获得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县长与老板》还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诺言》获得省戏剧文学奖三等奖……我的好友、剧作家陈明曾跟友人们戏称那一年是“徐新华年”。而自2009年9月我接任市剧目室主任一职之后,便再难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四年多来,我几乎很少有休息日,不要说周六、周日,平常吃饭时跟作者在电话中谈剧本也是常事。我如同一个家长,时时在操心操劳,时时在盘点着家当家底:这支队伍还有多少人常年坚守?有多少人在省内外形成影响?有多少人可以独立创作大戏?创作小戏、小品的业余作者中哪些有发展潜力?哪一个作者文学功底深厚,哪一个作者生活底子扎实,哪一个作者思维敏捷,哪一个作者聪慧灵性,他(她)们缺少什么?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补充?怎样拓宽大家的视野?怎样开阔作者的胸襟?怎样提高大家的境界?怎样培养作者的能力?这些问题,时时刻刻萦绕在心。不止一次有人善意地笑话我,戏称我这个剧目室主任实施的是家族式管理,我默认。因为,在心底里,我真的视这支队伍里的每一个人为我的家人,老的,小的,同辈的,每一个人,他(她)们就那么自然而然地牵着我的心。这段时光,我真正懂得了责任的分量,也真正体味了一句俗话——“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含义。
这时,我才深深体味到我的前辈们曾经为我、为大家、为盐城的戏剧创作付出过多少。我常常会想起王沂主任最早对我的鼓励和指点,想起在大丰剧目室时董辉书记写给我的信中“你一定会飞得更高”的寄语,想起每一年的第一张写满姜邦彦主任真诚祝愿的新年贺卡,想起谈秉亚主任说我们打心底里巴望着剧目室好因为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想起孙茂廷担任剧目室主任后几年不写戏全力培养年轻人,想起我继任后徐柏森老师说你大胆干有什么我们几个老的会给你顶着,想起老局长何亚雩竟然专门为我写了文章《从演员到剧作家》发表在《剧影月报》对我进行鼓励……正如泰戈尔所说:“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呢。”每每想起这些,我的眼中就会情不自禁盈满泪水,心中充满感激和置身其中的崇高与神圣!
去年8月,市剧目室来了新成员,标标准准的90后。记得她正式上班的那天,晚上我工作到很晚,在单位回家的路上我给杨蓉打电话,尽管我们才分手不久,但是我实在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欣喜,其实,还有许多莫名的滋味。我们谈岁月如梭,我们谈代际转换,我们谈生命短暂,我们谈人生意义,说了好多好多……我由衷感激,每一任领导人都怀着对盐城戏剧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方法和态度,只搞建设,不作破坏,保持了盐城戏剧优良机制的延续性;我由衷庆幸,每一任剧目室领头人都以抓优秀作品、抓队伍建设、培养新生力量为己任,保证了盐城戏剧创作队伍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所以,才有了今天盐城戏剧丰富厚重的积累,才有了盐城戏剧优良传统的扎实传承,才有了盐城戏剧浓烈而又纯净的创作氛围,才有了盐城戏剧创作人之间那种割不断化不开的真挚感情。
时逢市剧目室成立五十周年,我在这里,我以为这是天意,是时候回顾一下这五十年、总结一下这五十年了。在记载、整理的过程中,看了许多老同志写的文章,了解了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细节,我一次次被打动,也更加认识到总结的意义:我们曾经有过怎样的奋斗经历?有过怎样的困难艰辛?有过怎样的辉煌瞬间?有过怎样的遗憾缺失?记下这些,告诫、勉励有志于戏剧创作的后人,也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
特别喜欢泰戈尔的一句被无数人引用过的名言: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是的,在某一个生命阶段,在某一个人生拐角,一瞬间,一个人,一句话,或将改变你的一生。我庆幸,我选择了戏剧创作这个充满艰辛而又充满魅力的事业;我骄傲,我选择了融入这个光荣的群体,这支队伍中曾经有我,我来过!
沿海滩涂过去多为盐碱地,庄稼很难生长,但是有几种自然生长的植物:盐蒿,芦苇,茅草。无论自然环境多么恶劣,它们都不会受到影响。记得有一年去黄海边,其时正值秋冬交接,放眼滩涂,芦苇花白,盐蒿火红,茅草金黄,它们各自尽情恣肆着自己的生命,却又交相辉映,洋洋洒洒,蔚为壮观。那一刻,我被深深震撼;那一幕,我永久地刻入脑海。谁都无法预料,若干年后,世界将有怎样的变化,戏曲终究命运如何,但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在漫漫的戏剧进程中,我们,黄海边上如同盐蒿、芦苇、茅草一样弱小而又坚韧、卑微而又伟大的一群戏剧作者,我们来过!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