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救治分析

2014-04-19谭宗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4期
关键词:解磷胆碱酯酶纳洛酮

谭宗强

(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三角医院,广东 中山 528445)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救治分析

谭宗强

(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三角医院,广东 中山 528445)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救治方法,从而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救治的4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的救治结果与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间收治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救治方法。结果经过积极的诊断救治,35例患者治愈,3例患者因出现中毒症状反跳而导致死亡,2例患者出现迟发性猝死。与5年前该类患者的资料比较,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对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采取积极治疗,如在静注阿托品、解磷定的基础上给予静注纳洛酮,能够及时地解除农药中毒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救治;纳洛酮

有机磷农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的杀虫剂,常用的种类有对硫磷、乐果、敌敌畏等,其毒性高低不尽相同。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不容忽视的疾病,近年来发生地越来越频繁。引起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原因有多种,如呼吸道吸入、误服、误用或者经皮肤吸入[1]。患者出现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烟碱样症状和毒蕈碱样症状[2],主要治疗措施为及早、彻底洗胃,静注阿托品,解磷定等胆碱酯酶复合剂。本院在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静注阿托品、解磷定的基础上给予静注纳洛酮救治,取得了满意的救治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接受静注阿托品、解磷定的基础上给予静注纳洛酮进行救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5±3.5)岁。其中口服中毒患者25例,皮肤中毒患者15例。中毒农药的类型有敌百虫10例,敌敌畏11例,乐果13例,对硫磷3例,甲胺磷3例。其中轻度中毒患者6例,中度中毒患者14例,重度中毒患者20例。

1.2 救治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为其彻底洗胃、导泻。同时进行首次静脉推注阿托品,用量根据患者病重程度,轻、中、重者分别给予2~4、4~8和8~16 mg,维持静脉滴注使患者尽快达到阿托品化,达到阿托品化后逐渐减少阿托品的用量并且延长给药时间。静注解磷定注射液,根据患者病重程度,轻、中、重者分别给予0.5~1、1~2和2~3支。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首次静注给予0.5~1.3 mg, 30 min后重复使用,直到症状缓解。对于重症患者给予静脉注射维持治疗,直至症状缓解。整个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患者神志、体温、心率情况。

1.3 中毒程度

根据《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GBZ8-2002)进行分级。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无力等症状,瞳孔可能缩小。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一般在70%~50%。中度中毒:除轻度中毒的症状加重外,有肌束震颤、瞳孔缩小、轻度呼吸困难、流涎、腹泻、腹痛、步态蹒跚、神志清楚或模糊、血压可升高。重度中毒: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并有呼吸困难、发绀、肺水肿、脑水肿、惊厥、昏迷、大小便失禁等。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一般在30%以下[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阶段患者的治愈例数和死亡例数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4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中,有35例患者治愈,3例患者因出现中毒症状反跳而死亡,2例患者出现迟发性猝死。与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间收治的3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相比,两个阶段患者治愈例数与死亡例数比较显示,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救治的救治成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个阶段患者的治愈例数和死亡例数分析(n)

3 讨 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是由于有机磷在体内迅速与胆碱酯酶结合成为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催化水解乙酰胆碱的功能,造成体内乙酰胆碱蓄积,引起胆碱能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4]。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毒蕈碱样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腹泻、流汗、视力模糊、呼吸道分泌增多、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肺水肿等。烟碱样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部和全身紧束感,动作不灵活,发音含糊。肌纤维颤动,多见于面部、胸部和四肢肌肉。以后发展至全身抽搐,最后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早期表现为头昏、头痛、乏力、失眠或嗜睡、多梦、言语不清,重症者出现昏迷、抽搐,可因中枢性呼吸麻痹而死亡。部分患者出现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少数患者可发生肝脏损害[5]。在本项研究中有3例患者因出现了中毒症状反跳而导致死亡,2例患者出现迟发性猝死。引起反跳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农药在体内发生转化,生成了毒性更大的代谢物或者是患者的体质太差,有并发症等。迟发性猝死的发生可能是与有机磷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有关。急性有机磷中毒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6]。

有机磷农药中毒可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救治,早期需要彻底清除肠胃内的有毒物质,因为有机磷在体内经过肝脏代谢后,可能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物质,如不及时清除,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的救治方法为乙酰胆碱酯酶复能剂和抗胆碱酯酶药联合应用,复能剂在重新活化磷酰化乙酰胆碱酯酶的同时能够改善中枢神经系统,而抗胆碱酯酶药主要对抗胆碱酯酶积蓄产生的中毒症状。在本项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救治方法是在静注阿托品、解磷定的基础上给予静注纳洛酮,临床资料显示,相比于5年前的救治方法,目前所用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愈率。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药,主要用于解救麻醉性镇痛药急性中毒,拮抗这类药的呼吸抑制。但是对于本项研究中纳洛酮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产生明显辅助治疗效果的作用机制,还有待探讨。

综上所述,在反复、彻底洗胃后静注阿托品和解磷定注射液进行治疗的基础上,静注纳洛酮可明显降低病死率,缩短治愈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1] Gunnell D,Eddleston M.Suicide by intentional ingestion of pesticides: a continuing traged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Int J Epidemio,2003,32(6): 902-909.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6-929.

[3] 李春风,赵金恒,郭子刚,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胆碱酯酶活性动态观测以及意义[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11(5):303.

[4] 杨健.我国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1403例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2,50(9):47-48.

[5] 阳世宇,钱晓明,吴学豪,等.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J].上海医学,2005,14(11):12-14.

[6] 黄淑兰.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食时间对病情反跳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2(8):1159-1160.

R595.4

B

1671-8194(2014)14-0079-02

猜你喜欢

解磷胆碱酯酶纳洛酮
解磷菌、解钾菌和固氮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解磷微生物及其在盐碱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①
一株土壤解磷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单细胞拉曼光谱在环境解磷微生物中的应用研究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血清胆碱酯酶对胃肠道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
华南胡椒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丁酰胆碱酯酶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