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超声诊断观察

2014-04-19梁雄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4期
关键词:血流量内径门静脉

梁雄波

(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 中山 528447)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超声诊断观察

梁雄波

(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 中山 528447)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取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超声检查患者门静脉(PV),脾静脉(SV)及肠系膜上静脉(SMV)的内径D、平均血流速度V和血流量Q,比较两组检查后的数据结果;对肝硬化进行分级,比较各级肝硬化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肝硬化组患者较对照组的PV、SV、SMV内径明显增宽,Q增加、V减慢,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B、C三级的PV内径递增,但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V值三级之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B组在Q上无差异(P>0.05),C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应用超声检查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可准确分析出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肝功能判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超声诊断

晚期肝硬化以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门静脉高压疾病会出现门静脉内径增加,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增加,从而导致肝动脉血流速度加快,血流阻力增加,使全身血液循环系统处于高动力异常状态[1]。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够检测腹部门静脉系统的血管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门脉压,血液循环情况等,可对患者肝功能的评价和治疗方案的选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2]。现将本次试验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4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就诊后均通过体格检查、询问既往病史询问病史、检验科、影像科检查确诊为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其中男性患者85例,女性63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为(51±2.1)岁,按照Child-Pugh对148例肝硬化分级,其中A级56例,B级51例,C级41例。另筛选我院肝功能正常的医职人员40例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1.2 实验方法

所有患者确诊后送往超声科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进行检查。被检者平卧于检查床,待呼吸平稳后于吸气初屏气开始进行检查,超声探头发出的超声束与血管的夹角控制在60°以下,测定PV、SV、SMV三条静脉血管的内径D、平均血流速度V和血流量Q[Q=(D/2)²×V×π×60],与对照组调查者的检查数据进行比较;按照Child-Pugh对肝硬化患者进行A、B、C分级,三个级别的患者检查数据D(cm)、V(cm/min)、Q(mL/min)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实验结果、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论。

1.3 统计学处理

实验中采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调查者的PV、SV、SMV的内径D、血流速度V及血流量Q情况

将两组检查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比较,数据结果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肝硬化组患者较对照组的PV、SV、SMV的内径明显增加,平均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增加,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各级肝硬化与门静脉PV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将148例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分析各级肝硬化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关系,结果见表2。

通过表2计算可知,A、B、C三级在PV内径上逐级递增,但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流速度三级之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B组在血流量上较对照组无差异(P>0.05),C组患者较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

表2 各级肝硬化的PV血流动力学情况

表1 超声检查两组调查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

3 讨 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的检测出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内径宽度和血流量、血流速度[3]。由此可计算出肝、脾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能够对肝功能的评价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重要信息[4,5]。通过以往的研究发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产生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主要为门静脉血流阻力的升高和高动力循环,它们是门静脉高压症的诱因和维持因素[6]。

通过对实验的整体回顾、分析可知,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门静脉主干、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内径增大,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血流量升高,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大,而通过表1可知,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的血流量之和大于门静脉主干的总血流量,这就造成了局部或全身性的血液循环系统的高动力异常状况,由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大,造成了“前方拥堵,后方激进”的异常状态;而通过表2可知,门静脉内径不是门静脉高压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而A、B、C三个级别肝硬化造成血流速度逐级递减(P<0.05),由此可知,肝功能损害程度直接影响血流速度和血流阻力。综合以上讨论,门静脉高压增加了门静脉血管系统的负担,导致大量的门静脉血液在未入肝的情况下直接侧支进入体循环系统,引发食管静脉曲张、脾肿大、肝功能衰退、脾功能亢进等疾病,严重者为食管-胃出静脉曲张,若发生破裂会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危及生命。

通过本次实验可知,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血流速度、血流量、血管内径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能够准确对肝功能进行判断,深入了解病情,在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判具有重要意义。

[1] 雷震,杨世梅,李加平,等.超声血流参数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诊断价值[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17):1839-1842.

[2] 黄蔚,贺庆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脉血流参数对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价值[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5): 405-407.

[3] 刘军.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门静脉高压症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96.

[4] 谢俊明,黄莉文,刘华龙.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90-91.

[5] 吉其胜,曾孝琼,易小洪.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12,24(4):712-713.

[6] 秦琍.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1):104.

表1 两组患者术后2、24 h产后出血量的比较(mL)

表2 两组患者产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止血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欣母沛加宫腔填塞治疗后,39例患者止血成功,成功率为97.5%,术后24 h拔出纱条后,39例患者均没有发生感染及产后再次出血。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32例患者止血成功,成功率为80.0%。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死亡。术后随访,患者均恢复良好。

3 讨 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对产妇的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是我国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3,4]。前置胎盘的主要终止妊娠方式是剖宫产,但常植入子宫肌层,剥离困难,剥离面血窦开放,极易导致剖宫产术后大出血[5]。产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1000 mL即为产后出血。欣母沛是前列腺素的衍生物,是一种长效催产素,其主要活性部分是卡前列素安丁三醇。虽然患者肌注欣母沛会产生腹泻、恶心呕吐及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但会在短时间内对症处理后恢复,对患者不会造成威胁,较为安全。而宫腔填塞纱条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到有效止血,对产后出血的抢救及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39例患者止血成功,成功率为97.5%,高于对照组成功率及目前常规的止血方法。而且止血成功的患者均没有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及身体健康。1例患者因产后胎盘无法完全剥离,止血后出血量仍超过3500 mL,因此行全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无死亡。部分文献表明,宫腔填塞的出血量与其填塞的效果有关,出血量越多,填塞效果越差,因此应注意控制宫腔填塞时的出血量。虽然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对症处理后恢复,观察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凶险型胎盘前置大出血患者采用欣母沛加宫腔填塞纱条治疗产后出血,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出血量,提高产后出血的止血成功率,有效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育功能,减少病死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许波,黄剑珍.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20例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31-33.

[2] 李义霞.宫腔填塞纱条加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80例疗效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6):60-62.

[3] 杨柳春,罗少红.欣母沛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32(19):3121-3122.

[4] 周世平.子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5B):39-40.

[5] 陈媛,周新娥,陈红,等.宫腔纱条填塞法联合欣母沛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12,33(8):1376-1378.

Observation of Haemodynamics Changes and Ultrasonic Diagnosis for Liver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

LIANG Xiong-bo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Zhongshan, Zhongshan 528447,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s of haemodynamics changes and ultrasonic diagnosis for liver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Methods148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another 40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Inner diameter (D), average blood velocity (V) and quantity (Q) of portal vein (PV), splenic vein (SV), and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SMV) were detected by ultrasound, then compared the detection results and graded liver cirrhosis, haemodynamics changes of all grades were compared.ResultsPV, SV, SMV of liver cirrhosis group had widen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and Q increased, V slowed down,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V inner diameter of grade A, B, C increased gradually,P>0.05,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ut differences of V value between three grades were significant,P<0.05, the resul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ade A, B in Q value, but differences with grade C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Applying ultrasound in the examination of liver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 can analyze the haemodynamics changes accurately, having important values in liver function examination and treatment chooses.

Liver cirrhosis; Portal hypertension; Haemodynamics; Ultrasonic diagnosis

R575.2;R445.1

B

1671-8194(2014)14-0040-02

猜你喜欢

血流量内径门静脉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抖腿是健康行为
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