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荒漠化防治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作用

2014-04-18张格赵英铭段娜孙非张瑞

防护林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治沙荒漠化荒漠

张格,赵英铭,段娜,孙非,张瑞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内蒙古 巴彦淖尔015200;2.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9)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写入党的政治报告。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对林业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地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规划,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荒漠化防治工作的开展也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说,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提出的发展战略。

1 荒漠生态系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1.1 荒漠生态系统的特点

荒漠化的定义经过197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会议(UNCOD)、199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ED)的修改,最终完善为:包括气候变异与人类活动在内的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的形成是各种自然、生物、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1]。研究发现,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已明显超过气候波动对沙质荒漠化发生扩展与逆转过程的影响[2],人为因素造成的荒漠化比自然状态下的荒漠化高出4倍之多[3]。

荒漠生态系统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形成的以荒漠植物组成为主的生态系统,其显著特征是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土壤贫瘠和水热因子极度不平衡等,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荒漠植被类型结构简单,加之人为干扰,荒漠植被的优势种群在不断衰退,生态功能脆弱,生态环境的小幅波动即可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深刻变化[4]。我国荒漠生态系统脆弱性主要表现为活力较低、结构单一,受到的胁迫较大[5-7]。引起我国荒漠生态系统现状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包括不合理利用土地,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大气污染等[8,9]。我国荒漠生态系统恢复的主要途径是减少人类活动和退化系统的恢复及重建。基本保护措施包括建立绿洲生态系统保护区,利用植被改造沙漠、戈壁和盐碱地,培育荒漠适应植物,保护荒漠区生物多样性等。

1.2 荒漠生态系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植被建设和恢复难度大、时间长,如果破坏力度超过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阀值,仅靠自然力则很难、甚至无法恢复。荒漠生态系统是荒漠地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自然保障,它的恶化不仅直接影响荒漠区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且破坏荒漠地区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条件,由于荒漠化导致的河流断流、干旱频发、沙尘暴灾害加剧和生物多样性骤减等现象的频繁发生,甚至威胁国家安全[11]。

2 荒漠化防治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发挥的作用

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的生存环境问题。不仅恶化生态环境,影响生态安全,而且蚕食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劣化地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心腹之患,是生态文明的大敌,而荒漠化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荒漠化防治。因此,荒漠化防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主要通过多渠道集资方式保证荒漠化防治的资金,采用法律手段,保护经营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巩固治沙成果,均在荒漠化防治中起到了良好作用。

2.1 荒漠化防治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荒漠化防治高级研修班致辞中指出:“森林的管理、养护和可持续发展是防治荒漠化的核心。而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将“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确定为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林业部门要深入推进生态省和森林城市、森林乡村、森林矿区、森林校园创建活动,让祖国山川更加秀美。这一切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所认为的: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荒漠化土地监测结果表明,截至2004年,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都有减少的趋势,我国的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些专家学者[10-17]通过生物、工程、化学、农业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等方面的研究并推广应用,在荒漠化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做出了卓越贡献。在综合考虑治理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的基础上,一些学者摸索出一系列成功的技术和模式[18-27]。荒漠化防治技术中最常采用的栽植植物、营造防护林等生物措施、包括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砾石沙障和沙袋沙障等在内的工程措施和沥青乳油作为固沙剂喷洒等化学措施[28,29]。据中科院沙漠化土地空间遥感监测资料显示,科尔沁沙地生态状况实现了总体逆转;毛乌素沙地目前仅剩面积为0.47万km2的明沙,其他已经全部被绿色所遮盖;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林草覆盖度提高,出现了一条宽约2~10km、长420km的绿色屏障,沙地逐渐向内收缩。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林科院高尚武先生在乌兰布和沙漠开展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研究结果表明:大范围绿化工程可以使林网内的沙尘输移减少80%,降尘减少40%,大气浑浊度降低35%,改善控制范围内农牧业生产条件,有利于农牧民脱贫致富。

国家林业局2010年公布的第四次沙化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防治呈现4个重要变化:一是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沙化土地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3 436km2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 717km2;二是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减轻,与2004年相比,5年间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12 454km2,年均减少2 491km2。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8 587km2,年均减少1 717km2;三是沙区植被状况进一步改善,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由2004年的17.03%提高到2009年的17.63%;四是重点治理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由此可知,荒漠化防治的实施及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沙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因此全国的生态状况也有所好转,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2.2 荒漠化防治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由于荒漠化防治是关系国民生计的大事,发动、宣传群众是提高公民生态意识的重要途径。主要是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和会议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治沙致富典型,设立绿化纪念碑,造成强大舆论声势,对比历史和现状,对比典型和效益,使得群众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林业通过生态建设,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林业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林业通过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唤起人们的绿色生态意识,促使人们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厚重的文化支撑。

随着荒漠化防治工程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推广及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因此发挥了提高生活水平,促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增加就业、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发挥人们创造潜力、陶冶情操和提高文明程度等巨大的社会功能。因此,人们对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成为强烈的需求。荒漠化防治工作为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创造了大量的生态成果和物质成果,尤其是在推进生态文明思想、理念、道德、行为等重要价值观和要求的传播方面,是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为生态文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3 荒漠化防治可推动经济发展

我国目前在荒漠化防治上坚持防治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统一。以防风固沙林体系为重点,以经济林为主体,以治沙改土为目的,发展沙地各行业产业。在林业结构调整上,通过调整造林树种,由用材林为主转变为重点发展经济林;由以杨树为主的农田防护林体系转变为重点营造经济生态型防护林体系。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上,加强草原建设,推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控制人口增长,促进沙区的经济发展,使沙区走上和谐发展的轨道。这些措施的实施减轻了生态恶化地区的经济、社会压力,促进了生态恢复,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双赢”,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以内蒙古为例,内蒙古的荒漠化防治已有多年的实践和较为成功的经验。1958年10月,全国第一次治沙规划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以后,内蒙古就掀起了治沙造林的高潮。至20世纪90年代,已经进入了有规划、有步骤,求规模、求效益,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探索了许多成功的防治荒漠化技术,先后创造了生物固定流沙、封山(沙)育林、沙地飞播造林种草、禁牧舍饲、划区轮牧、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生态移民、发展沙产业等许多有效的治理开发模式。据内蒙古林业厅统计,自治区成立初期,全区仅有人工林0.05万km2,2005年人工林保存达到4.53万km2。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防沙治沙工程的推进下,内蒙古以防沙治沙为目的的造林保存面积迅速增加。同时,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粮食产量也逐渐增加。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耕地面积从1.6万km2减少到0.67万km2,粮食产量却从6亿kg增加到12.5亿kg,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500元提高到2 000多元。

[1]Mike H,Mick K.Exploring the links between desertification and climate change[J].Environment,1993,35(6):4-18

[2]苏志珠,卢琦,吴波,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我国荒漠化的可能影响[J].中国沙漠,2006,26(3):329-335

[3]刘玉璋,董光荣,李长治.影响土壤风蚀主要因素的风洞实验研究[J].中国沙漠,1992,12(4):41-49

[4]吴征镒.中国植被[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5]王涛.西部大开发中的沙漠化研究及其灾害防治[J].中国沙漠,2000,20(4):345-348

[6]周欢水,申建军,姜英,等.中国西部沙漠化的分布、动态及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J].中国沙漠,2002,22(2):112-117

[7]黄培忧.干旱区免灌植被及其恢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8]王跃.中国荒漠化病因诊断[J].中国沙漠,2002,22(2):118-121

[9]董光荣,吴波,慈龙骏,等.我国荒漠化的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J].中国沙漠,1999,19(4):318-332

[10]贺山峰,蒋德明,阿拉木萨.植被的防治风蚀作用[J].生态学杂志,2007,26(5):743-748

[11]姜凤岐,曹成有,曾德慧,等.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12]蒋德明,刘志民,曹成有,等.科尔沁沙地荒漠化过程与生态恢复[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13]曹成有.科尔沁沙地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机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2

[14]史培军,张宏,王平,等.我国沙区防沙治沙的区域模式[J].自然灾害学报,2000,9(3):1-7

[15]陈广庭.沙害防治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57-265

[16]韩致文,王涛,董治宝,等.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机理[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1):13-21

[17]李金海,史亚军主编.科学治沙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18]徐先英,孙保平,唐进年,等.干旱荒漠风沙区沙化土地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以古浪县黄花滩治沙示范区为例[J].中国沙漠,2007,27(4):539-545

[19]杨自辉,纪永福,刘虎俊.河西走廊盐渍化沙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5):171-173

[20]王继和,马全林,刘虎俊,等.石羊河下游防风固沙体系建设模式[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2):64-66

[21]王秀红,申元村.柴达木盆地耕地荒漠化及其防治[J].中国沙漠,2001,21(增刊):43-47

[22]周忠学,孙虎,李智佩.黄土高原水蚀荒漠化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模式[J].干旱区研究,2005,22(1):29-34

[23]王涛,陈广庭,董治宝,等.内蒙古巴林右旗沙漠化治理模式与效益分析[J].中国沙漠,2005,25(5):750-756

[24]常海军,陈昕.半干旱荒漠草原带沙化草地封禁治理效果研究[J].中国沙漠,2007,27(2):206-209

[25]裘善文.中国东北平原西部沙漠化现状、成因及其治理途径研究[J].中国沙漠,2004,24(2):124-128

[26]刘明义,王跃邦,房淑琴,等.吉林省西部荒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159-161

[27]甘露,万国江,梁小兵,等.贵州岩溶荒漠化成因及其防治[J].中国沙漠,2002,22(1):69-74

[28]朱震达,刘恕,邸醒民.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29]慈龙骏.我国荒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林业.1999(5):14-15

猜你喜欢

治沙荒漠化荒漠
向荒漠宣战
如皋市发扬治沙精神 打赢安全主动仗
20载扎根荒漠保“第一”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石光银 治沙英雄的大漠雄心
荒漠生态系统的演变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治沙专家郭普
甘肃治沙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