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输注药物所致疼痛的临床应对措施

2014-04-19曹冬霞杨恩艳杨丹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4期
关键词:磷酸钠利多卡因果糖

曹冬霞 杨恩艳 陈 月 杨丹丹

(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神经科,江苏 南京 210000)

静脉输注药物所致疼痛的临床应对措施

曹冬霞 杨恩艳 陈 月 杨丹丹

(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神经科,江苏 南京 210000)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法和利多卡因湿敷法对静脉输入脑复康和果糖二磷酸钠引起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从2013年1月至5月在我科静脉输入脑复康和果糖二磷酸钠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对照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并对三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三组患者疼痛缓解度效果不同,疼痛变化明显(P<0.05)。结论心理干预法和利多卡因湿敷法联合应用方便简单,经济适用,可用于缓解静脉输入脑复康和果糖二磷酸钠引起的疼痛,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静脉输注;脑复康;果糖二磷酸钠;疼痛;心理干预;2%的利多卡因;湿敷

静脉输注药物所致疼痛是由于药物对静脉内膜的刺激导致,与药物的浓度和作用、静脉输注的部位、血管的选择、个体的疼痛耐受程度及输液速度有关[1]。静脉输注脑复康和果糖二磷酸钠对血管刺激性较大,容易引起局部疼痛或放射痛,大多数患者主诉针头局部疼痛及沿静脉走向有疼痛,有的因疼痛难忍而终止治疗,有的因疼痛造成患者紧张、恐慌乃至诱发心绞痛的发生,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输液治疗计划,也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严重者可能会产生静脉炎甚至造成局部皮肤的溃烂和坏死。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药物依从性,我科采用心理干预法与药物(2%的利多卡因)湿敷缓解静脉输注药物(脑复康、果糖二磷酸钠)所致疼痛,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科2013年1月至5月行脑复康和果糖二磷酸钠静脉输注引起输液局部疼痛的患者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20~72岁,病程2~20 d,患者均意识清楚,语言表达能力无欠缺,患者穿刺点的皮肤正常,无破损、瘢痕、感染及皮肤病,并且表示愿意配合我们操作。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药物浓度、环境温度、穿刺部位、血管直径、输液速度、静脉补液量以及输液器的精密过滤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每组选用不同方法应对局部疼痛。A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法,以及家属配合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B组患者采用2%的利多卡因局部纱布湿敷,湿敷过程中保持纱布湿润。C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加利多卡因湿敷联合应用法,观察三组患者的疼痛的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A组患者疼痛缓解度为20%,B组患者疼痛缓解度为72.5%,C组患者疼痛缓解度为87.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较(n,%)

3 讨 论

3.1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疼痛已经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2]。静脉滴注脑复康、果糖二磷酸钠等药物所致疼痛在临床较常见,发生率高,使患者觉得痛苦,更对输液治疗产生恐惧心理,因此,解决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3]。

3.2 心理干预:①情绪可以影响患者对疼痛的反映,积极的情绪可减轻疼痛,而消极的情绪可使疼痛加剧,愉快的情绪有减轻疼痛知觉的作用,在快乐或满足的情绪下,虽然承受了与焦虑同样的伤害,但对疼痛的感觉却轻得多。所以需要解除患者的焦虑,焦虑程度越重,疼痛程度也越重,护理人员和家属应尽量多陪伴患者,允许并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使用治疗性触摸或其他方法解除患者身体的紧张度,帮助患者松弛,鼓励患者参与制定护理计划,以及学习一些预防及减轻疼痛的技巧,让其有自我控制能力。②转移注意力:个体对疼痛的注意程度会影响其对疼痛的感觉,当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其他事物时,痛觉可以减轻甚至消失,如唱歌、玩游戏、看电影、深呼吸、听音乐等可分散患者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的感觉。③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患者在疼痛时更需要家属和亲人的安慰、支持、帮助和保护。经历疼痛时,如果有家属或亲人的陪伴和安慰,可以减少患者的孤独和恐惧感,从而减轻疼痛[4]。

3.3 2%的盐酸利多卡因是一种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可与神经细胞膜钠相互作用,阻断钠离子内流,使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受到阻碍,抑制神经的兴奋作用。它的特点是作用快、弥散广,穿透力强、无明显扩张血管作用。它的组成成分薄荷脑为中药薄荷中提取的饱和的环状醇,能和神经细胞膜脂质相互作用,改变膜脂质结构形态,使膜膨胀,细胞膜钠通道变窄,从而减少钠离子内流,神经细胞就不能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由此产生局部神经阻滞作用,血药浓度低时,出现镇痛、嗜睡和痛阈提高,主要用于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表面麻醉及神经传导阻滞等,因此外敷可以减轻局部疼痛。

脑复康和果糖二磷酸钠在输注过程中选用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穿刺应一次成功,针头在血管内,避免刺激血管壁,牢固固定,防止针头滑出血管外,输液过程中防止液体外渗及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刺痛等[5]。利多卡因湿敷可缓解患者局部疼痛,用利多卡因湿敷加心理干预法,操作方法简单易行,价格低廉,对身体无不良反应,对皮肤刺激性小,可以增加患者舒适度,患者易于接受,有利于治疗计划的完成,值得临床推广。但应除利多卡因过敏者外,都可使用,因此,在用利多卡因湿敷前,应先询问患者有无局麻药过敏史。

[1] 葛红志.缓解静脉滴注药物所致疼痛的综合护理措施[J].河北医药,2011,33(5):787-788.

[2] 牛家兰.缓解静脉补钾局部痉痛最佳方法的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3):26.

[3] 龚春燕.翻转针柄静脉穿刺部位缓解静脉补钾疼痛的效果对比[J].中华现代护理,2008,14(11):1281.

[4] 李平凭,代芬.新型止痛法缓解输入果糖二磷酸钠所致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6):165.

[5] 杨峰桃,刘雪萍,吴益芬.酒精湿敷法干预静脉滴注果糖二磷酸钠引起疼痛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0,22(10):186.

R45

B

1671-8194(2014)14-0232-02

猜你喜欢

磷酸钠利多卡因果糖
混合有机配位剂对DTSPAM去除水中Cd2+性能的影响
带您认识果糖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六偏磷酸钠对制备超细生石膏粉体的助磨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次磷酸钠废渣制备亚磷酸钠的工艺研究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非淀粉型结晶果糖注射液高温高压灭菌前后5-羟甲基糠醛及pH的变化
晋祠金人台铁人保护修复研究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